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MIT探讨如何为电动汽车设计更好的电池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减少碳排放的需求日益迫切,人们迅速转向电气化交通,并扩大太阳能和风能在电网上的部署。如果这些趋势继续升级,对更好的电能存储方法的需求将会增加。

discovery

(来源: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科学与工程副教授Elsa Olivetti表示:“大规模开发基于网格的存储技术非常重要。然而,对于移动应用,特别是在交通领域,许多研究都集中在改进当前的锂离子电池,使其更安全,更小,单位体积和重量储存更多能量。”

尽管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不断得到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部分原因在于其结构。锂离子电池包含正极、负极和电解液。这种设计的一个问题是,在一定的电压和温度下,电解液容易挥发,引起火灾。另一个问题是锂离子电池不适用于车辆。又大又重的电池组会占据空间,增加整车重量,降低燃油效率。事实证明,在保持能量密度(即每克重量储存的能量)的情况下,很难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做得更小更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试图制造全固态电池,用薄固体电解质代替电解质。这种电解质可以在很宽的电压和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同时采用高容量阳极和比常用的多孔碳层薄得多的锂金属阴极。这使得电池能够保持其能量存储容量,同时减小其尺寸,从而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

研究员黄立斌博士说:“提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被视为固态电池的两个潜在优势。但是,这只是一个期望,不一定能实现。”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仍在努力寻找能够实现这些愿景的材料和设计。

思考实验室之外的问题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提出了许多潜在的选择。然而,考虑到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有必要考虑更多的实际因素。奥利韦蒂说:“在实验室中,我们的研究人员总是使用一些指标来评估可能的材料和工艺。”例如储能容量和充放电速率。在进行必要和重要的基础研究时,这些指标是适当的。“但如果我们想实现目标,我们建议增加一些快速扩张潜力的指标。”

基于目前行业内锂离子电池的经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和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Gerbrand Ceder教授提出了三个大规模问题,以帮助确定所选材料对未来规模扩张的潜在限制。

首先,对于这种电池设计,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材料可用性、供应链或者价格波动会成为问题吗?(请注意,开采规模扩大带来的环境等问题不在本研究范围内。)

第二,用这些材料制造电池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困难的制造步骤,在这些步骤中元件可能会失效?

第三,基于这些材料生产高性能产品所采取的制造措施,最终会降低还是提高电池的生产成本?

为了证明他们的方法,Olivetti,Ceder和Huang目前正在探索一些电解质的化学成分和电池的结构。他们转向以前的研究结果来选择样本。研究人员使用文本和数据挖掘技术来收集文献中报道的材料,以及详细的加工信息。从这个数据库中,研究人员选择了几个常见的选项。

材料和可用性

在固体无机电解质的世界里,主要有两种材料。一种是氧化物,含氧;另一种是硫化物,含硫。在每个类别中,研究人员都专注于一个有前途的电解质选项,并检测出关键元素。

研究人员考虑的硫化物是LGPS,它含有锂、锗、磷和硫。同时,考虑到可获得性,重点是锗,锗通常不单独开采,而是煤和锌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为了调查其可用性,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过去60年煤和锌开采期间锗的年产量及其实际最大产量。结果表明,即使在最近几年,锗的产量也可能超过现有产量的100倍。考虑到这种供应潜力,以LGPS电解质为基础的固态电池的扩大生产不太可能受到锗供应的限制。

对于研究人员选择的氧化物LLZO(包含锂、镧、锆和氧),情况看起来不太乐观。有关镧的提取和加工的数据有限,因此研究人员尚未充分分析其可用性。其他三种元素储量丰富。然而,在实践中,必须添加少量的另一种元素(称为掺杂剂)以使LLZO易于处理。因此,研究小组将最常用的掺杂剂钽作为LLZO中的主要考虑元素。

钽是锡和铌开采的副产品。历史数据表明,与锗相比,锡、铌开采过程中的钽产量更接近其潜在最大产量。因此,为了扩大LLZO电池的规模,钽的可用性需要更多的考虑。

知道地球上某种元素的储量并不意味着解决采矿等问题。研究人员讨论关键要素供应链的后续问题,如开采、加工、提炼和运输。假设可以大量供应,那么相应的供应链是否可以迅速扩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池需求?

