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主车企正在疯狂拓展业务边界,如比亚迪将农机纳入计划,长城汽车进军两轮市场,吉利汽车“逆流”做手机。
与此同时,自主零部件企业也没闲着。
打破原有的商业界限
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在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那些原本专注于传统领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向新能源、智能化等热门赛道进发。
以万里扬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自主输电企业,近年来在现有客户基础上不断向新能源领域拓展。
据悉,面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万里扬凭借多年积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试制测试能力,在乘用车领域成功研发出基于CVT的DHT混合动力系统。最新消息显示,该系统已经完成了三家客户的试驾、驾驶测评、油耗和动力性能测试。目前,万里扬正在积极推进批量生产的定点工作,也在积极与国内外其他汽车厂对接。
与此同时,万里扬和博世共同开发了全球首款纯电动汽车无级变速器产品(ECVT)。此外,根据车辆型号和具体场景,公司还在建立更多的HEV和PHEV动力总成技术路线。
如果万里扬的布局是可以预见的,很难想象万里扬也将“手”伸向了储能领域。

万里扬能源已完成股权变更;图片来源:万里扬公告截图
3月初一日,万里扬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里扬能源”)已完成股权、公司性质等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相应营业执照。
这意味着,今年年初宣布的“万里扬收购万里扬能源51%股权”一事已经尘埃落定,这将使万里扬发展储能电站、电力市场现货交易等业务。
就像万里扬大跨度布局储能一样,云内电力在充电桩支付系统的布局也是出人意料。
云内动力是一家发动机R&D及制造企业。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过渡到国六自然是一个重大的发展轨迹。事实上,公司正在有序推进这一进程。今年1月,云内动力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的车用发动机已经占到80%以上。
此外,Gaspar了解到,云内动力已经通过充电桩支付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资料显示,2017年3月,云内动力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敏特科技100%股权。据披露,名特科技主营业务为各类工业级卡支付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极具竞争力的工业级卡支付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云内电力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生产的充电桩支付系统已经达到全国80%左右的份额。
当然,不仅仅是万里扬等传统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在新兴领域的企业也不满足于现有的“地盘”。
可以看出,就连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谋划新的布局。
据悉,继今年1月发布换电服务品牌EVOGO和“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底宣布了两大行动。
一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时代电务与福建高速集团旗下高速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福建省高速电力交换网络,推进福建高速服务区和站点的换电站建设和运营,适时拓展周边省份的相关业务。

电重卡福宁干线示范运营启动;图片来源: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二、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参股公司宁浦时代与宁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共同探索重型卡车换电在商业全场景领域的应用。
显然,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多维度加速换电业务。
焦虑之下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像上面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而无论是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电力交易所,万里扬做储能,还是其他相关的布局,虽然在具体方向上有差异,但都是在努力抢占优质赛道。
例如,万里扬看重的是储能行业的火爆前景。众所周知,在政策和新能源汽车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下,现在上游储能行业高速发展。正因如此,蜂巢能源、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涌入这一领域,而当代安普科技作为国内储能行业的龙头,在储能市场的超高占有率也让其受益匪浅。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改电也是如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的背景下,电池替代模式凭借其在电池统一管理、梯级利用、可再生利用等领域的发展潜力进入大众视野。在“后补贴时代”,市场迫切需要降低整车成本,因此以电池更换模式为支撑的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成为市场热点。电交所也是目前国家政策提倡的方向。
云内电力加入充电桩支付系统的赛道,自然是基于看好的市场潜力。现在无论是政策还是企业层面都在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预计到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大幅增加。云内电力指出,随着未来充电桩的增多,其充电桩支付系统也将迎来机遇。
当然,在上述美好愿景的背后,也有不少企业的焦虑。
众所周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牢牢占据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154.5GWh,其中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超过80GWh,以52.1%的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
业绩方面,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其全年净利润将达到140亿至1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至195.52%。据悉,这是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盈利水平。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业绩预告;图片来源: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截图
从这个角度看,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似乎可以“躺平”就好,但为何如此着急地部署换电?
