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采集平台,Chezhi.com 2021年共收到消费者关于汽车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有效投诉105549件(其中针对第三方平台的投诉72件),较2020年增长8.8%,创下历史新高,涉及247个国产汽车品牌近1400款车型。同时,随着车企越来越重视Chezhi.com发出的消费者实名投诉,2021年共有140个品牌接受了Chezhi.com发出的投诉,与2020年持平。其中,投诉回复率为100%的品牌有69个,较2020年增加了20个。
一、全年投诉量迎来新的里程碑,月度投诉量再次打破历史记录。
2021年,Chezhi.com受理的有效投诉量创纪录地突破10万件,成为过去10年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从近十年的投诉量对比来看,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2018年以来,每年的投诉量都在逐级上升。
从2021年和2020年的投诉量对比来看,除了3月、4月、5月、7月和8月,2021年的投诉量均高于2020年同期。涨幅最大的是1月份,比2020年1月份上涨了43.6%。2021年,常见投诉依然频发,部分品牌车型投诉量继续保持高位。从2021年各月投诉量趋势可以看出,下半年以来,各月投诉量始终保持在9000件以上,11月和12月连续两个月超过万件。尤其是12月,投诉量再次刷新了Chezhi.com月度投诉量的纪录,与2020年同期相比上涨了37.6%。
二是自主品牌投诉占比略有下降,德系品牌投诉增幅最大。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投诉量较2020年有所增长,其中合资品牌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0.5%,投诉占比也略有上升。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投诉量虽然有所上升,但投诉比例下降了1个百分点。
分解到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自主、德系、美系品牌投诉量同比增长,其他国家投诉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系品牌增幅最大,较2020年增长39.4%,超越日系品牌排名第二,这与部分德系品牌热销车型投诉量持续高企有关。相比之下,法国品牌的同比降幅最大,比2020年下降了20%左右。
三是SUV投诉量破纪录,微型车投诉量翻倍。
2021年,关于SUV车型的投诉创下新纪录,与2020年相比微增1.7%。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小型车投诉呈现爆发式增长,投诉量首次突破4000件,同比增长约1.3倍,成为2021年投诉量增幅最大的一年。此外,微型车的投诉也成倍增长,投诉多集中在一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上。
第四,2020款投诉持续攀升,新车型质量堪忧。
从车型年来看,发现大部分车型年的投诉量同比有所下降,但2020年和2021年的投诉量较2020年有所上升,其中2020年的投诉量近两年来一直保持在高位,今年的投诉量首次突破2万件,同比上升约40%,成为与……投诉量最高。此外,2022款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投诉。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投诉量已经达到811件,投诉集中在部分自主和合资品牌SUV车型上。
从问题时段投诉占比来看,购车三年以上问题投诉量同比上升27.6%,投诉占比上升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21年购车一年内问题投诉量总和较2020年略有下降,但仍超过总量的50%,新车口碑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在2021年车辆行驶里程投诉占比统计中,行驶里程在2万公里以下的投诉量之和仍达到总量的一半,其中0-3000公里的投诉量同比增长12.7%,投诉占比上升1个百分点。此外,行驶里程超过6万公里的投诉数量和比例较2020年大幅增加。
动词 (verb的缩写)山东省投诉比例有所上升。“视听系统故障”投诉最为集中。
从投诉地区来看,2021年投诉量超过3500件的地区有10个,与2020年持平。广东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仍是投诉最集中的地区,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投诉数量和占比均较2020年有所上升。从这三个省份的质量投诉来看,“视听系统故障”仍然是最集中的故障点。此外,“车身生锈”问题在山东省相对高发,而“仪表盘开裂”投诉在广东省相对集中。在服务问题方面,大多集中在“与公示不符”、“系统升级”等问题上,“抬不起车”成为广东省投诉量增幅最大的服务问题,投诉量同比飙升20多倍。
六是单纯质量问题投诉占比上升,服务问题投诉居高不下。
车质网投诉类型分为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其他问题、综合问题投诉四个部分。Chezhi.com 2021年受理的投诉中,单纯质量问题投诉量首次突破8万件,较2020年上升15.7%,投诉占比上升4.7个百分点。简单服务问题投诉量再次突破1万件,同比上升13.6%,创下历史新高。也说明国内汽车消费者对企业和经销商售前/售后服务出现问题的容忍度在降低。
七、车身附件和电器类投诉量创新高,发动机/电机类投诉占比上升。
