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汽协:10月汽车销量降幅收窄10%;新能源汽车月销逼近40万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自今年9月产销双降的局面结束后,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继续呈现回升态势,整体形势出现好转迹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11月10日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万辆和233.3万辆,环比增长12.2%和12.8%,同比分别下降8.8%和9.4%,产销降幅比9月份分别缩小9.1和10.2个百分点。

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58.7万辆和20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4%,增速比1-9月继续回落2.1和2.3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增长0.6%和1.4%,增速比1-9月份分别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产销分别增长1.4%和1.5%,而前两个月(8月和9月)低于2019年的水平,这表明第三季度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对此,中汽协表示,10月份,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汽车行业努力克服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高企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汽车级芯片供应形势略好于三季度。汽车产销继续呈现复苏态势,整体形势有好转迹象。

从当月的具体情况来看,在乘用车的带动下,10月份汽车产销降幅明显收窄。虽然10月份芯片供应较9月份略有缓解,但仍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此外,商用车市场受政策法规切换影响持续震荡,需求不及预期,同比继续呈现大幅下滑。所以汽车市场还是在低位运行。

虽然汽车产销形势压力较大,但行业仍有不少亮点。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单月产销近40万辆。1-10月,渗透率继续提升至12.1%。同时,在海外市场复苏和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的带动下,本月汽车出口再次刷新纪录。

芯片供应略有缓解,10月乘用车产销降幅收窄。

具体到乘用车市场,由于10月份汽车芯片供应略好于9月份,乘用车企业本月库存较月初大幅下降,因此当月乘用车产销降幅明显收窄。

数据显示,10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8.8万辆和200.7万辆,环比增长12.5%和14.6%,同比下降4.7%和5.0%,降幅比9月份分别收窄9.2和11.5个百分点。

分车型看,四类车产销量均出现下滑,但降幅明显收窄。与2019年相比,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2.4%和3.4%,产销增速较9月由负转正。

与此同时,豪华车销量增速也较9月由负转正。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生产的豪华车销量达到30.3万辆,同比增长12.9%。1-10月,中国生产的豪华汽车销量达到279.3万辆,同比增长21.7%,高于乘用车累计增速12.9个百分点。

就……而言artments,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5.2万辆,环比增长16.0%,同比增长9.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7.5%,份额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主要外资品牌中,与上月相比,美系品牌销量增速略低,其他外资品牌均呈现快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法系销量保持快速增长,美系也呈现快速增长,其他外资品牌均出现下滑。

由此,10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售业绩不仅环比、同比均有所增长,市场份额也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高。对于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的原因,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指出,在行业压力下,自主品牌积极应对市场,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些有头脑的造车新势力甚至突破了月销万辆的门槛。对于中国品牌乘用车未来的市场份额趋势,陈世华表示有信心达到50%。但他也提到,自主品牌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警惕国外车企在新能源方面的努力,同时加强二级、三级供应链的管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

今年前10个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64.8万辆和1687.1万辆,同比增长8.6%和8.8%,增速比1-9月继续回落2.1和2.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下降2.3%和1.9%,降幅比1-9月分别收窄0.6和0.8个百分点。

1-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38.7万辆,同比增长28.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8%,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主要外资品牌中,与去年同期相比,韩系品牌销量下降较快,德系和日系品牌销量略有下降,美系和法系销量上升较快。

受切换排放法规透支影响,10月商用车销量下降29.7%。

商用车市场,由于今年7月1日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前期市场透支,7月份以来该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直到9月份市场跌幅有所回升。但由于后期需求不及预期,该市场销量仍以下跌为主。

10月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2万辆和3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0.0%和2.5%。同比分别下降26.9%和29.7%,降幅比9月份分别收窄8.3和3.9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商用车产销同比下降4.3%和8.9%,其中产量比9月下降5.7个百分点,销量比9月下降2个百分点。

分车型看,10月份,货车和客车均出现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在卡车的细分类别中,与上月相比,重型和轻型卡车的销量略有下降,产量有所增加,而中型和微型卡车的产销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微型卡车的销量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微型面包车产销快速增长,而其他三类卡车均有所下降。在乘用车分项中,与上月相比,轻型乘用车产销下降,大中型客车产销小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产销量均出现下滑,大中型客车下滑更为明显。

1-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9万辆和409.9万辆,同比下降6.3%和2.5%,其中产量降幅扩大2.3个百分点,销量增速由正转负。与2019年同期相比,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14.8%和17.8%,增速比1-9月分别回落1.8和2.7个百分点。

1-10月,货车累计产销同比下降,客车累计产销同比大幅增长。在主要卡车类型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型卡车产量略有下降,销量快速增长。其他品种产销量均下降,微型面包车跌幅居前。在主要客车类型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型客车产销量下降较快,中型和轻型客车均有所增长,轻型客车增速依然明显。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逼近4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16.4%。

