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吃饭,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真正成为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公司也是如此。
回顾自动驾驶的发展历史,为了占领和扩张,2015-2021年期间,大部分玩家都将无法避免互联网式的抢夺资源、放大音量、比较估值的发展套路和玩法。
然而,在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一家公司独辟蹊径,主动选择淡出公众视野——直到我们写这篇文章之前,网上相关的公开报道并不多。
在这几乎销声匿迹的几年里,他们没有做别的事情,只是不停地完善自动驾驶技术。
杨文理打趣说,这是一种“猥琐发展,不要浪”的策略。
正是因为这一战略,凌俊科技以较少的投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从而能够快速完成两轮融资,拿下重出江湖后的江西自动驾驶第一城。
随着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公布,凌俊科技也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
降维落地,边就露出来了。
2021年,各路玩家开始探索实质性的落地方式,被业界公认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这对凌俊科技来说更为重要。这是他们的过渡年。
凌俊科技创始人兼CEO杨文理告诉新智家,他们现阶段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成熟的技术放到一个场景里”。
事实上,凌俊科技从一开始就在布局乘用车轨道。五年来,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而且还在不断迭代。例如,在凌俊科技研发的仿真系统中,适用于乘用车、重卡、客车、物流车、矿用车等不同场景的车辆,累计测试里程数亿公里。
也正因为如此,凌俊科技商业落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下去拿回来”。趴下,就是发挥技术优势,更快更好地赋能场景;回来,就是通过场景的锤炼,用优质的数据反馈核心技术。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杨文理带领团队经过两个月的广泛走访和深入调研,综合考虑技术复用、市场空间和场景的项目经验,将小巴轨道作为改造的第一落脚点。
这样的选择其实不难理解。
小巴运营的区域基本属于城市路段,和Robotaxi没什么区别,但都是中低速固话场景,比Robotaxi简单,方便解决方案提供商建立安全边界管理。
另一方面,相比其他自动驾驶场景,小巴出行的模式也代表了凌俊科技进一步连接城市交通的美好愿景。
首先,无论是车上的乘客,还是路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都对小巴的车速有一个预期,不太可能因为车速慢而出现频繁超车、催促等问题。其次,小巴非常适合短期多人出行,可以渗透到相对狭窄的街区,也可以解决自行车共享无法照顾孩子,下雨天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而Robotaxi以汽车为载体,载客量小,行驶速度快,操作复杂程度更高。
更重要的是,凌俊科技的转型战略已经旗开得胜。
11月1日,凌俊科技的自动驾驶巴士正式落地江西赣州,向公众开放城市运营服务。
赣州是凌俊科技的战略投资者,也为凌俊科技扎根赣州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共计107公里的测试道路,包括科技园、城市道路、机场/高铁站迎宾高架桥。
杨文理向我们透露,小巴只试运行了一个月,就在赣州的大街上跑了起来。“我们之前积累的技术,98%都可以直接复制到小巴上,技术上相当于降维。”他说。
凌俊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文理博士
一方面,技术能力是项目落地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工程能力决定了项目能否更好的落地。
赣州面包车项目作为凌俊科技的首次商业化尝试,受到了全公司的关注。
即便身为CEO有大量的统筹管理工作,杨文理依然每三天就要从“京到赣州”来回奔波,带领核心R&D团队奋战在“一线”;很多原本是基层销售考察的事情,他也亲自保证能准确把握团队动态和项目进度。
除了核心技术团队,凌俊科技还在赣州派驻了一支工程团队。在封闭开发阶段,工程师两三周不回家的情况并不少见。
从纯技术研发到工程落地,碎片化问题不言而喻,但杨文理并没有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赣州是我们党革命时代的第一个商业试点和苏区."他笑了。“有时,当我想到它时,它会鼓舞我们的士气。”
据了解,凌俊科技的小巴车队正在不断扩大,预计明年全国将有60多辆小巴。
前段时间,凌俊科技也宣布了今年的第二轮融资。雇主包括地平线和著名经济学家邓海清。新一轮融资已经开始,Q1将于明年完成。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凌俊科技虽然低调,但并没有闭门造车,其潜力和实力在业内有目共睹。
