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近 10 家车企为征程 5 站台,地平线打开「车芯」新格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首先,花一分钟了解一下征途5系列芯片的八大亮点:

征途5是业界首款集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于一体的智能中央计算芯片。

征途5单芯片AI计算能力最高可达128 TOPS,支持16通道相机感知计算;

征途5是国内首款获得ASIL-B Ready产品认证的汽车级智能芯片;

征途5业界延迟输出最低,8M单电流视知觉结构化输出延迟小于60毫秒;

基于Journey 5,搭建车载智能平台,AI计算能力高达1024TOPS,允许48个摄像头接入;

地平线打造了开源的实时车载操作系统TogetherOS?,兼容包括Journey在内的主流芯片平台和主流操作系统。

征途5自研处理器技术基于BPU贝叶斯架构,计算性能可达1283FPS;

地平线矩阵SuperDrive,全场景车辆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城市繁忙路况的自动驾驶。

以下为正文:

“这种芯片的性能将超过特斯拉FSD芯片。”

10个月前,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对《征途5》充满信心。

现在,这个芯片真的来了。

7月29日,地平线在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期待已久的征途5系列芯片。基于此,整车智能中央计算平台Matrix 5和Matrix SuperDrive超级驾驶系统也已公开。

据介绍,Journey 5单芯片可提供高达128TOPS的计算能力,支持16个摄像头和更高的运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发布会。

在地平线上,随着Journey 5系列芯片的推出,它已经为L2到L4构建了完整的芯片产品和方案布局。

就整个市场而言,在征途5系列芯片的攻势下,之前由国外巨头主导的高档自驾车芯片市场开始有了新的可能。

要知道,国内车企几乎半边天都站到了这场发布会上——这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中本土品牌崛起的重要时刻。

征途5,为高级自动驾驶而生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整个半导体领域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芯片。”

余凯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评价《征途5》。

就在刚刚,这款芯片的神秘面纱在地平线成立6年来最重要的发布会上被揭开。

基本上来说,Journey 5系列芯片是面向整车的智能中央计算芯片,涵盖辅助驾驶、领航驾驶、全自动驾驶和车内智能交互场景。

征途5采用16nm工艺,单芯片计算能力可分别达到128TOPS,支持16个摄像头。

为了更好地支持高级自动驾驶,Journey 5基于BPU(Brain Processing Unit,大脑处理单元)的贝叶斯架构构建,计算性能可达1283FPS,但功耗低至30瓦,延迟仅为60毫秒。

更重要的是,该芯片可以满足车企高水平自动驾驶的量产需求。

据发布会介绍,征途5系芯片已获得SAIC、长城、长安、比亚迪、姜奇、理想、哪吒、蓝兔等八家汽车企业的初步合作意向。

当然,地平线获得合作伙伴认可的背后是雄厚的技术储备。

去年,地平线成为首家通过V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的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公司。

今年7月,征途5通过了SGS-tüV ASIL ISO 26262 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并获得ASIL B Ready功能安全产品认证。

据了解,Journey 5按照ASIL B(D)标准建造,其应用符合汽车行业最高安全级别ASIL D的要求。

除了功能安全的基本保证,征途5的量产时间应该不会太远。

一方面,征途5在不久前是一次性的成功;另一方面,上征途芯片的速度也得到了证实——

Horizon的项目基于2021 LI ONE,从推出到上市仅用了8个月。

除了芯片,Matrix 5全场景车载智能中央计算平台也在本次大会上亮相,并获得了mainland China、东软睿驰、李勋集团、联诚发展等公司的首次合作。

基于Matrix 5计算平台的硬件参考设计,地平线还向市场推出了Matrix SuperDrive全场景车辆智能解决方案。

该方案可以提供512TOPS的计算能力,同时支持11-19台摄像机。并且可以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包括高速、城市、停车、自动驾驶场景,以及驾驶舱内的智能交互和车内外联动的车辆智能。

根据官方计划,Matrix 5域计算平台将于2022年在Q2量产,Matrix SuperDrive解决方案将于2022年Q4进入SOP环节。

根据赛事现场数据,征途6将采用BPU Nash架构,满足AEC-Q100 Grade2 ASIL-D功能安全产品认证,AI计算能力将达到512TOPS。

利己的最高境界是利他。

除了新品发布,本次发布会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国内车企几乎半边天都来站台。

地平线一直强调一个词:全微利,他的开放策略。

目前,智能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都在致力于高级自动驾驶的研发——国内外领先的车企都将L2+辅助驾驶系统纳入产品,加紧研发高级自动驾驶系统。

