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宁德时代的敌人们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Shentucar”(ID:Shentucar),作者:周继峰,编辑:黎明,未来汽车日报授权发布。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市值超过通用和福特总和的电池巨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近感受到了近年来从未有过的挑战。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这一造车浪潮中的最大赢家,其装机容量和市场份额常年位居全球第一。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研究公司发布了2021年前11个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排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79.8GWh的电池装机量位居第一,市场份额为31.8%,远超第二、三名(LG和松下分列二、三名,装机量分别为51.5GWh和31.3GWh)。

2022年以来,坏消息此起彼伏。

36Kr报道称,小鹏决定削减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供应份额,并引入一家新的电池供应商创新航空。在与Xpeng Motors合作之前,中创新航已取代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广汽的第一家新能源供应商。

小鹏在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仅占6%,对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影响不大。新航的名气没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大,月装机量全国第三。最近正准备去香港IPO。

但这一举动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挑战者出现了。

又一个重量级竞争对手即将登陆资本市场。1月初,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LG新能源宣布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预计1月27日在韩国上市。一旦LG新能源成功上市,两家公司势必会有一场势均力敌的肉搏战。

资本市场不再受欢迎。自2021年12月以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下跌。2022年,情况还没有好转。截至1月11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价已经从最高点下跌了22%。

几十年来,依靠政策保护、踩准风口、超强产能、绑定上下游产业链,当代安普科技坐上了铁王座,称霸全球汽车圈。现在,敌人从四面八方出现。

2012年,特斯拉推出首款可实现OTA的电动轿跑Model S,震惊世界。自此,一场以“电气化、智能化”为名的新能源革命席卷全球。

在中国,一个叫曾玉群的人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从日本TDK企业买下动力电池部门,命名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他的家乡宁德成立了这家公司。

6年后,这家来自福建的电池厂商成为全球第一电池巨头。许多汽车公司都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包括宝马、大众、戴姆勒、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为了购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汽车巨头们不得不支付巨额保安金,排队等候,必要时老板亲自登门拜访。

2021年5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历史性时刻,市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创业板第一家市值突破1万亿元的公司。11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继茅台之后领先的a股市场。

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电池占整车成本的35%-50%。如果说电池已经成为贯穿整个新能源产业的一条动脉,那么毫无疑问,这条动脉现在被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了。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被推上宝座,期间无数人试图超越他,但都失败了。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一个电池厂商来说,成功的关键在于量产的能力和对供应链的掌控。当大众集团……自建电池厂,它说在电动车时代,规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它在燃油车时代的重要性。

据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称,2021年前9个月的产能约为106.41GWh,在完成产能爬坡和稳定运行后,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的年总产能将达到220GWh至240GWh。这一产能远超国内排名第二的比亚迪。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在向上下游产业链砸钱。在过去的十年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悄悄地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从最上游的锂矿、锂盐,到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制造设备,再到汽车相关的芯片、底盘、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技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有布局。即使是现在,投资也没有停止。根据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披露的数据,自2020年初以来,这家巨头在产业链上下游累计投入119亿元。

因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购规模较大,上游原料供应受约束,也是采购,所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原料。华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17-2019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电池成本比例最高的三元正极价格折扣较其他客户超过10%。

作为电池巨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众多专利,涵盖从材料体系到设计制造的各个方面。

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降低成本,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获得更大的议价空间。然后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创新,获得更稳定的产能和规模。

惊人的产能、稳定的供应链、创新的技术,共同帮助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电池市场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墙,没有一家车企能够绕过。

2021年,全球新能源市场爆发式增长。在中国,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比2020年翻了一番多。

产量提高了,但电池不够用。世界各地的工厂都在满负荷生产,电池还有30%-50%左右的缺口。

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差距。SNE研究公司此前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406GWh,而动力电池的供应量预计为335GWh,缺口约为18%。

“电池荒”成为继“芯荒”之后电动车新的致命弱点。

电池的匮乏卡住了车企的脖子,不止一家,还有巨头。在2021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电池供应已经成为电动汽车普及的瓶颈。

即使是龙头企业也满足不了主机厂的需求。曾玉群曾透露,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客户催货让他“受不了”。

对于正在崛起的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来说,没有电池几乎是致命一击。但在这个致命的问题上,主机厂没有话语权,真正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的是电池厂商。

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向曾玉群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多车企需要电池,你的数量今年就定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如何经销电池?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答案是“钱”分配。

曾玉群在会上坦言,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两种具体的分配方式:

买生产线,保生产线:车企可以保生产线,但不能只保一年,需要长期合作。比如合作5-10年,合作量达到100GWh h。

Lo……-涨:如果车企每年的产量波动在正负15%以内,那么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也可以和他们合作,但是如果车企产量低,就要补他们之间的差价。

按照主席的话总结就是“没有钱的承诺是不认真的。”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主机厂才是绝对的王者。通常车企在一个零部件上会有多个供应商,合作模式是到货后付款。但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同,车企需要先交定金,钱到位后才能生产货物。有时候,即使钱到位了,货也不一定到位。

有传言说,为了顺利拿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Xpeng Motors的创始人何去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一个星期。

面对一个不断扩张的强势供应商,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蔚来创始人李斌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独家供应蔚来的电池。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投资来提高产能,但是电池供应仍然决定了蔚来交付的天花板。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曾经是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绝对A计划,但现在他们渴望找到B计划..

并不是说历史上有更换电池供应商的案例。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特斯拉曾经和松下关系很好。然而,由于松下的产能跟不上特斯拉的需求,特斯拉最终选择放弃松下,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2022年,换代又来了,不过这次可能是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

主机厂正在寻找b计划,一直被“王宁”打压的电池玩家终于迎来了机会。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被围攻不止一次,海外敌人攻势最猛。

长期以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二的LG新能源,以及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对手,最近祭出了一大杀手锏——IPO。

2020年12月,LG新能源从LG化学分拆出来,开始独立发展。一年后,LG新能源在韩国启动了首次IPO,准备于1月27日上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LG新能源的估值将在510亿至590亿美元之间。这将是韩国历史上最大的IPO。

在招股书中,LG新能源计划将部分资金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和智能工厂的建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其余资金将用于扩大生产。

上市后,LG新能源在资本的帮助下,可能会成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难对付的敌人。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主导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韩国的LG新能源和日本的松下电器都是电池行业的重量级玩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能够弯道超车,成长为电池巨头,与政策的保护有很大关系。

2015年,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只有安装了进入规定名单的合格动力电池,才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业内称之为“白名单”政策。

这份文件直接把LG化学、三星等国际巨头拒之门外。政策限制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汽车动力电池,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创造了独特的发展环境。2019年,文件作废,海外电池企业终于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

近年来,LG新能源发展迅速。LG新能源2020年全球装机容量为33.5GWh,相比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34.3GWh显得十分弱小,2022年1月10日,LG新能源宣布,考虑到电池订单的积压,其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超过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抢食者也浮出水面,最大的抢食者是B……。

全世界的动力电池玩家自动分为两个技术派——磷酸亚铁锂和锂三元。两者各有利弊。比亚迪选择押注磷酸亚铁锂,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更擅长三元锂。长期以来,三元锂电池以其耐低温、高能量密度成为广大车企的主流选择。

也正是借助三元锂电池的风口,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踩到了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领头羊比亚迪。

谁能想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大幅下降,原材料大幅上涨,磷酸铁锂电池重回风口。比亚迪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过去,比亚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装机容量和市场份额方面存在很大差距。2021年11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达到11.45GWh,比亚迪的装机容量为3.46GWh,但比亚迪的产能正在快速增加:2019年为2.8GWh,2020年为3.88GWh,2021年1-9月为13.4GWh。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2020年,比亚迪推出“刀锋电池”,采用CTP组法,能量密度提升50%,但价格仅为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811三元锂电池的三分之二。

很多主机厂看好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向比亚迪伸出橄榄枝。据财联社消息,比亚迪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

有钱的车企为了抢占先机,开始选择“两条腿”走路,不仅和电池厂合作研发,还自己选厂。例如,大众汽车计划投资35亿元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并宣布投资国内二线品牌郭萱高科。

再比如,特斯拉一方面在寻找新的电池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也在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总投资约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1亿元)。特斯拉德国的电池工厂建成后,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工厂,年产能达到100 gwh·h。

相对不那么有钱的车企,开始寻找新的朋友。

小鹏准备引入新的主电池供应商中创新航,蔚来也选择与卫兰新能源合作开发半固体电池。

除了比亚迪和当代Amperex Technology,Limited,国内其实潜伏着大量的二线电池厂商,如中创新航、郭萱高科、亿纬锂能、福能科技、欣旺达、锐普能源、蜂巢能源等等。

这些第二梯队长期被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压制和创新,给了他们弯道超车的可能。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Shentucar”(ID:Shentucar),作者:周继峰,编辑:黎明,未来汽车日报授权发布。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市值超过通用和福特总和的电池巨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近感受到了近年来从未有过的挑战。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这一造车浪潮中的最大赢家,其装机容量和市场份额常年位居全球第一。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研究公司发布了2021年前11个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排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79.8GWh的电池装机量位居第一,市场份额为31.8%,远超第二、三名(LG和松下分列二、三名,装机量分别为51.5GWh和31.3GWh)。