0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车身附件和电器类投诉量再次创历史新高,但投诉量较2020年下降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今年发动机/电机故障的投诉量大幅增加,较2020年上升30.8%,占比较2020年上升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轮胎故障投诉量进一步减少,与2020年相比下降了27.3%。
1
如图所示,在2021年质量问题TOP20排名中,“影音系统故障”仍排在首位,投诉量同比增长31.1%。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榜单新增的三大故障点均与发动机有关,其中“排气故障”和“油耗高”位列榜单前十,成为新的增长……2021年质量投诉int。
2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合资品牌的投诉故障总量仍然最多,主要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发动机/电机和变速箱,其中发动机/电机的投诉故障量同比大幅增长,较2020年增长41.8%。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整体投诉量和故障量与2020年基本持平,超过50%的投诉量和故障量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上。
3
从不同国家质量问题投诉比例来看,法国品牌的发动机/电机问题投诉比例仍然最高,其他国家故障投诉比例最高的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通过横向对比,自主品牌对车身附件和电器故障的投诉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另外,欧洲品牌变速箱的投诉量和故障量仍然是最高的,领先于其他民族品牌。
4
从车辆质量问题投诉比例来看,小型汽车和其他车辆(货车、客车和特种车辆等。)对发动机/电机故障的投诉比例最高,其他车辆主要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微型车三大系统投诉量在横向对比中领先于其他车型,其中车身附件和电器类投诉量占比超过60%。但变速箱投诉和故障比例最高的依然是微面,大型车轮胎投诉和故障比例领先于其他车型。
5
从车型年关于质量问题的投诉和故障比例来看,各车型年投诉和故障比例最高的零件是车身附件和电器。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2022款车型的车身附件和电气部分的故障投诉量占比最高,达到60.76%,远高于其他车型年份。但上市近两年的2020车型质量问题投诉量在发动机/电机部分占比最高,领先于其他车型。
6
7
从车辆问题的时间段和里程质量问题投诉故障比例来看,车身附件和电器仍然是投诉故障比例最高的系统问题。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车身附件和电器的投诉量最高,分别占53.83%和53.74%,领先于其他时间段和里程。值得注意的是,发动机/电机投诉占比最高的时间段和里程分别为3-6个月和3000-10000公里。与2020年相比,出现问题的时间段和里程大大提前。
八、承诺不兑现的投诉比例上升到第二位。“打不到车”成为新的投诉焦点。
8
数据显示,2021年服务投诉23005件,较2020年大幅减少。其中,销售欺诈仍是投诉问题占比最高的服务问题,但投诉问题数量同比有所下降。相比之下,承诺不兑现的投诉数量和比例较2020年大幅增加,比例增加了7.1个百分点。作为中国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Chezhi.com共收到消费者关于汽车质量和服务的有效投诉105,549起……2021年汽车产品(含第三方平台投诉72起),较2020年增长8.8%,创下历史新高,涉及247个国产汽车品牌近1400款车型。同时,随着车企越来越重视Chezhi.com发出的消费者实名投诉,2021年共有140个品牌接受了Chezhi.com发出的投诉,与2020年持平。其中,投诉回复率为100%的品牌有69个,较2020年增加了20个。
一、全年投诉量迎来新的里程碑,月度投诉量再次打破历史记录。
2021年,Chezhi.com受理的有效投诉量创纪录地突破10万件,成为过去10年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从近十年的投诉量对比来看,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2018年以来,每年的投诉量都在逐级上升。
从2021年和2020年的投诉量对比来看,除了3月、4月、5月、7月和8月,2021年的投诉量均高于2020年同期。涨幅最大的是1月份,比2020年1月份上涨了43.6%。2021年,常见投诉依然频发,部分品牌车型投诉量继续保持高位。从2021年各月投诉量趋势可以看出,下半年以来,各月投诉量始终保持在9000件以上,11月和12月连续两个月超过万件。尤其是12月,投诉量再次刷新了Chezhi.com月度投诉量的纪录,与2020年同期相比上涨了37.6%。
二是自主品牌投诉占比略有下降,德系品牌投诉增幅最大。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投诉量较2020年有所增长,其中合资品牌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0.5%,投诉占比也略有上升。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投诉量虽然有所上升,但投诉比例下降了1个百分点。