业界对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计算能力更高的芯片、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等L4级自动驾驶相关软硬件相继出现在智能汽车上。

牢牢定位在Tier 2的地平线也在紧跟市场变化,高级自动驾驶版《征途5》的发布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此之前,地平线已经通过发布Journey 2和Journey 3芯片以及智能解决方案,初步完成了L2-L3自动驾驶的产品布局。征途5是地平线在L4自动驾驶布局中的落地,承载着地平线“向上”的使命。

与L2/L2+辅助驾驶市场相比,只有少数公司成功进入L4自动驾驶市场,该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地平线可以在市场早期抢占更多份额。

目前,Horizon已经交付了数十万个车辆规格芯片。

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在2023年之前没有做到智能汽车市场份额的前三,基本上就失去了决赛的入场券。

深知这一点的余凯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据悉,地平线将进行生态“千亿”合作伙伴发展计划——深耕数百家合作伙伴,丰富千万生态网络,聚焦亿级生态投资。

此外,地平线将与合作伙伴合作,在中国构建TogetherOS开源安全实时操作系统,该系统支持多场景应用和开放的软件架构,兼容业界主流车载芯片平台,如鸿蒙系统、斑马、Linux和Android。

目前,已有SAIC、姜奇、长城、斑马智行、长安汽车、雄狮科技、AutoCore等公司加入。

地平线的产品发布和在生态版图的拓展,增加了其进入决赛的几率。

不仅仅是汽车芯片。

最近三年,地平线以每年一个芯片的速度推出新产品,一时风光无限。

诚然,对于一个刚刚成立6年的创业公司来说,在高科技AI芯片领域做出成绩是极其可贵的。

然而,尽管有浮动的荣誉,AI芯片领域正在进行一场全新而激烈的竞争。

之前百度、华为等科技巨头加大了汽车级芯片的数量,后来黑芝麻智能、芯智科技等后起之秀也下大力气追赶。中国的汽车级芯片市场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如何在重围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保持竞争优势,是地平线必须思考的问题。

前情提要芯片认证并拿下主机厂的定点项目,这是企业生存的最基本前提,并不是通向最后一关的法宝。

余凯认为,地平线目前的优势在于已经实现了汽车级ai芯片的预组装量产,是全球仅有的三家具备该能力的企业之一。

当其他公司也具备预组装量产的能力时,这种竞争优势就逐渐丧失了。地平线如何继续前进?

答案可能在于horizon对芯片相对独特的开发思路。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算法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黄畅曾表示,地平线针对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对关键算法、处理器架构设计、芯片SOC进行组合优化,可以提高性价比,降低功耗。

“其他很多处理器架构都是从某个方面考虑的,我们的视角会更全面、更先进;在计算能力方面,我们会寻找一个场景应用的平均计算能力,不浪费计算能力。”黄畅说。

除了求生存,地平线还计划未来在AI领域尝试更多商业化的可能性。

“我们稍后将为汽车提供一整套智能解决方案。”地平线副总裁张玉凤曾对记者说。

从其推出的各种产品中不难看出,地平线的野心并不局限于芯片,而是要成为一家AI平台公司,涉足智能驾驶、智能计算平台、智能物联网、AI芯片、AI开发平台等多种形式的产品。

地平线的联合创始人徐健也表示,地平线未来的业务将包括自动驾驶和智能物联网(AIoT)。

而这也将成为地平线区别于其他公司的一大标志。

从自动驾驶开始,逐渐深入到更宏观更复杂的建设项目,不依附于单一领域的生存才是地平线的终极目标。

目标的确宏大美好,但在到达彼岸之前,一切都需要回到芯片的原点。只有在AI芯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支撑地平线理想的实现。

当然,正如地平线喊出“地平线上的Al,一起旅程”一样,地平线在AI领域的征程还在继续,前方充满了无限可能。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首先,花一分钟了解一下征途5系列芯片的八大亮点:

征途5是业界首款集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于一体的智能中央计算芯片。

征途5单芯片AI计算能力最高可达128 TOPS,支持16通道相机感知计算;

征途5是国内首款获得ASIL-B Ready产品认证的汽车级智能芯片;

征途5业界延迟输出最低,8M单电流视知觉结构化输出延迟小于60毫秒;

基于Journey 5,搭建车载智能平台,AI计算能力高达1024TOPS,允许48个摄像头接入;

地平线打造了开源的实时车载操作系统TogetherOS?,兼容包括Journey在内的主流芯片平台和主流操作系统。

征途5自研处理器技术基于BPU贝叶斯架构,计算性能可达1283FPS;

