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pixabay
编辑评论/注释
2020年,新能源汽车股票集体上演疯狂暴涨。蔚来市值一年增长超过12倍,特斯拉站上了全球车企市值之巅。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激发了地方政府极大的投资热情。上海、合肥、南京等城市“抢项目”、“抢人才”,一场“新能源之都”的角逐悄然打响。本文是“谁是新能源之都”系列报道的结论。
作者|秦
编辑|李欢欢
20年前,为了争夺“东方底特律”的称号,长春、重庆等老牌汽车城不遗余力地用锤子造车。但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本土汽车产业大而不强,承载不了汽车强国的梦想。如今新能源浪潮来临,各地重启造车大业,试图在新能源领域跑马圈地,开创新的更大版图。
于是,很多地方出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之配套的新能源汽车工厂、电池生产基地、自动驾驶示范区堆积如山。人们不再迷恋“东方底特律”,而是为了成为“新能源之都”而掀起新的浪潮。
上海、合肥、深圳、柳州等城市,闻风而动,毅然投入这场前所未有的造车浪潮。过去几年,已经成立了1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在这些新的车企背后,地方政府的土地和资金支持不可或缺。
从2009年“十城千车”开始,我国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市场已经完成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13%。提前完成2025年20%渗透率目标将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变道超车的关键时机。地方政府主导的新能源汽车浪潮逐渐蔓延到各个角落。
汽车制造老手的转变
新四化的风率先吹醒了长春、武汉、上海等老汽车工业城市。从地位上讲,这些城市几乎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从产业链完整性上讲,这些城市有从零开始造车的实力。在颠覆性创新的电气化浪潮下,如何利用好产业基础,是这些老兵面临的共同问题。
长春在这场变革中率先感受到了冷遇。即便是与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电动车投资为山海关难过”的魔咒也挥之不去多年。由于气候问题,当地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天然劣势,地理位置偏远,长春新能源转型之路艰难。
来源:长春发布官方微博。
好消息是比亚迪、奥迪一汽相继落户长春,比亚迪宣布将在长春建电池厂,这是其首次在东北建电池厂。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将引入PPE平台,这是奥迪和保时捷共同研发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平台。
与长春相比,武汉具有地理优势。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每年从武汉发往全国各地的新车超过两百万辆。除了东风集团的大本营,武汉还吸引了上汽通用、比亚迪、吉利等超过一半的车企。
为了吸引优质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武汉使出浑身解数。此前有过小米汽车落户武汉的奇闻;为了吸引Xpeng汽车,武汉也一路给小鹏开了绿灯。最终,Xpeng Motors将在武汉经济开发区航海产业园设立年产10万辆汽车及动力总成项目。
在不断拉拢新车企的背后,武汉难掩一大早赶晚集的尴尬。武汉作为汽车重镇,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发达,甚至有些落后。旗下最大的汽车公司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不佳。目前,东风打造的蓝兔汽车正成为武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新希望。
上海可以说是造车老阵营中转型最成功,潜力最大的城市。尤其是引入特斯拉后,产业和人才储备的优势,让上海成为新车厂商的首选。
目前,理想、威马、杜畿等公司都把上海作为他们的R&D大本营。同时,上海还聚集了一批科技研发公司,如智能网联、芯片、无人驾驶等。甚至有人将其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硅谷。上海这个超一流的国际城市,在“新能源之都”的竞争中,已经牢牢占据了第一梯队的位置。
“创新”还是“遗漏”?