半年两轮融资,两个月确定赛道,一个月小巴上路。从结尾开始的角度来看,这位选手的动作并不令人不快。
不要做空名,积财积财。
事实上,最近发布了一系列好消息的凌俊科技可能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其实这和企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掌舵者的影子。
从与杨文理的交谈中,我可以隐约感觉到,他不是一个喜欢或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尽管他确实有着非常亮眼的简历背景。
2004年和2006年先后获得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他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2013年,杨文理担任西部数据硬盘公司的首席架构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百度刚刚成立了IDL(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向时任副总裁的余凯投了简历。
杨文理虽然不是纯算法出身,但已经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制作经验,这和当时百度对候选人的画像非常吻合。
加入百度后,杨文理参与了自动驾驶团队的创建,与百度一起开始了自动驾驶从0到1的探索,并不断积累和成长。
而这段“公司内部创业”的经历,也对他后来的个人创业经历带来了启发性的影响。
2016年,杨文助京成立凌俊科技,专注于L4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研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对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做了三个预测:
2015-2020年,自动驾驶的自研和核心供应链的逐步成熟;
2021-2025年,自动驾驶将逐渐技术成熟,场景商业化;2026-2030年,自动驾驶行业将全面商业化,行业格局将被重塑。
仅从上述时间线来看,凌俊科技的预判可能与行业玩家有较大差异,但最大的差异在于思维。
2016年左右,以创始人的背景,一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可以获得可观的融资,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
当时为了验证算法的优秀,大家在各大榜单比赛中打得不亦乐乎,甚至把算法准确度的比拼视为重中之重。做什么产品,走什么路线,那时候还很遥远。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种现象:
人们往往因为眼前的发展机遇而陷入急躁,对技术转化为价值所需的积累缺乏耐心。为了占据空间和扩张,玩家在第一阶段都避免不了抢资源、放大音量、比较估值的套路。
但其他人只看到了自动驾驶的想象空间,而没有看到中期之后的增长乏力和落地艰难。
相对于业内多为纯计算机出身的CEO,之前的经历让杨文理有了更系统的工程视角,自动驾驶是一套系统的工程技术。
于是,杨文理带领团队进入领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完善技术,打磨产品,而不是单纯的改进算法。再加上2018年的资本寒冬,更加坚定了杨文理“猥琐发展,不要浪”的想法,把有限的资源花在了刀刃上。
“浮躁的世界需要冷静。做技术就是要内心安静,不能被外界噪音干扰。”杨文理和我们分享了他过去几年最大的感受。
然而,这样的策略促使凌俊科技躲在幕后,融资节奏也有所放缓。每当看到外面传来一个又一个球员的好消息,杨文理从未动摇过,但他也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说服,“我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尽量让自己保持一种‘打鸡血’的状态。"
杨文理向辛芷佳吐露了心声。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Mobileye和特斯拉所经历的一切,或多或少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我们希望可以向他们学习,包括Mobileye对技术的坚持和特斯拉对工程的理解。前期的积累会成就后期的爆发。”
时间充裕,努力才是王道。
事实也确实证明,在商业落地的新时代,过去自动驾驶行业野蛮生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资本逐利,没有好的产品,玩家很难继续得到资方的输血。
相比之下,凌俊技术路线取得了初步胜利。
杨文理说,他们只是花了相对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技术第一梯队的效果,与其他玩家的投入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别。前者几千万,后者可能达到几十亿。
基于这一路线,凌俊科技发布了首款量产L4原型车,并吸引了吉利的合作。
目前,随着融资进度和项目落地的推进,之前只有R&D和技术团队的凌俊科技,今年已经填满了商务、人力、财务等其他板块,开始构建商务、R&D、资本的三角闭环体系。
