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10月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屠榜”背后,带来什么启发?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市场纯电气化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摆脱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超车和逆袭,才是最深刻的答案。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这一刻,一直被质疑和诟病的“弯道超车”概念慢慢活了过来。这一次,定位于新赛道,自主品牌无疑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否则,大众集团CEO迪斯绝不会恳切地说,“下一个高尔夫永远不会来自中国。”

就在近日,根据乘联会刚刚公布的终端结果,10月新能源批发销量达到36.8万辆,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148.1%。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238.1万辆,同比增长204.3%。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环比下降3.9%。1-10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

同时,10月份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18.6%,1-10月份为14.3%,较2020年5.8%的渗透率大幅提升。10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0%。

显然,文章开头的愿景无疑正在逐渐成为现实。随着整个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车企逐渐成为最大的赢家。

从挑战者到领跑者

细看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不难发现,除了排名第三的特斯拉Model Y,其余14个位置全部被自主品牌推出的产品牢牢占据,也顺利完成了从“挑战者”到“领跑者”的身份切换。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但需要注意的是,前者作为近两年搅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最大“鲶鱼”,还是有自己不可小觑的实力。10月份,特斯拉批发销量再次突破5万辆,达到54391辆,同比增长245%。

与此同时,已经成为全球出口中心的上海工厂继续加速发展。10月,特斯拉出口量首次突破4万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自2021年以来,特斯拉中国出口了近15万辆汽车。

上周末,在参加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时,在特斯拉的展台了解到,整个上海工厂今年预计生产55-60万辆新车。在全球芯片紧缺、压力极大的背景下,“制造能力”成为特斯拉最新的长板,这也正是很多国内新势力羡慕的。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因为10月份,他们本该迎来更大的跃升,但由于供应链问题,交货量不及预期。在前15名榜单中,仅李一家排名第八,销量达到7649辆;小鹏P7排在第15位,销量为6044辆。另一方面,蔚来、哪吒、零跑、威马没有单一车型。

然而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各造车新锐企业运营水平逐渐步入正轨,现金流和R&D资金变得更加充裕,各自产品线的扩张速度也远超预期。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也就是创新逐步完成的时候,产能会慢慢恢复,与特斯拉的一场苦战C端份额之争也愈演愈烈。

相比之下,10月份很多A00纯电动车的表现还是亮眼的。排名第一的五菱洪光MINIEV销量为47834辆,比第二名多了近3万辆;第九名欧拉好猫,销量达到7443辆;第10名奇瑞eQ销量7431辆;第11名SAIC荣威克莱威销售6851辆;第14届长安奔奔EV销售6382辆。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不可否认的是,在五菱洪光MINIEV的带领下,上述车型的细分市场依然是“蓝海”,良好的销量已经可以证明实际需求的存在。

我脑子里一直觉得A00级目前挺火的,更像是虚火。传统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确实可以利用这些车型进行暂时的“喘息”,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红利。

但在这个过程中,请不要忘记继续品牌向上,争取进入20万元左右,甚至更高的主销区间,推出真正触及C端潜艇的新车。不要陷入“低端陷阱”而无法自拔。毕竟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能够“围剿”特斯拉,真正改造燃油车用户的存在。

比亚迪“屠宰榜”的背后

平心而论,作为国内在新能源全新赛道上最有经验的车企之一,比亚迪之前确实走过不少弯路。现在终于在陆续拿出「刀锋电池」和「DM-i混合技术」后,帮它重回正轨。而当终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逐渐改变时,前者似乎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在刚刚过去的10月,比亚迪迎来了一场情理之中的胜利。官方数据显示,新车整体销量达88,898辆,同比增长90.9%,环比增长12.5%。看到这样的结果,网友们不禁嘲讽为什么不“少卖10辆车”?

更重要的是,10月份的销量构成中,新能源达到80003辆,同比增长262.9%。其中DM-i车型38771辆,EV纯电动车41232辆,均创历史新高。

在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名单中,比亚迪共有6款车型。分别是排名第二的秦加DM-i,销量达到17393辆;排在第4位的宋DM,销量为11316辆;第五名,秦加EV,销量8405辆;韩EV,第6名,销量8284辆;唐DM,排名第12,销量6762辆;第13款元EV销量为6507辆。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同时,在与部分想购买比亚迪的用户沟通后,我们了解到所有搭载DM-i插电技术的车型订单都极其充裕,甚至因为刀片电池的容量问题,提车周期长达数月。对于车企自身来说,这更像是一种“喜忧”。

再往深层次看,我想问:比亚迪的“屠杀名单”背后带来了什么启发?

