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你没明白,华为P50用4G的真实原因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以“万象更新”为主题,昨晚(7月29日),华为召开了2021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包括P50系列手机、智能屏在内的一系列产品。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P50系列延续了P系列的传统,算是一款不错的智能手机。而V75 Super就像它宣传的那样,一定程度上革新了电视。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不过,这并不是关于华为2021年秋季发布会的新闻。如果只是重复发布会上提到的信息,罗列新设备的各种参数,甚至与市面上的竞品进行对比,那么就失去了本文的意义。

在这里,我只想谈谈华为希望从这次发布会上传达的更深刻的问题。

华为面临的危机

不知不觉,华为已经被美国政府制裁两年多了。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华为施加不合理的压力和制裁,从限制美国技术比例20%逐步到禁止所有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和零部件。甚至最后不允许使用美国技术的公司为华为提供服务。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不必要”的真正含义其实是“不必要”——有没有不重要。

华为已经提前对可能的制裁做好了心理准备。任郑飞在演讲中也多次提到,2018年中兴断供后,华为紧急囤积了大量相关元器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的高级元器件难免有耗尽的一天。而这一天,似乎已经不远了...

通过这次发布会,我们知道P50是一款4G手机。P50和P50 Pro,包括最贵的黑曜石版(8488元),都只支持4G网络。作为5G技术的倡导者和全球领导者,这种情况对华为来说是极大的羞辱。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最好的黑曜石金版本仍然只是一部4G手机,这对于全球5G领导者来说是极大的羞辱。

一段时间以来,各方都比较关注华为高端元器件的库存,尤其是华为引以为傲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的库存,一度成为猜测的焦点。但从这次发布会可以发现,很明显,关注度相对较低的核心产品——巴龙5000基带芯片,很可能会先被耗尽。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霸龙5000基带芯片性能优越,不输于高通同类产品。

显然,华为已经无法保证其5G终端产品的供应链安全。换句话说,它的5G地位在产品端,岌岌可危。2021年7月底,当这款5G手机的价格已经降到1000元的时候,这一幕不免有些尴尬。

当然,移动设备的CPU库存问题,其实比基带芯片的窘境要好。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华为在这次发布会上很少提到任何处理器相关的参数。

真的没什么好提的。

根据发布会上的信息,P50采用高通骁龙888处理器;P50 Pro的形式是低配骁龙888,高配麒麟9000。

麒麟9000系列曾经是华为的骄傲,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也将是华为“最后一款”自主高端芯片。不过是去年10月份发布的,到现在已经9个月了。对于消费电子产品来说,已经是标准的“老产品”了。至于骁龙888,虽然它的性能可以满足需要,但它是高通的产品。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2021年第一季度手机芯片性能排名

华为被迫购买美国处理器来维持业务,这是一种耻辱:

中国科技龙头公司被美国禁止使用与美国相关的先进技术后,整个国家没有办法快速恢复产品线。

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华为的自助措施

很多人会关注发布会中出现的产品,但很少有人关注发布会的非产品部分。例如,在P50上介绍鸿蒙系统操作系统时,余承东自豪地提到,鸿蒙系统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升级了超过4000万台机器——这是华为自助的关键:向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转型。

过去,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发展以硬件为主,年销量极高,R&D能力强大,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优秀的产品。以前我们对“优秀产品”的定义往往侧重于它的硬件,软件往往更像是一个“陀螺”。然而,随着高端零部件库存的消耗,原有的“封顶”正在成为维持华为业务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关键。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无论是鸿蒙系统操作系统,还是本次大会提到的各种创新软件优化技术,这些都是软件功能。以前受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的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主要在硬件,软件要做的就是跟上硬件的步伐。但现在,华为面临着相反的情况——在硬件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下,如何依靠软件的升级来提升用户体验。

在发布会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华为在互联网服务方面的变化。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过去国内互联网服务缺乏成熟的货币化机制,很多硬件厂商所谓的“互联网服务”最终演变成广告平台的推送。硬件厂商领域很难复制海外以订阅为核心的互联网货币化模式。不过,在本次发布会上,华为的花瓣One服务似乎要结束这种局面。

花瓣一号服务本质上是集华为云托管、视频、音乐于一体的会员订阅服务。同时,华为也开始了华为健康APP活跃生活会员的公测。订阅208元年卡后,可享受科学运动指导、智能饮食管理和助眠减压服务。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类似于软件转型的逻辑,转型互联网业务也是华为利用有限的硬件和存量用户维持业务发展的必要自救。当然,这种转变并不新鲜。在海外,如谷歌、亚马逊、网飞、Apple Music等平台,订阅服务早已被证明是成功的,并能带来可持续的利润。

