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左转,比亚迪右转。
2022年伊始,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两大龙头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试图推动换电池品牌EVOGO破圈的同时,比亚迪的电池业务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合资。
赚钱,不穷。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在国内动力电池总装载量中排名第二,市场占比16.2%;上面是“稳坐钓鱼台”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下面是朝气蓬勃的中创新航和郭萱高科。
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不容忽视,再加上原材料价格暴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自给自足的比亚迪只能按照写好的剧本寻找新的增量市场。于是,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一汽福地”。
1月15日,一汽富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比亚迪和一汽集团分别占股51%和49%,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模块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相关电池工厂将分三期建设,最终可实现年产45GWh的产能,足以供应超过100万辆车的刀片电池。
事实上,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LG新能源等电池巨头都有过类似的操作——与一家车企成立新企业,然后投资一家电池厂扩大产能,同时双方进行进一步绑定;这样一方提供技术,一方提供市场,可以大概率实现特殊意义上的“双赢”。
但是,为什么要说这种合作模式是比亚迪的里程碑呢?
比亚迪的“电池观”离不开福迪。
2021年,不确定性比比皆是。前段时间比亚迪也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购车补贴下降,全系车型价格上涨。是的,你没有看错。即使有刀片电池稳坐中庭,自给自足,比亚迪依然难以抵挡风起云涌的趋势。
一方面要应对成本上涨,另一方面要对抗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在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比亚迪曾经打下的棋子Foday即将派上用场。
福地,来源于《诗经》、《儒林外史》和《桑柔》——“爱人,求福地”的意思是诚实、守信、勤奋。比亚迪用福迪两个字开了一系列公司:福迪电池有限公司、福迪视觉有限公司、福迪科技有限公司、福迪电源有限公司、福迪模具有限公司。
抛开其他“福迪”公司不谈,与动力电池强相关的福迪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可谓历史悠久。福迪电池的名称注册于2019年5月,但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公司还叫“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福迪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已更名为福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一汽福迪”由福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代理,持股51%。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福迪实业并非半路出家,在电池领域拥有100%的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其产品涵盖消费级3C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梯级利用等领域,应用领域涉及IT、汽车、新能源和轻轨交通...
市面上有名的刀锋电池就是出自福迪之手。而且据坊间消息,特斯拉Model Q将搭载刀片式电池,2023年在国内上市;丰田将使用比亚迪技术制造电动汽车;一汽和其他车企也在积极讨论合作...
刀片电池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比亚迪自身的电池供应,还在整个动力电池行业扮演了另一个重要角色——让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拥有一战之力,为目前双方“平分秋色”的市场格局奠定了基础。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功劳都来自于比亚迪和刀片电池,但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磷酸亚铁锂占据上风,在这条路线上下了大注的比亚迪,不仅拥有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还凭借成熟的电池成本控制,进一步拉动了长虹2021年的销量。
透过现象看本质,比亚迪的销售业绩不可能一蹴而就,背后少不了“福地系”这样的公司的支持。连续成立五家“富迪”公司不会是第一家,刚刚上市的比亚迪半导体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不难看出,随着“一汽福迪”的出现,比亚迪的开放战略初见成效。观一叶知秋,福迪电池的存在,让比亚迪更容易在现有电池业务的基础上再向前迈一步,以寻求新的增量市场。毕竟对于所有车企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没有“锂”捣乱,但产能竞争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除了安全,降低成本也是大部分车企转向磷酸铁锂电池的重要原因。只是想不到的是,“锂矿”在市场的追捧下变得火药味十足。
去年的“锂矿截留事件”遥相呼应,同时比亚迪也按捺不住脾气。2022开年加入“抢矿”行列。
当地时间1月12日,智利矿业部宣布,比亚迪和当地一家矿业公司获得了在该国开采锂金属的配额。其中,比亚迪以6100万美元的最高价中标,获得了7-9年勘探权和20年生产权的合同。
不出意外,事故发生在锤子落下后仅两天。当地时间1月14日,智利法院叫停了比亚迪涉及总计8万吨锂金属生产配额的合同。据外媒消息,由于锂矿所在的科皮亚波省(Copiapo)省长和阿塔卡马盐沼(Salar de Atacama)附近的土著社区提出上诉,认为采矿影响环境,采矿合同被中止。
虽然当地法院也表示比亚迪的竞标最终没有取消,但后续结果变得耐人寻味。如果抛开因素,企业间的博弈早在2021年王宁与赣锋锂业的“抢矿”大战就可以找到。至于比亚迪这次的麻烦,就让子弹飞一会吧。
“抢矿”的目的是控制成本,然后用来做电池,除了投资的想法。这个目标可以从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可以进一步推导到竞争即将更加激烈的地方——产能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到2025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规划产能至少达到670GWh;中创新航运力规划将超过500GWh;蜂巢能源制定了“2025年600GWh”的产能目标;郭萱高科也在2021年半年报中写道:力争在2025年实现300GWh的产能...
