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汽车工业向世界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作为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在2021年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亮点
2021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艰难的一年。疫情仍未平息,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虽然汽车生产和销售再次增长,但汽车市场也有一些亮点:
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全面提升。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汽车总销量的13.4%。“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长为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高地。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15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球第一。经过多年的培育,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达到世界上最完善的水平,产品供应丰富多样。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试用消费转变为安全消费,绿色消费意识逐渐增强。
二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大幅提升。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接近历史最好水平,份额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正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产业转型的时刻,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加快缩小与国外优势企业的差距。目前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部分产品已经可以和合资品牌竞争,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合资品牌。
三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2021年,高端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47.2万辆,同比增长20.7%,高于行业增速14.2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还承载着情感需求,以高档豪华车为代表的高档车受到追捧。目前乘用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竞争时代,以往靠低端市场和低价赢得消费者的模式将不复存在。
四是出口同比快速增长,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2021年,汽车生产企业共出口汽车201.5万辆,同比翻番。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出口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得益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全球汽车消费也在复苏;中国品牌转型升级已形成优势,供应链较为完整,能及时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新动能。中国汽车工业出口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正在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
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
关于2022年汽车市场的预测,基于对今年主要汽车企业生产和市场情况的预测,结合预测模型分析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预测研究成果,特别是2021年底召开的“2022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峰会”上行业专家的分析,结合对今年汽车市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预测,得出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增长的基本判断。
具体来看,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约5%。其中,乘用车2300万辆,同比增长7%;商用车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份额有望超过18%。
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保证了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做好“六稳”“六保”,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市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定的经济形势将有效保证中国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
二是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总需求依然强劲。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国内流通的顺畅,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中国汽车产量有望继续增长。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引导下,汽车行业新技术不断突破,汽车企业提供的汽车产品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发展。
三是疫情防控措施继续优化,对国内汽车市场的影响趋于减弱。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疫苗接种基本普及,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包括应对预案的成熟度和应对措施的准确性。疫情波动对我国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渐减小,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相比前两年对车市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弱。
第四,随着芯片短缺的逐步缓解,汽车生产将进一步满足汽车需求。根据业内的判断,2021年芯片短缺导致150万辆左右的市场需求受到抑制。随着国际芯片市场调控机制的逐步发挥作用,以及政府、OEM厂商和芯片供应商的共同努力,国内芯片替代方案已逐步实施,预计2022年下半年芯片供应将得到缓解。届时,2021年被抑制的需求将得到释放,成为推动2022年汽车市场增长的积极因素。
五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快速增长,有力支撑了汽车市场需求。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还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叠加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根据初步的行业共识,有可能实现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分别达到20%和40%的国家目标。
第六,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市场化轨道,补贴退坡不会对车市造成明显变化。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逐步发展壮大,规模扩张带来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销售基本步入市场化轨道。同时,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加速应用,新车智能配置不断提升,整车附加值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的压力,因此补贴退坡的影响已经很小。
第七,海外需求旺盛,汽车出口将迎来快速增长。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汽车消费也在复苏;中国的汽车供应链比较完整,产品的综合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可以及时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为完成碳减排目标,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新动能。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率将在20%左右。
总的来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在加速百年汽车工业的重构,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机遇。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为“十四五”汽车工业开了个好头,成功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2022年,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汽车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汽车行业将大有可为。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杂志》2022年2月刊“中国汽车协会之声”专栏。作者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部副主任,敬请关注。2022年1月12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汽车工业向世界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作为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在2021年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亮点
2021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艰难的一年。疫情仍未平息,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虽然汽车生产和销售再次增长,但汽车市场也有一些亮点:
