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电车灵魂五问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李在北京车展期间发布了面向家庭的全球智能旗舰SUV,产品正式命名为:理想L9。”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就在上周,当大家都在疑惑第二款新车X01的官方名称是什么的时候?其官方微博选择了带头。

作为一个旁观者,坦白说,面对这样的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毕竟从李一到L9,至少在名字上没有直接的联系和传承,间接代表了作为创始人的李湘放弃了原有的命名体系。

毕竟按照他最初的想法,他本应该效仿苹果的iPhone,采用一个永远不变的前缀,只换一个简单后缀的数字来代表机型的新旧方式。

这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智能电动车领域可以做到,但不那么适合。原因是多维的。

命名,简单。

我想问一下,纵观现在的汽车行业,哪个品牌的产品序列命名法最明显?就我个人而言,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票给德国的BBA。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从宝马1系到宝马7系,从奔驰A级到奔驰S级,从奥迪A3到奥迪A8;从宝马X1到宝马X7,从奔驰GLA到奔驰GLS,从奥迪Q2到奥迪Q8。

轿车和SUV的定位顺序不同,级别和价格可以用简单的字母和数字直观的表达出来。对于对相关知识不是很了解的普通消费者,也能更好的分辨。

而只是以上面提到的成功模式作为参考,我想说:“电车命名很简单。”

可喜可贺的是,仅从目前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的部分新能源车企来看,他们采取了趋同的方式。

以蔚来为例,整个SUV产品序列都以前缀“ES”命名,后缀数字的大小代表了车型的级别。ES8和ES6也是如此,包括即将正式亮相的ES7。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因为EC6是轿跑SUV,所以EC6中间的字母用代表轿跑的“C”代替了“S”,但并不妨碍这款车型的定位一目了然。

纵观汽车序列,仔细观察今年3月和9月即将交付的新车ET7和ET5。不难发现“ET”已经作为前缀使用,后缀数字的大小也代表了车型的级别。

同样,小鹏作为其第一款SUV车型被命名为G3,而今年即将进入小鹏的G9则无需进一步解释。汽车序列,从小鹏P7到去年9月正式上市的小鹏P5,有异曲同工之妙。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文章开头提到的理想,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全新车型L9上市后,下一个计划的产品很可能是“L7”。自此正式回归主流车企惯用的命名体系。

至于新车月销量呈爆发式增长的比亚迪,更像是一个略有不同的存在。王朝系列中的唐、汉、宋、元、秦家族分别代表了SUV和轿车的不同级别,但仅从终端消费者的反馈来看,还是很清晰的。

下面几页,我想说说有轨电车命名过程中充满槽点的品牌。

第一个是欧拉。相信最近几天,大部分人对黑猫白猫因为整车成本问题无法主动停止接单的新闻都略有耳闻。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但我想说的是,简单的把这两款A00级的车和好猫、闪电猫、朋克猫甚至以后更多的“猫系列”放在一起,仅凭名字怎么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呢?

想了很久,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可否认的是,以上命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赢得更多的关注,赚足外界的声音,但直观性并不尽如人意。对第一次知道这个品牌的消费者来说,不是很友好。

相比之下,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动化浪潮,看似有些懵懵懂懂的日系代表车企丰田和本田,今年将交出自己在该板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答卷”。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但仅从车辆名称来看,无论是前者的“bZ4X”还是后者的“e:NP1”,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很复杂,很难读懂,也没有很清晰的记忆点。

不仔细了解,就无法直接得到更具体的关于级别和定位的信息。这种情况对于两个承担“开发”重任的新产品来说,可能是不利的。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很多事情已经成了定式,没有改变的可能。所以需要从其他维度想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好在卖爆款电车,“美名”只是第一步。有了就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不会,不会直接判死刑。

然后,它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

关于灵魂的五个问题

2020年的疫情,2021年的缺芯,2022年的动力电池原材料暴涨,似乎都没有阻止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灿烂绽放。总销量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机遇,但竞争和厮杀也越来越残酷。

所以,对于新赛道的所有选手来说,想要脱颖而出,真正催生爆款,必须完成以下“灵魂五问”。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一、到底什么是品牌标签?