2022年以来,坏消息此起彼伏。

36Kr报道称,小鹏决定削减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供应份额,并引入一家新的电池供应商创新航空。在与Xpeng Motors合作之前,中创新航已取代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广汽的第一家新能源供应商。

小鹏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装机容量……ed占比仅为6%,对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绩影响不大。新航的名气没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大,月装机量全国第三。最近正准备去香港IPO。

但这一举动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挑战者出现了。

又一个重量级竞争对手即将登陆资本市场。1月初,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LG新能源宣布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预计1月27日在韩国上市。一旦LG新能源成功上市,两家公司势必会有一场势均力敌的肉搏战。

资本市场不再受欢迎。自2021年12月以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下跌。2022年,情况还没有好转。截至1月11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价已经从最高点下跌了22%。

几十年来,依靠政策保护、踩准风口、超强产能、绑定上下游产业链,当代安普科技坐上了铁王座,称霸全球汽车圈。现在,敌人从四面八方出现。

2012年,特斯拉推出首款可实现OTA的电动轿跑Model S,震惊世界。自此,一场以“电气化、智能化”为名的新能源革命席卷全球。

在中国,一个叫曾玉群的人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从日本TDK企业买下动力电池部门,命名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他的家乡宁德成立了这家公司。

6年后,这家来自福建的电池厂商成为全球第一电池巨头。许多汽车公司都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包括宝马、大众、戴姆勒、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为了购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汽车巨头们不得不支付巨额保安金,排队等候,必要时老板亲自登门拜访。

2021年5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历史性时刻,市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创业板第一家市值突破1万亿元的公司。11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继茅台之后领先的a股市场。

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电池占整车成本的35%-50%。如果说电池已经成为贯穿整个新能源产业的一条动脉,那么毫无疑问,这条动脉现在被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了。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被推上宝座,期间无数人试图超越他,但都失败了。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一个电池厂商来说,成功的关键在于量产的能力和对供应链的掌控。大众集团在自建电池工厂时表示,在电动车时代,规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在燃油车时代的重要性。

据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称,2021年前9个月的产能约为106.41GWh,在完成产能爬坡和稳定运行后,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的年总产能将达到220GWh至240GWh。这一产能远超国内排名第二的比亚迪。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在向上下游产业链砸钱。在过去的十年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悄悄地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从最上游的锂矿、锂盐,到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制造设备,再到汽车相关的芯片、底盘、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技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有布局。即使是现在,投资也没有停止。根据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披露的数据,自2020年初以来,这家巨头在产业链上下游累计投入119亿元。

由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购规模较大,上游原料供应受到约束,也是采购,所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获得ra……价格更低的材料。华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17-2019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电池成本比例最高的三元正极价格折扣较其他客户超过10%。

作为电池巨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众多专利,涵盖从材料体系到设计制造的各个方面。

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降低成本,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获得更大的议价空间。然后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创新,获得更稳定的产能和规模。

惊人的产能、稳定的供应链、创新的技术,共同帮助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电池市场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墙,没有一家车企能够绕过。

2021年,全球新能源市场爆发式增长。在中国,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比2020年翻了一番多。

产量提高了,但电池不够用。世界各地的工厂都在满负荷生产,电池还有30%-50%左右的缺口。

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差距。SNE研究公司此前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406GWh,而动力电池的供应量预计为335GWh,缺口约为18%。

“电池荒”成为继“芯荒”之后电动车新的致命弱点。

电池的匮乏卡住了车企的脖子,不止一家,还有巨头。在2021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电池供应已经成为电动汽车普及的瓶颈。

即使是龙头企业也满足不了主机厂的需求。曾玉群曾透露,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客户催货让他“受不了”。

对于正在崛起的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来说,没有电池几乎是致命一击。但在这个致命的问题上,主机厂没有话语权,真正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的是电池厂商。

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向曾玉群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多车企需要电池,你的数量今年就定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如何经销电池?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答案是“钱”分配。

曾玉群在会上坦言,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两种具体的分配方式:

买生产线,保生产线:车企可以保生产线,但不能只保一年,需要长期合作。比如合作5-10年,合作量达到100GWh h。

锁定:如果车企每年的产量波动在正负15%以内,那么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也可以和他们合作,但是如果车企产量低,就要补他们之间的差价。

按照主席的话总结就是“没有钱的承诺是不认真的。”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主机厂才是绝对的王者。通常车企在一个零部件上会有多个供应商,合作模式是到货后付款。但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同,车企需要先交定金,钱到位后才能生产货物。有时候,即使钱到位了,货也不一定到位。

有传言说,为了顺利拿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Xpeng Motors的创始人何去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一个星期。

面对一个不断扩张的强势供应商,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蔚来创始人李斌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独家供应蔚来的电池。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投资来提高产能,但是电池供应仍然决定了蔚来交付的天花板。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曾经是绝对的……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阿兰,但现在他们急于找到B计划..

