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前十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超13%,新势力拉动纯电份额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作者|李翔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截至1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已发布最新产销数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芯片供应略有缓解,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万辆和233.3万辆,环比增长12.2%和12.8%,同比下降8.8%和9.4%。前10个月累计产销2058.7万辆和20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4%。

细分到乘用车市场零售环节,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芯片供应有所回升,但整体产能仍存在瓶颈,反映需求端仍有较大缺口。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4.0%至171.4万辆,较9月增长8.4%。今年1-10月累计销量1622.4万辆,同比增长8.7%,接近行业预期。

相对于整体市场,新能源乘用车板块进入2021年以来一直在向好。汽车预测者在梳理对比2021年和2020年的相关数据时发现了五个现象:1。新能源汽车零售份额提升8个百分点;2.十大新能源阵营市场份额已达45%;3.3万级纯电动车已经形成下降趋势;4.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供应上体现系统弹性;5.乘用车有望提前实现20%的渗透率目标。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持续增长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2021年初以来,乘用车市场整体处于下行趋势,1-10月累计销量1622.4万辆,同比增长8.7%。

产业链受到芯片短缺的不利影响,生产端规模有所缩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乘用车产量1664.8万辆,同比下降4.7%,降幅略有收窄。但新能源乘用车单月生产37.9万辆,同比增长138.7%,1-10月累计生产243.5万辆,同比增长187%。

与整车市场的波动和振荡不同,新能源市场零售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除去2月份这个特殊节点,前10个月的最大销量出现在1月和9月,分别为15.5万辆和33.4万辆。与1月份相比,新能源小客车规模翻了一番。

与2020年相比,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销量增长都是可圈可点的。业内推测,四季度新能源成交量有望推至新高。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芯片供不应求,新能源市场不降反升。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如图所示,2021年新能源板块的增速至少是行业平均增速的10倍以上(不包括2020年2月停产销售的特殊情况),但受产能制约,四季度有一定程度的回落。

整体来看,新能源零售额同比增速保持平稳。相对而言,传统燃油乘用车零售额增速呈下降趋势。随着芯片供应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10月份燃油车增速小幅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芯片供应相对紧张的9月,新能源零售增速不降反升,而燃油车零售增速出现了截至10月的最大跌幅。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芯片供应紧张时期,广汽、比亚迪、SAIC等厂商调整产能,优先生产旗下新能源汽车,并叫停部分落后产品和市场需求小的产品。从销售层面也可以推断出传统大企业转型发展的决心。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新能源乘用车有望提前实现20%的阶段性目标。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汽车预言家》汇总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渗透率从今年1月份的7.18%翻倍至10月份的18.49%,同时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21.13%。截至10月底,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平均渗透率已达13.37%。工信部数据显示,1-10月新能源整体市场渗透率为12.1%,呈现整体扩张趋势,乘用车领域将继续拉动整体渗透率增长。

在业内看来,市场渗透率是衡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的标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给出的方向性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趋势来看,有望在2022年实现20%的市场渗透率目标。”

同时,一些专家说……采访:“严格来说,新能源汽车20%的渗透率包含了新能源汽车中各个品类、各个层次的产品。需要从产品品类、形态、市场、外部因素等多重影响综合考虑,但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高于预期。”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新能源乘用车净增140万辆。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统计显示,截至10月底,新能源累计销量213.5万辆,同比增长191.3%,较2020年同期的7.33亿辆净增140.2万辆。

总结市场信息发现,净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上更具吸引力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后,卖方市场转入激烈竞争阶段,很多车企迅速推出新车型。广汽、SAIC、比亚迪、长城、大众等企业正在快速补充新能源细分市场的覆盖,而新企业阵营中的蔚来、小鹏等企业则扩大了产品线和配置线。

在新企业产品的带动下,新能源乘用车净增量单车价格呈上升趋势,从过去的10万元产品基准,上升到20-25万元价格区间。与此同时,传统车企的纯电动浪潮正在推进,以一汽大众ID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家族和比亚迪DM-i正在进入增量快车道。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细分份额可以发现,纯电动一直占据新能源的主导地位,份额一直在80%以上,与欧洲市场1:1的市场特征完全相反。汽车预测人士梳理企业产品策略后发现,插电式混动产品阵容不足10%,有机构预测全球新能源市场份额将向“中国模式”倾斜。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前十名车型占总市场的45%。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1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销量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中,Model Y赫然在列,销量为13303辆,而同品牌Model 3仅为422辆。汽车预言家了解到,10月份,特斯拉中国工厂生产的Model 3车型将主要用于出口,而其9月份的销量为19120辆。

比亚迪有四款车型进入前十榜单,累计销量为45398辆,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此外,广汽、SAIC、一汽-大众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处于快速上升通道,距离前十名仅1000辆左右。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2

从整体榜单来看,洪光MINI EV一直稳坐新能源零售量第一的位置,累计销量超过30万辆,是欧拉黑猫的近6倍。特斯拉前十个月累计销量218,409辆。如果算上出口量,特斯拉将以高单价成为市场第一大品牌。