说实话,在过去的几年里,也见证了一些新的车企在短时间内的倒闭。无论在企业层面还是产品层面,都没有明显的“标签”,这是最大的原罪。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我首先要做的是给自己一个多维度的清晰的记忆。只有这样,它才不会随着越来越多的浪的到来,在刚刚登陆的沙滩上彻底消失。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第二,创始人有明确的人吗?

、李想、何三个所谓的“门外汉”,已经成为新能源市场上绝对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互联网思维强,迭代快,效率高。

有了过去成功的创业经历,我深知其中的挑战和痛点,也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所以我更愿意自己去做每一件事,做到最好。正因为如此,蔚来、理想和小鹏目前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往深了看,如果说过去传统车企的掌舵人多是在幕后,那么作为新车的创始人,他应该走到台前,站在聚光灯下,塑造足够具象的人,通过自己的魅力反哺整个品牌。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第三,通往资本市场的路打开了吗?

北京时间3月10日,虽然已经很晚了,但蔚来终于去港交所“敲钟”了。自此,“威小李”三款新车全部完成美股、港股“双上市”。

这样的走势也在警示别人,在没有实现自我输血的背景下,收割资本市场的强力背书,是必须要打开的一条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很多新的二线车,比如哪吒、零跑、华人运通,都开始了IPO的进程。他们清楚地知道,只有不惜一切代价达成目标,才能获得更多生存的筹码。

“钱是一切的开始和结束。”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第四,产品本身是否合格?

直到今天,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特斯拉为什么能以这么快的速度崛起。品牌标签足够突出,创始人马斯克的光环足够耀眼。他已经成功登陆纽交所,似乎占据了一定的原因。

但根本因素还是源于其产品的综合实力。从Model S诞生至今,直到今天的Model Y,在售的四款车型依然是各个价格区间和细分市场的绝对标杆。

特斯拉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舱,辅助驾驶甚至制造成本的控制,生产工艺的先进,还有很多领先的地方。

以中控汽车屏幕的流畅度为例。甚至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也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一些自主品牌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挂前者”的言论,但仅仅是体验端这一个小项,没有人能打败特斯拉。

事实摆在你面前。想制造爆款,就要仔细考虑产品本身,是否合格。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0

第五,好服务真的好,你做到了吗?

有了蔚来的告诫,大家都想做“用户企业”。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丰满的理想背后,往往是现实感。T……说和实际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所以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产品做好配套服务。更多的是从线下的销售体系,收费体系,售后维修体系,如何让自己的车主感到真正的满意。

而不是一味的画饼,最后的落地总是不尽如人意。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1

文末我还是想说,2022北京车展还有一个多月就正式开幕了。虽然疫情的突然爆发给能否顺利举办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将是电气化的全面爆发期。

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将展现出目前最强的精神面貌,尽力抢占终端这块越来越美味的“蛋糕”。

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卖出爆款电车,一个好的名字和灵魂是不可或缺的。“李在北京车展期间发布了面向家庭的全球智能旗舰SUV,产品正式命名为:理想L9。”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就在上周,当大家都在疑惑第二款新车X01的官方名称是什么的时候?其官方微博选择了带头。

作为一个旁观者,坦白说,面对这样的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毕竟从李一到L9,至少在名字上没有直接的联系和传承,间接代表了作为创始人的李湘放弃了原有的命名体系。

毕竟按照他最初的想法,他本应该效仿苹果的iPhone,采用一个永远不变的前缀,只换一个简单后缀的数字来代表机型的新旧方式。

这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智能电动车领域可以做到,但不那么适合。原因是多维的。

命名,简单。

我想问一下,纵观现在的汽车行业,哪个品牌的产品序列命名法最明显?就我个人而言,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票给德国的BBA。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从宝马1系到宝马7系,从奔驰A级到奔驰S级,从奥迪A3到奥迪A8;从宝马X1到宝马X7,从奔驰GLA到奔驰GLS,从奥迪Q2到奥迪Q8。