从原因上看,除了市场前景、政策和自身优势之外,还有一大点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后,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正如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所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能有限,不可能满足这么多汽车公司的供应需求,因此汽车公司必须寻找其他供应商。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超过50%的市场份额赋予了它太多的话语权,这也不是汽车公司乐于看到的。
事实上,目前很多车企都在寻找除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外的电池供应商,二线及以上电池企业在技术和产能上确实在追赶。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必须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像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风光,是很难高枕无忧的,其他企业的焦虑可想而知。
玩的好还是玩的不好?这是可能的。
在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焦虑要靠自己的行动来解决。相关企业拓宽业务边界,为原有业务增添新的翅膀,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当然,既然是新的尝试,既有发挥好的机会,也有发挥不好的可能。
事实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选择换电时,就面对了这两种声音。
看好的一方认为,良好的市场前景,结合当代安普科技50%的市场份额和行业领先的技术支持,当代安普科技在电力交易所的布局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优势,有很大的机会做得更好。
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公布的信息来看,其换电方案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
据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换电方案主要由换电块、快速换电站、APP三个产品组成。
其中“巧克力换电池块”采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CTP技术,单块电池可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续航,并可自由组合,灵活匹配不同的续航需求。据说这种电池可以应用在A00、B到C的乘用车和物流车上,可以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的纯电动平台开发的车型,以及未来三年内上市的车型。
就快换站而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标准站只需要三个车位,站内可存放48个换电块。不同版本的换电站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更关键的是,只需要一分钟左右就可以改变单块的威力。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换电站可存放48个换电块;图片来源: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设计了配套的APP。用户可以通过APP自由选择租用的电块数量。如果他们要长途旅行,可以选择两三个街区,上班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街区。
不过,除了看好的声音,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换电领域的发展空间有限。
众所周知,电动车上的动力电池组规格、型号、接口、参数都不一样。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单个电站只能服务单一品牌,电站多车服务处于前期试点阶段。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试图打破电池和汽车之间的壁垒。如上所述,“巧克力换电池器”可以适配全球80%的纯电动平台开发的车型。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希望所有品牌的汽车都能使用“巧克力换电”,相当于提供了第三方标准方案。如果汽车公司想加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换电站,他们需要遵循其电池标准。
而如果执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标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电动汽车产业链的话语权将得到提升,这似乎是车企无法接受的。站在车企的角度,为了抢占先机,很少有车企愿意开放换电接口,接受第三方制定的电池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力交易市场的发展可能是有限的。
相对于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力交易所布局的不确定性,云内电力在充电桩支付业务上的发展似乎得到了明确的反馈。如上所述,其比例已经高达80%。
但需要指出的是,从云内电力的整体营收来看,这部分业务占比很小。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内燃机行业占比96.78%,电子行业占比0.71%。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冲击下,云内动力可能要做更多的尝试。近年来,自主车企正在疯狂拓展业务边界,如比亚迪将农机纳入计划,长城汽车进军两轮市场,吉利汽车“逆流”做手机。
与此同时,自主零部件企业也没闲着。
打破原有的商业界限
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在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那些原本专注于传统领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向新能源、智能化等热门赛道进发。
以万里扬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自主输电企业,近年来在现有客户基础上不断向新能源领域拓展。
据悉,面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万里扬凭借多年积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试制测试能力,在乘用车领域成功研发出基于CVT的DHT混合动力系统。最新消息显示,该系统已经完成了三家客户的试驾、驾驶测评、油耗和动力性能测试。目前,万里扬正在积极推进批量生产的定点工作,也在积极与国内外其他汽车厂对接。
与此同时,万里扬和博世共同开发了全球首款纯电动汽车无级变速器产品(ECVT)。此外,根据车辆型号和具体场景,公司还在建立更多的HEV和PHEV动力总成技术路线。
如果万里扬的布局是可以预见的,很难想象万里扬也将“手”伸向了储能领域。

万里扬能源公司已经完成……何股权变更;图片来源:万里扬公告截图
3月初一日,万里扬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里扬能源”)已完成股权、公司性质等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相应营业执照。
这意味着,今年年初宣布的“万里扬收购万里扬能源51%股权”一事已经尘埃落定,这将使万里扬发展储能电站、电力市场现货交易等业务。
就像万里扬大跨度布局储能一样,云内电力在充电桩支付系统的布局也是出人意料。
云内动力是一家发动机R&D及制造企业。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过渡到国六自然是一个重大的发展轨迹。事实上,公司正在有序推进这一进程。今年1月,云内动力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的车用发动机已经占到80%以上。
此外,Gaspar了解到,云内动力已经通过充电桩支付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资料显示,2017年3月,云内动力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敏特科技100%股权。据披露,名特科技主营业务为各类工业级卡支付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极具竞争力的工业级卡支付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云内电力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生产的充电桩支付系统已经达到全国80%左右的份额。
当然,不仅仅是万里扬等传统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在新兴领域的企业也不满足于现有的“地盘”。
可以看出,就连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谋划新的布局。
据悉,继今年1月发布换电服务品牌EVOGO和“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底宣布了两大行动。
一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时代电务与福建高速集团旗下高速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福建省高速电力交换网络,推进福建高速服务区和站点的换电站建设和运营,适时拓展周边省份的相关业务。

电重卡福宁干线示范运营启动;图片来源: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二、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参股公司宁浦时代与宁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共同探索重型卡车换电在商业全场景领域的应用。
显然,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多维度加速换电业务。
焦虑之下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像上面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而无论是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电力交易所,万里扬做储能,还是其他相关的布局,虽然在具体方向上有差异,但都是在努力抢占优质赛道。
例如,万里扬看重的是储能行业的火爆前景。众所周知,在政策和新能源汽车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下,现在上游储能行业高速发展。正因如此,蜂巢能源、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涌入这一领域,而当代安普科技作为国内储能行业的龙头,在储能市场的超高占有率也让其受益匪浅。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改电也是如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的背景下,电池替代模式凭借其在电池统一管理、梯级利用、可再生利用等领域的发展潜力进入大众视野。在“后补贴时代”,市场迫切需要降低整车成本,因此以电池更换模式为支撑的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成为市场热点。电交所也是目前国家政策提倡的方向。
云内电力加入充电桩支付系统的赛道,自然是基于看好的市场潜力。现在无论是政策还是企业层面都在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预计到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大幅增加。云内电力指出,随着未来充电桩的增多,其充电桩支付系统也将迎来机遇。
当然,在上述美好愿景的背后,也有不少企业的焦虑。
众所周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牢牢占据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154.5GWh,其中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超过80GWh,以52.1%的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
业绩方面,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其全年净利润将达到140亿至1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至195.52%。据悉,这是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盈利水平。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业绩预告;图片来源: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截图
从这个角度看,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似乎可以“躺平”就好,但为何如此着急地部署换电?