统计显示,10月销量前十的车型合计137078辆,占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的44.92%;1-10月,销量前十的汽车总量为954060辆,占1-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的44.62%。可以发现头部产品的销售集中度在提升。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30万级纯电动车“上下”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4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特斯拉Model Y已经超越“BBA”同级别产品销量,李ONE与“BBA”的差距缩小至2000辆左右。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5

过去人们认为纯电动汽车将主要集中在低价位区间和一二线市场,但从趋势来看,特斯拉Model Y正在蚕食“BBA”产品的销量。与此同时,9月份Model 3的销量已经超过了“BBA”b级车。将视角下放到市场更多层面后,可以发现30万级电动车正在蚕食“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

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芯片断电问题对一般智能低的机型影响不大,受芯片断电影响最大的是高智能机型。在芯片供应失效的背景下,跨国品牌和豪华品牌控制了绝大多数芯片,因此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有限,造成了销售缺口。”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传统车企供应链控制能力突出。

从整车销量增幅来看,比亚迪和一汽大众位于行业前列,增幅几乎翻倍。相比之下,新增企业中,蔚来、理想、小鹏等头部企业销售业绩普遍较好,但产能和交付能力受供应链影响较大,10月份有所下降。

有业内人士指出:“头部自主品牌的产业链韧性强,能有效缓解芯片供不应求的压力,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显著增长。所以比亚迪、一汽大众等传统汽车品牌同比都呈现高增长。”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蔚来、理想、小鹏在交付量上升的过程中,成本控制能力较差。以蔚来为例,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达86.368亿元,同比增长102.4%。然而,销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成本。销售成本达到78.12亿元,占总营收的80%,短期内对毛利造成较大压力。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作者|李翔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截至1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已发布最新产销数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芯片供应略有缓解,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万辆和233.3万辆,环比增长12.2%和12.8%,同比下降8.8%和9.4%。前10个月累计产销2058.7万辆和20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4%。

细分到乘用车市场零售环节,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芯片供应有所回升,但整体产能仍存在瓶颈,反映需求端仍有较大缺口。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4.0%至171.4万辆,较9月增长8.4%。今年1-10月累计销量1622.4万辆,同比增长8.7%,接近行业预期。

相对于整体市场,新能源乘用车板块进入2021年以来一直在向好。汽车预测者在梳理对比2021年和2020年的相关数据时发现了五个现象:1。新能源汽车零售份额增长8个百分点……entage点;2.十大新能源阵营市场份额已达45%;3.3万级纯电动车已经形成下降趋势;4.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供应上体现系统弹性;5.乘用车有望提前实现20%的渗透率目标。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持续增长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2021年初以来,乘用车市场整体处于下行趋势,1-10月累计销量1622.4万辆,同比增长8.7%。

产业链受到芯片短缺的不利影响,生产端规模有所缩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乘用车产量1664.8万辆,同比下降4.7%,降幅略有收窄。但新能源乘用车单月生产37.9万辆,同比增长138.7%,1-10月累计生产243.5万辆,同比增长187%。

与整车市场的波动和振荡不同,新能源市场零售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除去2月份这个特殊节点,前10个月的最大销量出现在1月和9月,分别为15.5万辆和33.4万辆。与1月份相比,新能源小客车规模翻了一番。

与2020年相比,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销量增长都是可圈可点的。业内推测,四季度新能源成交量有望推至新高。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芯片供不应求,新能源市场不降反升。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如图所示,2021年新能源板块的增速至少是行业平均增速的10倍以上(不包括2020年2月停产销售的特殊情况),但受产能制约,四季度有一定程度的回落。

整体来看,新能源零售额同比增速保持平稳。相对而言,传统燃油乘用车零售额增速呈下降趋势。随着芯片供应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10月份燃油车增速小幅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芯片供应相对紧张的9月,新能源零售增速不降反升,而燃油车零售增速出现了截至10月的最大跌幅。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芯片供应紧张时期,广汽、比亚迪、SAIC等厂商调整产能,优先生产旗下新能源汽车,并叫停部分落后产品和市场需求小的产品。从销售层面也可以推断出传统大企业转型发展的决心。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新能源乘用车有望提前实现20%的阶段性目标。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汽车预言家》汇总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渗透率从今年1月份的7.18%翻倍至10月份的18.49%,同时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21.13%。截至10月底,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平均渗透率已达13.37%。工信部数据显示,1-10月新能源整体市场渗透率为12.1%,呈现整体扩张趋势,乘用车领域将继续拉动整体渗透率增长。

在业内看来,市场渗透率是衡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的标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给出的方向性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趋势来看,有望在2022年实现20%的市场渗透率目标。”

同时,一些专家说……采访:“严格来说,新能源汽车20%的渗透率包含了新能源汽车中各个品类、各个层次的产品。需要从产品品类、形态、市场、外部因素等多重影响综合考虑,但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高于预期。”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新能源乘用车净增140万辆。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统计显示,截至10月底,新能源累计销量213.5万辆,同比增长191.3%,较2020年同期的7.33亿辆净增140.2万辆。