毫无疑问,华为看到了新的发展希望,在发布会上大力推广这样的软件服务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表达了华为做好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决心,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的“补课”。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危机

站在2021年7月底,没有人能否认华为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危机。

不仅作为“基础”存在的集群通信业务,处处受到美国官方势力的打压。在全面制裁下,消费电子……苦心经营多年,成为绝对主要收入来源的cs业务也遭受了重大打击——海外业务亏损殆尽,国内业务只能靠库存备件支撑。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百花齐放,其实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现状——这其实是多年不变的老调。

然而,华为的危机不仅仅是华为面临的问题。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中国的消费电子行业:

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其他中国企业一旦受到类似制裁会怎么样?

比华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硬撑。毫无疑问,一旦对华为的任何一个“朋友”实施类似制裁,结局只能更糟!这次看似华为的危机,其实是属于中国整个消费电子行业的。

危机的根源源于国内消费电子企业的供应链匹配,未能跟上终端业务的发展。

superior, found that ZTE0

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满足社会的就业需求,但不能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

电子行业的硬实力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基础。在这方面,海外企业具有绝对的先发优势。近年来,虽然国内消费电子行业看似蓬勃发展,但在五颜六色的百花齐放之下,国内终端制造企业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往往是别人懒得在国内建立的相对低端的产品线和技术。而且各种高端零部件还是高度依赖大陆以外的供应链。

消费电子相关行业追求利润,可以让企业从中获利,但不能盈利。决定是涨是跌,和市场是一个规律。消费电子与其他工业行业的区别在于,该行业的先进技术不仅带来更好的产品性能,而且往往带来更低的价格。如果找不到供应链更短、更可控的内地企业合适的配套产品,就要出去找。

芯片代工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SMIC等大陆企业的存在,使得芯片代工产业在并非“空白”。然而,在实际的商业竞争领域,SMIC远不是TSMC的对手。后者不仅有能力代工更先进的工艺芯片,而且在工艺、管理、技术方面都有综合优势,这也使得其良品率远高于SMIC,因而报价更低。

superior, found that ZTE1

同样是代工,芯片代工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

马太效应由此开始——更多的订单流向TSMC,充裕的资金也有助于TSMC开发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结果是内地企业越来越依赖外界。

当然,这不是企业的错,也不是当初发展思路的问题。因为全球化本身,这就是结果。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确实从全球化中受益匪浅。

但是,在中美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有些东西需要考虑和改变。

“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用来形容市场行为导致的“好果子”的经典比喻。

然而,在过去30年里,中国模式的成功证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比看不见的手能发挥更大、更快的作用。

而中国的电子产业也急需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推动它前进。

比如以定向政策或补贴的形式,允许国内相关元器件供应商在小范围内竞争,给国内消费电子企业更大的量和更低的价吃。一方面,企业以高价获得国产元器件,国产元器件厂商也能够在这样的内部竞争中进步,不至于根本卖不出去。

这些国内元器件厂商在解决了生产和销售问题后,也可以在竞争中更加安心地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让电子消费企业采购更多更好的元器件,生产更好的产品进行销售,形成从产业链到终端的正向循环,提升消费电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superior, found that ZTE2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政府主导产业扶持的经典案例。

事实上,在电子元件以外的其他领域,类似的措施在过去30年中已经很普遍,并且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以“万象更新”为主题,昨晚(7月29日),华为召开2021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包括P5在内的一系列产品……系列手机和智能屏幕。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P50系列延续了P系列的传统,算是一款不错的智能手机。而V75 Super就像它宣传的那样,一定程度上革新了电视。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不过,这并不是关于华为2021年秋季发布会的新闻。如果只是重复发布会上提到的信息,罗列新设备的各种参数,甚至与市面上的竞品进行对比,那么就失去了本文的意义。

在这里,我只想谈谈华为希望从这次发布会上传达的更深刻的问题。

华为面临的危机

不知不觉,华为已经被美国政府制裁两年多了。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华为施加不合理的压力和制裁,从限制美国技术比例20%逐步到禁止所有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和零部件。甚至最后不允许使用美国技术的公司为华为提供服务。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不必要”的真正含义其实是“不必要”——有没有不重要。

华为已经提前对可能的制裁做好了心理准备。任郑飞在演讲中也多次提到,2018年中兴断供后,华为紧急囤积了大量相关元器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的高级元器件难免有耗尽的一天。而这一天,似乎已经不远了...