从原因上看,除了市场前景、政策和自身优势之外,还有一大点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后,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正如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所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能有限,不可能满足这么多汽车公司的供应需求,因此汽车公司必须寻找其他供应商。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超过50%的市场份额赋予了它太多的话语权,这也不是汽车公司乐于看到的。
事实上,目前很多车企都在寻找除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外的电池供应商,二线及以上电池企业在技术和产能上确实在追赶。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必须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像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风光,是很难高枕无忧的,其他企业的焦虑可想而知。
玩的好还是玩的不好?这是可能的。
在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焦虑要靠自己的行动来解决。相关企业拓宽业务边界,为原有业务增添新的翅膀,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当然,既然是新的尝试,既有发挥好的机会,也有发挥不好的可能。
事实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选择换电时,就面对了这两种声音。
看好的一方认为,良好的市场前景,结合当代安普科技50%的市场份额和行业领先的技术支持,当代安普科技在电力交易所的布局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优势,有很大的机会做得更好。
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公布的信息来看,其换电方案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
据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换电方案主要由换电块、快速换电站、APP三个产品组成。
其中“巧克力换电池块”采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CTP技术,单块电池可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续航,并可自由组合,灵活匹配不同的续航需求。据说这种电池可以应用在A00、B到C的乘用车和物流车上,可以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的纯电动平台开发的车型,以及未来三年内上市的车型。
就快换站而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标准站只需要三个车位,站内可存放48个换电块。不同版本的换电站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更关键的是,只需要一分钟左右就可以改变单块的威力。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换电站可存放48个换电块;图片来源: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设计了配套的APP。用户可以通过APP自由选择租用的电块数量。如果他们要长途旅行,可以选择两三个街区,上班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街区。
不过,除了看好的声音,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换电领域的发展空间有限。
众所周知,电动车上的动力电池组规格、型号、接口、参数都不一样。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单个电站只能服务单一品牌,电站多车服务处于前期试点阶段。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试图打破电池和汽车之间的壁垒。如上所述,“巧克力换电池器”可以适配全球80%的纯电动平台开发的车型。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希望所有品牌的汽车都能使用“巧克力换电”,相当于提供了第三方标准方案。如果汽车公司想加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换电站,他们需要遵循其电池标准。
而如果执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标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电动汽车产业链的话语权将得到提升,这似乎是车企无法接受的。站在车企的角度,为了抢占先机,很少有车企愿意开放换电接口,接受第三方制定的电池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力交易市场的发展可能是有限的。
相对于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力交易所布局的不确定性,云内电力在充电桩支付业务上的发展似乎得到了明确的反馈。如上所述,其比例已经高达80%。
但需要指出的是,从云内电力的整体营收来看,这部分业务占比很小。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内燃机行业占比96.78%,电子行业占比0.71%。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冲击下,云内动力可能要做更多的尝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清算中心,开展了2019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以及20192021年度补助资金预拨测算工作。
1900/1/1 0:00:00来源:魏牌作者秦章勇编辑李欢欢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新势力车企销量几近“腰斩”,理想ONE的交付量却仍然超过8000辆,再度成为新势力车企月度销冠。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初创企业LordstownMotors表示,对与富士康合作的进展感到失望,这引发了人们对其出售一家工厂并开始商业化生产的质疑。随后,该公司股价下跌。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根据沃尔沃汽车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今年2月,该公司全球销量为42067辆,同比下降172。不过该公司声称,消费者对沃尔沃汽车的需求依然强劲。
1900/1/1 0:00:00受新冠病肺炎疫情、跨行业原材料短缺等外部因素的持续影响,同时恰逢中国传统春节假期,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2022年2月销量为77494台,同比增长25。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