合肥和南京作为两个紧邻的省会城市,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是一样的。但是,在押注了不同的权重后,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合肥接管蔚来汽车一直被称为“神来之笔”。2020年4月,当蔚来汽车深陷泥潭时,合富与SDIC创新、安徽高科投资70亿元入股蔚来中国实体。现在蔚来市值接近650亿美元,合肥赚得盆满钵满。
自从拥抱蔚来,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开始挂机。2020年11月,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合肥)有限公司落户合肥肥东经济开发区;一个月后,大众合肥制造基地正式开工;2021年3月,吉利与安徽省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
蔚来合肥工厂来源:蔚来官方
“最佳创投机构”的名号逐渐深入人心,合肥这片曾经被燃油车行业感染的土地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比合肥,南京就有些倒霉了。之前主要引进的拜腾汽车,烧了84亿就不见了,后期和富士康的合作也没能掀起多大波澜。同样扎根南京的博骏汽车因经营困难被清盘,南京造车梦蒙上阴影。
事实上,不仅是南京,在江苏,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很难钓到大鱼。除了省会南京,江苏南通如皋引进了林赛,苏州引进了未来和奇点,民安新能源落户淮安。超过15家新造车企业在江苏省注册。但这些企业的声音并不大,甚至大部分已经死亡。
似乎从江淮到蔚来代工都受到了启发,江苏的企业也开始盘点自己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东风大岳起亚位于盐城的第一家工厂租赁给了新锐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
目前造车新运动已经进入2.0时代,各城市都在积极“创新”,留给江苏“寻找下一个特斯拉”的机会不多。
大湾区的旗手
无论是产业优势,还是气候温度,南方地区都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深圳、广州都会享受到它的好处。这两个地方都是大湾区的一线强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都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广州工业用地资源丰富。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各区工业用地应以工业区块为主,面积不低于工业区块总面积的55%。为了吸引汽车相关人才,广州甚至开始建设大型社区,从住房到工业设施一应俱全,全方位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电子产业的聚集地,还具有采购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地缘优势。目前,电子产品的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50%以上。广州地理位置优越,生产智能电动车的成本更低。或者说正因为如此,一直标榜“智能”标签的Xpeng Motors才会把总部落放在广州。
来源:Pixabay
除了广汽蔚来、宝能汽车、Xpeng汽车等新势力,广州还吸引了文远智行、马骁智行等自动驾驶技术公司。2021年3月,现代汽车集团广州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销售基地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第一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
距离广州一百公里的深圳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数据就是最直接的证明。2021年9月,深圳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46.26%。相比之下,上海为43.39%,北京和广州分别为33.70%和32.97%。深圳成为北上广深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城市。
为了推广智能汽车,深圳还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在取得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后,可以在特区道路上行驶。这也吸引了大量自动驾驶领域的初创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深圳有超过1140家公司的名称或经营范围包括“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占全国的22%。
与此同时,申哲……其中有着浓厚的科技氛围,也催生了一条完整的智能电动车新“供应链”,由华为、中兴、腾讯、DJI、Auto X等科技公司组成,包括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舱、人工智能、激光雷达、车规芯片等子行业。
一方面是广州,另一方面是深圳,两座城市逐渐竖起了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旗。
建设“软实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互联网基因赋予汽车无限想象空间。这成为杭州、成都等后来者挑战上海、广州等老牌汽车城市的底牌。
成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历史悠久。早在1998年,时任英特尔公司总裁的巴雷特就对这座中国偏远的西南城市赞不绝口。五年后,英特尔选择在成都建立了中国西部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封装测试工厂。随后,戴尔、联想等大型科技公司也纷纷入驻,成都的科技产业优势逐渐形成。
与其他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不同,成都凭借其浓厚的互联网科技氛围,开始在车联网领域奋起直追。2019年,成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三年为起步阶段,建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培育1-2家“独角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
来源:Pixabay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元。该研究院预测,2021-2026年,成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从45亿元增长至156亿元。
许多汽车公司相继在成都设立了R&D中心。2020年7月,威马汽车宣布全球R&D中心将正式落户成都。2021年10月18日,高河汽车宣布将西部软件R&D基地落户成都。两天后,一汽-大众数字R&D中心也来到成都,该中心将主要从事汽车智能网联和营销数字化业务的研发。