并不是说历史上有更换电池供应商的案例。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特斯拉曾经和松下关系很好。然而,由于松下的产能跟不上特斯拉的需求,特斯拉最终选择放弃松下,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2022年,换代又来了,不过这次可能是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

主机厂正在寻找b计划,一直被“王宁”打压的电池玩家终于迎来了机会。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被围攻不止一次,海外敌人攻势最猛。

长期以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二的LG新能源,以及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对手,最近祭出了一大杀手锏——IPO。

2020年12月,LG新能源从LG化学分拆出来,开始独立发展。一年后,LG新能源在韩国启动了首次IPO,准备于1月27日上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LG新能源的估值将在510亿至590亿美元之间。这将是韩国历史上最大的IPO。

在招股书中,LG新能源计划将部分资金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和智能工厂的建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其余资金将用于扩大生产。

上市后,LG新能源在资本的帮助下,可能会成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难对付的敌人。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主导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韩国的LG新能源和日本的松下电器都是电池行业的重量级玩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能够弯道超车,成长为电池巨头,与政策的保护有很大关系。

2015年,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只有安装了进入规定名单的合格动力电池,才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业内称之为“白名单”政策。

这份文件直接把LG化学、三星等国际巨头拒之门外。政策限制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汽车动力电池,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创造了独特的发展环境。2019年,文件作废,海外电池企业终于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

近年来,LG新能源发展迅速。LG新能源2020年全球装机容量为33.5GWh,相比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34.3GWh显得十分弱小,2022年1月10日,LG新能源宣布,考虑到电池订单的积压,其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超过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抢食者也浮出水面,最大的抢食者是比亚迪。

全世界的动力电池玩家自动分为两个技术派——磷酸亚铁锂和锂三元。两者各有利弊。比亚迪选择押注磷酸亚铁锂,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更擅长三元锂。长期以来,三元锂电池以其耐低温、高能量密度成为广大车企的主流选择。

也正是借助三元锂电池的风口,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踩到了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领头羊比亚迪。

谁能想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大幅下降,原材料大幅上涨,磷酸铁锂电池重回风口。比亚迪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过去,比亚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装机容量和市场份额方面存在很大差距。2021年11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达到11.45GWh,比亚迪的装机容量为3.46GWh,但比亚迪的产能正在快速增加:2019年为2.8GWh,2020年为3.88GWh,2021年1-9月为13.4GWh。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2020年,比亚迪推出“刀锋电池”,采用CTP组法增加……能量密度降低了50%,但价格却只有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811三元锂电池的三分之二。

很多主机厂看好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向比亚迪伸出橄榄枝。据财联社消息,比亚迪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

有钱的车企为了抢占先机,开始选择“两条腿”走路,不仅和电池厂合作研发,还自己选厂。例如,大众汽车计划投资35亿元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并宣布投资国内二线品牌郭萱高科。

再比如,特斯拉一方面在寻找新的电池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也在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总投资约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1亿元)。特斯拉德国的电池工厂建成后,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工厂,年产能达到100 gwh·h。

相对不那么有钱的车企,开始寻找新的朋友。

小鹏准备引入新的主电池供应商中创新航,蔚来也选择与卫兰新能源合作开发半固体电池。

除了比亚迪和当代Amperex Technology,Limited,国内其实潜伏着大量的二线电池厂商,如中创新航、郭萱高科、亿纬锂能、福能科技、欣旺达、锐普能源、蜂巢能源等等。

这些第二梯队长期被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压制和创新,给了他们弯道超车的可能。除了常规的磷酸亚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第二梯队的电池厂商可以围绕电池材料、电池结构和电池安全提供更差异化的电池技术。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来源/unsplash

福能科技研发出能量密度330Wh/kg的柔性电池,可循环使用1500次以上。亿纬锂能目前的300Wh/kg电池技术,在常温下可以达到3000次循环以上;中创新航计划三年内推出量产350Wh/kg动力电池产品...

