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对于一直在新能源赛道上拼命奔跑的所有车企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时光。
随着“补贴时代”向“市场时代”过渡的逐步完成,终端消费者对自身需求和喜爱产品的认知已经建立和完善,出现了几个有实力的品牌,不断搅动格局变化。一切似乎还在朝着一个相当积极的良性循环发展。
作为论据,在刚刚过去的10月,根据乘联会公布的结果,新能源批发销量达到36.8万辆,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148.1%。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238.1万辆,同比增长204.3%。
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环比下降3.9%。1-10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
伴随着巨大的量变,质变也同时发生。
10月份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18.6%,1-10月渗透率为14.3%,明显高于2020年5.8%的渗透率。更令人惊喜的是,10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更高的30%。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市场纯电动化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摆脱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超车和逆袭,才是最深刻的答案。
目前,无论是“变道超车”,还是“弯道超车”,这些曾经饱受质疑、引来非议的概念,正在迅速落地,成为现实。当电气化转型大潮袭来,自主品牌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和“定价权”,合资品牌成为追赶者。
那么,是谁造成了新能源普及率的激增呢?明年这个指标会到多高?一个个值得讨论的新话题出现了。
新能源渗透激增的背后
在阐述之前,有必要普及一个概念,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月(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月(年)汽车销量。多年来,这个指标一般被用来判断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速度。
据粗略统计,2005-2015年这10年间,这一指标在缓慢攀升中超过1%;2016-2020四年,新能源补贴没有明显下降,造车新势力成交量一直在上升。这一指标开始略有好转,升至5%。
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2021年初到现在,新能源普及率迎来爆发式增长,从5%跃升至20%。这样的表现,可能是很多旁观者甚至专家都始料未及的。毕竟在他们的预测中,2025年冲击20%才是常态表现。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提前完成是肯定的。
透过表象看更深的本质,继续以过去10个月为例。在终端整体份额中,纯电动汽车销量30.3万辆,同比增长142.2%;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达到6.5万辆,同比增长179.9%,占比18%。
纯电板块,A00批发销量9.4万辆,占比31%;A0批发销量5.1万,份额17%;a级电动车占25%的份额,从底层上升;B级电动汽车达到7.9万辆,环比下降8%,占纯电动汽车的26%。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能源渗透率的激增,更多的是两个原因。首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次受到终端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这无疑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其次,如果说以前纯电动市场的结构比较哑铃型,销量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和25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那么今年随着各车企产品力的不断迭代,10-25万元“腰”区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足以面对传统燃油车的玩家。
在最新的变革和攻势中,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赛道上最有“战斗”经验的品牌,无疑敏锐地嗅到了风声,牢牢地抓住了先机。在陆续拿出“刀锋电池”和“DM-i混合技术”后,成功实现了量变带来的质变。
也正因为如此,比亚迪在10月份迎来了合理的胜利。官方数据显示,整体销量达到88,898辆,同比增长90.9%,环比增长12.5%。更重要的是,在销售构成中,新能源达到80,003辆,同比增长262.9%。其中DM-i车型38771辆,EV纯电动车41232辆,均创历史新高。
在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汽车15强名单中,比亚迪共有6款车型入围。分别是排名第二的秦加DM-i,销量达到17393辆;排在第4位的宋DM,销量为11316辆;第五名,秦加EV,销量8405辆;韩EV,排名第6,销量8284辆;唐DM,排名第12,销量6762辆;第13款元EV销量为6507辆。
多款明星车型的出现,越来越凸显出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目前,除了智能和科技感突出,低能耗、低车价、性价比也是用户对所有新能源产品关注的最大痛点。
得益于出色的成本控制、供应链整合和自研能力,比亚迪目前在售的很多车型可以说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同时必须承认,新能源在整个市场渗透率的激增,往往需要这样的有效贡献。
2022年将达到什么高度?