而且和其他玩家相比,凌俊科技的估值肯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杨文理,“自动驾驶是一场马拉松。有些公司的估值和体量现在看起来很肥,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大家都差得很远。”
除了发展路线,“人”也是打赢这场持久战的关键因素。
如前所述,自动驾驶的落地已经不能在实验室里通过编码来完成,还要进入场景中考虑实际的工程和生产问题。就像硬盘一样。
在杨文理看来,无论是硬盘还是自动驾驶,物理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他进一步解释道:
内部结构。两者都有复杂的机电系统和物理控制系统,也需要软硬件的配合。
冗余设计。两者都应该保持较高的相关性……能力,即7x24小时xN年的寿命,硬盘要对用户数据负责,自动驾驶要对用户生命负责。
量产需求。两者都要量产才能实现商业落地。硬盘产品最低产量100万,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将继续扩大。
相比业内其他计算机出身的CEO,在杨文理的带领下,凌俊科技的团队成员对工程化和产品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他深入浅出地解释说,系统工程就是把不同的学科巧妙地结合起来,只有大家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才能做到1+1 >;3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1+1 <;2,甚至使其为0的效果。
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真的不太了解这家公司,但是发展路线没有对错,只有适合。凌俊技术前期的“慢”是为了中后期的“快”。
从这个角度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能不能吃饭,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真正成为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公司也是如此。
回顾自动驾驶的发展历史,为了占领和扩张,2015-2021年期间,大部分玩家都将无法避免互联网式的抢夺资源、放大音量、比较估值的发展套路和玩法。
然而,在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一家公司独辟蹊径,主动选择淡出公众视野——直到我们写这篇文章之前,网上相关的公开报道并不多。
在这几乎销声匿迹的几年里,他们没有做别的事情,只是不停地完善自动驾驶技术。
杨文理打趣说,这是一种“猥琐发展,不要浪”的策略。
正是因为这一战略,凌俊科技以较少的投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从而能够快速完成两轮融资,拿下重出江湖后的江西自动驾驶第一城。
随着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公布,凌俊科技也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
降维落地,边就露出来了。
2021年,各路玩家开始探索实质性的落地方式,被业界公认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这对凌俊科技来说更为重要。这是他们的过渡年。
凌俊科技创始人兼CEO杨文理告诉新智家,他们现阶段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成熟的技术放到一个场景里”。
事实上,凌俊科技从一开始就在布局乘用车轨道。五年来,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而且还在不断迭代。例如,在凌俊科技研发的仿真系统中,适用于乘用车、重卡、客车、物流车、矿用车等不同场景的车辆,累计测试里程数亿公里。
也正因为如此,凌俊科技商业落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下去拿回来”。趴下,就是发挥技术优势,更快更好地赋能场景;回来,就是通过场景的锤炼,用优质的数据反馈核心技术。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杨文理带领团队经过两个月的广泛走访和深入调研,综合考虑技术复用、市场空间和场景的项目经验,将小巴轨道作为改造的第一落脚点。
这样的选择其实不难理解。
小巴运营的区域基本属于城市路段,和Robotaxi没什么区别,但都是中低速固话场景,比Robotaxi简单,方便解决方案提供商建立安全边界管理。
另一方面,相比其他自动驾驶场景,小巴出行的模式也代表了凌俊科技进一步连接城市交通的美好愿景。
首先,无论是车上的乘客,还是路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都对小巴的车速有一个预期,不太可能因为车速慢而出现频繁超车、催促等问题。其次,小巴非常适合短期多人出行,可以渗透到相对狭窄的街区,也可以解决自行车共享无法照顾孩子,下雨天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而Robotaxi以汽车为载体,载客量小,行驶速度快,操作复杂程度更高。
更重要的是,凌俊科技的转型战略已经旗开得胜。