地平线矩阵SuperDrive,全场景车辆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城市繁忙路况的自动驾驶。

以下为正文:

“这种芯片的性能将超过特斯拉FSD芯片。”

10个月前,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对《征途5》充满信心。

现在,这个芯片真的来了。

7月29日,地平线在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期待已久的征途5系列芯片。基于此,整车智能中央计算平台Matrix 5和Matrix SuperDrive超级驾驶系统也已公开。

据介绍,Journey 5单芯片可提供高达128TOPS的计算能力,支持16个摄像头和更高的运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发布会。

在地平线上,随着Journey 5系列芯片的推出,它已经为L2到L4构建了完整的芯片产品和方案布局。

就整个市场而言,在征途5系列芯片的攻势下,之前由国外巨头主导的高档自驾车芯片市场开始有了新的可能。

要知道,国内车企几乎半边天都站到了这场发布会上——这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中本土品牌崛起的重要时刻。

征途5,为高级自动驾驶而生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整个半导体领域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芯片。”

余凯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评价《征途5》。

就在刚刚,这款芯片的神秘面纱在地平线成立6年来最重要的发布会上被揭开。

基本上来说,Journey 5系列芯片是面向整车的智能中央计算芯片,涵盖辅助驾驶、领航驾驶、全自动驾驶和车内智能交互场景。

征途5采用16nm工艺,单芯片计算能力可分别达到128TOPS,支持16个摄像头。

为了更好地支持高级自动驾驶,Journey 5基于BPU(Brain Processing Unit,大脑处理单元)的贝叶斯架构构建,计算性能可达1283FPS,但功耗低至30瓦,延迟仅为60毫秒。

更重要的是,该芯片可以满足车企高水平自动驾驶的量产需求。

据发布会介绍,征途5系芯片已获得SAIC、长城、长安、比亚迪、姜奇、理想、哪吒、蓝兔等八家汽车企业的初步合作意向。

当然,地平线获得合作伙伴认可的背后是雄厚的技术储备。

去年,地平线成为首家通过V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的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公司。

今年7月,征途5通过了SGS-tüV ASIL ISO 26262 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并获得ASIL B Ready功能安全产品认证。

据了解,Journey 5按照ASIL B(D)标准建造,其应用符合汽车行业最高安全级别ASIL D的要求。

除了功能安全的基本保证,征途5的量产时间应该不会太远。

一方面,征途5在不久前是一次性的成功;另一方面,上征途芯片的速度也得到了证实——

Horizon的项目基于2021 LI ONE,从推出到上市仅用了8个月。

除了芯片,Matrix 5全场景车载智能中央计算平台也在本次大会上亮相,并获得了mainland China、东软睿驰、李勋集团、联诚发展等公司的首次合作。

基于Matrix 5计算平台的硬件参考设计,地平线还向市场推出了Matrix SuperDrive全场景车辆智能解决方案。

该方案可以提供512TOPS的计算能力,同时支持11-19台摄像机。并且可以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包括高速、城市、停车、自动驾驶场景,以及驾驶舱内的智能交互和车内外联动的车辆智能。

根据官方计划,Matrix 5域计算平台将于2022年在Q2量产,Matrix SuperDrive解决方案将于2022年Q4进入SOP环节。

根据赛事现场数据,征途6将采用BPU Nash架构,满足AEC-Q100 Grade2 ASIL-D功能安全产品认证,AI计算能力将达到512TOPS。

利己的最高境界是利他。

除了新品发布,本次发布会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国内车企几乎半边天都来站台。

地平线一直强调一个词:全微利,他的开放策略。

目前,智能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都在致力于高级自动驾驶的研发——国内外领先的车企都将L2+辅助驾驶系统纳入产品,加紧研发高级自动驾驶系统。

业界对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计算能力更高的芯片、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等L4级自动驾驶相关软硬件相继出现在智能汽车上。

牢牢定位在Tier 2的地平线也在紧跟市场变化,高级自动驾驶版《征途5》的发布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此之前,地平线已经通过发布Journey 2和Journey 3芯片以及智能解决方案,初步完成了L2-L3自动驾驶的产品布局。征途5是地平线在L4自动驾驶布局中的落地,承载着地平线“向上”的使命。

与L2/L2+辅助驾驶市场相比,只有少数公司成功进入L4自动驾驶市场,该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地平线可以在市场早期抢占更多份额。

目前,Horizon已经交付了数十万个车辆规格芯片。

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在2023年之前没有做到智能汽车市场份额的前三,基本上就失去了决赛的入场券。