在样本分析中,研究人员关注锗和钽供应链需要达到多大的年增长率,才能为2030年预期的电动汽车车队提供电池。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2030年的电动汽车车队来说,需要生产足够的电池来提供总共100 GWh的能源。仅依靠LGPS电池就能实现这一目标,锗的供应链需要每年增长50%。相比较而言,因为过去最大增速在7%左右。仅使用LLZO电池,钽供应链需要增长30%左右,远高于10%左右的历史高位。

这些例子说明了在评估不同固体电解质的扩展潜力时,考虑材料可用性和供应链的重要性。“即使像锗一样,无法获得材料的可用数量,为了适应未来电动汽车的生产,可能需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供应链中的其他步骤。”

材料和加工

在评估电池设计的扩展潜力时,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制造工艺的难度及其对成本的影响。制造固态电池需要很多步骤,任何一步出错都会增加电池的生产成本。就像黄说的,“你不会去运输那些坏了的电池,你会把它们扔掉。但是,你付出了材料、时间、加工、金钱。”

研究人员在数据库中搜索故障率对所选固态电池设计总成本的影响。在一个例子中,他们集中在氧化物LLZO上。LLZO非常脆,在制造过程中经过高温后,对于高性能固态电池来说足够薄的大薄片很可能会开裂或翘曲。

为了确定这些故障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研究人员模拟了组装LLZO电池的四个关键过程步骤。在每一步中,成本都是根据假定的成品率计算的,即已成功加工而无故障的零件占总零件的比例。使用LLZO时的产量远低于其他研究设计。随着产量的减少,每千瓦时电池能量的成本大幅增加。例如,在最终的阳极加热步骤中,如果多5%的组件失效,成本将增加约30美元/千瓦时,考虑到这种电池的普遍接受的目标成本为100美元/千瓦时,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显然,制造的难度可能会对大规模……的可行性产生深远的影响设计的采用。

材料和属性

设计全固态电池的挑战之一来自于界面膜。这些界面材料在操作或制造过程中变得不稳定。“原子去了不该去的地方,电池性能开始下降。”因此,大多数研究致力于在不同的电池设计中稳定界面的方法。很多方法确实有助于提高性能。然而,采用这些方案通常消耗材料和时间,这增加了电池在大规模生产中的成本。

为此,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氧化物LLZO,旨在通过插入薄锡层来稳定LLZO电解质和负极之间的界面。同时,分析了实施该解决方案对成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添加锡夹层可以提高储能容量和性能,从而降低单位成本。但是增加tin层的成本超过了节约的成本,使得最终成本高于原来的成本。

在另一项分析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名为LPSCI的硫化物电解质,其中含有锂、磷和硫,以及少量添加的氯。在这个例子中,正电极包含电解质材料的颗粒。这样,可以确保锂离子找到通过电解质进入其他电极的方法。然而,这些添加的电解质颗粒与正极中的其他颗粒不相容,导致另一个界面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标准解决方案是添加粘合剂,通过另一种材料将颗粒粘合在一起。

分析表明,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LPSCI基电池的性能很差,其成本高于500美元/千瓦时。加入粘结剂后,可以明显提高电池的性能,成本几乎降低到300美元/千瓦时。在这个例子中,电池制造过程中添加粘合剂的成本很低,不影响整体成本的降低。

研究人员对文献中提到的其他有前景的固态电池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所选择的电池材料和工艺不仅会影响实验室最近的结果,还会影响制造固态电池以满足未来需求的可行性和成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综合考虑可用性、加工要求和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可能涉及集体效应和权衡。

通过团队的方法,可以讨论一系列问题。然而,研究人员强调,这并不是要取代用于指导实验室材料和工艺选择的传统指标。“相反,这是通过广泛观察可能阻碍扩展过程的各种因素来扩展这些指标。”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减少碳排放的需求日益迫切,人们迅速转向电气化交通,并扩大太阳能和风能在电网上的部署。如果这些趋势继续升级,对更好的电能存储方法的需求将会增加。

discovery

(来源: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科学与工程副教授Elsa Olivetti表示:“大规模开发基于网格的存储技术非常重要。然而,对于移动应用,特别是在交通领域,许多研究都集中在改进当前的锂离子电池,使其更安全,更小,单位体积和重量储存更多能量。”