必须承认,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DM-i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关产品的热销都暴露出,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潜在消费者都在努力追求特斯拉、蔚来、小鹏所创造的极致科技属性或新潮标签。

相反,低能耗和汽车成本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而且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车很多,终端价格一度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持平,甚至更低。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更高的“性价比”也成为订单成交的关键。换句话说,大多数人最敏感或者最关心的还是“价格”,比亚迪很好地抓住了这样一个痛点。

有了足够扎实的现有销量作为支撑,加上各款车型的成功塑造,从企业规划的角度来看,比亚迪将再次开启风起云涌的进程,推出定位日益向上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然而,如何改善其在终端用户心中的固有形象,是留给它的最大难题。而且由于仍然采用传统的经销商销售模式,如何保证高端用户非常看重的归属感和服务质量也比较困难。暂时的胜利之后,比亚迪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好在足够可喜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逐月发布的时候,随着趋势越来越好,协会将2021年整体预测销量从年初的200万辆提高到240万辆。

当下,按照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6.8万辆,1-10月批发业绩为238.1万辆,最终将冲击300万辆大关。

面对这样的可能性,无疑会给这个细分市场的所有车企注入一剂令人振奋的“强心剂”。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市场纯电气化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摆脱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超车和逆袭,才是最深刻的答案。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这一刻,一直被质疑和诟病的“弯道超车”概念慢慢活了过来。这一次,定位于新赛道,自主品牌无疑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否则,大众集团CEO迪斯绝不会恳切地说,“下一个高尔夫永远不会来自中国。”

就在近日,根据乘联会刚刚公布的终端结果,10月新能源批发销量达到36.8万辆,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148.1%。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238.1万辆,同比增长204.3%。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环比下降3.9%。1-10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

同时,10月份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18.6%,1-10月份为14.3%,较2020年5.8%的渗透率大幅提升。10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0%。

显然,文章开头的愿景无疑正在逐渐成为现实。随着整个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车企逐渐成为最大赢家。

从挑战者到领跑者

细看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不难发现,除了排名第三的特斯拉Model Y,其余14个位置全部被自主品牌推出的产品牢牢占据,也顺利完成了从“挑战者”到“领跑者”的身份切换。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但需要注意的是,前者作为近两年搅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最大“鲶鱼”,还是有自己不可小觑的实力。10月份,特斯拉批发销量再次突破5万辆,达到54391辆,同比增长245%。

与此同时,已经成为全球出口中心的上海工厂继续加速发展。10月,特斯拉出口量首次突破4万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自2021年以来,特斯拉中国出口了近15万辆汽车。

上周末,在参加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时,在特斯拉的展台了解到,整个上海工厂今年预计生产55-60万辆新车。在全球芯片紧缺、压力极大的背景下,“制造能力”成为特斯拉最新的长板,这也正是很多国内新势力羡慕的。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因为10月份,他们本该迎来更大的跃升,但由于供应链问题,交货量不及预期。在前15名榜单中,仅李一家排名第八,销量达到7649辆;小鹏P7排在第15位,销量为6044辆。另一方面,蔚来、哪吒、零跑、威马没有单一车型。

然而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各造车新锐企业运营水平逐渐步入正轨,现金流和R&D资金变得更加充裕,各自产品线的扩张速度也远超预期。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也就是创新逐步完成的时候,产能会慢慢恢复,与特斯拉的一场苦战C端份额之争也愈演愈烈。

相比之下,10月份很多A00纯电动车的表现还是亮眼的。排名第一的五菱洪光MINIEV销量为47834辆,比第二名多了近3万辆;第九名欧拉好猫,销量达到7443辆;第10名奇瑞eQ销量7431辆;第11名SAIC荣威克莱威销售6851辆;第14届长安奔奔EV销售6382辆。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不可否认的是,在五菱洪光MINIEV的带领下,上述车型的细分市场依然是“蓝海”,良好的销量已经可以证明实际需求的存在。

我脑子里一直觉得A00级目前挺火的,更像是虚火。传统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确实可以利用这些车型进行暂时的“喘息”,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红利。