至于比亚迪,到2025年,其规划的电池产能将超过600GWh。通过公开信息统计,刚刚过去的2021年,比亚迪的扩张计划也已经开始,至少有6个扩张项目正在实施,扩张产能超过170GWh。
“磨刀霍霍”,锋利在哪里?
不难看出,在产能竞争、市场份额竞争、新能源市场强势的今天,各大动力电池企业早已摩拳擦掌。准备上市,准备上市,准备扩产,“特立独行”的比亚迪,也在为新的市场格局积蓄力量。
比亚迪半导体的成功,意味着比亚迪逐步拆分核心技术的战略正式步入正轨。而且,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理念深入人心,零部件、半导体器件、动力电池等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更多的机会正在涌现。这样一个确定的市场就在眼前,说不激动人心是假的。
而且面对整个行业的剧变,车企的反应既是最快的,也是最大的。否则所谓的“灵魂论”也不会这么受人们欢迎。当车企自己对技术变得谨慎,接下来的选择就是:要么“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么“卷起袖子自己干”。
但是,下面这个问题:车企都是自研,Tier1会同意吗?此外,汽车公司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电池业务。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等靠电池为生的“职业赛道成员”是怎么想的?
毫无疑问,旧的规则仍然存在,它们不那么容易被打破,但新规则的人群和制定者也开始积蓄力量,准备试一试。比亚迪的“拆分行动”方式能否成功,暂时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种模式下,2022年新的一年,新格局将会开花结果。
“这次我们爬上去了,我们不会下来了。这一次一定比2015年SUV的冲击波更猛烈,因为这一次的攻击是用电池电控和智能核心技术!“2021年底,王传福在比亚迪六边形大厦崭新的会议室里说。
或许,2022年将成为比亚迪决战的“老规矩”年,但不知道其他从业者能否跟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左转,比亚迪右转。
2022年伊始,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两大龙头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试图推动换电池品牌EVOGO破圈的同时,比亚迪的电池业务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合资。
赚钱,不穷。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在国内动力电池总装载量中排名第二,市场占比16.2%;上面是“稳坐钓鱼台”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下面是朝气蓬勃的中创新航和郭萱高科。
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不容忽视,再加上原材料价格暴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自给自足的比亚迪只能按照写好的剧本寻找新的增量市场。于是,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一汽福地”。
1月15日,一汽富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比亚迪和一汽集团分别占股51%和49%,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模块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相关电池工厂将分三期建设,最终可实现年产45GWh的产能,足以供应超过100万辆车的刀片电池。
事实上,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LG新能源等电池巨头都有过类似的操作——与一家车企成立新企业,然后投资一家电池厂扩大产能,同时双方进行进一步绑定;这样一方提供技术,一方提供市场,可以大概率实现特殊意义上的“双赢”。
但是,为什么要说这种合作模式是比亚迪的里程碑呢?
比亚迪的“电池观”离不开福迪。
2021年,不确定性比比皆是。前段时间比亚迪也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购车补贴下降,全系车型价格上涨。是的,你没有看错。即使有刀片电池稳坐中庭,自给自足,比亚迪依然难以抵挡风起云涌的趋势。
一方面要应对成本上涨,另一方面要对抗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在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比亚迪曾经打下的棋子Foday即将派上用场。
福地,来源于《诗经》、《儒林外史》和《桑柔》——“爱人,求福地”的意思是诚实、守信、勤奋。比亚迪用福迪两个字开了一系列公司:福迪电池有限公司、福迪视觉有限公司、福迪科技有限公司、福迪电源有限公司、福迪模具有限公司。
抛开其他“福迪”公司不谈,与动力电池强相关的福迪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可谓历史悠久。福迪电池的名称注册于2019年5月,但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公司还叫“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福迪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已更名为福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一汽福迪”由福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代理,持股51%。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福迪实业并非半路出家,在电池领域拥有100%的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其产品涵盖消费级3C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梯级利用等领域,应用领域涉及IT、汽车、新能源和轻轨交通...
市面上有名的刀锋电池就是出自福迪之手。而且据坊间消息,特斯拉Model Q将搭载刀片式电池,2023年在国内上市;丰田将使用比亚迪技术制造电动汽车;一汽和其他车企也在积极讨论合作...