10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继续刷新纪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也创下新高。

数据显示,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3万辆,环比增长12.5%和7.2%,同比增长1.3倍。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9万辆和31.6万辆,同比增长1.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为6.8万辆,分别增长1.7倍和1.5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59辆和47辆,同比分别下降23.4%和40.5%。

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54.2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3.2万辆和210.5万辆,同比增长1.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3.3万辆和43.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4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40辆和953辆,同比分别增长45.3%和44.8%。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销量的持续增长,10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继续保持历史高位,达到16.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8.2%。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指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说明该产品已经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这与我国10多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不无关系。“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品种和价格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本身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应用也更适合现在的年轻消费群体。”

日前,在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委员会和盖世汽车联合举办的“2021年第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及销售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第三季度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在To C终端的销售数据,真实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To C端销量达到39.19万台,占比90.76%。第二季度销售49.36万辆,占比87.22%;第三季度销量为65.64万辆,占比87.26%。第三季度销量较第一季度增长26.45万辆,增幅为67.49%。前三季度全国To C终端销售154.19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的88.10%。可以看出,与一、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全国新能源乘用车To C端销售数据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总结:展望第四季度,中汽协表示,随着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汽车消费需求仍然稳定。不过,供给端仍存在不确定性。第四季度芯片供应的逐步缓解将推动月度产销量的增长,但整体供应形势依然供不应求,个别核心芯片供应依然紧张。同时,考虑到去年11月和12月的月均销量较高(280万辆),今年后两个月的车市压力仍然较大。

该协会还指出,各地有序用电和国内零星疫情增加了汽车行业停电的潜在风险;同时,电费上涨,原材料价格高企,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成本压力。综合来看,全年汽车产销会比去年略有增长,但低于年初4%的增长预期。自今年9月产销双降的局面结束后,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继续呈现回升态势,整体形势出现好转迹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11月10日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万辆和233.3万辆,环比增长12.2%和12.8%,同比分别下降8.8%和9.4%,产销降幅比9月份分别缩小9.1和10.2个百分点。

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58.7万辆和20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4%,增速比1-9月继续回落2.1和2.3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增长0.6%和1.4%,增速比1-9月份分别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产销分别增长1.4%和1.5%,而前两个月(8月和9月)低于2019年的水平,这表明第三季度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对此,中汽协表示,10月份,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汽车行业努力克服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高企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汽车级芯片供应形势略好于三季度。汽车产销继续呈现复苏态势,整体形势有好转迹象。

从当月的具体情况来看,在乘用车的带动下,10月份汽车产销降幅明显收窄。虽然10月份芯片供应较9月份略有缓解,但仍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此外,商用车市场受政策法规切换影响持续震荡,需求不及预期,同比继续呈现大幅下滑。所以汽车市场还是在低位运行。

虽然汽车产销形势压力较大,但行业仍有不少亮点。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单月产销近40万辆。1-10月,渗透率继续提升至12.1%。同时,在海外市场复苏和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的带动下,本月汽车出口再次刷新纪录。

芯片供应略有缓解,10月乘用车产销降幅收窄。

具体到乘用车市场,由于10月份汽车芯片供应略好于9月份,乘用车企业本月库存较月初大幅下降,因此当月乘用车产销降幅明显收窄。

数据显示,10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8.8万辆和200.7万辆,环比增长12.5%和14.6%,同比下降4.7%和5.0%,降幅比9月份分别收窄9.2和11.5个百分点。

分车型看,四类车产销量均出现下滑,但降幅明显收窄。与2019年相比,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2.4%和3.4%,产销增速较9月由负转正。

与此同时,豪华车销量增速也较9月由负转正。数据显示,10月份,销量……中国生产的豪华车达到30.3万辆,同比增长12.9%。1-10月,中国生产的豪华汽车销量达到279.3万辆,同比增长21.7%,高于乘用车累计增速12.9个百分点。

分部门看,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5.2万辆,环比增长16.0%,同比增长9.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7.5%,份额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主要外资品牌中,与上月相比,美系品牌销量增速略低,其他外资品牌均呈现快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法系销量保持快速增长,美系也呈现快速增长,其他外资品牌均出现下滑。

由此,10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售业绩不仅环比、同比均有所增长,市场份额也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高。对于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的原因,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指出,在行业压力下,自主品牌积极应对市场,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些有头脑的造车新势力甚至突破了月销万辆的门槛。对于中国品牌乘用车未来的市场份额趋势,陈世华表示有信心达到50%。但他也提到,自主品牌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警惕国外车企在新能源方面的努力,同时加强二级、三级供应链的管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

今年前10个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64.8万辆和1687.1万辆,同比增长8.6%和8.8%,增速比1-9月继续回落2.1和2.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下降2.3%和1.9%,降幅比1-9月分别收窄0.6和0.8个百分点。