如果说成都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在新能源之都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杭州已经将互联网文化发挥到了极致。阿里巴巴无疑是杭州互联网的烫金名片。从数字经济占比来看,2020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占GDP的26.6%。
正是因为有了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杭州积累了大量的智能网联人才,也为主打智能网联的智能电动车产业提供了人才储备。很多本土车企甚至有上海、广州的猎头跨省挖人。
此外,杭州在制造业方面也有相当的产业优势。在东部,钱塘新区是吉利、长安福特和广汽三家整车制造商和56家零部件公司的所在地,而在南部,萧山区是零部件制造商和动力电池公司的所在地,如万向和亚太汽车。北临比亚迪、长江汽车等整车厂,以Zhilian.com汽车技术研发和测试为主的未来科技城也在此扎营。
虽然成都、杭州在汽车圈的地位不如长春、武汉等老牌汽车城,但其独特的互联网魅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智能汽车相关企业入驻。
微电渗模型
在争夺新能源之都的超一线、一线、二线城市中,柳州作为三线城市异军突起。2021年1-9月,柳州纯电动乘用车普及率达到31.6%,成为全国电动车普及率最高的城市。目前柳州每100辆车中,有23辆是新能源车。
柳州有很多汽车公司,比如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刘琦、一汽刘琦等。,而数十家零部件企业也已聚集。不仅上海卡耐新能源、彭辉能源在柳州投产,合富郭萱高科在柳州新建5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宁波林爽新建12万台/年新能源电机生产线,五菱柳机电机生产线也已建成投产。以2020年五菱宝骏新能源产品销量计算,仅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的销量估计就接近100亿。如果加上上下游企业,总配套产值可能超过2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在柳州起步成功,柳州的推广措施被业界誉为“柳州模式”。根本原因在于政企联动机制。当地政府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打造“十分钟充电圈”汽车生态圈。目前,柳州共建设充电设施2.8万个,充电站1330个,充电设施数量和密度甚至超过加油站。
来源:pixabay
编辑评论/注释
2020年,新能源汽车股票集体上演疯狂暴涨。蔚来市值一年增长超过12倍,特斯拉站上了全球车企市值之巅。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激发了地方政府极大的投资热情。上海、合肥、南京等城市“抢项目”、“抢人才”,一场“新能源之都”的角逐悄然打响。本文是“谁是新能源之都”系列报道的结论。
作者|秦
编辑|李欢欢
20年前,为了争夺“东方底特律”的称号,长春、重庆等老牌汽车城不遗余力地用锤子造车。但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本土汽车产业大而不强,承载不了汽车强国的梦想。如今新能源浪潮来临,各地重启造车大业,试图在新能源领域跑马圈地,开创新的更大版图。
于是,很多地方出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之配套的新能源汽车工厂、电池生产基地、自动驾驶示范区堆积如山。人们不再迷恋“东方底特律”,而是为了成为“新能源之都”而掀起新的浪潮。
上海、合肥、深圳、柳州等城市,闻风而动,毅然投入这场前所未有的造车浪潮。过去几年,已经成立了1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在这些新的车企背后,地方政府的土地和资金支持不可或缺。
从2009年“十城千车”开始,我国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市场已经完成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13%。提前完成2025年20%渗透率目标将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变道超车的关键时机。地方政府主导的新能源汽车浪潮逐渐蔓延到各个角落。
汽车制造老手的转变
新四化的风率先吹醒了长春、武汉、上海等老汽车工业城市。从地位上讲,这些城市几乎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从产业链完整性上讲,这些城市有从零开始造车的实力。在颠覆性创新的电气化浪潮下,如何利用好产业基础,是这些老兵面临的共同问题。
长春在这场变革中率先感受到了冷遇。即便是与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电动车投资为山海关难过”的魔咒也挥之不去多年。由于气候问题,当地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天然劣势,地理位置偏远,长春新能源转型之路艰难。
< img alt = "韩、蔚来、东风、一汽、" src = "……eimg/{ HostI }/img/20230303200451180171/2 . jpg "/>
来源:长春发布官方微博。
好消息是比亚迪、奥迪一汽相继落户长春,比亚迪宣布将在长春建电池厂,这是其首次在东北建电池厂。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将引入PPE平台,这是奥迪和保时捷共同研发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平台。
与长春相比,武汉具有地理优势。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每年从武汉发往全国各地的新车超过两百万辆。除了东风集团的大本营,武汉还吸引了上汽通用、比亚迪、吉利等超过一半的车企。
为了吸引优质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武汉使出浑身解数。此前有过小米汽车落户武汉的奇闻;为了吸引Xpeng汽车,武汉也一路给小鹏开了绿灯。最终,Xpeng Motors将在武汉经济开发区航海产业园设立年产10万辆汽车及动力总成项目。
在不断拉拢新车企的背后,武汉难掩一大早赶晚集的尴尬。武汉作为汽车重镇,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发达,甚至有些落后。旗下最大的汽车公司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不佳。目前,东风打造的蓝兔汽车正成为武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新希望。
上海可以说是造车老阵营中转型最成功,潜力最大的城市。尤其是引入特斯拉后,产业和人才储备的优势,让上海成为新车厂商的首选。
目前,理想、威马、杜畿等公司都把上海作为他们的R&D大本营。同时,上海还聚集了一批科技研发公司,如智能网联、芯片、无人驾驶等。甚至有人将其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硅谷。上海这个超一流的国际城市,在“新能源之都”的竞争中,已经牢牢占据了第一梯队的位置。
“创新”还是“遗漏”?