分解到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自主、德系、美系品牌投诉量同比增长,其他国家投诉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德系品牌增幅最大,较2020年增长39.4%,超越日系品牌排名第二,这与部分德系品牌热销车型投诉量持续高企有关。相比之下,法国品牌的同比降幅最大,比2020年下降了20%左右。
三是SUV投诉量破纪录,微型车投诉量翻倍。
2021年,关于SUV车型的投诉创下新纪录,与2020年相比微增1.7%。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小型车投诉呈现爆发式增长,投诉量首次突破4000件,同比增长约1.3倍,成为2021年投诉量增幅最大的一年。此外,微型车的投诉也成倍增长,投诉多集中在一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上。
第四,2020款投诉持续攀升,新车型质量堪忧。
从车型年来看,发现大部分车型年的投诉量同比有所下降,但2020年和2021年的投诉量较2020年有所上升,其中2020年的投诉量保持了近两年的高位,今年的投诉量首次突破2万,同比上升约40%,成为投诉量最高的车型年。此外,2022款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投诉。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投诉量已经达到811件,安……投诉集中在部分自主和合资品牌SUV车型。
从问题时段投诉占比来看,购车三年以上问题投诉量同比上升27.6%,投诉占比上升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21年购车一年内问题投诉量总和较2020年略有下降,但仍超过总量的50%,新车口碑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在2021年车辆行驶里程投诉占比统计中,行驶里程在2万公里以下的投诉量之和仍达到总量的一半,其中0-3000公里的投诉量同比增长12.7%,投诉占比上升1个百分点。此外,行驶里程超过6万公里的投诉数量和比例较2020年大幅增加。
动词 (verb的缩写)山东省投诉比例有所上升。“视听系统故障”投诉最为集中。
从投诉地区来看,2021年投诉量超过3500件的地区有10个,与2020年持平。广东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仍是投诉最集中的地区,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投诉数量和占比均较2020年有所上升。从这三个省份的质量投诉来看,“视听系统故障”仍然是最集中的故障点。此外,“车身生锈”问题在山东省相对高发,而“仪表盘开裂”投诉在广东省相对集中。在服务问题方面,大多集中在“与公示不符”、“系统升级”等问题上,“抬不起车”成为广东省投诉量增幅最大的服务问题,投诉量同比飙升20多倍。
六是单纯质量问题投诉占比上升,服务问题投诉居高不下。
车质网投诉类型分为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其他问题、综合问题投诉四个部分。Chezhi.com 2021年受理的投诉中,单纯质量问题投诉量首次突破8万件,较2020年上升15.7%,投诉占比上升4.7个百分点。简单服务问题投诉量再次突破1万件,同比上升13.6%,创下历史新高。也说明国内汽车消费者对企业和经销商售前/售后服务出现问题的容忍度在降低。
七、车身附件和电器类投诉量创新高,发动机/电机类投诉占比上升。
0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车身附件和电器类投诉量再次创历史新高,但投诉量较2020年下降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今年发动机/电机故障的投诉量大幅增加,较2020年上升30.8%,占比较2020年上升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轮胎故障投诉量进一步减少,与2020年相比下降了27.3%。
1
如图所示,在2021年质量问题TOP20排名中,“影音系统故障”仍排在首位,投诉量同比增长31.1%。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榜单新增的三大故障点均与发动机有关,其中“排气故障”和“油耗高”位列榜单前十,成为2021年质量投诉的新增长点。
2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co的总数……合资品牌的laint故障在2021年仍然是最多的,主要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发动机/电机和变速箱,其中发动机/电机的投诉故障数量同比大幅增长,较2020年增长41.8%。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整体投诉量和故障量与2020年基本持平,超过50%的投诉量和故障量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上。
3
从不同国家质量问题投诉比例来看,法国品牌的发动机/电机问题投诉比例仍然最高,其他国家故障投诉比例最高的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通过横向对比,自主品牌对车身附件和电器故障的投诉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另外,欧洲品牌变速箱的投诉量和故障量仍然是最高的,领先于其他民族品牌。