轿车和SUV的定位顺序不同,级别和价格可以用简单的字母和数字直观的表达出来。对于对相关知识不是很了解的普通消费者,也能更好的分辨。

而只是以上面提到的成功模式作为参考,我想说:“电车命名很简单。”

可喜可贺的是,仅从目前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的部分新能源车企来看,他们采取了趋同的方式。

以蔚来为例,整个SUV产品序列都以前缀“ES”命名,后缀数字的大小代表了车型的级别。ES8和ES6也是如此,包括即将正式亮相的ES7。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因为EC6是轿跑SUV,所以EC6中间的字母用代表轿跑的“C”代替了“S”,但并不妨碍这款车型的定位一目了然。

纵观汽车序列,仔细观察今年3月和9月即将交付的新车ET7和ET5。不难发现“ET”已经作为前缀使用,后缀数字的大小也代表了车型的级别。

同样,小鹏作为其第一款SUV车型被命名为G3,而今年即将进入小鹏的G9则无需进一步解释。汽车序列,从小鹏P7到去年9月正式上市的小鹏P5,有异曲同工之妙。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文章开头提到的理想,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全新车型L9上市后,下一个计划的产品很可能是“L7”。自此正式回归主流车企惯用的命名体系。

至于新车月销量呈爆发式增长的比亚迪,更像是一个略有不同的存在。王朝系列中的唐、汉、宋、元、秦家族分别代表了SUV和轿车的不同级别,但仅从终端消费者的反馈来看,还是很清晰的。

下面几页,我想说说有轨电车命名过程中充满槽点的品牌。

第一个是欧拉。相信最近几天,大部分人对黑猫白猫因为整车成本问题无法主动停止接单的新闻都略有耳闻。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但我想说的是,简单的把这两款A00级的车和好猫、闪电猫、朋克猫甚至以后更多的“猫系列”放在一起,仅凭名字怎么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呢?

想了很久,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可否认的是,以上命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赢得更多的关注,赚足外界的声音,但直观性并不尽如人意。对第一次知道这个品牌的消费者来说,不是很友好。

相比之下,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动化浪潮,看似有些懵懵懂懂的日系代表车企丰田和本田,今年将交出自己在该板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答卷”。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但仅从车辆名称来看,无论是前者的“bZ4X”还是后者的“e:NP1”,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很复杂,很难读懂,也没有很清晰的记忆点。

不仔细了解,就无法直接得到更具体的关于级别和定位的信息。这种情况对于两个承担“开发”重任的新产品来说,可能是不利的。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很多事情已经成了定式,没有改变的可能。所以需要从其他维度想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好在卖爆款电车,“美名”只是第一步。有了就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不会,不会直接判死刑。

然后,它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

关于灵魂的五个问题

2020年的疫情,2021年的缺芯,2022年的动力电池原材料暴涨,似乎都没有阻止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灿烂绽放。总销量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机遇,但竞争和厮杀也越来越残酷。

所以,对于新赛道的所有选手来说,想要脱颖而出,真正催生爆款,必须完成以下“灵魂五问”。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一、到底什么是品牌标签?

说实话,在过去的几年里,也见证了一些新的车企在短时间内的倒闭。无论在企业层面还是产品层面,都没有明显的“标签”,这是最大的原罪。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我首先要做的是给自己一个多维度的清晰的记忆。只有这样,它才不会随着越来越多的浪的到来,在刚刚登陆的沙滩上彻底消失。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第二,创始人有明确的人吗?

