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卖不出汽车,你还可以卖房子。"针对海马汽车近两三年的经营,业内人士纷纷嘲讽。据悉,在2019年收到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后,ST海马汽车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壳,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出售了344套和145套房产。再加上其他资产的出售和转让,海马实现了账面上的扭亏为盈,最终避免了退市。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海马岌岌可危。
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事情在进入2021年后发生逆转,ST海马突然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灯塔。海马汽车在自身经营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的前提下,实现了市值的大幅增长。2021年年中,海马汽车成功摘帽,股票名称由ST海马恢复为海马汽车。然后在绿市背景下,海马汽车股价强势爆发。几个涨停后,股价一度从年初的3元左右涨到8元以上。虽然到8月底有所滑落,但仍处于接近7元的高位。
海马,恶魔从何而来?
需要说明的事实是,进入2021年后,海马的财报和市场表现确实有所好转。
海马汽车最新公布的财务信息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今年上半年,海马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03.77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超过1.8亿元的净亏损有明显好转。
主营业务方面,海马汽车也迎来了好消息。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2021年前7个月,海马汽车(含海马轿车和一汽海马)累计销量1.9万辆,同比增长236.2%。
但海马汽车股价之所以暴涨,与上述情况关系不大。所谓的经营状况好转,也只是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仍然难以盈利。销量数据的增长与海马汽车自身产品的知名度无关。事实上,在海马汽车1月至7月的19000辆销售数据中,超过13000辆来自小鹏G3,这是海马汽车为Xpeng Motors制造的一款车型。
海马的自营车型是什么情况?海马7X是海马汽车绝对的支柱产品,但2021年前7个月,海马汽车MPV车型海马7X的销量仅为4112辆。此外,还有两款SUV车型总销量超过100辆。海马8S前7个月销量941辆,海马骑士前7个月销量600辆。
海马7X,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海马8S,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可见海马汽车目前的实际经营状况有多惨。
这家自主车企近期股价大涨的真正原因是其子公司有国资背景。7月20日,海马汽车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一汽海马股东发生变更,原一汽股份持有的一汽海马49%股权拟无偿划转至海南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控股),为海南国资委资产(海南国资委持股90%)。根据企业调查公布的信息,2021年8月20日,一汽海马的出资人变更正式完成。海马汽车持股51%,海南控股持股49%,一汽海马正式更名为海南海马。
一汽海马企业信息化变革资料来源:企业检查。
国资背书对一个车企的神奇作用,不久前刚刚被资本市场体验过。2020年汽车行业最波澜壮阔的表现,无疑是合肥与蔚来汽车的“爱情故事”。在双方的相互兑现下,合肥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城市,蔚来汽车也完成了从濒危到繁荣的逆袭,股价翻了十倍,成为中国汽车市值第一企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让海马在资本市场上蒙着眼睛跑的关键,说到底还是相关的资本运作。但问题是,有了海马这个新的后盾,它能变得比现在更好吗?