总结市场信息发现,净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上更具吸引力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后,卖方市场转入激烈竞争阶段,很多车企迅速推出新车型。广汽、SAIC、比亚迪、长城、大众等企业正在快速补充新能源细分市场的覆盖,而新企业阵营中的蔚来、小鹏等企业则扩大了产品线和配置线。

在新企业产品的带动下,新能源乘用车净增量单车价格呈上升趋势,从过去的10万元产品基准,上升到20-25万元价格区间。与此同时,传统车企的纯电动浪潮正在推进,以一汽大众ID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家族和比亚迪DM-i正在进入增量快车道。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细分份额可以发现,纯电动一直占据新能源的主导地位,份额一直在80%以上,与欧洲市场1:1的市场特征完全相反。汽车预测人士梳理企业产品策略后发现,插电式混动产品阵容不足10%,有机构预测全球新能源市场份额将向“中国模式”倾斜。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前十名车型占总市场的45%。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1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销量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中,Model Y赫然在列,销量为13303辆,而同品牌Model 3仅为422辆。汽车预言家了解到,10月份,特斯拉中国工厂生产的Model 3车型将主要用于出口,而其9月份的销量为19120辆。

比亚迪有四款车型进入前十榜单,累计销量为45398辆,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此外,广汽、SAIC、一汽-大众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处于快速上升通道,距离前十名仅1000辆左右。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2

从整体榜单来看,洪光MINI EV一直稳坐新能源零售量第一的位置,累计销量超过30万辆,是欧拉黑猫的近6倍。特斯拉前十个月累计销量218,409辆。如果算上出口量,特斯拉将以高单价成为市场第一大品牌。

统计显示,10月销量前十的车型合计137078辆,占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的44.92%;1-10月,销量前十的汽车总量为954060辆,占1-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的44.62%。可以发现头部产品的销售集中度在提升。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30万级纯电动车“上下”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4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特斯拉Model Y已经超越“BBA”同级别产品销量,李ONE与“BBA”的差距缩小至2000辆左右。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5

过去人们认为纯电动汽车将主要集中在低价位区间和一二线市场,但从趋势来看,特斯拉Model Y正在蚕食“BBA”产品的销量。与此同时,9月份Model 3的销量已经超过了“BBA”b级车。将视角下放到市场更多层面后,可以发现30万级电动车正在蚕食“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

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芯片断电问题对一般智能低的机型影响不大,受芯片断电影响最大的是高智能机型。在芯片供应失效的背景下,跨国品牌和豪华品牌控制了绝大多数芯片,因此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有限,造成了销售缺口。”

BYD, Discovery, Tesla, Volkswagen, Weilai

传统车企供应链控制能力突出。

从整车销量增幅来看,比亚迪和一汽大众位于行业前列,增幅几乎翻倍。相比之下,新增企业中,蔚来、理想、小鹏等头部企业销售业绩普遍较好,但产能和交付能力受供应链影响较大,10月份有所下降。

有业内人士指出:“头部自主品牌的产业链韧性强,能有效缓解芯片供不应求的压力,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显著增长。所以比亚迪、一汽大众等传统汽车品牌同比都呈现高增长。”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蔚来、理想、小鹏在交付量上升的过程中,成本控制能力较差。以蔚来为例,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达86.368亿元,同比增长102.4%。然而,销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成本。销售成本达到78.12亿元,占总营收的80%,短期内对毛利造成较大压力。

标签:比亚迪发现特斯拉大众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大陆集团推出创新表面材料 专为未来出行设计

盖世汽车讯如同进入另一个世界:音乐在其中翩翩起舞,仿佛在炫耀自己的家;有色窗户可以有效保护隐私;照明效果清晰、宜人;座椅、沙发、桌子、地板、门和顶篷,光滑、整洁的表面上呈现明亮的自然色。

1900/1/1 0:00:00
解读宝马第三季度财报:利润提升50%,达成既定目标

作者王一萍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11月3日,宝马集团正式对外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第三季度中,宝马的营业收入为2747亿欧元。

1900/1/1 0:00:00
继宝沃之后,雷军低调转向天津寻觅造车资质

作者田大鹏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8月31日,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等领导到小米集团走访调研,

1900/1/1 0:00:00
挪威称特斯拉车主可能成为专业盗贼目标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答,挪威向特斯拉车主发出了警告,称他们的车可能成为职业盗贼的目标,此前有多辆特斯拉汽车被盗,且不知道窃贼是如何解锁和启动车辆的。

1900/1/1 0:00:00
Applied Intuition融资1.75亿美元 为其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工具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初创公司AppliedIntuition宣布完成175亿美元D轮融资,以扩展其功能集和软件工具的采用,帮助汽车制造商构建自动驾驶系统。

1900/1/1 0:00:00
传合众新能源考虑在香港IPO,筹资10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合众新能源汽车正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可能筹资约10亿美元,加入了众多考虑在香港上市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行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