4
从车辆质量问题投诉比例来看,小型汽车和其他车辆(货车、客车和特种车辆等。)对发动机/电机故障的投诉比例最高,其他车辆主要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微型车三大系统投诉量在横向对比中领先于其他车型,其中车身附件和电器类投诉量占比超过60%。但变速箱投诉和故障比例最高的依然是微面,大型车轮胎投诉和故障比例领先于其他车型。
5
从车型年关于质量问题的投诉和故障比例来看,各车型年投诉和故障比例最高的零件是车身附件和电器。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2022款车型的车身附件和电气部分的故障投诉量占比最高,达到60.76%,远高于其他车型年份。但上市近两年的2020车型质量问题投诉量在发动机/电机部分占比最高,领先于其他车型。
6
7
从车辆问题的时间段和里程质量问题投诉故障比例来看,车身附件和电器仍然是投诉故障比例最高的系统问题。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车身附件和电器的投诉量最高,分别占53.83%和53.74%,领先于其他时间段和里程。值得注意的是,发动机/电机投诉占比最高的时间段和里程分别为3-6个月和3000-10000公里。与2020年相比,出现问题的时间段和里程大大提前。
八、承诺不兑现的投诉比例上升到第二位。“打不到车”成为新的投诉焦点。
8
数据显示,2021年服务投诉23005件,较2020年大幅减少。其中,销售欺诈仍是投诉问题占比最高的服务问题,但投诉问题数量同比有所下降。相比之下,承诺不兑现的投诉数量和比例较2020年大幅增加,比例增加了7.1个百分点。8
从2021年服务问题TOP20排名来看,大部分上榜投诉与2020年保持一致,“与宣传不符”仍居首位,但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打不到车”排第二当……t首次出现在TOP20榜单,投诉量同比飙升近30倍。大部分投诉集中在一些新能源汽车上。此外,今年“系统升级问题”排名上升至第三位,投诉量较2020年增长37.2%。
9
从2021年品牌属性服务投诉占比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投诉总量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其中,未兑现承诺的比例大幅上升,比2020年高出9.3个百分点,超越服务态度,成为第二高的服务问题。相比之下,合资和进口品牌在人员技术和服务态度方面的投诉占比相对较高,这两个品牌的人员技术投诉占比超过服务态度,成为各自品牌属性中占比最高的服务问题。
0
从不同国家的服务投诉占比来看,除了自主和韩系品牌,其他国家品牌涉及人员的技术问题在服务投诉中占比最大。通过对各种服务问题的横向比较,发现自主品牌有三个服务问题领先于其他民族品牌,比2020年多了两个,分别是承诺未兑现和服务流程不完善。此外,日本品牌对服务收费的投诉比例最高,领先于其他民族品牌,而欧洲品牌在服务态度投诉比例上保持领先。
1
从车型年服务问题投诉占比来看,2018年以后,承诺不兑现和服务收费的投诉普遍占比较高,而2018年(含)以前,服务问题投诉占比较高,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和人员技能方面。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2021款车型在未兑现承诺问题中占比最高,远超其他车型的车型年限。即将上市的2022款,服务费和销售欺诈占比最高。
2
3
从车辆问题和里程服务问题的投诉比例来看,在购车首月和里程0-3000公里的用车初期,投诉比例主要集中在服务收费、承诺未兑现和销售欺诈方面。而服务态度和人员技术投诉比例主要集中在购车1-3年和行驶里程3万公里以上。可以看出,车主在使用车辆一段时间后,对经销商的服务态度和人员技能抱怨最多,容忍度持续降低。
九、“疑似经销减少”投诉占比持续上升,合资品牌成为重灾区。
4
5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其他问题投诉1400件,明显少于2020年。从投诉问题的比例来看,今年“疑似拨款减少”的比例大幅上升,比2020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侧面也反映出车主对“涉嫌减配”问题逐年重视,大部分车主持“零容忍”态度。
6
从2021年品牌属性其他问题的投诉比例来看,进口品牌“疑似设计缺陷”的比例超过70%,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也超过一半。可以看出,“疑似设计缺陷”已经逐渐……y成为各个品牌的“通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合资品牌“疑似经销减少”的投诉数量和占比均有大幅上升,占比较2020年上升25.9个百分点。
十、厂家回复率逐年提高,投诉满意度提高。
7
据Chezhi.com统计,2021年,共有140个品牌接受了Chezhi.com发出的客户投诉,与2020年持平。其中,这些品牌对投诉的回复数量达到97382件,较2020年增加8868件,品牌回复率达到92.3%。可以看出,随着国内汽车投诉的日益增多,汽车企业(包括轮胎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诉求。作为第三方实名客户投诉信息收集平台,车知。com已经成为消费者和车企(包括轮胎厂商)之间的重要桥梁,一直在消除汽车消费领域服务信息的不平等,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21年投诉回复率为100%的品牌有69个,较2020年增加20个,其中28个品牌新上榜。以下是投诉回复率100%的品牌列表(排名不分先后):
8
