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1月车企销量给今年车市打了个样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虎年正月,各大车企“开门红”,开启了今年的竞争新局面。

事实上,在核心缺失、疫情笼罩下的2021年汽车市场,很多汽车企业都表现出了受委屈的心理。所以,在进入一个新的战场时,汽车公司的销售目标都被提得很高,普遍增幅在20%以上(参考《汽车公司销售目标对比》,“吹牛”在TA中是最好的)。

但从1月份的销量情况和排名结构来看,并参考去年的销量排名数据,基本锚定了全年主流车企的市场表现。比如一汽-大众依然保持冠军的风格,自主三强之间的竞争开始出现新格局。吉利和长安穷追不舍,把长城甩在后面,比亚迪和奇瑞赶上长城,自主车迎来一个自己有多强的局面。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前十名中,SAIC的拐点依旧,大众、通用、通用五菱的表现依旧艰难。去年表现不俗的SAIC乘用车,遗憾的是1月份没有迎来10万辆的突破;日系品牌日产坚持而丰田激进,呈现出德系和日系竞争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本田没有一年销售数百万美元的趋势。是否可以说本田愿意交出中国市场的品牌亚军?

从去年到今年1月的惯性表现,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今年车市的缩影。不过,最近公社和一评了解到,部分车企面对2022年的市场心态,依然不太平。燃油车、混动、新能源之间的激战,车企之间的追逐,核心缺失的不确定性,或者潜在的价格战,都将成为2022年车市的变数。

那么谁能在乱世中找到新的机会呢?

挤进10万辆的门槛

如果前十家车企都制定了销量破百万的目标,那么月销量10万辆应该是前十家车企的保底成绩。

去年12月,9家车企月销10万辆,但在本该是旺季的1月,月销10万辆的车企减少到6家。当然,还有1月份春节放假,部分地区疫情等因素。但仍有9家车企月销量超过9万辆,基本确认这9家车企将成为2022年销量前十的车企。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前5名车企,南北大众、上汽通用、吉利、长安、东风日产将成为直接竞争对手。依靠奥迪品牌的一汽-大众很可能会保持这一头衔。吉利和长安今年也要和上汽大众“拼”进前三。毕竟今年两个自主品牌的产品力和势头都相当不错,这显然增加了上汽大众的压力。

前5名的份额被瓜分了。至于谁掉到第六了?上汽通用或东风日产是否参与仍有待观察。至少两家公司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地位变得有些松动了。日产主流SUV琦君的倒下,势必成为日产2022年最大的短板;上汽通用旗下的雪佛兰沉寂,别克品牌增长乏力,是上汽通用最大的变数。

此外,排名8-10位的长城、比亚迪、奇瑞三大自主品牌也将在今年迎来爆发之年。前者会在很多品类上持续发力,势头强劲,这种惯性趋势会持续下去;中国人依靠DM-i成为当前混动领域的领头羊,大有赶超日系混动之势;后者在奇瑞、捷途、星途的多品牌组合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三个自主品牌将成为今年前十的常青树,推动中国品牌在前十的份额达到五个,进一步推动中国品牌不断与合资品牌对抗。

从2018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开始重新洗牌,自主品牌的格局已经形成,边缘品牌已经退市,剩下的就是那些有绝对竞争力的车企。从去年开始,面对咄咄逼人的自主品牌发起的进攻,势必会有一些实力较弱的合资品牌继续失去市场份额,其中韩系和部分美系品牌将成为“重灾区”。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北京现代和东风大岳起亚1月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0.1%和22.8%,不包括一汽丰田1月因疫情关闭工厂。这两个品牌是跌幅最高的前30家车企。至于现代起亚在中国的复兴,显然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甚至试图“走自己的路”去搞全球一体化。

不重视中国市场的汽车公司注定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但更多的车企,如上汽通用、广汽菲克,却无能为力。沉默的雪佛兰和狭隘的Jeep,这两家车企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母公司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应对,最后不断被边缘化。

相反,另一家美国车企福特品牌,在“福特中国2.0”战略之后,越来越进步。其中合资公司江铃福特1月实现54.8%的增长,长安福特去年累计销量增长21.5%。虽然长安福特1月份表现不佳,但主要原因可能是为了给新一代蒙迪欧和全新四缸福克斯让路。随着未来新产品的推出,长安福特值得期待。

所以,与其说车企跨过10万辆的门槛只是为了实现销量目标,不如说只有跨过这条标准线,才能真正在中国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合资品牌以高价值的产品形成了品牌的护城河,所以自主品牌的急行军不仅是燃油车改进的需要,也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自主战争

在30个主力自主品牌的围剿下,1月份自主品牌份额达到44.6%。德系份额21.4%,日系份额21.1%,基本形成了与自主品牌分庭抗礼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1月增速达到14.1%,德系只有2.4%,日系下滑2.3%。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去年以来,自主品牌表现出了突出的竞争力。1月份自主车企前30名中,仅有6家车企销量同比下滑,10家车企增速超过100%。但在没落的车企中,有奔腾、北汽、华晨鑫源、姜奇集团等弱势品牌,吉利、长城、五菱也遭遇滑铁卢。

