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起有落,凡事都有起有伏。”《韩非子·解老》早就揭示了新旧之间的必然关系。
2021年,汽车工业被提升到世界前所未有的地位。自然,汽车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模式也迎来了“进化论”大考,尤其是在自主汽车企业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合资公司的意义和未来被提升到了心灵的高度。
所以,我们回到历史。
为了平衡自主汽车产业与国外品牌发展的关系,199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产业政策规定,外资在中国汽车企业合资项目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在中国生产同类汽车产品的外国合资企业不得超过两家。
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汽车工业从薄弱的产业链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进而进入微增长、高质量、稳定发展阶段。自主品牌乘用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低端细分市场,不仅可以在中端细分市场与合资品牌竞争,甚至可以加速品牌升级和高端市场布局。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自主品牌越来越先进,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根据该清单,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乘用车制造的外资股比限制和同一外国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建立两家或两家以下合资企业生产类似车辆产品的限制。
《清单》的发布,表明小客车股份比例限制在实施27年后全面放开。同时也意味着利润和市场的争夺战即将开启中国汽车的合资3.0时代。
在这一车市背景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福特科技”)正式开始了新的征程。
合资模式开启下一个时代
众所周知,合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与自主品牌的合作一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变化。
当时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但外方为消费者提供技术和服务,制造甚至由CKD和SKD组装;后来合资双方趋于平等。虽然外方在R&D占主导地位,但它开始更加关注中国市场。有了“特殊车辆”,本地化的R&D和采购加速,并在中国设立了R&D中心。
这是中汽合资从1.0时代向2.0时代的过渡。
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以及深度国产化和股比开放后的新机遇,中外双方从各个层面都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不再需要政策来设置合资公司的股比门槛,因为双方都可以不用拐杖“自己走”,中国汽车合资模式从此进入了3.0时代。
但是坚决选择合作的好处是独资可能走得快,但是合作会走得更远。
此时合资公司可能是外方主导,尤其是双方实力差距过大时,外方一味侵吞股比,露出獠牙;还可能出现中国彻底主导本土市场的局面,产品不再受制于国外的全球技术架构,而是更加符合本土的消费诉求,真正做到“在中国,为中国”,甚至“为世界”。
当然,前者的概率会相对频繁。
究其原因,虽然自主品牌一直在发展进步,与外资的差距也一直在缩小,但并不意味着差距已经被抹去。外资品牌在品牌沉淀和产品积累上还是会有优势,但优势是有区别的。
在此背景下,江铃福特科技依然以全新合资品牌的形式开启征程,成为一款开天辟地的深度冲锋。
据悉,江铃福特科技是由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全新控股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其中江铃汽车出资1.02亿元,持股51%,福特出资9800万元,持股49%。
新合资公司是福特和江铃汽车基于共同战略目标在乘用车业务上的全新举措,将致力于加快乘用车业务扩张,加快提升渠道能力,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用户体验创新升级。
其经营范围包括工程/技术研究和实验开发及销售及相关配套业务。包括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器配件、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分布式交流充电桩、集中式快充站、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新能源汽车生产试验设备等。
从市场发展来看,江铃福特科技的成立开创了合资模式3.0时代,为合资双方后续的股比变化提供了蓝本;对于江铃福特科技来说,它的成立使福特和江铃汽车在产品、营销、技术上实现了互助共赢的战略合作。
同时,江铃福特科技的成立,不仅加速了福特中国2.0战略的落地,也进一步兑现了其“更多福特,更多中国”的承诺,在中国市场再铸辉煌;而江铃汽车强大的整车制造能力和供应链能力,也将成为江铃汽车打造领先体系的重要支撑,支撑新合资公司的产生。
挑战者江铃福特科技
面对中国市场新的消费环境,江铃福特科技将自己定位为“挑战者”。
所谓挑战,既是旧时代的秩序,也是新时代的尝试。
毫无疑问,股比的全面放开将给存在多年的传统合资车企阵营带来深远的变化。面对如此动荡的变化,江铃福特科技要想为合资公司后续的股比变化做出蓝图,势必要打好这一仗。
江铃福特科技所依托的,是通过专业的SUV产品、差异化的体验升级、用户个性化的探索、年轻化的新福特态度,不断增加江铃福特科技的竞争力和发展力,为消费者带来最具福特魅力的智能科技产品和创新体验。
产品方面,江铃福特科技拥有多年积累的先天优势,依托江铃集团深厚的基础,传承福特百年硬核基因。随着福特领捷、福特於陵、福特撼路者、福特凌锐在SUV市场的精耕细作,其硬派越野基因已经慢慢植入用户心中,成为江铃福特科技显著差异的品牌印记。
江铃福特科技并不止步于纯整车产品的提供。未来,江铃福特科技将打造全场景越野平台,成为专业SUV越野行业的“米其林指南”。
在差异化竞争方面,江铃福特科技在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方面也有很深的涉猎。通过沉浸式的产品试驾、定制、社群运营,刷新2.0阶段的客户体验,创造客户惊喜。