9
投诉回复率反映了厂家对消费者诉求的重视程度,处理过程和结果是否令人满意,要由消费者来评判。2021年,车之。com共收到消费者投诉180余件,其中满意度得分在3分以上的品牌有36个,较去年增加5个,其中12个品牌的满意度排名较2020年有所提升。
总结:
从车志的投诉数据来看。com,2021年常见投诉依然频繁,部分品牌车型投诉持续高企,从而推高了车志的投诉总量。2021年超过10万。从2020年的投诉类型来看,单纯质量问题的投诉量超过8万件,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占比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现质量问题车辆的时间段和行驶里程都比往年要早,在准新车阶段出现问题的概率进一步加大。相比之下,2021年,虽然服务问题的投诉量增幅小于质量问题,但量仍在增加,连续第二年投诉量超过1万件。相比纯粹的质量问题,国内汽车消费者对服务问题更为敏感,容易形成小范围的共同投诉。通过近几年汽车企业在汽车服务领域的努力,现阶段服务问题投诉的重点已经从几年前的服务态度和人员技能转移到销售欺诈和未兑现承诺,其中“与宣传不符”和“未兑现销售承诺”成为消费者维权的新焦点,对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售后/售前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2021年常见的投诉可以发现,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渠道越来越理性。与此同时,一些车企也越来越重视消费者通过车质网平台提出的诉求,积极及时有效地解决消费者提出的诉求,缓解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投诉。因此,这些小规模的常见投诉大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妥善解决,及时消除了对车企的负面影响。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和汽车消费者投诉受理平台,车知。com一直致力于收集和整理汽车产品的投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汽车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的不足,帮助汽车企业修正产品……及时完善,提高售后服务质量,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8
从2021年服务问题TOP20排名来看,大部分上榜投诉与2020年保持一致,“与宣传不符”仍居首位,但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打不到车”刚出现在TOP20榜单时排名第二,投诉量同比飙升近30倍。大部分投诉集中在一些新能源汽车上。此外,今年“系统升级问题”排名上升至第三位,投诉量较2020年增长37.2%。
9
从2021年品牌属性服务投诉占比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投诉总量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其中,未兑现承诺的比例大幅上升,比2020年高出9.3个百分点,超越服务态度,成为第二高的服务问题。相比之下,合资和进口品牌在人员技术和服务态度方面的投诉占比相对较高,这两个品牌的人员技术投诉占比超过服务态度,成为各自品牌属性中占比最高的服务问题。
0
从不同国家的服务投诉占比来看,除了自主和韩系品牌,其他国家品牌涉及人员的技术问题在服务投诉中占比最大。通过对各种服务问题的横向比较,发现自主品牌有三个服务问题领先于其他民族品牌,比2020年多了两个,分别是承诺未兑现和服务流程不完善。此外,日本品牌对服务收费的投诉比例最高,领先于其他民族品牌,而欧洲品牌在服务态度投诉比例上保持领先。
1
从车型年服务问题投诉占比来看,2018年以后,承诺不兑现和服务收费的投诉普遍占比较高,而2018年(含)以前,服务问题投诉占比较高,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和人员技能方面。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2021款车型在未兑现承诺问题中占比最高,远超其他车型的车型年限。即将上市的2022款,服务费和销售欺诈占比最高。
2
3
从车辆问题和里程服务问题的投诉比例来看,在购车首月和里程0-3000公里的用车初期,投诉比例主要集中在服务收费、承诺未兑现和销售欺诈方面。而服务态度和人员技术投诉比例主要集中在购车1-3年和行驶里程3万公里以上。可以看出,车主在使用车辆一段时间后,对经销商的服务态度和人员技能抱怨最多,容忍度持续降低。
九、“疑似经销减少”投诉占比持续上升,合资品牌成为重灾区。
4
5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其他问题投诉1400件,明显少于2020年。从投诉问题的比例来看,今年“疑似拨款减少”的比例大幅上升,比2020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这一侧面也反映出车主对“疑似……的问题更加关注分配减少“逐年,大多数车主持“零容忍”的态度。
6
从2021年品牌属性其他问题的投诉比例来看,进口品牌“疑似设计缺陷”的比例超过70%,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也超过一半。可见,“疑似设计缺陷”已经逐渐成为各个品牌的“通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合资品牌“疑似经销减少”的投诉数量和占比均有大幅上升,占比较2020年上升25.9个百分点。