不可否认,在全球芯片荒引发的极限压力考验下,中国新能源市场能交出如此亮眼的答卷,无疑让所有人感到欣慰。
“双碳战略的实施,气候变化的加剧,环保意识的增强,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从1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5%-6%,之后逐月增长,10月份达到20%。那么20%是什么概念呢?意味着我们提前四年完成了“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20%左右的目标。”
11月19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参加一个论坛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有力的输出。在他眼里,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而上面这段话恰恰是“时间”的最好体现。
“地理位置”王传福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超过了同级别或同价位的燃油车。以前说新能源车只是在某些性能上比燃油车有很好的领先。今天,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超越了燃油车,比如平顺性、静音性、使用成本、智能化。目前中国车企包括比亚迪和新势力造车,提供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已经完全超越传统汽车。”
换句话说,无论技术路线如何切换和改变,只要产品足够优秀,能够打动人,在使用过程中带来良好的体验,消费者就会为此买单。
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王传福的演讲中,“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可能达到330万辆,去年只来了130万辆。以前说70%的增速就够好了,今年能达到200万辆,但今年要达到330万辆,稳中有升,每个月都在刷新渗透率纪录。普通人通过购买来投票。他们喜欢新能源产品和绿色出行。”
正如王传福所说,新能源累计销量远超预期,是用户实际下单的结果,所以含金量毋庸置疑。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关键因素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站在这个激动人心的节点,比亚迪似乎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无论从技术层面、产品层面还是销量层面,多维度的井喷和爆发也是最好的证明。同时,按照目前的势头,在新的一年,这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必然会实现更大的崛起,彻底牢牢守住“新能源汽车领跑者”的标签。
对于2022年,根据王传福的预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远超想象。今年从年初到年底,每个月增长一个多点,从年初的5%到年底的20%,差不多是15%。新事物的成长从来都不是成正比的,都是先低后高。即使按照等比例保守估计,明年初也肯定在20%左右。如果它增加了……另外15%,到明年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可以高达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体规划。"
显然,市场到了,机会也到了。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就像一列疾驰的快车,谁也阻挡不了它向前狂奔。这一年,对于一直在新能源赛道上拼命奔跑的所有车企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时光。
随着“补贴时代”向“市场时代”过渡的逐步完成,终端消费者对自身需求和喜爱产品的认知已经建立和完善,出现了几个有实力的品牌,不断搅动格局变化。一切似乎还在朝着一个相当积极的良性循环发展。
作为论据,在刚刚过去的10月,根据乘联会公布的结果,新能源批发销量达到36.8万辆,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148.1%。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238.1万辆,同比增长204.3%。
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环比下降3.9%。1-10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
伴随着巨大的量变,质变也同时发生。
10月份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18.6%,1-10月渗透率为14.3%,明显高于2020年5.8%的渗透率。更令人惊喜的是,10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更高的30%。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市场纯电动化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摆脱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超车和逆袭,才是最深刻的答案。
目前,无论是“变道超车”,还是“弯道超车”,这些曾经饱受质疑、引来非议的概念,正在迅速落地,成为现实。当电气化转型大潮袭来,自主品牌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和“定价权”,合资品牌成为追赶者。
那么,是谁造成了新能源普及率的激增呢?明年这个指标会到多高?一个个值得讨论的新话题出现了。
新能源渗透激增的背后
在阐述之前,有必要普及一个概念,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月(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月(年)汽车销量。多年来,这个指标一般被用来判断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速度。
据粗略统计,2005-2015年这10年间,这一指标在缓慢攀升中超过1%;2016-2020四年,新能源补贴没有明显下降,造车新势力成交量一直在上升。这一指标开始略有好转,升至5%。
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2021年初到现在,新能源普及率迎来爆发式增长,从5%跃升至20%。这样的表现,可能是很多旁观者甚至专家都始料未及的。毕竟在他们的预测中,2025年冲击20%才是常态表现。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提前完成是肯定的。
透过表象看更深的本质,继续以过去10个月为例。在终端整体份额中,纯电动汽车销量30.3万辆,同比增长142.2%;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达到6.5万辆,同比增长179.9%,占比18%。
纯电板块,A00批发销量9.4万辆,占比31%;A0批发销量5.1万,份额17%;a级电动车占25%的份额,从底层上升;B级电动汽车达到7.9万辆,环比下降8%,占纯电动汽车的26%。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能源渗透率的激增,更多的是两个原因。首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次受到终端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这无疑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其次,如果说以前纯电动市场的结构比较哑铃型,销量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和25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那么今年随着各车企产品力的不断迭代,10-25万元“腰”区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足以面对传统燃油车的玩家。
在最新的变革和攻势中,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赛道上最有“战斗”经验的品牌,无疑敏锐地嗅到了风声,牢牢地抓住了先机。在陆续拿出“刀锋电池”和“DM-i混合技术”后,成功实现了量变带来的质变。
也正因为如此,比亚迪在10月份迎来了合理的胜利。官方数据显示,整体销量达到88,898辆,同比增长90.9%,环比增长12.5%。更重要的是,在销售构成中,新能源达到80,003辆,同比增长262.9%。其中DM-i车型38771辆,EV纯电动车41232辆,均创历史新高。
在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汽车15强名单中,比亚迪共有6款车型入围。分别是排名第二的秦加DM-i,销量达到17393辆;排在第4位的宋DM,销量为11316辆;第五名,秦加EV,销量8405辆;韩EV,排名第6,销量8284辆;唐DM,排名第12,销量6762辆;第13款元EV销量为6507辆。
多款明星车型的出现,越来越凸显出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目前,除了智能和科技感突出,低能耗、低车价、性价比也是用户对所有新能源产品关注的最大痛点。
得益于出色的成本控制、供应链整合和自研能力,比亚迪目前在售的很多车型可以说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同时必须承认,新能源在整个市场渗透率的激增,往往需要这样的有效贡献。
2022年将达到什么高度?