通过这次发布会,我们知道P50是一款4G手机。P50和P50 Pro,包括最贵的黑曜石版(8488元),都只支持4G网络。作为5G技术的倡导者和全球领导者,这种情况对华为来说是极大的羞辱。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最好的黑曜石金版本仍然只是一部4G手机,这对于全球5G领导者来说是极大的羞辱。

一段时间以来,各方都比较关注华为高端元器件的库存,尤其是华为引以为傲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的库存,一度成为猜测的焦点。但从这次发布会可以发现,很明显,关注度相对较低的核心产品——巴龙5000基带芯片,很可能会先被耗尽。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霸龙5000基带芯片性能优越,不输于高通同类产品。

显然,华为已经无法保证其5G终端产品的供应链安全。换句话说,它的5G地位在产品端,岌岌可危。2021年7月底,当这款5G手机的价格已经降到1000元的时候,这一幕不免有些尴尬。

当然,移动设备的CPU库存问题,其实比基带芯片的窘境要好。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华为在这次发布会上很少提到任何处理器相关的参数。

真的没什么好提的。

根据发布会上的信息,P50采用高通骁龙888处理器;P50 Pro的形式是低配骁龙888,高配麒麟9000。

麒麟9000系列曾经是华为的骄傲,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也将是华为“最后一款”自主高端芯片。不过是去年10月份发布的,到现在已经9个月了。对于消费电子产品来说,已经是标准的“老产品”了。至于骁龙888,虽然它的性能可以满足需要,但它是高通的产品。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2021年第一季度手机芯片性能排名

华为被迫购买美国处理器来维持业务,这是一种耻辱:

中国科技龙头公司被美国禁止使用与美国相关的先进技术后,整个国家没有办法快速恢复产品线。

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华为的自助措施

很多人会关注发布会中出现的产品,但很少有人关注发布会的非产品部分。例如,在P50上介绍鸿蒙系统操作系统时,余承东自豪地提到,鸿蒙系统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升级了超过4000万台机器——这是华为自助的关键:向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转型。

过去,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发展以硬件为主,年销量极高,R&D能力强大,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优秀的产品。以前我们对“优秀产品”的定义往往侧重于它的硬件,软件往往更像是一个“陀螺”。然而,随着高端零部件库存的消耗,原有的“封顶”正在成为维持华为业务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关键。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无论是鸿蒙系统操作系统,还是本次大会提到的各种创新软件优化技术,这些都是软件功能。以前受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的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主要在硬件,软件要做的就是跟上硬件的步伐。但现在,华为面临着相反的情况——在硬件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下,如何依靠软件的升级来提升用户体验。

在发布会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华为在互联网服务方面的变化。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过去国内互联网服务缺乏成熟的货币化机制,很多硬件厂商所谓的“互联网服务”最终演变成广告平台的推送。硬件厂商领域很难复制海外以订阅为核心的互联网货币化模式。不过,在本次发布会上,华为的花瓣One服务似乎要结束这种局面。

花瓣一号服务本质上是集华为云托管、视频、音乐于一体的会员订阅服务。同时,华为也开始了华为健康APP活跃生活会员的公测。订阅208元年卡后,可享受科学运动指导、智能饮食管理和助眠减压服务。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类似于软件转型的逻辑,转型互联网业务也是华为利用有限的硬件和存量用户维持业务发展的必要自救。当然,这种转变并不新鲜。在海外,如谷歌、亚马逊、网飞、Apple Music等平台,订阅服务早已被证明是成功的,并能带来可持续的利润。

毫无疑问,华为看到了新的发展希望,在发布会上大力推广这样的软件服务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表达了华为做好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决心,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的“补课”。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危机

站在2021年7月底,没有人能否认华为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危机。

不仅作为“基础”存在的集群通信业务,处处受到美国官方势力的打压。在全面制裁下,消费电子……苦心经营多年,成为绝对主要收入来源的cs业务也遭受了重大打击——海外业务亏损殆尽,国内业务只能靠库存备件支撑。

superior, found that ZTE

百花齐放,其实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现状——这其实是多年不变的老调。

然而,华为的危机不仅仅是华为面临的问题。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中国的消费电子行业:

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其他中国企业一旦受到类似制裁会怎么样?