合肥和南京作为两个紧邻的省会城市,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是一样的。但是,在押注了不同的权重后,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合肥接管蔚来汽车一直被称为“神来之笔”。2020年4月,当蔚来汽车深陷泥潭时,合富与SDIC创新、安徽高科投资70亿元入股蔚来中国实体。现在蔚来市值接近650亿美元,合肥赚得盆满钵满。
自从拥抱蔚来,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开始挂机。2020年11月,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合肥)有限公司落户合肥肥东经济开发区;一个月后,大众合肥制造基地正式开工;2021年3月,吉利与安徽省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
蔚来合肥工厂来源:蔚来官方
“最佳创投机构”的名号逐渐深入人心,合肥这片曾经被燃油车行业感染的土地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比合肥,南京就有些倒霉了。之前主要引进的拜腾汽车,烧了84亿就不见了,后期和富士康的合作也没能掀起多大波澜。同样扎根南京的博骏汽车因经营困难被清盘,南京造车梦蒙上阴影。
事实上,不仅是南京,在江苏,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很难钓到大鱼。除了省会南京,江苏南通如皋引进了林赛,苏州引进了未来和奇点,民安新能源落户淮安。超过15家新造车企业在江苏省注册。但这些企业的声音并不大,甚至大部分已经死亡。
似乎从江淮到蔚来代工都受到了启发,江苏的企业也开始盘点自己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东风大岳起亚位于盐城的第一家工厂租赁给了新锐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
目前造车新运动已经进入2.0时代,各城市都在积极“创新”,留给江苏“寻找下一个特斯拉”的机会不多。
大湾区的旗手
无论是产业优势,还是气候温度,南方地区都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深圳、广州都会享受到它的好处。这两个地方都是大湾区的一线强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都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广州工业用地资源丰富。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各区工业用地应以工业区块为主,面积不低于工业区块总面积的55%。为了吸引汽车相关人才,广州甚至开始建设大型社区,从住房到工业设施一应俱全,全方位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电子产业的聚集地,还具有采购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地缘优势。目前,电子产品的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50%以上。广州地理位置优越,生产智能电动车的成本更低。或者说正因为如此,一直标榜“智能”标签的Xpeng Motors才会把总部落放在广州。
来源:Pixabay
除了广汽蔚来、宝能汽车、Xpeng汽车等新势力,广州还吸引了文远智行、马骁智行等自动驾驶技术公司。2021年3月,现代汽车集团广州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销售基地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第一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
距离广州一百公里的深圳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数据就是最直接的证明。2021年9月,深圳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46.26%。相比之下,上海为43.39%,北京和广州分别为33.70%和32.97%。深圳成为北上广深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城市。
为了推广智能汽车,深圳还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在取得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后,可以在特区道路上行驶。这也吸引了大量自动驾驶领域的初创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深圳有超过1140家公司的名称或经营范围包括“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占全国的22%。
与此同时,申哲……其中有着浓厚的科技氛围,也催生了一条完整的智能电动车新“供应链”,由华为、中兴、腾讯、DJI、Auto X等科技公司组成,包括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舱、人工智能、激光雷达、车规芯片等子行业。
一方面是广州,另一方面是深圳,两座城市逐渐竖起了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旗。
建设“软实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互联网基因赋予汽车无限想象空间。这成为杭州、成都等后来者挑战上海、广州等老牌汽车城市的底牌。
成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历史悠久。早在1998年,时任英特尔公司总裁的巴雷特就对这座中国偏远的西南城市赞不绝口。五年后,英特尔选择在成都建立了中国西部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封装测试工厂。随后,戴尔、联想等大型科技公司也纷纷入驻,成都的科技产业优势逐渐形成。
