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2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Beijing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新能源汽车、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的碳中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内容,我们梳理了其中的要点:1。过去一年,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捍卫蓝天碧水净土的成果。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继续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亿千瓦。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发布。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源消费强度目标在“十四五”期间统筹考核,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材料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3、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退税问题。4.促进消费持续复苏。多渠道增加个人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回暖,发展消费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5、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提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等管网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加向民生项目倾斜,努力弥补社会民生领域的短板。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实行能耗单独核算。6.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与修复,妥善处理发展与减排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击污染。加强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流、湖泊、海湾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回收等环保产业扶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区划控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让我们的家园更绿更美。8.有序推进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的碳中和。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原则,统筹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电节能减碳转型、弹性转型和供热转型。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电源的规划建设,增强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的盲目发展。推动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减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Beijing

第一电动网还整理了我提到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说法……2008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2021:要稳定和扩大消费。其中,稳步提高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2020年: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主要包括: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拉动消费新需求,助力产业升级。2019年:稳定汽车消费,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买优惠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研发,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商独资经营。2018年: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开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二手车限迁政策全面取消。2017:要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开展高排放机动车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加快国六标准燃油在重点领域的推广使用。2016年:搞活二手车市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建设。2015:要为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而努力奋斗。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人心之痛,必须铁腕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所有在2005年底前注册和运营的黄标车都要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扬尘等关键环节,完善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机制,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和“三网”融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研发和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2009年,在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研制了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支持和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e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2008年,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工农业节水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从上面可以看出,自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以来,除了2021年提到充电设施、2013年和2017年提到清洁能源外,每一届都提到了“新能源汽车”。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Beijing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新能源汽车、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的碳中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内容,我们梳理了其中的要点:1。过去一年,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捍卫蓝天碧水净土的成果。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继续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亿千瓦。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发布。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源消费强度目标在“十四五”期间统筹考核,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材料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3、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退税问题。4.促进消费持续复苏。多渠道增加个人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回暖,发展消费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5、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提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等管网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加向民生项目倾斜,努力弥补社会民生领域的短板。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实行能耗单独核算。6.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与修复,妥善处理发展与减排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击污染。加强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流、湖泊、海湾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回收等环保产业扶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区划控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让我们的家园更绿更美。8.有序推进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的碳中和。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原则,统筹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电节能减碳转型、弹性转型和供热转型。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电源的规划建设,增强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的盲目发展。推动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减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Beijing

第一电动网还整理了我提到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说法……2008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2021:要稳定和扩大消费。其中,稳步提高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2020年: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主要包括: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拉动消费新需求,助力产业升级。2019年:稳定汽车消费,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买优惠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研发,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商独资经营。2018年: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开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二手车限迁政策全面取消。2017:要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开展高排放机动车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加快国六标准燃油在重点领域的推广使用。2016年:搞活二手车市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建设。2015:要为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而努力奋斗。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人心之痛,必须铁腕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所有在2005年底前注册和运营的黄标车都要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扬尘等关键环节,完善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机制,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2011年: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能源节约……tion、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和“三网”融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研发和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2009年,在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研制了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支持和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e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2008年,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工农业节水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从上面可以看出,自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以来,除了2021年提到充电设施、2013年和2017年提到清洁能源外,每一届都提到了“新能源汽车”。

标签: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2022年,看看传祺怎么“混”

在经历了疫情滋扰、国际形势骤变的这几年,当下的中国车企,确确实实跳出了往日甘为人后的生存环境,开始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隶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华章。

1900/1/1 0:00:00
欧拉停止接单,火爆的新能源小车背后满是脆弱

作为欧拉品牌的CEO,剑拔弩张的新能源市场格局、瞬息万变的供应链危机、间不容发的战略布局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董玉东的判断力与执行力。

1900/1/1 0:00:00
挪威2月新车销量下跌24% 红旗EHS9排名上涨

盖世汽车讯据彭博社报道,挪威道路交通信息委员会(NorwegianInformationCouncilforRoadTraffic)汇编的数据显示,

1900/1/1 0:00:00
【2022两会】长城汽车王凤英提三项议案建议,聚焦产能利用率、电池安全与车规级芯片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在此之前,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公布了三项议案建议,聚焦产能利用率、电池安全与车规级芯片。

1900/1/1 0:00:00
博世携三菱商事、蓝谷能源达成合作,进军换电领域

3月4日,博世官方宣布其已于近日同三菱商事、蓝谷能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就建立合作,利用蓝谷能源的换电平台、博世的云端电池管理技术以及三菱商事的电池服务商业化能力,

1900/1/1 0:00:00
聚焦产能利用率、电池安全与车规级芯片 全国人大代表王凤英提三项议案建议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作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将第十五次参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