但在这个过程中,请不要忘记继续品牌向上,争取进入20万元左右,甚至更高的主销区间,推出真正触及C端潜艇的新车。不要陷入“低端陷阱”而无法自拔。毕竟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能够“围剿”特斯拉,真正改造燃油车用户的存在。

比亚迪“屠宰榜”的背后

平心而论,作为国内在新能源全新赛道上最有经验的车企之一,比亚迪之前确实走过不少弯路。现在终于在陆续拿出「刀锋电池」和「DM-i混合技术」后,帮它重回正轨。而当终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逐渐改变时,前者似乎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在刚刚过去的10月,比亚迪迎来了一场情理之中的胜利。官方数据显示,新车整体销量达88,898辆,同比增长90.9%,环比增长12.5%。看到这样的结果,网友们不禁嘲讽为什么不“少卖10辆车”?

更重要的是,10月份的销量构成中,新能源达到80003辆,同比增长262.9%。其中DM-i车型38771辆,EV纯电动车41232辆,均创历史新高。

在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名单中,比亚迪共有6款车型。分别是排名第二的秦加DM-i,销量达到17393辆;排在第4位的宋DM,销量为11316辆;第五名,秦加EV,销量8405辆;韩EV,第6名,销量8284辆;唐DM,排名第12,销量6762辆;第13款元EV销量为6507辆。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同时,在与部分想购买比亚迪的用户沟通后,我们了解到所有搭载DM-i插电技术的车型订单都极其充裕,甚至因为刀片电池的容量问题,提车周期长达数月。对于车企自身来说,这更像是一种“喜忧”。

再往深层次看,我想问:比亚迪的“屠杀名单”背后带来了什么启发?

必须承认,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DM-i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关产品的热销都暴露出,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潜在消费者都在努力追求特斯拉、蔚来、小鹏所创造的极致科技属性或新潮标签。

相反,低能耗和汽车成本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而且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车很多,终端价格一度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持平,甚至更低。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更高的“性价比”也成为订单成交的关键。换句话说,大多数人最敏感或者最关心的还是“价格”,比亚迪很好地抓住了这样一个痛点。

有了足够扎实的现有销量作为支撑,加上各款车型的成功塑造,从企业规划的角度来看,比亚迪将再次开启风起云涌的进程,推出定位日益向上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然而,如何改善其在终端用户心中的固有形象,是留给它的最大难题。而且由于仍然采用传统的经销商销售模式,如何保证高端用户非常看重的归属感和服务质量也比较困难。暂时的胜利之后,比亚迪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BYD, Tesla, MINI, Weilai, Tucki

好在足够可喜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逐月发布的时候,随着趋势越来越好,协会将2021年整体预测销量从年初的200万辆提高到240万辆。

当下,按照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6.8万辆,1-10月批发业绩为238.1万辆,最终将冲击300万辆大关。

面对这样的可能性,无疑会给这个细分市场的所有车企注入一剂令人振奋的“强心剂”。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MINI蔚来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蔚来Q3财报:产能阻碍了百亿营收与十万辆

2019年末,虽然带有调侃的性质,但李斌依旧被评选为整个汽车行业“最惨的人”。融资接连告吹、股价逼近退市线、新车销量遭遇瓶颈,噩耗可谓接踵而至。随即,看衰之声,扑面而来。

1900/1/1 0:00:00
大众汽车拟新建电动车工厂以对抗特斯拉

11月10日据外媒报道,随着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开工日期迫近,大众计划在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全球总部附近新建一座先进的汽车工厂,以提高竞争力。

1900/1/1 0:00:00
诠释迷你所爱 MINI升级全新品牌战略

日前,MINI发布全新升级品牌战略,

1900/1/1 0:00:00
陶琳:希望上海工厂特斯拉可达100%国产化率

11月10日消息,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仅中国制造的(特斯拉)车型可以达到近100的本地化生产率,

1900/1/1 0:00:00
轻橙时代是谁?

作者李响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11月8日,一家名为“轻橙时代”的新汽车公司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小型发布会。

1900/1/1 0:00:00
仍处意向 FF回应中国总部落户湖北传闻

日前,有国内媒体报道称,针对“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来,后文简称:FF)FF中国总部及新车项目将落户湖北”一事,一位接近FF中国的知情人士表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