海马的下一步
被海南国资救出来的海马想要变好,肯定不能停留在原来的跑道上。
首先,和Xpeng汽车的OEM合作是没有前途的。这不是比喻,而是真的要结束了。海马汽车与Xpeng汽车的代工合同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新款小鹏G3i的尾部标识已经是小鹏而非海马,说明该车已经是自行生产而非海马郑州工厂生产)。2020年,通过收购福迪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后,在Xpeng Motors的自建工厂进展迅速。目前,Xpeng Motors在广东肇庆、广东广州、湖北武汉都布局了生产基地,其中仅肇庆工厂就设计了10万辆/年的产能,产能自给完全不是问题。
小鹏G3i,图片来源:Xpeng Motors。
更何况合作海马可能带来的问题也不得不考虑。Xpeng Motors在港股招股书中已明确指出海马代工的潜在风险,如“与第三方合作生产汽车要承担经营风险,但我们对其控制有限”、“成功打造品牌的能力也可能受到海马品质认知的不利影响”。没有海马,小鹏单飞已成定局。
其次,海马汽车的原创套路没有舞台。海马汽车以“学习马自达产品”起家。后来和一汽的合作是基于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的考虑,也是冲着一汽的资源去的。然而事与愿违,获得的资源相对有限,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结果海马汽车在经历了短暂的高光之后表现疲软,很快被市场边缘化。
但海南省的相关政策给了海马一个新的机会。2019年,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社会运营领域力争实现清洁能源。到2030年,岛内私人领域新增或更换新能源汽车100%,全省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海马汽车的下一个业务重点是清洁能源。
海马集团董事长朱婧此前曾表示,海马汽车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并将“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插电式汽车和深耕氢汽车”但不得不说,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海马的竞争力相当有限。如上所述,所谓的电动车合作即将结束,其新能源产品的市场面貌相当惨淡。今年3月上市的插电式混动车型海马6P截至7月底累计销量为28辆。去年年底,电动车爱尚EV在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48辆,而相比之下,同类型产品洪光MINIEV在今年前7个月的销量为20.97万辆。
海马6P,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爱尚EV,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好在除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海马als……选择了另一个更新的朝阳产业——氢能。此前,海马公布的sea发展规划显示,在氢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方面,已自主研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2025年将有约2000辆氢能源汽车投入示范运营。
氢能能拯救海马吗?
因为相关成本持续下降,海马汽车要深耕的氢能在国内真的是朝阳产业。
据相关统计,2021年以来,全国已签约氢相关项目33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国内a股上市公司发布布局氢能的公告多达1.71万条。基础设施方面,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36座加氢站投入运营。据相关预测,到2025年国内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0座。此外,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扶持氢能源汽车产业。湖南、河北、广东、北京等地相继出台了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其中海南作为国家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也在加速进入“氢能时代”。
鼓励发展氢能源汽车的海南省成为海马汽车背后的重要投资方,海马汽车欲发展氢能源产业。一切看起来都很美。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发展?说的更直白一点,海马真的有能力完成氢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研究吗?
氢能汽车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等明显的产业优势,但多年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储氢难、用氢更难的产业问题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比如,一个关键难点是氢能的核心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国内大部分相关工作还停留在实验室和样品阶段,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以储氢为例,相关数据显示,随着高压储氢瓶的更新换代,国内碳纤维消费量有望进一步增加,但现阶段我国储氢瓶进口碳纤维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日韩企业占据。等等,在氢能汽车市场成型之前,还有大量的“卡脖子”问题需要解决。
一直不以技术研发实力著称的海马汽车真的能在氢能源汽车上有所作为吗?
今年年初,海马7X氢燃料电池原型车在海南亮相。当时有报道称,该车在全氢状态下可实现8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海马汽车很自豪地说,这款车是国内首款70Mpa氢燃料电池MPV。但时至今日,这款车的量产依然不见踪影。
不可否认,在地方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吸引下,氢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出路。游资掀起市场热点,但在追逐热点之前,需要考虑自身实力。短期关注和长期发展并不矛盾,但有主次之分。
对于海马汽车来说,深耕氢能究竟是行业热点的救急,还是对其规划的长期布局的重新审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留给海马的试错机会并不多。再输,可能就翻不了身了。"如果你卖不出汽车,你还可以卖房子。"针对海马汽车近两三年的经营,业内人士纷纷嘲讽。据悉,在2019年收到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后,ST海马汽车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壳,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出售了344套和145套房产。再加上其他资产的出售和转让,海马实现了账面上的扭亏为盈,最终避免了退市。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海马岌岌可危。
< img alt = "Haima,Tuc……、一汽、海马7X、小鹏G3 "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04703037658/1 . jpg "/>
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事情在进入2021年后发生逆转,ST海马突然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灯塔。海马汽车在自身经营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的前提下,实现了市值的大幅增长。2021年年中,海马汽车成功摘帽,股票名称由ST海马恢复为海马汽车。然后在绿市背景下,海马汽车股价强势爆发。几个涨停后,股价一度从年初的3元左右涨到8元以上。虽然到8月底有所滑落,但仍处于接近7元的高位。
海马,恶魔从何而来?