与其他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不同,成都凭借其浓厚的互联网科技氛围,开始在车联网领域奋起直追。2019年,成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三年为起步阶段,建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培育1-2家“独角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
来源:Pixabay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元。该研究院预测,2021-2026年,成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从45亿元增长至156亿元。
许多汽车公司相继在成都设立了R&D中心。2020年7月,威马汽车宣布全球R&D中心将正式落户成都。2021年10月18日,高河汽车宣布将西部软件R&D基地落户成都。两天后,一汽-大众数字R&D中心也来到成都,该中心将主要从事汽车智能网联和营销数字化业务的研发。
如果说成都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在新能源之都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杭州已经将互联网文化发挥到了极致。阿里巴巴无疑是杭州互联网的烫金名片。从数字经济占比来看,2020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占GDP的26.6%。
正是因为有了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杭州积累了大量的智能网联人才,也为主打智能网联的智能电动车产业提供了人才储备。很多本土车企甚至有上海、广州的猎头跨省挖人。
此外,杭州在制造业方面也有相当的产业优势。在东部,钱塘新区是吉利、长安福特和广汽三家整车制造商和56家零部件公司的所在地,而在南部,萧山区是零部件制造商和动力电池公司的所在地,如万向和亚太汽车。北临比亚迪、长江汽车等整车厂,以Zhilian.com汽车技术研发和测试为主的未来科技城也在此扎营。
虽然成都、杭州在汽车圈的地位不如长春、武汉等老牌汽车城,但其独特的互联网魅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智能汽车相关企业入驻。
微电渗模型
在争夺新能源之都的超一线、一线、二线城市中,柳州作为三线城市异军突起。2021年1-9月,柳州纯电动乘用车普及率达到31.6%,成为全国电动车普及率最高的城市。目前柳州每100辆车中,有23辆是新能源车。
柳州有很多汽车公司,比如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刘琦、一汽刘琦等。,而数十家零部件企业也已聚集。不仅上海卡耐新能源、彭辉能源在柳州投产,合富郭萱高科在柳州新建5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宁波林爽新建12万台/年新能源电机生产线,五菱柳机电机生产线也已建成投产。以2020年五菱宝骏新能源产品销量计算,仅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的销量估计就接近100亿。如果加上上下游企业,总配套产值可能超过2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在柳州起步成功,柳州的推广措施被业界誉为“柳州模式”。根本原因在于政企联动机制。当地政府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打造“十分钟充电圈”汽车生态圈。目前,柳州共建设充电设施2.8万个,充电站1330个,充电设施数量和密度甚至超过加油站。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一天,马斯克成为“带货主播”,他必将成为继维娅和李佳琪之后又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他涉猎和收获的范围将包括全世界的特斯拉粉丝。
0
“不要把钱花在愚蠢的苹果抛光布上,来买个特斯拉口哨吧!"
不久前,同为美国科技巨头的苹果公司在自家网上商城正式推出售价145元的屏幕雨刷时,一时间引起了巨大的争论。而长期秉承“哪里有热度,哪里就有我”的马斯克,怎么可能放过这样一个激怒存在感的机会,然后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推文。
与此同时,特斯拉商城推出了一款以CyberTruck皮卡设计为灵感的哨子,售价50美元(约合人民币318元)。根据其官方声明,这款哨子名为Cyberwhistle,是由抛光医用级不锈钢制成的高品质系列。
“特斯拉收智商税真的比苹果还多。”
1
虽然此举引起了一些围观者的质疑,但这种高价哨子很快被抢购一空,甚至有人将其视为优质理财产品。
毕竟前车之鉴,特斯拉商城曾经上架的龙舌兰酒玻璃瓶,国内售价779元,限量1500。目前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溢价往往是2-5倍。上述操作也让马斯克有了一个新头衔——“惠斯勒”。
众所周知,就在最近,身兼数职、长期高强度饱和工作的特斯拉掌门人正式完成了自己车企总部的搬迁任务。
再见,加州
其实特斯拉想“逃离”加州,早有迹可循。
今年4月,特斯拉正式发布Q1财报,在随后举行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猛烈抨击加州地方政府官员,称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上的临时卫生令就像“法西斯主义”。直面处境,前者的不满也膨胀到了高点。
2
到2020年底,马斯克本人也正式从生活了20多年的加州洛杉矶搬到了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值得注意的是,此举不仅减轻了他的个人税务负担,也让马斯克离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SpaceX发射场更近了。
与此同时,在10月份举行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正式向外界宣布:“特斯拉总部将从加州帕洛阿尔托迁至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当时虽然没有透露具体位置,但有分析认为大概率位于德克萨斯州的Gigafactory。此举也将使特斯拉总部更接近其姊妹公司SpaceX在地面的位置。