、李想、何三个所谓的“门外汉”,已经成为新能源市场上绝对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互联网思维强,迭代快,效率高。

有了过去成功的创业经历,我深知其中的挑战和痛点,也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所以我更愿意自己去做每一件事,做到最好。正因为如此,蔚来、理想和小鹏目前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往深了看,如果说过去传统车企的掌舵人多是在幕后,那么作为新车的创始人,他应该走到台前,站在聚光灯下,塑造足够具象的人,通过自己的魅力反哺整个品牌。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第三,通往资本市场的路打开了吗?

北京时间3月10日,虽然已经很晚了,但蔚来终于去港交所“敲钟”了。自此,“威小李”三款新车全部完成美股、港股“双上市”。

这样的走势也在警示别人,在没有实现自我输血的背景下,收割资本市场的强力背书,是必须要打开的一条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很多新的二线车,比如哪吒、零跑、华人运通,都开始了IPO的进程。他们清楚地知道,只有不惜一切代价达成目标,才能获得更多生存的筹码。

“钱是一切的开始和结束。”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

第四,产品本身是否合格?

直到今天,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特斯拉为什么能以这么快的速度崛起。品牌标签足够突出,创始人马斯克的光环足够耀眼。他已经成功登陆纽交所,似乎占据了一定的原因。

但根本因素还是源于其产品的综合实力。从Model S诞生至今,直到今天的Model Y,在售的四款车型依然是各个价格区间和细分市场的绝对标杆。

特斯拉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舱,辅助驾驶甚至制造成本的控制,生产工艺的先进,还有很多领先的地方。

以中控汽车屏幕的流畅度为例。甚至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也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一些自主品牌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挂前者”的言论,但仅仅是体验端这一个小物件,没有人能打败特斯拉。

事实摆在你面前。想制造爆款,就要仔细考虑产品本身,是否合格。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0

第五,好服务真的好,你做到了吗?

有了蔚来的告诫,大家都想做“用户企业”。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丰满的理想背后,往往是现实感。T……说和实际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所以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产品做好配套服务。更多的是从线下的销售体系,收费体系,售后维修体系,如何让自己的车主感到真正的满意。

而不是一味的画饼,最后的落地总是不尽如人意。

Tucki, Audi, Mercedes-Benz, BMW, Weilai1

文末我还是想说,2022北京车展还有一个多月就正式开幕了。虽然疫情的突然爆发给能否顺利举办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将是电气化的全面爆发期。

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将展现出目前最强的精神面貌,尽力抢占终端这块越来越美味的“蛋糕”。

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卖出爆款电车,一个好的名字和灵魂是不可或缺的。

标签:小鹏奥迪奔驰宝马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100家日本供应商将参与富士康电动车联合开发项目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预计约100家日本企业将参与由富士康牵头的电动汽车联合开发项目,其中包括丰田的供应商,这表明该项目将对汽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1900/1/1 0:00:00
讴歌与中国,不该好心说分手

“回头望,伴你走,从来未曾幸福过。恨太多,没结果,往事重提是折磨。

1900/1/1 0:00:00
25.28万起,全新林肯Z正式上市

分享作为林肯品牌新百年的首款全新力作,“智领新生代座驾”全新林肯Z于3月12日正式上市3月12日,林肯品牌为年轻客户群体量身打造的全新林肯Z上市。

1900/1/1 0:00:00
网传特斯拉计划收购众泰 陶琳:系谣言

近日,一则“特斯拉将收购众泰汽车”的新闻在网络上疯传,此后,甚至还流传出了带有“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公章的合同截图。

1900/1/1 0:00:00
31家车企2月销量一览:比亚迪、理想“能打”,几何、坦克等子品牌出彩

近日,多家车企品牌陆续公布2月汽车销量。从盖世汽车汇总的数据来看,受春节假期、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车企销量环比集体下跌,不过多数车企销量仍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1900/1/1 0:00:00
广汽传祺二月势头不减,全系车型销量同比劲增73.5%

2月,汽车领域处于销售淡季,不少车企销量平平,但部分车企依旧表现出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