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吉利和长城2022年165万辆和190万辆的销量目标。头部自主品牌,包括奇瑞汽车和比亚迪汽车,都制定了相对较高的销量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在于纯电动车之外的混合动力路线的兴起。

去年,在比亚迪DM-i的带领下,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1.2%,略高于纯电动汽车的168.6%。长安的iDD,吉利的雷神动力,长城的DHT,奇瑞的鲲鹏DHT都已经正式发布,可见今年将是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年。

此外,传统车企中的纯电动品牌已经站稳脚跟,新势力已经站上了年销量10万辆的标杆。氪、智基、奥伊塔等独立新型高端公司也已进入交付阶段。未来,自主品牌将在燃油汽车领域发力……les和电动车,不断蚕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在电动化方面,德系车企的表现比日系更激进。大众的ID。系列,宝马的iX和I系列,奔驰的EQ系列都已经投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日本“田亮”和日产至今没有上市真正的电气化产品。因此,德国部在电气化市场获得了更多的经验。

1月份,日本品牌小幅落后于德国品牌。主要原因是一汽丰田1月份在天津遭遇疫情,导致工厂关闭,卡罗拉车型停产。所以今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疫情的爆发。截至目前,已有多个汽车产业城市爆发,这也将影响未来汽车企业的销售趋势。

但从整体环境来看,在扩大内需战略的要求下,2022年汽车消费仍将是国家层面的重要发力点,鼓励汽车消费的必要性上升。所以,所有车企要做的,就是在诸多不确定性中,抓住确定的发力点。虎年正月,各大车企“开门红”,开启了今年的竞争新局面。

事实上,在核心缺失、疫情笼罩下的2021年汽车市场,很多汽车企业都表现出了受委屈的心理。所以,在进入一个新的战场时,汽车公司的销售目标都被提得很高,普遍增幅在20%以上(参考《汽车公司销售目标对比》,“吹牛”在TA中是最好的)。

但从1月份的销量情况和排名结构来看,并参考去年的销量排名数据,基本锚定了全年主流车企的市场表现。比如一汽-大众依然保持冠军的风格,自主三强之间的竞争开始出现新格局。吉利和长安穷追不舍,把长城甩在后面,比亚迪和奇瑞赶上长城,自主车迎来一个自己有多强的局面。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前十名中,SAIC的拐点依旧,大众、通用、通用五菱的表现依旧艰难。去年表现不俗的SAIC乘用车,遗憾的是1月份没有迎来10万辆的突破;日系品牌日产坚持而丰田激进,呈现出德系和日系竞争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本田没有一年销售数百万美元的趋势。是否可以说本田愿意交出中国市场的品牌亚军?

从去年到今年1月的惯性表现,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今年车市的缩影。不过,最近公社和一评了解到,部分车企面对2022年的市场心态,依然不太平。燃油车、混动、新能源之间的激战,车企之间的追逐,核心缺失的不确定性,或者潜在的价格战,都将成为2022年车市的变数。

那么谁能在乱世中找到新的机会呢?

挤进10万辆的门槛

如果前十家车企都制定了销量破百万的目标,那么月销量10万辆应该是前十家车企的保底成绩。

去年12月,9家车企月销10万辆,但在本该是旺季的1月,月销10万辆的车企减少到6家。当然,还有1月份春节放假,部分地区疫情等因素。但仍有9家车企月销量超过9万辆,基本确认这9家车企将成为2022年销量前十的车企。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前5名车企,南北大众、上汽通用、吉利、长安、东风日产将成为直接竞争对手。依靠奥迪品牌的一汽-大众很可能会保持这一头衔。吉利和长安今年也要和上汽大众“拼”进前三。毕竟今年两个自主品牌的产品力和势头都相当不错,这显然增加了上汽大众的压力。

前5名的份额被瓜分了。至于谁掉到第六了?上汽通用或东风日产是否参与仍有待观察。至少两家公司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地位变得有些松动了。日产主流SUV琦君的倒下,势必成为日产2022年最大的短板;上汽通用旗下的雪佛兰沉寂,别克品牌增长乏力,是上汽通用最大的变数。

此外,排名8-10位的长城、比亚迪、奇瑞三大自主品牌也将在今年迎来爆发之年。前者会在很多品类上持续发力,势头强劲,这种惯性趋势会持续下去;中国人依靠DM-i成为当前混动领域的领头羊,大有赶超日系混动之势;后者在奇瑞、捷途、星途的多品牌组合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三个自主品牌将成为今年前十的常青树,推动中国品牌在前十的份额达到五个,进一步推动中国品牌不断与合资品牌对抗。