同时,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放宽和用户需求的增加,改装市场增长迅速,预计2021年将达到10%的增速。江铃福特科技的产品改装潜力非常大。
目前最适合改装的车型是越野和商用车,而这两款车型恰好是江铃福特科技的优势产品。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车主和发烧友,对福特撼路者和途睿欧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改装。江铃福特科技未来会在这一领域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现代化浪潮下,江铃福特科技正逐步聚焦中国年轻、自信、时尚的新一代消费者,深度挖掘他们尝试新事物、寻求改变的消费诉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Ford+的理念实现自我超越,通过全新的品牌设计传播品牌时尚潮流和全新形象。
因此,江铃福特科技乘用车不仅在产品线上不断推出更年轻的车型,以面对更年轻的市场。同时也在组织架构、人员梯队、营销创新等方面持续推进年轻化体系建设。
新合资公司成立后,在差异化、年轻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战略下,在福特全球资源和产品的支持下,江铃福特科技有望引入更多充满个性和传奇色彩的福特车型。也有望将江铃福特技术平台的新产品推向全球,有望成为开启合资新模式的深水炸弹。
此外,面对中国新的消费市场,江铃福特科技正逐步聚焦中国年轻、自信、时尚的新一代消费者,深度挖掘他们尝试新事物、寻求改变的消费需求,并开始……再加上先进的产品和新消费者广阔的视野和睿智的头脑,从容前行,打造未来最强大的挑战者形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合资模式已经进入3.0时代。在这个时代,是股与股关系的变化,也是合作内部关系的变化。
从最早双方合作模式的探索,到汽车行业产业政策下的股比管制,再到股比完全放开后的汽车市场合作新秩序,我们也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合资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从江铃福特科技开始,合资3.0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合资企业没有沦落到老样子,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而贯穿产业进化各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就是自始至终的挑战精神。“凡事都有起有落,凡事都有起有伏。”《韩非子·解老》早就揭示了新旧之间的必然关系。
2021年,汽车工业被提升到世界前所未有的地位。自然,汽车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模式也迎来了“进化论”大考,尤其是在自主汽车企业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合资公司的意义和未来被提升到了心灵的高度。
所以,我们回到历史。
为了平衡自主汽车产业与国外品牌发展的关系,199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产业政策规定,外资在中国汽车企业合资项目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在中国生产同类汽车产品的外国合资企业不得超过两家。
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汽车工业从薄弱的产业链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进而进入微增长、高质量、稳定发展阶段。自主品牌乘用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低端细分市场,不仅可以在中端细分市场与合资品牌竞争,甚至可以加速品牌升级和高端市场布局。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自主品牌越来越先进,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根据该清单,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乘用车制造的外资股比限制和同一外国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建立两家或两家以下合资企业生产类似车辆产品的限制。
《清单》的发布,表明小客车股份比例限制在实施27年后全面放开。同时也意味着利润和市场的争夺战即将开启中国汽车的合资3.0时代。
在这一车市背景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福特科技”)正式开始了新的征程。
合资模式开启下一个时代
众所周知,合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与自主品牌的合作一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变化。
当时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但外方为消费者提供技术和服务,制造甚至由CKD和SKD组装;后来合资双方趋于平等。虽然外方在R&D占主导地位,但它开始更加关注中国市场。有了“特殊车辆”,本地化的R&D和采购加速,并在中国设立了R&D中心。
这是中汽合资从1.0时代向2.0时代的过渡。
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以及深度国产化和股比开放后的新机遇,中外双方从各个层面都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不再需要政策来设置合资公司的股比门槛,因为双方都可以不用拐杖“自己走”,中国汽车合资模式从此进入了3.0时代。
但是坚决选择合作的好处是独资可能走得快,但是合作会走得更远。
此时合资公司可能是外方主导,尤其是双方实力差距过大时,外方一味侵吞股比,露出獠牙;还可能出现中国彻底主导本土市场的局面,产品不再受制于国外的全球技术架构,而是更加符合本土的消费诉求,真正做到“在中国,为中国”,甚至“为世界”。
当然,前者的概率会相对频繁。
究其原因,虽然自主品牌一直在发展进步,与外资的差距也一直在缩小,但并不意味着差距已经被抹去。外资品牌在品牌沉淀和产品积累上还是会有优势,但优势是有区别的。
在此背景下,江铃福特科技依然以全新合资品牌的形式开启征程,成为一款开天辟地的深度冲锋。