刀片电池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比亚迪自身的电池供应,还在整个动力电池行业扮演了另一个重要角色——让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拥有一战之力,为目前双方“平分秋色”的市场格局奠定了基础。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功劳都来自于比亚迪和刀片电池,但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磷酸亚铁锂占据上风,在这条路线上下了大注的比亚迪,不仅拥有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还凭借成熟的电池成本控制,进一步拉动了长虹2021年的销量。
透过现象看本质,比亚迪的销售业绩不可能一蹴而就,背后少不了“福地系”这样的公司的支持。连续成立五家“富迪”公司不会是第一家,刚刚上市的比亚迪半导体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不难看出,随着“一汽福迪”的出现,比亚迪的开放战略初见成效。观一叶知秋,福迪电池的存在,让比亚迪更容易在现有电池业务的基础上再向前迈一步,以寻求新的增量市场。毕竟对于所有车企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没有“锂”捣乱,但产能竞争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除了安全,降低成本也是大部分车企转向磷酸铁锂电池的重要原因。只是想不到的是,“锂矿”在市场的追捧下变得火药味十足。
去年的“锂矿截留事件”遥相呼应,同时比亚迪也按捺不住脾气。2022开年加入“抢矿”行列。
当地时间1月12日,智利矿业部宣布,比亚迪和当地一家矿业公司获得了在该国开采锂金属的配额。其中,比亚迪以6100万美元的最高价中标,获得了7-9年勘探权和20年生产权的合同。
不出意外,事故发生在锤子落下后仅两天。当地时间1月14日,智利法院叫停了比亚迪涉及总计8万吨锂金属生产配额的合同。据外媒消息,由于锂矿所在的科皮亚波省(Copiapo)省长和阿塔卡马盐沼(Salar de Atacama)附近的土著社区提出上诉,认为采矿影响环境,采矿合同被中止。
虽然当地法院也表示比亚迪的竞标最终没有取消,但后续结果变得耐人寻味。如果抛开因素,企业间的博弈早在2021年王宁与赣锋锂业的“抢矿”大战就可以找到。至于比亚迪这次的麻烦,就让子弹飞一会吧。
“抢矿”的目的是控制成本,然后用来做电池,除了投资的想法。这个目标可以从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可以进一步推导到竞争即将更加激烈的地方——产能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到2025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规划产能至少达到670GWh;中创新航运力规划将超过500GWh;蜂巢能源制定了“2025年600GWh”的产能目标;郭萱高科也在2021年半年报中写道:力争在2025年实现300GWh的产能...
至于比亚迪,到2025年,其规划的电池产能将超过600GWh。通过公开信息统计,刚刚过去的2021年,比亚迪的扩张计划也已经开始,至少有6个扩张项目正在实施,扩张产能超过170GWh。
“磨刀霍霍”,锋利在哪里?
不难看出,在产能竞争、市场份额竞争、新能源市场强势的今天,各大动力电池企业早已摩拳擦掌。准备上市,准备上市,准备扩产,“特立独行”的比亚迪,也在为新的市场格局积蓄力量。
比亚迪半导体的成功,意味着比亚迪逐步拆分核心技术的战略正式步入正轨。而且,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理念深入人心,零部件、半导体器件、动力电池等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更多的机会正在涌现。这样一个确定的市场就在眼前,说不激动人心是假的。
而且面对整个行业的剧变,车企的反应既是最快的,也是最大的。否则所谓的“灵魂论”也不会这么受人们欢迎。当车企自己对技术变得谨慎,接下来的选择就是:要么“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么“卷起袖子自己干”。
但是,下面这个问题:车企都是自研,Tier1会同意吗?此外,汽车公司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电池业务。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等靠电池为生的“职业赛道成员”是怎么想的?
毫无疑问,旧的规则仍然存在,它们不那么容易被打破,但新规则的人群和制定者也开始积蓄力量,准备试一试。比亚迪的“拆分行动”方式能否成功,暂时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种模式下,2022年新的一年,新格局将会开花结果。
“这次我们爬上去了,我们不会下来了。这一次一定比2015年SUV的冲击波更猛烈,因为这次的攻击是用电池电控和智能核心技术!”2021年底,王传福在比亚迪六边形大厦崭新的会议室里说。
或许,2022年将成为比亚迪决战的“老规矩”年,但不知道其他从业者能否跟上。
八年,世界(mundus,拉丁文)发生怎样的改变?从2013年8月到2022年1月的八年,蒙迪欧四代向五代跃迁之际,汽车市场的芸芸众生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变是永恒的,
1900/1/1 0:00:00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近日签署协议,收购MeliorMotion公司全部股份。通过本次收购,舍弗勒进一步强化了工业事业部旗下机器人业务领域的产品组合。
1900/1/1 0:00:00广汽传祺的2021年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曾经历过辉煌,也曾跌入过低谷。而现在,说广汽传祺度过了一个传奇的2021年,是因为这个品牌能从低谷中重振旗鼓,在各个细分市场中找回曾经的繁荣。
1900/1/1 0:00:001月27日,创业板上市委2022年第5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BYD半导),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意味着,比亚迪半导体终于要上市了。
1900/1/1 0:00:00据《晚点LatePost》报道,高德地图原产品副总裁陈永海近期加入小鹏汽车,负责管理互联网中心,向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汇报,职级为公司副总裁。原小鹏汽车互联网中心负责人纪宇另有任用。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近年来,随着汽车电气化步伐的加快,对电机封装和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多数汽车应用中,轮毂电机一度因成本过高和动力学问题而被淘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