深知这一点的余凯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据悉,地平线将进行生态“千亿”合作伙伴发展计划——深耕数百家合作伙伴,丰富千万生态网络,聚焦亿级生态投资。

此外,地平线将与合作伙伴合作,在中国构建TogetherOS开源安全实时操作系统,该系统支持多场景应用和开放的软件架构,兼容业界主流车载芯片平台,如鸿蒙系统、斑马、Linux和Android。

目前,已有SAIC、姜奇、长城、斑马智行、长安汽车、雄狮科技、AutoCore等公司加入。

地平线的产品发布和在生态版图的拓展,增加了其进入决赛的几率。

不仅仅是汽车芯片。

最近三年,地平线以每年一个芯片的速度推出新产品,一时风光无限。

诚然,对于一个刚刚成立6年的创业公司来说,在高科技AI芯片领域做出成绩是极其可贵的。

然而,尽管有浮动的荣誉,AI芯片领域正在进行一场全新而激烈的竞争。

之前百度、华为等科技巨头加大了汽车级芯片的数量,后来黑芝麻智能、芯智科技等后起之秀也下大力气追赶。中国的汽车级芯片市场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如何在重围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保持竞争优势,是地平线必须思考的问题。

前情提要芯片认证并拿下主机厂的定点项目,这是企业生存的最基本前提,并不是通向最后一关的法宝。

余凯认为,地平线目前的优势在于已经实现了汽车级ai芯片的预组装量产,是全球仅有的三家具备该能力的企业之一。

当其他公司也具备预组装量产的能力时,这种竞争优势就逐渐丧失了。地平线如何继续前进?

答案可能在于horizon对芯片相对独特的开发思路。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算法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黄畅曾表示,地平线针对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对关键算法、处理器架构设计、芯片SOC进行组合优化,可以提高性价比,降低功耗。

“其他很多处理器架构都是从某个方面考虑的,我们的视角会更全面、更先进;在计算能力方面,我们会寻找一个场景应用的平均计算能力,不浪费计算能力。”黄畅说。

除了求生存,地平线还计划未来在AI领域尝试更多商业化的可能性。

“我们稍后将为汽车提供一整套智能解决方案。”地平线副总裁张玉凤曾对记者说。

从其推出的各种产品中不难看出,地平线的野心并不局限于芯片,而是要成为一家AI平台公司,涉足智能驾驶、智能计算平台、智能物联网、AI芯片、AI开发平台等多种形式的产品。

地平线的联合创始人徐健也表示,地平线未来的业务将包括自动驾驶和智能物联网(AIoT)。

而这也将成为地平线区别于其他公司的一大标志。

从自动驾驶开始,逐渐深入到更宏观更复杂的建设项目,不依附于单一领域的生存才是地平线的终极目标。

目标的确宏大美好,但在到达彼岸之前,一切都需要回到芯片的原点。只有在AI芯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支撑地平线理想的实现。

当然,正如地平线喊出“地平线上的Al,一起旅程”一样,地平线在AI领域的征程还在继续,前方充满了无限可能。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长安合创斑马长城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国际快讯】大众必须改变电动车在华销售方式;特斯拉8月19日举办AI日;Nikola创始人被指控投资者

迪斯:大众必须改变在中国销售电动车的方式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HerbertDiess)表示,该公司必须改变其在中国销售电动汽车的方式,以应对大众在华电动汽车销量的低迷。

1900/1/1 0:00:00
上半年全球车市:印度不及德日,特斯拉Model 3是多国“最畅销电动车”

2021年已行至半程,车市中考也已完结。盖世汽车盘点了6月份以及上半年全球主流汽车市场的销量表现,以供读者参考。

1900/1/1 0:00:00
特斯拉将于8月19日举办“人工智能日”活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Musk)宣布,将于8月19日举办“特斯拉人工智能日”(TeslaAIDay),该活动旨在分享该公司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开发进展。

1900/1/1 0:00:00
喜讯|芯旺微电子被工信部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芯旺微电子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900/1/1 0:00:00
采埃孚上半年销售额达193亿欧,同比增长43%

盖世汽车讯7月29日,采埃孚正式公布上半年财务业绩。在疫情大流行、全球半导体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具有挑战性的物流环境下,采埃孚以积极的销售和盈利数据结束了上半年。

1900/1/1 0:00:00
成本比锂电池低30%,钠离子电池“稳了”?

封面来源:宁德时代作者苏鹏编辑李欢欢预热数月的钠离子电池终于出山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