不可否认,在全球芯片荒引发的极限压力考验下,中国新能源市场能交出如此亮眼的答卷,无疑让所有人感到欣慰。
“双碳战略的实施,气候变化的加剧,环保意识的增强,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从1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5%-6%,之后逐月增长,10月份达到20%。那么20%是什么概念呢?意味着我们提前四年完成了“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20%左右的目标。”
11月19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参加一个论坛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有力的输出。在他眼里,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而上面这段话恰恰是“时间”的最好体现。
“地理位置”王传福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超过了同级别或同价位的燃油车。以前说新能源车只是在某些性能上比燃油车有很好的领先。今天,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超越了燃油车,比如平顺性、静音性、使用成本、智能化。目前中国车企包括比亚迪和新势力造车,提供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已经完全超越传统汽车。”
换句话说,无论技术路线如何切换和改变,只要产品足够优秀,能够打动人,在使用过程中带来良好的体验,消费者就会为此买单。
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王传福的演讲中,“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可能达到330万辆,去年只来了130万辆。以前说70%的增速就够好了,今年能达到200万辆,但今年要达到330万辆,稳中有升,每个月都在刷新渗透率纪录。普通人通过购买来投票。他们喜欢新能源产品和绿色出行。”
正如王传福所说,新能源累计销量远超预期,是用户实际下单的结果,所以含金量毋庸置疑。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关键因素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站在这个激动人心的节点,比亚迪似乎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无论从技术层面、产品层面还是销量层面,多维度的井喷和爆发也是最好的证明。同时,按照目前的势头,在新的一年,这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必然会实现更大的崛起,彻底牢牢守住“新能源汽车领跑者”的标签。
对于2022年,根据王传福的预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远超想象。今年从年初到年底,每个月增长一个多点,从年初的5%到年底的20%,差不多是15%。新事物的成长从来都不是成正比的,都是先低后高。即使按照等比例保守估计,明年初也肯定在20%左右。如果它增加了……另外15%,到明年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可以高达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体规划。"
显然,市场到了,机会也到了。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就像一列疾驰的快车,谁也阻挡不了它向前狂奔。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NationalLaboratories)的一组科学家使用微观方法测量电势,或找到制造更持久、更高效电池的方法。
1900/1/1 0:00:00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与工会在长时间讨论之后,双方达成一致,赫伯特迪斯将继续担任大众集团CEO,但作为“交换”,迪斯将只专注于集团战略层面的工作,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以色列TransitTech初创公司Via宣布获得融资13亿美元,此轮投资后,公司估值为33亿美元。
1900/1/1 0:00:0012月5日,蔚来官方宣布:按月灵活升级服务正式全面开放。此前,4月18日,长续航电池包(100kWh)按年灵活升级服务开启。
1900/1/1 0:00:00近日,据媒体报道称,2021年11月,挪威新能源期汽车销量占比达到了当月汽车总销量的949,预计最快到2025年即可实现纯电动的目标。
1900/1/1 0:00:00成立七年,相比曾经的襁褓婴儿、蹒跚学步,此刻的蔚来已然多了一份成熟与老练。不变的是,面对持续涌现的质疑,总能用充满诚意的方式,毫无保留地给出你想要的答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