就在最近,根据一份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特斯拉已经完成了总部的搬迁,从而成为了一家德州企业。文件称:“2021年12月1日,特斯拉将总部迁至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哈罗德格林路13101号的超级工厂,邮编78725。”
3
不过,虽然总部已经搬走,但马斯克明确表示,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不会因此停止扩张,目前将继续增加产能,目标是增加50%,位于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也是如此。
而且自从2003年特斯拉品牌在加州成立以来,无论是否被认可,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帮助。补贴资金,税收减免,相应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依然可以用层出不穷来形容。所以,即使公司总部已经选择挥手告别,特斯拉和加州的关系似乎还会维持很久。
分手,背后
我想问一下,既然曾经爱过你,为什么会选择分手?我受不了认识新的人,或者大多数人能给出的答案。此时此刻,解释特斯拉总部搬出加州的根本原因,同样莫名其妙,也很恰当。
4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根据美国税收政策研究智库Tax Foundation的最新排名,从税收角度来看,加州的商业环境目前在全美50个州中排名倒数第二。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高达13.3%,成为美国最高。在此基础上,加州政府计划继续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苛刻的税收……环境已经直接“逼”了特斯拉。
即使在与当地官员发生摩擦后,马斯克也直接批评了加州政府。“如果一支球队连胜太久,他们会变得有点自满和自以为是,然后他们就不再夺冠了。显然,加州已经赢了很长时间,我们认为他们认为胜利是理所当然的。”
5
相比之下,被称为“孤星之州”的得克萨斯州税收环境更好。到目前为止,国家层面的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还没有征收。也正因为如此,将总部迁至德州将有助于特斯拉和马斯克个人节省巨额税收。
抱着类似的心态,除了特斯拉,一波科技公司“逃离”加州的浪潮正愈演愈烈。
近两年来,甲骨文、汇和科技、嘉信理财等加州公司都将公司总部迁至德州。根据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商会的记录,截至今年11月,已有多达39家科技公司和其他配套企业从加州硅谷迁至得克萨斯州。至于大家选择“逃离”加州的最大诱因,包括特斯拉,“省钱”已经占据了很大比重。
6
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没有就此停止。
以马斯克为例。在他眼里,最好的州政府不仅要打破人为垄断,还要放弃对商业的过度干预。在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上监管日益严格的加州,显然也无法避免类似现象。
相比之下,德州可以给予所有入驻企业尽可能多的自由,整体审批和发展环境也相对宽松。所以,出现这一波“逃离”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本段开头所述,选择与政府分手,只是不堪忍受,遇到新恋人的自然结果。
7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说,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市场最火热的存在,总部搬迁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插曲之一。那么,在快速入驻“大本营”后,这家美国车企要做的,依然是定位于终端,冲击更高的产销目标。
2022年将同比增长50%至150万辆,完成的可能性仍在增加...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一天,马斯克成为“带货主播”,他必将成为继维娅和李佳琪之后又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他涉猎和收获的范围将包括全世界的特斯拉粉丝。
0
“不要把钱花在愚蠢的苹果抛光布上,来买个特斯拉口哨吧!"
不久前,同为美国科技巨头的苹果公司在自家网上商城正式推出售价145元的屏幕雨刷时,一时间引起了巨大的争论。而长期秉承“哪里有热度,哪里就有我”的马斯克,怎么可能放过这样一个激怒存在感的机会,然后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推文。
与此同时,特斯拉商城推出了一款以CyberTruck皮卡设计为灵感的哨子,售价50美元(约合人民币318元)。根据其官方声明,这款哨子名为Cyberwhistle,是由抛光医用级不锈钢制成的高品质系列。
“特斯拉收智商税真的比苹果还多。”
1
虽然此举引起了一些围观者的质疑,但这种高价哨子很快被抢购一空,甚至有人将其视为优质理财产品。
毕竟前车之鉴,特斯拉商城曾经上架的龙舌兰酒玻璃瓶,国内售价779元,限量1500。目前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溢价往往是2-5倍。上述操作也让马斯克有了一个新头衔——“惠斯勒”。
众所周知,就在最近,身兼数职、长期高强度饱和工作的特斯拉掌门人正式完成了自己车企总部的搬迁任务。
再见,加州
其实特斯拉想“逃离”加州,早有迹可循。
今年4月,特斯拉正式发布Q1财报,在随后举行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猛烈抨击加州地方政府官员,称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上的临时卫生令就像“法西斯主义”。直面处境,前者的不满也膨胀到了高点。
2
到2020年底,马斯克本人也正式从生活了20多年的加州洛杉矶搬到了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值得注意的是,此举不仅减轻了他的个人税务负担,也让马斯克离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SpaceX发射场更近了。