1-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38.7万辆,同比增长28.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8%,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主要外资品牌中,与去年同期相比,韩系品牌销量下降较快,德系和日系品牌销量略有下降,美系和法系销量上升较快。

受切换排放法规透支影响,10月商用车销量下降29.7%。

商用车市场,由于今年7月1日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前期市场透支,7月份以来该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直到9月份市场跌幅有所回升。但由于后期需求不及预期,该市场销量仍以下跌为主。

10月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2万辆和3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0.0%和2.5%。同比分别下降26.9%和29.7%,降幅比9月份分别收窄8.3和3.9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商用车产销同比下降4.3%和8.9%,其中产量比9月下降5.7个百分点,销量比9月下降2个百分点。

分车型看,10月份,货车和客车均出现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在卡车的细分类别中,与上月相比,重型和轻型卡车的销量略有下降,产量有所增加,而中型和微型卡车的产销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微型卡车的销量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微型面包车产销快速增长,而其他三类卡车均有所下降。在乘用车分项中,与上月相比,轻型乘用车产销下降,大中型客车产销小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产销量均出现下滑,大中型客车下滑更为明显。

1-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9万辆和409.9万辆,同比下降6.3%和2.5%,其中产量降幅扩大2.3个百分点,销量增速由正转负。与2019年同期相比,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14.8%和17.8%,增速比1-9月分别回落1.8和2.7个百分点。

1-10月,货车累计产销同比下降,客车累计产销同比大幅增长。在主要卡车类型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型卡车产量略有下降,销量快速增长。其他品种产销量均下降,微型面包车跌幅居前。在主要客车类型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型客车产销量下降较快,中型和轻型客车均有所增长,轻型客车增速依然明显。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逼近4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16.4%。

10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继续刷新纪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也创下新高。

数据显示,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3万辆,环比增长12.5%和7.2%,同比增长1.3倍。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9万辆和31.6万辆,同比增长1.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为6.8万辆,分别增长1.7倍和1.5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59辆和47辆,同比分别下降23.4%和40.5%。

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54.2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分车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3.2万辆和210.5万辆,同比增长1.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3.3万辆和43.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4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40辆和953辆,同比分别增长45.3%和44.8%。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销量的持续增长,10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继续保持历史高位,达到16.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8.2%。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指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说明该产品已经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这与我国10多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不无关系。“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品种和价格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本身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应用也更适合现在的年轻消费群体。”

日前,在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委员会和盖世汽车联合举办的“2021年第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及销售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第三季度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在To C终端的销售数据,真实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To C端销量达到39.19万台,占比90.76%。第二季度销售49.36万辆,占比87.22%;第三季度销量为65.64万辆,占比87.26%。第三季度销量较第一季度增长26.45万辆,增幅为67.49%。前三季度全国To C终端销售154.19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的88.10%。可以看出,与一、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全国新能源乘用车To C端销售数据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总结:展望第四季度,中汽协表示,随着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汽车消费需求仍然稳定。不过,供给端仍存在不确定性。第四季度芯片供应的逐步缓解将推动月度产销量的增长,但整体供应形势依然供不应求,个别核心芯片供应依然紧张。同时,考虑到去年11月和12月的月均销量较高(280万辆),今年后两个月的车市压力仍然较大。

该协会还指出,各地有序用电和国内零星疫情增加了汽车行业停电的潜在风险;同时,电费上涨,原材料价格高企,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成本压力。综合来看,全年汽车产销会比去年略有增长,但低于年初4%的增长预期。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OEM评估EVR Motors的紧凑型电机 以便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以色列创企EVRMotors正在建立一条电机装配线,并开发更多的电机,以便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1900/1/1 0:00:00
蔚来三季度财报:总营收98亿元 销量2.44万台同比暴涨100%

11月10日,蔚来发布2021第三季度财报。本财季内,蔚来总营收为98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6,环比增长161。

1900/1/1 0:00:00
新探索、新能源、新铝程,第十一届格朗吉斯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年11月1112日,第十一届格朗吉斯技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由格朗吉斯主办,西科沃克、索尔维、肖拉、索恺、金洋铝业5家专注于铝热交换器生产配套的全球知名公司共同协办。

1900/1/1 0:00:00
库克回应马斯克:不后悔当年苹果没买下特斯拉

作为当前最明星的科技公司代表,苹果和特斯拉经常占据媒体头版。而事实上,两家公司曾经有机会在一起。

1900/1/1 0:00:00
马斯克投票卖股!特斯拉市值蒸发1750亿美元:一夜暴跌12%

11月10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继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与网友讨论他是否应该大幅减持特斯拉股票后。

1900/1/1 0:00:00
14074辆 长城汽车公布10月份海外销量

日前,长城汽车官方公布了其海外的销量成绩,10月份其在海外共售出新车14074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