11月1日,凌俊科技的自动驾驶巴士正式落地江西赣州,向公众开放城市运营服务。
赣州是凌俊科技的战略投资者,也为凌俊科技扎根赣州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共计107公里的测试道路,包括科技园、城市道路、机场/高铁站迎宾高架桥。
杨文理向我们透露,小巴只试运行了一个月,就在赣州的大街上跑了起来。“我们之前积累的技术,98%都可以直接复制到小巴上,技术上相当于降维。”他说。
凌俊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文理博士
一方面,技术能力是项目落地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工程能力决定了项目能否更好的落地。
赣州面包车项目作为凌俊科技的首次商业化尝试,受到了全公司的关注。
即便身为CEO有大量的统筹管理工作,杨文理依然每三天就要从“京到赣州”来回奔波,带领核心R&D团队奋战在“一线”;很多原本是基层销售考察的事情,他也亲自保证能准确把握团队动态和项目进度。
除了核心技术团队,凌俊科技还在赣州派驻了一支工程团队。在封闭开发阶段,工程师两三周不回家的情况并不少见。
从纯技术研发到工程落地,碎片化问题不言而喻,但杨文理并没有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赣州是我们党革命时代的第一个商业试点和苏区."他笑了。“有时,当我想到它时,它会鼓舞我们的士气。”
据了解,凌俊科技的小巴车队正在不断扩大,预计明年全国将有60多辆小巴。
前段时间,凌俊科技也宣布了今年的第二轮融资。雇主包括地平线和著名经济学家邓海清。新一轮融资已经开始,Q1将于明年完成。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凌俊科技虽然低调,但并没有闭门造车,其潜力和实力在业内有目共睹。
半年两轮融资,两个月确定赛道,一个月小巴上路。从结尾开始的角度来看,这位选手的动作并不令人不快。
不要做空名,积财积财。
事实上,最近发布了一系列好消息的凌俊科技可能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其实这和企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掌舵者的影子。
从与杨文理的交谈中,我可以隐约感觉到,他不是一个喜欢或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尽管他确实有着非常亮眼的简历背景。
2004年和2006年先后获得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他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2013年,杨文理担任西部数据硬盘公司的首席架构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百度刚刚成立了IDL(深度学习研究院),并向时任副总裁的余凯投了简历。
杨文理虽然不是纯算法出身,但已经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制作经验,这和当时百度对候选人的画像非常吻合。
加入百度后,杨文理参与了自动驾驶团队的创建,与百度一起开始了自动驾驶从0到1的探索,并不断积累和成长。
而这段“公司内部创业”的经历,也对他后来的个人创业经历带来了启发性的影响。
2016年,杨文助京成立凌俊科技,专注于L4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研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对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做了三个预测:
2015-2020年,自动驾驶的自研和核心供应链的逐步成熟;
2021-2025年,自动驾驶将逐渐技术成熟,场景商业化;2026-2030年,自动驾驶行业将全面商业化,行业格局将被重塑。
仅从上述时间线来看,凌俊科技的预判可能与行业玩家有较大差异,但最大的差异在于思维。
2016年左右,以创始人的背景,一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可以获得可观的融资,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
当时为了验证算法的优秀,大家在各大榜单比赛中打得不亦乐乎,甚至把算法准确度的比拼视为重中之重。做什么产品,走什么路线,那时候还很遥远。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种现象:
人们往往因为眼前的发展机遇而陷入急躁,对技术转化为价值所需的积累缺乏耐心。为了占据空间和扩张,玩家在第一阶段都避免不了抢资源、放大音量、比较估值的套路。
但其他人只看到了自动驾驶的想象空间,而没有看到中期之后的增长乏力和落地艰难。
相对于业内多为纯计算机出身的CEO,之前的经历让杨文理有了更系统的工程视角,自动驾驶是一套系统的工程技术。
于是,杨文理带领团队进入领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完善技术,打磨产品,而不是单纯的改进算法。再加上2018年的资本寒冬,更加坚定了杨文理“猥琐发展,不要浪”的想法,把有限的资源花在了刀刃上。
“浮躁的世界需要冷静。做技术就是要内心安静,不能被外界噪音干扰。”杨文理和我们分享了他过去几年最大的感受。