尽管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不断得到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部分原因在于其结构。锂离子电池包含正极、负极和电解液。这种设计的一个问题是,在一定的电压和温度下,电解液容易挥发,引起火灾。另一个问题是锂离子电池不适用于车辆。又大又重的电池组会占据空间,增加整车重量,降低燃油效率。事实证明,在保持能量密度(即每克重量储存的能量)的情况下,很难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做得更小更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试图制造全固态电池,用薄固体电解质代替电解质。这种电解液能在很宽的电压范围内保持稳定温度。同时采用高容量阳极和比常用的多孔碳层薄得多的锂金属阴极。这使得电池能够保持其能量存储容量,同时减小其尺寸,从而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

研究员黄立斌博士说:“提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被视为固态电池的两个潜在优势。但是,这只是一个期望,不一定能实现。”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仍在努力寻找能够实现这些愿景的材料和设计。

思考实验室之外的问题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提出了许多潜在的选择。然而,考虑到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有必要考虑更多的实际因素。奥利韦蒂说:“在实验室中,我们的研究人员总是使用一些指标来评估可能的材料和工艺。”例如储能容量和充放电速率。在进行必要和重要的基础研究时,这些指标是适当的。“但如果我们想实现目标,我们建议增加一些快速扩张潜力的指标。”

基于目前行业内锂离子电池的经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和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Gerbrand Ceder教授提出了三个大规模问题,以帮助确定所选材料对未来规模扩张的潜在限制。

首先,对于这种电池设计,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材料可用性、供应链或者价格波动会成为问题吗?(请注意,开采规模扩大带来的环境等问题不在本研究范围内。)

第二,用这些材料制造电池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困难的制造步骤,在这些步骤中元件可能会失效?

第三,基于这些材料生产高性能产品所采取的制造措施,最终会降低还是提高电池的生产成本?

为了证明他们的方法,Olivetti,Ceder和Huang目前正在探索一些电解质的化学成分和电池的结构。他们转向以前的研究结果来选择样本。研究人员使用文本和数据挖掘技术来收集文献中报道的材料,以及详细的加工信息。从这个数据库中,研究人员选择了几个常见的选项。

材料和可用性

在固体无机电解质的世界里,主要有两种材料。一种是氧化物,含氧;另一种是硫化物,含硫。在每个类别中,研究人员都专注于一个有前途的电解质选项,并检测出关键元素。

研究人员考虑的硫化物是LGPS,它含有锂、锗、磷和硫。同时,考虑到可获得性,重点是锗,锗通常不单独开采,而是煤和锌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为了调查其可用性,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过去60年煤和锌开采期间锗的年产量及其实际最大产量。结果表明,即使在最近几年,锗的产量也可能超过现有产量的100倍。考虑到这种供应潜力,以LGPS电解质为基础的固态电池的扩大生产不太可能受到锗供应的限制。

对于研究人员选择的氧化物LLZO(包含锂、镧、锆和氧),情况看起来不太乐观。有关镧的提取和加工的数据有限,因此研究人员尚未充分分析其可用性。其他三种元素储量丰富。然而,在实践中,必须添加少量的另一种元素(称为掺杂剂)以使LLZO易于处理。因此,研究小组将最常用的掺杂剂钽作为LLZO中的主要考虑元素。

钽是锡和铌开采的副产品。历史数据表明,与锗相比,锡、铌开采过程中的钽产量更接近其潜在最大产量。因此,为了扩大LLZO电池的规模,钽的可用性需要更多的考虑。

知道地球上某种元素的储量并不意味着解决采矿等问题。研究人员讨论关键要素供应链的后续问题,如开采、加工、提炼和运输。假设可以大量供应,那么相应的供应链是否可以迅速扩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池需求?

在样本分析中,研究人员关注锗和钽供应链需要达到多大的年增长率,才能为2030年预期的电动汽车车队提供电池。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2030年的电动汽车车队来说,需要生产足够的电池来提供总共100 GWh的能源。仅依靠LGPS电池就能实现这一目标,锗的供应链需要每年增长50%。相比较而言,因为过去最大增速在7%左右。仅使用LLZO电池,钽供应链需要增长30%左右,远高于10%左右的历史高位。

这些例子说明了在评估不同固体电解质的扩展潜力时,考虑材料可用性和供应链的重要性。“即使像锗一样,无法获得材料的可用数量,为了适应未来电动汽车的生产,可能需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供应链中的其他步骤。”

材料和加工

在评估电池设计的扩展潜力时,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制造工艺的难度及其对成本的影响。制造固态电池需要很多步骤,任何一步出错都会增加电池的生产成本。就像黄说的,“你不会去运输那些坏了的电池,你会把它们扔掉。但是,你付出了材料、时间、加工、金钱。”