需要说明的事实是,进入2021年后,海马的财报和市场表现确实有所好转。
海马汽车最新公布的财务信息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今年上半年,海马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03.77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超过1.8亿元的净亏损有明显好转。
主营业务方面,海马汽车也迎来了好消息。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2021年前7个月,海马汽车(含海马轿车和一汽海马)累计销量1.9万辆,同比增长236.2%。
但海马汽车股价之所以暴涨,与上述情况关系不大。所谓的经营状况好转,也只是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仍然难以盈利。销量数据的增长与海马汽车自身产品的知名度无关。事实上,在海马汽车1月至7月的19000辆销售数据中,超过13000辆来自小鹏G3,这是海马汽车为Xpeng Motors制造的一款车型。
海马的自营车型是什么情况?海马7X是海马汽车绝对的支柱产品,但2021年前7个月,海马汽车MPV车型海马7X的销量仅为4112辆。此外,还有两款SUV车型总销量超过100辆。海马8S前7个月销量941辆,海马骑士前7个月销量600辆。
海马7X,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海马8S,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可见海马汽车目前的实际经营状况有多惨。
这家自主车企近期股价大涨的真正原因是其子公司有国资背景。7月20日,海马汽车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一汽海马股东发生变更,原一汽股份持有的一汽海马49%股权拟无偿划转至海南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控股),为海南国资委资产(海南国资委持股90%)。根据企业调查公布的信息,2021年8月20日,一汽海马的出资人变更正式完成。海马汽车持股51%,海南控股持股49%,一汽海马正式更名为海南海马。
一汽海马企业信息变化,图片来源:企查。
国资背书对一个车企的神奇作用,不久前刚刚被资本市场体验过。2020年汽车行业最波澜壮阔的表现,无疑是合肥与蔚来汽车的“爱情故事”。在双方的相互兑现下,合肥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城市,蔚来汽车也完成了从濒危到繁荣的逆袭,股价翻了十倍,成为中国汽车市值第一企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让海马跑盲佛的关键……资本市场上的ed,说到底就是相关的资本运作。但问题是,有了海马这个新的后盾,它能变得比现在更好吗?
海马的下一步
被海南国资救出来的海马想要变好,肯定不能停留在原来的跑道上。
首先,和Xpeng汽车的OEM合作是没有前途的。这不是比喻,而是真的要结束了。海马汽车与Xpeng汽车的代工合同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新款小鹏G3i的尾部标识已经是小鹏而非海马,说明该车已经是自行生产而非海马郑州工厂生产)。2020年,通过收购福迪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后,在Xpeng Motors的自建工厂进展迅速。目前,Xpeng Motors在广东肇庆、广东广州、湖北武汉都布局了生产基地,其中仅肇庆工厂就设计了10万辆/年的产能,产能自给完全不是问题。
小鹏G3i,图片来源:Xpeng Motors。
更何况合作海马可能带来的问题也不得不考虑。Xpeng Motors在港股招股书中已明确指出海马代工的潜在风险,如“与第三方合作生产汽车要承担经营风险,但我们对其控制有限”、“成功打造品牌的能力也可能受到海马品质认知的不利影响”。没有海马,小鹏单飞已成定局。
其次,海马汽车的原创套路没有舞台。海马汽车以“学习马自达产品”起家。后来和一汽的合作是基于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的考虑,也是冲着一汽的资源去的。然而事与愿违,获得的资源相对有限,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结果海马汽车在经历了短暂的高光之后表现疲软,很快被市场边缘化。
但海南省的相关政策给了海马一个新的机会。2019年,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社会运营领域力争实现清洁能源。到2030年,岛内私人领域新增或更换新能源汽车100%,全省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海马汽车的下一个业务重点是清洁能源。
海马集团董事长朱婧此前曾表示,海马汽车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并将“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插电式汽车和深耕氢汽车”但不得不说,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海马的竞争力相当有限。如上所述,所谓的电动车合作即将结束,其新能源产品的市场面貌相当惨淡。今年3月上市的插电式混动车型海马6P截至7月底累计销量为28辆。去年年底,电动车爱尚EV在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为48辆,而相比之下,同类型产品洪光MINIEV在今年前7个月的销量为20.97万辆。
海马6P,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爱尚EV,图片来源:海马汽车
好在海马除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选择了另一个更新的朝阳产业——氢能。此前,海马公布的sea发展规划显示,在氢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方面,已自主研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2025年将有约2000辆氢能源汽车投入示范运营。
氢能能拯救海马吗?