据悉,江铃福特科技是由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全新控股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其中江铃汽车出资1.02亿元,持股51%,福特出资9800万元,持股49%。
新合资公司是福特和江铃汽车基于共同战略目标在乘用车业务上的全新举措,将致力于加快乘用车业务扩张,加快提升渠道能力,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用户体验创新升级。
其经营范围包括工程/技术研究和实验开发及销售及相关配套业务。包括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器配件、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分布式交流充电桩、集中式快充站、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新能源汽车生产试验设备等。
从市场发展来看,江铃福特科技的成立开创了合资模式3.0时代,为合资双方后续的股比变化提供了蓝本;对于江铃福特科技来说,它的成立使福特和江铃汽车在产品、营销、技术上实现了互助共赢的战略合作。
同时,江铃福特科技的成立,不仅加速了福特中国2.0战略的落地,也进一步兑现了其“更多福特,更多中国”的承诺,在中国市场再铸辉煌;而江铃汽车强大的整车制造能力和供应链能力,也将成为江铃汽车打造领先体系的重要支撑,支撑新合资公司的产生。
挑战者江铃福特科技
面对中国市场新的消费环境,江铃福特科技将自己定位为“挑战者”。
所谓挑战,既是旧时代的秩序,也是新时代的尝试。
毫无疑问,股比的全面放开将给存在多年的传统合资车企阵营带来深远的变化。面对如此动荡的变化,江铃福特科技要想为合资公司后续的股比变化做出蓝图,势必要打好这一仗。
江铃福特科技所依托的,是通过专业的SUV产品、差异化的体验升级、用户个性化的探索、年轻化的新福特态度,不断增加江铃福特科技的竞争力和发展力,为消费者带来最具福特魅力的智能科技产品和创新体验。
产品方面,江铃福特科技拥有多年积累的先天优势,依托江铃集团深厚的基础,传承福特百年硬核基因。随着福特领捷、福特於陵、福特撼路者、福特凌锐在SUV市场的精耕细作,其硬派越野基因已经慢慢植入用户心中,成为江铃福特科技显著差异的品牌印记。
江铃福特科技并不止步于纯整车产品的提供。未来,江铃福特科技将打造全场景越野平台,成为专业SUV越野行业的“米其林指南”。
在差异化竞争方面,江铃福特科技在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方面也有很深的涉猎。通过沉浸式的产品试驾、定制、社群运营,刷新2.0阶段的客户体验,创造客户惊喜。
同时,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放宽和用户需求的增加,改装市场增长迅速,预计2021年将达到10%的增速。江铃福特科技的产品改装潜力非常大。
目前最适合改装的车型是越野和商用车,而这两款车型恰好是江铃福特科技的优势产品。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车主和发烧友,对福特撼路者和途睿欧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改装。江铃福特科技未来会在这一领域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现代化浪潮下,江铃福特科技正逐步聚焦中国年轻、自信、时尚的新一代消费者,深度挖掘他们尝试新事物、寻求改变的消费诉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Ford+的理念实现自我超越,通过全新的品牌设计传播品牌时尚潮流和全新形象。
因此,江铃福特科技乘用车不仅在产品线上不断推出更年轻的车型,以面对更年轻的市场。同时也在组织架构、人员梯队、营销创新等方面持续推进年轻化体系建设。
新合资公司成立后,在差异化、年轻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战略下,在福特全球资源和产品的支持下,江铃福特科技有望引入更多充满个性和传奇色彩的福特车型。也有望将江铃福特技术平台的新产品推向全球,有望成为开启合资新模式的深水炸弹。
此外,面对中国新的消费市场,江铃福特科技正逐步聚焦中国年轻、自信、时尚的新一代消费者,深度挖掘他们尝试新事物、寻求改变的消费需求,并开始……再加上先进的产品和新消费者广阔的视野和睿智的头脑,从容前行,打造未来最强大的挑战者形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合资模式已经进入3.0时代。在这个时代,是股与股关系的变化,也是合作内部关系的变化。
从最早双方合作模式的探索,到汽车行业产业政策下的股比管制,再到股比完全放开后的汽车市场合作新秩序,我们也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合资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从江铃福特科技开始,合资3.0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合资企业没有沦落到老样子,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而贯穿产业进化各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就是自始至终的挑战精神。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不断增长,
1900/1/1 0:00:00时光如虎,已走过29年发展历程的郑州日产,凝聚着磅礴力量奋勇向前。
1900/1/1 0:00:001月27日,LG新能源在韩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30万亿韩元(约合1600元人民币),开盘后LG新能源股价一路上涨99至598万韩元。
1900/1/1 0:00:001月27日,上汽集团宣布,公司将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发起设立数十亿元规模的“国产汽车芯片专项基金”,以此为纽带连接各自优势资源,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1月27日,Stellantis集团宣布,将其与广汽集团合资公司广汽菲克中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此举是Stellantis为其在华业务建立新基础的一个关键因素。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NAVYA与汽车供应商法雷奥(VALEO)宣布进一步扩展合作,参与法国政府第四期投资项目,并结合双方专业知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