然而,这样的策略促使凌俊科技躲在幕后,融资节奏也有所放缓。每当看到外面传来一个又一个球员的好消息,杨文理从未动摇过,但他也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说服,“我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尽量让自己保持一种‘打鸡血’的状态。"
杨文理向辛芷佳吐露了心声。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Mobileye和特斯拉所经历的一切,或多或少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我们希望可以向他们学习,包括Mobileye对技术的坚持和特斯拉对工程的理解。前期的积累会成就后期的爆发。”
时间充裕,努力才是王道。
事实也确实证明,在商业落地的新时代,过去自动驾驶行业野蛮生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资本逐利,没有好的产品,玩家很难继续得到资方的输血。
相比之下,凌俊技术路线取得了初步胜利。
杨文理说,他们只是花了相对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技术第一梯队的效果,与其他玩家的投入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别。前者几千万,后者可能达到几十亿。
基于这一路线,凌俊科技发布了首款量产L4原型车,并吸引了吉利的合作。
目前,随着融资进度和项目落地的推进,之前只有R&D和技术团队的凌俊科技,今年已经填满了商务、人力、财务等其他板块,开始构建商务、R&D、资本的三角闭环体系。
而且和其他玩家相比,凌俊科技的估值肯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杨文理,“自动驾驶是一场马拉松。有些公司的估值和体量现在看起来很肥,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大家都差得很远。”
除了发展路线,“人”也是打赢这场持久战的关键因素。
如前所述,自动驾驶的落地已经不能在实验室里通过编码来完成,还要进入场景中考虑实际的工程和生产问题。就像硬盘一样。
在杨文理看来,无论是硬盘还是自动驾驶,物理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他进一步解释道:
内部结构。两者都有复杂的机电系统和物理控制系统,也需要软硬件的配合。
冗余设计。两者都应该保持较高的相关性……能力,即7x24小时xN年的寿命,硬盘要对用户数据负责,自动驾驶要对用户生命负责。
量产需求。两者都要量产才能实现商业落地。硬盘产品最低产量100万,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将继续扩大。
相比业内其他计算机出身的CEO,在杨文理的带领下,凌俊科技的团队成员对工程化和产品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他深入浅出地解释说,系统工程就是把不同的学科巧妙地结合起来,只有大家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才能做到1+1 >;3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1+1 <;2,甚至使其为0的效果。
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真的不太了解这家公司,但是发展路线没有对错,只有适合。凌俊技术前期的“慢”是为了中后期的“快”。
从这个角度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在福特汽车Ford发展计划发布之后,其业务和股价都得到显著提升。包括纯电动汽车在内的爆款车型市场需求旺盛;北美地区业务盈利能力继续高涨,其他地区的业务盈利也持续改善。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生产暂停和大宗商品成本上升影响了博格华纳公司第三季度的利润,但该公司也表示,在实现业务电气化的目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Rivian正在慢慢提升R1T电动皮卡的产量,该公司表示其目标是将在今年年底之前交付大约1000辆汽车。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11月3日,大陆集团展示了其创新型显示解决方案ShyTech显示器,可以提供智能支持,使驾驶员始终关注重要信息,并预计于2023年推出。
1900/1/1 0:00:00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下,奇瑞控股集团仍然紧抓“金九”,赶上“银十”,10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汽车88342辆,环比增长167,同比略增。
1900/1/1 0:00:002021进博会开幕前夕,汽车之家前方探馆团队拍摄到了现代城市空中出行UAM模型。该模型曾在去年的CES上亮相过,包括PAV、PBV两款概念车,以及结合这两款概念车可实现的未来出行愿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