因为相关成本持续下降,海马汽车要深耕的氢能在国内真的是朝阳产业。
据相关数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全国已签约33个氢能相关项目,总投资额为……超过1000亿元,而国内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多达1.71万份关于布局氢能的公告。基础设施方面,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36座加氢站投入运营。据相关预测,到2025年国内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0座。此外,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扶持氢能源汽车产业。湖南、河北、广东、北京等地相继出台了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其中海南作为国家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也在加速进入“氢能时代”。
鼓励发展氢能源汽车的海南省成为海马汽车背后的重要投资方,海马汽车欲发展氢能源产业。一切看起来都很美。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发展?说的更直白一点,海马真的有能力完成氢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研究吗?
氢能汽车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等明显的产业优势,但多年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储氢难、用氢更难的产业问题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比如,一个关键难点是氢能的核心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国内大部分相关工作还停留在实验室和样品阶段,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以储氢为例,相关数据显示,随着高压储氢瓶的更新换代,国内碳纤维消费量有望进一步增加,但现阶段我国储氢瓶进口碳纤维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日韩企业占据。等等,在氢能汽车市场成型之前,还有大量的“卡脖子”问题需要解决。
一直不以技术研发实力著称的海马汽车真的能在氢能源汽车上有所作为吗?
今年年初,海马7X氢燃料电池原型车在海南亮相。当时有报道称,该车在全氢状态下可实现8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海马汽车很自豪地说,这款车是国内首款70Mpa氢燃料电池MPV。但时至今日,这款车的量产依然不见踪影。
不可否认,在地方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吸引下,氢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出路。游资掀起市场热点,但在追逐热点之前,需要考虑自身实力。短期关注和长期发展并不矛盾,但有主次之分。
对于海马汽车来说,深耕氢能究竟是行业热点的救急,还是对其规划的长期布局的重新审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留给海马的试错机会并不多。再输,可能就翻不了身了。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墨西哥提出警告称,由于繁琐和昂贵的汽车零部件原产地规则,美国对美国墨西哥加拿大(USMCA)协议的解释方式可能会促使汽车制造商放弃该地区。
1900/1/1 0:00:00继华为与北汽联合打造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与小康合作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与长安合作的高端新能源品牌E11之后,“不造车”的华为又牵手一家车企8月25日,
1900/1/1 0:00:00作者李伟随着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以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愈发突出。在人工智能兴起且技术渐趋成熟之后,人们开始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投向自动驾驶领域。
1900/1/1 0:00:00在2021成都车展上,奇瑞iCar旗下QQ冰淇淋参数询价首发,展台上两款风格独特的小车一下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1900/1/1 0:00:008月29日,孚能科技与安徽省芜湖三山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书,孚能科技拟在芜湖三山经开区成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4GWh新能源电池项目。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奥迪首席执行官马库斯杜斯曼MarkusDuesmann表示,随着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加快电动化发展,奥迪将有可能在美国提高产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