与此同时,在10月份举行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正式向外界宣布:“特斯拉总部将从加州帕洛阿尔托迁至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当时虽然没有透露具体位置,但有分析认为大概率位于德克萨斯州的Gigafactory。此举也将使特斯拉总部更接近其姊妹公司SpaceX在地面的位置。
就在最近,根据一份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特斯拉已经完成了总部的搬迁,从而成为了一家德州企业。文件称:“2021年12月1日,特斯拉将总部迁至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哈罗德格林路13101号的超级工厂,邮编78725。”
3
不过,虽然总部已经搬走,但马斯克明确表示,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不会因此停止扩张,目前将继续增加产能,目标是增加50%,位于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也是如此。
而且自从2003年特斯拉品牌在加州成立以来,无论是否被认可,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帮助。补贴资金,税收减免,相应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依然可以用层出不穷来形容。所以,即使公司总部已经选择挥手告别,特斯拉和加州的关系似乎还会维持很久。
分手,背后
我想问一下,既然曾经爱过你,为什么会选择分手?我受不了认识新的人,或者大多数人能给出的答案。此时此刻,解释特斯拉总部搬出加州的根本原因,同样莫名其妙,也很恰当。
4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根据美国税收政策研究智库Tax Foundation的最新排名,从税收角度来看,加州的商业环境目前在全美50个州中排名倒数第二。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高达13.3%,成为美国最高。在此基础上,加州政府计划继续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苛刻的税收……环境已经直接“逼”了特斯拉。
即使在与当地官员发生摩擦后,马斯克也直接批评了加州政府。“如果一支球队连胜太久,他们会变得有点自满和自以为是,然后他们就不再夺冠了。显然,加州已经赢了很长时间,我们认为他们认为胜利是理所当然的。”
5
相比之下,被称为“孤星之州”的得克萨斯州税收环境更好。到目前为止,国家层面的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还没有征收。也正因为如此,将总部迁至德州将有助于特斯拉和马斯克个人节省巨额税收。
抱着类似的心态,除了特斯拉,一波科技公司“逃离”加州的浪潮正愈演愈烈。
近两年来,甲骨文、汇和科技、嘉信理财等加州公司都将公司总部迁至德州。根据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商会的记录,截至今年11月,已有多达39家科技公司和其他配套企业从加州硅谷迁至得克萨斯州。至于大家选择“逃离”加州的最大诱因,包括特斯拉,“省钱”已经占据了很大比重。
6
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没有就此停止。
以马斯克为例。在他眼里,最好的州政府不仅要打破人为垄断,还要放弃对商业的过度干预。在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上监管日益严格的加州,显然也无法避免类似现象。
相比之下,德州可以给予所有入驻企业尽可能多的自由,整体审批和发展环境也相对宽松。所以,出现这一波“逃离”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本段开头所述,选择与政府分手,只是不堪忍受,遇到新恋人的自然结果。
7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说,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市场最火热的存在,总部搬迁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插曲之一。那么,在快速入驻“大本营”后,这家美国车企要做的,依然是定位于终端,冲击更高的产销目标。
2022年将同比增长50%至150万辆,完成的可能性仍在增加...
12月1日,哪吒汽车率先公布了11月交付数据。11月,哪吒汽车交付10013台,同比增长372,环比增长24,稳居新势力造车第一阵营。今年以来,哪吒汽车已连续十次打破月度交付纪录。
1900/1/1 0:00:002021年12月3日,由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主办的“第十三届《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会暨ESG中国论坛2021冬季峰会”在京举办。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获悉,戴姆勒未来将会全面支持梅赛德斯奔驰的电气化转型工作。
1900/1/1 0:00:00滴滴生死局的谜底,今日终于揭晓。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文称:“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1900/1/1 0:00:002021年12月10日,由雷锋网新智驾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将在深圳拉开帷幕。作为重磅嘉宾之一,商汤科技移动智能事业群智能驾驶副总裁石建萍将在会上发表重要演讲。
1900/1/1 0:00:0012月3日,比亚迪发布旗下乘用车11月销量快报。报告显示,当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97242辆,同比增长841。其中,新能源销量同比暴涨2527、达9012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