从2018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开始重新洗牌,自主品牌的格局已经形成,边缘品牌已经退市,剩下的就是那些有绝对竞争力的车企。从去年开始,面对咄咄逼人的自主品牌发起的进攻,势必会有一些实力较弱的合资品牌继续失去市场份额,其中韩系和部分美系品牌将成为“重灾区”。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北京现代和东风大岳起亚1月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0.1%和22.8%,不包括一汽丰田1月因疫情关闭工厂。这两个品牌是跌幅最高的前30家车企。至于现代起亚在中国的复兴,显然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甚至试图“走自己的路”去搞全球一体化。

不重视中国市场的汽车公司注定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但更多的车企,如上汽通用、广汽菲克,却无能为力。沉默的雪佛兰和狭隘的Jeep,这两家车企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母公司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应对,最后不断被边缘化。

相反,另一家美国车企福特品牌,在“福特中国2.0”战略之后,越来越进步。其中合资公司江铃福特1月实现54.8%的增长,长安福特去年累计销量增长21.5%。虽然长安福特1月份表现不佳,但主要原因可能是为了给新一代蒙迪欧和全新四缸福克斯让路。随着未来新产品的推出,长安福特值得期待。

所以,与其说车企跨过10万辆的门槛只是为了实现销量目标,不如说只有跨过这条标准线,才能真正在中国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合资品牌以高价值的产品形成了品牌的护城河,所以自主品牌的急行军不仅是燃油车改进的需要,也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自主战争

在30个主力自主品牌的围剿下,1月份自主品牌份额达到44.6%。德系份额21.4%,日系份额21.1%,基本形成了与自主品牌分庭抗礼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1月增速达到14.1%,德系只有2.4%,日系下滑2.3%。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去年以来,自主品牌表现出了突出的竞争力。1月份自主车企前30名中,仅有6家车企销量同比下滑,10家车企增速超过100%。但在没落的车企中,有奔腾、北汽、华晨鑫源、姜奇集团等弱势品牌,吉利、长城、五菱也遭遇滑铁卢。

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吉利和长城2022年165万辆和190万辆的销量目标。头部自主品牌,包括奇瑞汽车和比亚迪汽车,都制定了相对较高的销量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在于纯电动车之外的混合动力路线的兴起。

去年,在比亚迪DM-i的带领下,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1.2%,略高于纯电动汽车的168.6%。长安的iDD,吉利的雷神动力,长城的DHT,奇瑞的鲲鹏DHT都已经正式发布,可见今年将是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年。

此外,传统车企中的纯电动品牌已经站稳脚跟,新势力已经站上了年销量10万辆的标杆。氪、智基、奥伊塔等独立新型高端公司也已进入交付阶段。未来,自主品牌将在燃油汽车领域发力……les和电动车,不断蚕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Chang 'an, Volkswagen, Ford, Great Wall, Nissan

在电气化方面,德系车企的表现比日系更激进。大众的ID。系列,宝马的iX和I系列,奔驰的EQ系列都已经投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日本“田亮”和日产至今没有上市真正的电气化产品。因此,德国部在电气化市场获得了更多的经验。

1月份,日本品牌小幅落后于德国品牌。主要原因是一汽丰田1月份在天津遭遇疫情,导致工厂关闭,卡罗拉车型停产。所以今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疫情的爆发。截至目前,已有多个汽车产业城市爆发,这也将影响未来汽车企业的销售趋势。

但从整体环境来看,在扩大内需战略的要求下,2022年汽车消费仍将是国家层面的重要发力点,鼓励汽车消费的必要性上升。所以,所有车企要做的,就是在诸多不确定性中,抓住确定的发力点。

标签:长安大众福特长城日产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就违反《清洁空气法》与EPA达成和解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监管机构认定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Fremont)的汽车装配厂违反了《清洁空气法》之后,特斯拉与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达成了和解协议。

1900/1/1 0:00:00
削弱噪音来源 宝马官方公布 i7 声学测试细节

尽管由于纯电车没有发动机,所以噪音相对于燃油车要小很多,但是风噪和胎噪还是存在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噪音过大也会影响驾驶或乘坐心情,所以降低电动车噪音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1900/1/1 0:00:00
猜猜这次玩什么 五菱获批GAMEBOY商标

今日,五菱汽车宣布其已获批GAMEBOY商标,并让大家猜猜此次“玩什么”。该商标采用红、白、黑的配色,颇具时尚感;较大的“GB”配合较小的“GAMEBOY”,整体设计风格简约。

1900/1/1 0:00:00
激进的理想,停摆的现代

当新能源产业进入白热化的竞争,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间的博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人能一次次的较量中拔得头筹,难么,就会有人深陷泥淖,惴惴不安。

1900/1/1 0:00:00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不易燃含水有机电解质 提高锌电池的安全性

盖世汽车讯水性锌电池一直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品,因其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成本优势。然而,在使用含水电解质的情况下,锌负极会出现枝晶失效、腐蚀和析氢现象,导致电池性能快速下降。

1900/1/1 0:00:00
爱驰汽车与量子出行合作,聚焦智能出行

盖世汽车从爱驰汽车官方获悉,日前其与量子出行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交通、交通大数据解决方案、高端网约车运营、新能源汽车推广、共享汽车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