比华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硬撑。毫无疑问,一旦对华为的任何一个“朋友”实施类似制裁,结局只能更糟!这次看似华为的危机,其实是属于中国整个消费电子行业的。

危机的根源源于国内消费电子企业的供应链匹配,未能跟上终端业务的发展。

superior, found that ZTE0

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满足社会的就业需求,但不能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

电子行业的硬实力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基础。在这方面,海外企业具有绝对的先发优势。近年来,虽然国内消费电子行业看似蓬勃发展,但在五颜六色的百花齐放之下,国内终端制造企业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往往是别人懒得在国内建立的相对低端的产品线和技术。而且各种高端零部件还是高度依赖大陆以外的供应链。

消费电子相关行业追求利润,可以让企业从中获利,但不能盈利。决定是涨是跌,和市场是一个规律。消费电子与其他工业行业的区别在于,该行业的先进技术不仅带来更好的产品性能,而且往往带来更低的价格。如果找不到供应链更短、更可控的内地企业合适的配套产品,就要出去找。

芯片代工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SMIC等大陆企业的存在,使得芯片代工产业在并非“空白”。然而,在实际的商业竞争领域,SMIC远不是TSMC的对手。后者不仅有能力代工更先进的工艺芯片,而且在工艺、管理、技术方面都有综合优势,这也使得其良品率远高于SMIC,因而报价更低。

superior, found that ZTE1

同样是代工,芯片代工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

马太效应由此开始——更多的订单流向TSMC,充裕的资金也有助于TSMC开发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结果是内地企业越来越依赖外界。

当然,这不是企业的错,也不是当初发展思路的问题。因为全球化本身,这就是结果。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确实从全球化中受益匪浅。

但是,在中美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有些东西需要考虑和改变。

“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用来形容市场行为导致的“好果子”的经典比喻。

然而,在过去30年里,中国模式的成功证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比看不见的手能发挥更大、更快的作用。

而中国的电子产业也急需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推动它前进。

比如以定向政策或补贴的形式,允许国内相关元器件供应商在小范围内竞争,给国内消费电子企业更大的量和更低的价吃。一方面,企业以高价获得国产元器件,国产元器件厂商也能够在这样的内部竞争中进步,不至于根本卖不出去。

这些国内元器件厂商在解决了生产和销售问题后,也可以在竞争中更加安心地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让电子消费企业采购更多更好的元器件,生产更好的产品进行销售,形成从产业链到终端的正向循环,提升消费电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superior, found that ZTE2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政府主导产业扶持的经典案例。

事实上,在电子元件以外的其他领域,类似的措施在过去30年中已经很普遍,并且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曾经在软硬件领域拥有如此巨大优势的华为,被迫向软件和服务全面转型。Th……当然是一个企业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为生存而奋斗的巨大努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耻辱,甚至是中国的耻辱。

superior, found that ZTE6

真心希望这个口号能早日成为现实。

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独立的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笔者期待这样一个“万象更新”。曾经在软硬件领域拥有如此巨大优势的华为,被迫向软件和服务全面转型。这当然是一个企业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为生存而奋斗的巨大努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耻辱,甚至是中国的耻辱。

superior, found that ZTE6

真心希望这个口号能早日成为现实。

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独立的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笔者期待这样一个“万象更新”。

标签:优越发现中兴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雷诺上半年净利达3.68亿欧,预计全年将实现盈利

盖世汽车讯7月30日,雷诺集团正式发布上半年财务业绩。雷诺表示,尽管半导体芯片短缺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但预计2021年全年该公司仍将实现盈利。

1900/1/1 0:00:00
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5.2%,增速继续回落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

1900/1/1 0:00:00
Model 3再降价1.5万元,为推出长续航版铺路?

来源:特斯拉官方作者苏鹏编辑李欢欢“价格屠夫”特斯拉又降价了。

1900/1/1 0:00:00
打破纪录,力压大众,丰田蝉联半年销量冠军

丰田汽车于7月29日发布了上半年全球销量业绩,包括大发和日野汽车在内,丰田在过去16月累计销售约54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1,创上半年销量历史新高。

1900/1/1 0:00:00
二季度盈利11亿美元,福特只在北美赚了钱

7月29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268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为24128亿美元,低于此前预期的2425亿美元。整体实现净利润561亿美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达11亿美元。

1900/1/1 0:00:00
研究人员发明出成像硅阳极退化的新方法 或有助于提高电池性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工程科学与力学和生物工程教授SulinZhang及其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表征硅结构和化学演化的新方法,以及控制电池稳定性的薄层,将有助于解决避免将硅用于高容量电池的问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