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Iteris和Wejo合作提供互联车辆数据的增强应用 实现更安全高效的出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8月10日,乘联会发布了7月份狭义乘用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7月狭义乘用车产量152.9万辆,环比增长1.6%,同比下降9.5%。同时,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额150万辆,环比下降18.8%,同比下降16.7%。批发销量150.7万辆,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8.7%。

图表来源:乘法协会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7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市场淡季,但产量表现更加突出,较6月份呈现上升趋势;7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额和批发额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去年下半年疫情稳定后汽车市场处于爆发期,这一高基数对今年下半年汽车市场形成一定压力。崔东树还强调,最近国际芯片的短缺给中国的一些汽车公司带来了严重损失。比如最近几个月一些车企在批发端的销量暴跌,造成了经销商的进出失衡,订单需求与现有库存不匹配等等,也导致了整体车市的零售疲软。

图表来源:乘法协会

今年1-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售1144.5万辆,同比增长22.9%。乘联会认为,1-7月零售额增长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贡献。数据显示,1-7月份,新能源汽车对零售额同比增速贡献了10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7月豪华车零售量为20万辆,同比下降18%,但较2019年7月增长7%,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运行特征。7月自主品牌零售量64万辆,同比增长20%,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3%。同时,其在国内零售市场的份额为42.5%,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为67万辆,同比下降19%,较2019年同期下降15%,日系、美系、德系零售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7月份,自主品牌零售量和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呈现两条明显的反向增长曲线。乘联会认为,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可以有效缓解芯片短缺压力。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增量明显,比亚迪、广汽爱安、长安等品牌同比呈现高增长态势。

7月份,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150.7万辆,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8.2%,比2019年同期下降1%。今年1-7月,狭义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1132.8万辆,同比增长21.6%,但比2019年同期少15万辆。

由于芯片短缺影响了部分厂商的生产节奏,近几个月来厂商的库存一直维持在历史低位。今年1-7月,厂商库存减少22万辆,渠道库存减少78万辆,大于往年1-7月的库存。联合会认为,由于短期内芯片短缺问题依然存在,终端销售层面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去库存和打折回收。

7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24.6万辆,环比增长5.1%,同比增长202.9%。1-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3.9万辆,同比增长227.4%。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渗透率16.3%,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8.4%;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为19.3%;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2.1%。7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过万,包括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SAIC乘用车、广汽爱安。此外,在新的汽车公司中,理想、小鹏、蔚来、何忠、零跑等。都有较大幅度的环比和同比改善。

对于8月份汽车市场的预测,乘联会指出,由于部分汽车企业高温假集中在8月上半月,受疫情防控影响,部分传统汽车产业镇的汽车产销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鉴于当前油价上涨,传统汽车销售将面临一定压力,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接下来,自主品牌纯电动A00产品将继续放量。好消息是,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对芯片展开反垄断调查,有助于改善芯片供应秩序,促进前期积累的零售订单交付;如果海外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得到改善,汽车企业产量将大幅反弹,前期抑制的新产品增加将推动8月车市走强。8月10日,乘联会发布了7月份狭义乘用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7月狭义乘用车产量152.9万辆,环比增长1.6%,同比下降9.5%。同时,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额150万辆,环比下降18.8%,同比下降16.7%。批发销量150.7万辆,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8.7%。

图表来源:乘法协会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7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市场淡季,但产量表现更加突出,较6月份呈现上升趋势;7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额和批发额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去年下半年疫情稳定后汽车市场处于爆发期,这一高基数对今年下半年汽车市场形成一定压力。崔东树还强调,最近国际芯片的短缺给中国的一些汽车公司带来了严重损失。比如最近几个月一些车企在批发端的销量暴跌,造成了经销商的进出失衡,订单需求与现有库存不匹配等等,也导致了整体车市的零售疲软。

图表来源:乘法协会

今年1-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售1144.5万辆,同比增长22.9%。乘联会认为,1-7月零售额增长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贡献。数据显示,1-7月份,新能源汽车对零售额同比增速贡献了10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7月豪华车零售量为20万辆,同比下降18%,但较2019年7月增长7%,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运行特征。7月自主品牌零售量64万辆,同比增长20%,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3%。同时,其在国内零售市场的份额为42.5%,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为67万辆,同比下降19%,较2019年同期下降15%,日系、美系、德系零售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7月份,自主品牌零售量和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呈现两条明显的反向增长曲线。乘联会认为,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可以有效缓解芯片短缺压力。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增量明显,比亚迪、广汽爱安、长安等品牌同比呈现高增长态势。

7月份,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150.7万辆,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8.2%,比2019年同期下降1%。今年1-7月,狭义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1132.8万辆,同比增长21.6%,但比2019年同期少15万辆。

由于芯片短缺影响了部分厂商的生产节奏,近几个月来厂商的库存一直维持在历史低位。今年1-7月,厂商库存减少22万辆,渠道库存减少78万辆,大于往年1-7月的库存。联合会认为,由于短期内芯片短缺问题依然存在,终端销售层面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去库存和打折回收。

7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24.6万辆,环比增长5.1%,同比增长202.9%。1-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3.9万辆,同比增长227.4%。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渗透率16.3%,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8.4%;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为19.3%;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2.1%。7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过万,包括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SAIC乘用车、广汽爱安。此外,在新的汽车公司中,理想、小鹏、蔚来、何忠、零跑等。都有较大幅度的环比和同比改善。

对于8月份汽车市场的预测,乘联会指出,由于部分汽车企业高温假集中在8月上半月,受疫情防控影响,部分传统汽车产业镇的汽车产销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鉴于当前油价上涨,传统汽车销售将面临一定压力,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接下来,自主品牌纯电动A00产品将继续放量。好消息是,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对芯片展开反垄断调查,有助于改善芯片供应秩序,促进前期积累的零售订单交付;如果海外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得到改善,汽车企业产量将大幅反弹,前期抑制的新产品增加将推动8月车市走强。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舍弗勒收购BEGA国际公司,强化公司服务业务

2021年8月4日,舍弗勒宣布收购滚动轴承安装和拆卸专用工具领先制造商BEGA国际公司(BEGAInternationalBV)。

1900/1/1 0:00:00
获一汽集团等战略投资,上海博泰累计融资18亿,或冲击科创板

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智能化赛道的“生态圈”正在快速建立。

1900/1/1 0:00:00
乘联会:7月乘用车产销同比走低,新能源车持续高增长态势

8月10日,乘联会发布了7月狭义乘用车产销数据。该数据显示,7月狭义乘用车产量为1529万辆,环比上升16,同比下滑95。

1900/1/1 0:00:00
疫情致芯片供应恶化,日产田纳西州大型组装厂停产数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于马来西亚一家微芯片供应商工厂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日产汽车暂时关闭了其位于田纳西州士麦那的大型组装工厂的生产线,直到月底。

1900/1/1 0:00:00
65亿天价罚款,能否吓阻美团技术作恶?

对于美团外卖的反垄断调查案,也许将暂告一段落。《华尔街日报》上周末(8月6日)爆料称:国家反垄断监管机构准备以“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名义,对外卖巨头美团处以总额约10亿美元的罚款。

1900/1/1 0:00:00
李尔二季度财报:净利达1.75亿美元,营收因缺芯损失10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今年第二季度,尽管生产和供应链问题对业务的影响超过预期,使得营收受到10亿美元的冲击,但李尔仍然实现了175亿美元的净利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