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全面提升。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汽车总销量的13.4%。“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长为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高地。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15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球第一。经过多年的培育,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达到世界上最完善的水平,产品供应丰富多样。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试用消费转变为安全消费,绿色消费意识逐渐增强。
二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大幅提升。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接近历史最好水平,份额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正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产业转型的时刻,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加快缩小与国外优势企业的差距。目前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部分产品已经可以和合资品牌竞争,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合资品牌。
三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2021年,高端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47.2万辆,同比增长20.7%,高于行业增速14.2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还承载着情感需求,以高档豪华车为代表的高档车受到追捧。目前乘用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竞争时代,以往靠低端市场和低价赢得消费者的模式将不复存在。
四是出口同比快速增长,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2021年,汽车制造商共出口201.5万辆……hicles,同比翻倍。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出口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得益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全球汽车消费也在复苏;中国品牌转型升级已形成优势,供应链较为完整,能及时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新动能。中国汽车工业出口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正在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
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
关于2022年汽车市场的预测,基于对今年主要汽车企业生产和市场情况的预测,结合预测模型分析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预测研究成果,特别是2021年底召开的“2022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峰会”上行业专家的分析,结合对今年汽车市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预测,得出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增长的基本判断。
具体来看,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约5%。其中,乘用车2300万辆,同比增长7%;商用车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份额有望超过18%。
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保证了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做好“六稳”“六保”,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市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定的经济形势将有效保证中国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
二是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总需求依然强劲。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国内流通的顺畅,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中国汽车产量有望继续增长。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引导下,汽车行业新技术不断突破,汽车企业提供的汽车产品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发展。
三是疫情防控措施继续优化,对国内汽车市场的影响趋于减弱。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疫苗接种基本普及,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包括应对预案的成熟度和应对措施的准确性。疫情波动对我国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渐减小,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相比前两年对车市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弱。
第四,随着芯片短缺的逐步缓解,汽车生产将进一步满足汽车需求。根据业内的判断,2021年芯片短缺导致150万辆左右的市场需求受到抑制。随着国际芯片市场调控机制的逐步发挥作用,以及政府、OEM厂商和芯片供应商的共同努力,国内芯片替代方案已逐步实施,预计2022年下半年芯片供应将得到缓解。届时,2021年被抑制的需求将得到释放,成为推动2022年汽车市场增长的积极因素。
五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快速增长,有力支撑了汽车市场需求。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还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叠加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根据初步的行业共识,有可能实现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分别达到20%和40%的国家目标。
第六,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市场化轨道,补贴退坡不会对车市造成明显变化。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逐步发展壮大,规模扩张带来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销售基本步入市场化轨道。同时,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加速应用,新车智能配置不断提升,整车附加值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的压力,因此补贴退坡的影响已经很小。
第七,海外需求旺盛,汽车出口将迎来快速增长。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汽车消费也在复苏;中国的汽车供应链比较完整,产品的综合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可以及时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为完成碳减排目标,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新动能。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率将在20%左右。
总的来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在加速百年汽车工业的重构,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机遇。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为“十四五”汽车工业开了个好头,成功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2022年,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汽车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汽车行业将大有可为。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杂志》2022年2月刊“中国汽车协会之声”专栏。作者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部副主任,敬请关注。
标签:
近日,纬湃科技发布消息称,致力于在2040年实现其全产业链脱碳目标。公司表示最迟到2040年,纬湃科技整个价值链的业务流程,包括从供应商的采购到最终搭载纬湃科技提供的组件和系统全方位实现碳中和。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根据特斯拉内部文件和两位特斯拉员工透露,在2021年第四季度销量目标的压力下,为了应对广泛的半导体短缺,特斯拉决定削减部分车辆转向架中的一个电子控制单元,
1900/1/1 0:00:00近日,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旗下车型“羿参数询价”整装待发,即将踏上欧洲之旅。此次出口车型为“羿”的欧洲版本MobilizeLimo,WLTP续航里程达450公里。
1900/1/1 0:00:00春节假期结束几天后,蔚来汽车公布了“2022春节假期出行报告”,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里,蔚来用户行驶总里程达57366215公里,行驶总时长1737905小时,累计碳减排3771吨。
1900/1/1 0:00:00沃尔沃汽车为瑞典工厂投资11亿美元2月8日,沃尔沃汽车公司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在其瑞典哥德堡工厂投资100亿瑞典克朗(约合11亿美元),为生产纯电动汽车做准备。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数据,截至2月6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37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