十、厂家回复率逐年提高,投诉满意度提高。
7
据Chezhi.com统计,2021年,共有140个品牌接受了Chezhi.com发出的客户投诉,与2020年持平。其中,这些品牌对投诉的回复数量达到97382件,较2020年增加8868件,品牌回复率达到92.3%。可以看出,随着国内汽车投诉的日益增多,汽车企业(包括轮胎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诉求。作为第三方实名客户投诉信息收集平台,车知。com已经成为消费者和车企(包括轮胎厂商)之间的重要桥梁,一直在消除汽车消费领域服务信息的不平等,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21年投诉回复率为100%的品牌有69个,较2020年增加20个,其中28个品牌新上榜。以下是投诉回复率100%的品牌列表(排名不分先后):
8
9
投诉回复率反映了厂家对消费者诉求的重视程度,处理过程和结果是否令人满意,要由消费者来评判。2021年,车之。com共收到消费者投诉180余件,其中满意度得分在3分以上的品牌有36个,较去年增加5个,其中12个品牌的满意度排名较2020年有所提升。
总结:
从车志的投诉数据来看。com,2021年常见投诉依然频繁,部分品牌车型投诉持续高企,从而推高了车志的投诉总量。2021年超过10万。从2020年的投诉类型来看,单纯质量问题的投诉量超过8万件,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占比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现质量问题的车辆出现的时间段和里程都比往年要早,在准新车阶段出现问题的概率进一步加大。相比之下,2021年,虽然服务问题的投诉量增幅小于质量问题,但量仍在增加,连续第二年投诉量超过1万件。相比纯粹的质量问题,国内汽车消费者对服务问题更为敏感,容易形成小范围的共同投诉。通过近几年汽车企业在汽车服务领域的努力,现阶段服务问题投诉的重点已经从几年前的服务态度和人员技能转移到销售欺诈和未兑现承诺,其中“与宣传不符”和“未兑现销售承诺”成为消费者维权的新焦点,对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售后/售前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2021年常见的投诉可以发现,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渠道越来越理性。与此同时,一些车企也越来越重视消费者通过车质网平台提出的诉求,积极及时有效地解决消费者提出的诉求,缓解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投诉。因此,这些小规模的常见投诉大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妥善解决,并且……他对汽车公司的负面影响被及时消除了。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和汽车消费者投诉受理平台,车知。com一直致力于汽车产品投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汽车企业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中的不足,帮助汽车企业及时纠正产品缺陷,提升售后服务质量,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
标签:发现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其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和航空航天企业SapceX在原材料和物流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
1900/1/1 0:00:00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汽车投诉销量比年度均值为万分之309数值近四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一定程度反映出汽车整体口碑出现转好迹象。
1900/1/1 0:00:00马斯克:特斯拉和SpaceX面临“重大”通胀压力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和SpaceX在原材料和物流方面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工信部网站获得了阿维塔11的申报信息,作为阿维塔旗下首款车型,新车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型SUV,外观设计极具未来感,并且配置华为双电机系统,最高功率可达425kW,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计划与韩国电池制造商SKOn及其土耳其合资伙伴KocHolding在土耳其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厂。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在3月14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将在欧洲新推出7款纯电动汽车,包括3款全新的纯电动乘用车和4款新的电动厢式车,都将于2024年推出,而且都将在欧洲生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