愿意在技术上创新,积极满足主机厂的需求,第二梯队开始获得主机厂的认可。

或许是有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股价三年涨20倍”的案例,最近资本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创新航等电池厂商。

近日,证监会官网报道,中创新航已提交招股书,上市募集资金规模为10亿美元。长城汽车旗下的蜂巢能源也从2021年开始实施了三轮融资,近期准备上市。

随着资本的投入,二线电池企业正在加速扩张。2021年至今,部分媒体不完全统计。比亚迪、郭萱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公布了近30个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根据新能源汽车销量,中银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及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500GWh和1020GWh,2030年将达到1100GWh和2600GWh,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不足以垄断如此巨大的市场。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1年初指出,2021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元年,行业格局将加速形成。世纪之变,将从“春秋”开始,到“战国”。

现在看来,属于动力电池行业的“战国时代”也已经到来。占据电池市场半壁江山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仅面临日韩企业和国内二线电池厂商的竞争,还面临车企自建电池厂的潜在威胁。

目前动力电池的技术还不成熟。曾玉群博士时期的导师陈立泉院士曾公开表示,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无非两条路径:一条是固态电池的路径,一条是钠离子电池的路径。

但离终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高指出,固态电池真正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时间在2025年到2030年之间。他指出,锂离子电池将会被长期使用。

在固态电池真正量产之前,谁死谁活还是个未知数。

*题图来自《三国演义》。除了常规的磷酸亚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第二梯队的电池厂商可以围绕电池材料、电池结构和电池安全提供更差异化的电池技术。

BYD, Tesla,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来源/unsplash

福能科技研发出能量密度330Wh/kg的柔性电池,可循环使用1500次以上。亿纬锂能目前的300Wh/kg电池技术,在常温下可以达到3000次循环以上;中创新航计划三年内推出量产350Wh/kg动力电池产品...

愿意在技术上创新,积极满足主机厂的需求,第二梯队开始获得主机厂的认可。

或许是有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股价三年涨20倍”的案例,最近资本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创新航等电池厂商。

近日,证监会官网报道,中创新航已提交招股书,上市募集资金规模为10亿美元。长城汽车旗下的蜂巢能源也从2021年开始实施了三轮融资,近期准备上市。

随着资本的投入,二线电池企业正在加速扩张。2021年至今,部分媒体不完全统计。比亚迪、郭萱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公布了近30个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根据新能源汽车销量,中银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及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500GWh和1020GWh,2030年将达到1100GWh和2600GWh,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不足以垄断如此巨大的市场。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1年初指出,2021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元年,行业格局将加速形成。世纪之变,将从“春秋”开始,到“战国”。

现在看来,属于动力电池行业的“战国时代”也已经到来。占据电池市场半壁江山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仅面临日韩企业和国内二线电池厂商的竞争,还面临车企自建电池厂的潜在威胁。

目前动力电池的技术还不成熟。曾玉群博士时期的导师陈立泉院士曾公开表示,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无非两条路径:一条是固态电池的路径,一条是钠离子电池的路径。

但离终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高指出,固态电池真正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时间在2025年到2030年之间。他指出,锂离子电池将会被长期使用。

在固态电池真正量产之前,谁死谁活还是个未知数。

*题图来自《三国演义》。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小鹏蔚来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丁磊:数字永生

在我认识的这一批创业者里,丁磊是最特殊的一个。2020年广州车展,初次见面,谈到当年的《南方周末》时,他脱口说出几位当年的记者和管理者,脸上含笑,眼里有光。

1900/1/1 0:00:00
奇瑞押宝QQ冰淇淋押对了!上市当月交付突破8千台 累计订单突破7万

2021年12月28日,奇瑞QQ冰淇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布丁、甜筒和圣代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99万439万元。

1900/1/1 0:00:00
安通林推出城市世纪新概念车in-Pulse

盖世汽车讯1月10日,安通林集团(GrupoAntolin)推出一款全新虚拟内饰概念车:inPulse,是安通林北美创新部门不断追求实现灵活汽车内饰空间愿景的成果。

1900/1/1 0:00:00
城市郊野全能选手,星途凌云400T诠释何为一步到位

在年轻消费群体迅速崛起的今天,购车价值导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00/1/1 0:00:00
腾讯入股深度智控

1月11日,盖世汽车在天眼查APP上查询到,南京深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于1月11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深圳市腾讯产业创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11111万元。

1900/1/1 0:00:00
因通用劳工纠纷,长城收购通用印度工厂再延期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长城汽车将收购通用汽车位于印度德莱冈Talegaon工厂的期限延长了3个月,至2022年3月,并延长投资期限至今年6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