研究人员在数据库中搜索故障率对所选固态电池设计总成本的影响。在一个例子中,他们集中在氧化物LLZO上。LLZO非常脆,在制造过程中经过高温后,对于高性能固态电池来说足够薄的大薄片很可能会开裂或翘曲。

为了确定这些故障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研究人员模拟了组装LLZO电池的四个关键过程步骤。在每一步中,成本都是根据假定的成品率计算的,即已成功加工而无故障的零件占总零件的比例。使用LLZO时的产量远低于其他研究设计。随着产量的减少,每千瓦时电池能量的成本大幅增加。例如,在最终的阳极加热步骤中,如果多5%的组件失效,成本将增加约30美元/千瓦时,考虑到这种电池的普遍接受的目标成本为100美元/千瓦时,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显然,制造的难度可能会对大规模……的可行性产生深远的影响设计的采用。

材料和属性

设计全固态电池的挑战之一来自于界面膜。这些界面材料在操作或制造过程中变得不稳定。“原子去了不该去的地方,电池性能开始下降。”因此,大多数研究致力于在不同的电池设计中稳定界面的方法。很多方法确实有助于提高性能。然而,采用这些方案通常消耗材料和时间,这增加了电池在大规模生产中的成本。

为此,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氧化物LLZO,旨在通过插入薄锡层来稳定LLZO电解质和负极之间的界面。同时,分析了实施该解决方案对成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添加锡夹层可以提高储能容量和性能,从而降低单位成本。但是增加tin层的成本超过了节约的成本,使得最终成本高于原来的成本。

在另一项分析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名为LPSCI的硫化物电解质,其中含有锂、磷和硫,以及少量添加的氯。在这个例子中,正电极包含电解质材料的颗粒。这样,可以确保锂离子找到通过电解质进入其他电极的方法。然而,这些添加的电解质颗粒与正极中的其他颗粒不相容,导致另一个界面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标准解决方案是添加粘合剂,通过另一种材料将颗粒粘合在一起。

分析表明,在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LPSCI基电池的性能很差,其成本高于500美元/千瓦时。加入粘结剂后,可以明显提高电池的性能,成本几乎降低到300美元/千瓦时。在这个例子中,电池制造过程中添加粘合剂的成本很低,不影响整体成本的降低。

研究人员对文献中提到的其他有前景的固态电池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所选择的电池材料和工艺不仅会影响实验室最近的结果,还会影响制造固态电池以满足未来需求的可行性和成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综合考虑可用性、加工要求和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可能涉及集体效应和权衡。

通过团队的方法,可以讨论一系列问题。然而,研究人员强调,这并不是要取代用于指导实验室材料和工艺选择的传统指标。“相反,这是通过广泛观察可能阻碍扩展过程的各种因素来扩展这些指标。”

标签: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苹果泰坦项目再获专利:外部照明和警告系统以及乘员安全系统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了苹果公司两项泰坦项目专利,第一项是全新外部照明系统,即以不同的外部照明系统和带有实际文本的形式向周围车辆发出警告;

1900/1/1 0:00:00
新车明年亮相 比亚迪将四季度发新品牌

日前,比亚迪乘用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副总经理杜国忠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比亚迪高端品牌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发布,新品牌旗下的首款新车计划于明年北京车展亮相,并于2023年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
「虚火」的智能驾驶国产替代潮

回首百余年汽车供应链发展史,国外Tier1巨头一直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包括ADAS领域。但如今,这样的局面似乎迎来了转机。

1900/1/1 0:00:00
蜂巢无钴电池终量产装车,能量密度170Wh/kg

8月29日,第二十四届成都国际车展开幕。蜂巢能源在展会上举行发布会,宣布其开发的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包正式搭载长城欧拉首款SUV车型樱桃猫,实现量产装车,引发行业强烈关注。

1900/1/1 0:00:00
全新威马W6 ACE极智版亮相成都,还带来了一款1.8秒“威马冠军”

分享地表最强18s“威马冠军”车型登场,成为成都车展当仁不让的瞩目焦点。

1900/1/1 0:00:00
现代与Motional将推首款自动驾驶出租车,2023年投放美国市场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公布了与Motional公司合作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此车将在2023年投放到美国出行服务市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