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月新能源销量:油价都涨疯了,还不买电动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油价涨成这样了。你还在考虑买电动车吗?”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听说过上面这段话。俄乌战争愈演愈烈,全球能源价格大幅波动,反映到终端,就是国内油价的历史新高。使用量的快速增加让很多燃油车主苦不堪言。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借此机会,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迎来了一片繁荣景象。

官网,已经开通了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等热门品牌,他们目前的主销车型基本都需要等两个月以上的车,订单量始终处于非常充裕的状态。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现在我真的不用担心有没有客户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何交付汽车。产能和成本都很困难。”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平心而论,从2020年的疫情,到2021年的芯片荒,再到今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总有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影响着整个新能源市场更快开花。

即便如此,当电气化的浪潮到来时,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不,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仅从终端销售来看,成绩还是喜人的。

其中也有不少选手表现出了比较亮眼的一面。

打“春节假”

事不宜迟,开门见山。

乘联会发布的2月份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1.7万辆,同比增长189.1%,环比下降24.1%,降幅小于往年。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27.2万辆,同比增长180.5%,环比下降22.6%,小于历年2月份的趋势。

从渗透率来看,2月份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21.8%,比2021年2月份的9.6%提高了12.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普及率38%;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中的渗透率为29.4%;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3.3%。

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24.5万辆,同比增长161.7%;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达7.2万辆,同比增长350.9%。

2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1.8%,比2021年2月份8.1%的渗透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2月份,新能源汽车在自主品牌中的渗透率为41.9%;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中的渗透率为17.4%;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仅为3.5%。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按照以往惯例,每当迎来春节假期,传统燃油汽车市场都会迎来所谓的“淡季”。相比之下,2月份的新能源市场虽然也出现了环比下跌,但整体走势依然跑赢大盘。

尤其是看到自主品牌在批发零售的渗透率已经接近并超过40%大关,已经证明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相关新能源补贴仍在下降,并受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各种不利环境因素制约的基础上。

显然,我们已经彻底完成了从“补贴时代”到“市场时代”的转变。

如果你独立执政,合资就迷路了。

看完了整个行情,再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从乘联会公布的零售细分榜单来看,比亚迪以绝对领先优势再次占据新能源厂商销量榜榜首,共销售新车86696辆,同比增长751.3%。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排名第二的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28,713辆。而特斯拉(中国)在抛开出口部分后,国内市场销量为2.32万辆。

而吉利汽车则在几何和氪的双重贡献下,攀升至第四。排名第五的奇瑞汽车销量为10,271辆,同比增长470.6%。

至于人气和音量都比较高的新势力,分别是第七理想、第八哪吒、第十小鹏、第十一蔚来。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前15名中,除了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和南北大众,自主品牌已经称霸榜单。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在2月份的新能源汽车排名中,也延续了类似的趋势。第一名仍然是洪光MINIEV,它继续享受A00市场红利,共售出26,116辆新车。

第二、三、四名分别被比亚迪秦、比亚迪韩和比亚迪海豚占据。不可否认,这家长期做“新能源龙头”的车企,逐渐掌握了制造爆款的能力,终于证明了自己的含金量。

QQ冰淇淋位列榜单第5,奔奔EV位列第6,欧拉好猫位列第8,奇瑞eQ位列第9,思豪E10X位列第11,这些作为A00级或A0级纯电动车,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终端成绩。

至于突然入榜的风神E70、帝豪EV、启辰D60EV,大概率是定位于B端网约车市场,拿到大客户订单。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SUV最终销量榜中,比亚迪宋月销22754辆,超越特斯拉Model Y by 18,593辆,成功问鼎销量冠军。第三名是比亚迪唐,王朝家族目前的旗舰车型,销量10026辆。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作为一款33万元以上的产品,李ONE单月销量8414辆,位列榜单第四。刚刚上市的比亚迪元PLUS和比亚迪元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第7到第9名是哪吒和蔚来的主力销售车型。

相比之下,即使在深化电气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南北大众的实际成就却不可同日而语。系列不能用亮眼来形容。

其中,表现最好的ID.4 CROZZ单月销量为2311辆,仅位列榜单第12位。作为兄弟车型,ID.4 X排在榜单的第15位。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越来越能感受到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现状,那就是“独立掌权,合资迷失”。必须承认,在切换到一个全新的赛道时,制定规则、产品定价甚至调整风向的权利都已经易手。

弯道超车已经成为现实。

其实就在前两天,我刚刚试驾完蔚来旗舰车ET7。

就实际感受而言,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款新车在外观、内饰、动力、智能等方面的进步……。尤其是与ET7燃油车最大的竞争对手宝马5系相比,必须承认前者在某些维度上已经超越了后者。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但从乘联会公布的2月份高端车销量排行榜来看,宝马5系的月销量仍保持在9352辆。1月份达到了可怕的26092辆。所以ET7真的要在正面对抗中取胜,需要证明的东西很多。

而其最重要的使命也变成了:重塑合资豪华品牌长期占据高端车市场的格局,做一次中国智能电动车品牌前所未有的尝试。

从这个角度看,国家大力推动汽车市场新能源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似乎集中在:摆脱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以德日合资车企为代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超车和逆袭。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毫无疑问,一度引来一时非议的“弯道超车”概念,正在慢慢落地,成为现实。

否则,大众集团CEO迪斯绝不会语重心长地说:“电气化时代,下一辆高尔夫绝不会来自中国。”

但现实是,自主品牌的新步伐会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将有超过100款纯电动新车和插电式新车交付。

其中不乏蔚来ET7、蔚来ET5、蔚来ES7、理想L9、小鹏G9、比亚迪海豹、比亚迪韩DM-i等爆款潜力十足的车型。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所以就像文章里的“20225万辆,20%,搞定了!“书中提到,排除一些不可控因素,“总销量500万辆,渗透率超过20%”似乎将成为2022年整个新能源市场相对安全的阶段性目标。

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春天到来之后,就是盛夏。至于疫情,缺芯,动力电池原材料波动,这些暂时的小插曲都不算什么。“油价涨成这样了。你还在考虑买电动车吗?”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听说过上面这段话。俄乌战争愈演愈烈,全球能源价格大幅波动,反映到终端,就是国内油价的历史新高。使用量的快速增加让很多燃油车主苦不堪言。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借此机会,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迎来了一片繁荣景象。

官网,已经开通了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等热门品牌,他们目前的主销车型基本都需要等两个月以上的车,订单量始终处于非常充裕的状态。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现在我真的不用担心有没有客户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何交付汽车。产能和成本都很困难。”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平心而论,从2020年的疫情,到2021年的芯片荒,再到今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总有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影响着整个新能源市场更快开花。

即便如此,当电气化的浪潮到来时,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不,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仅从终端销售来看,成绩还是喜人的。

其中也有不少选手表现出了比较亮眼的一面。

打“春节假”

事不宜迟,开门见山。

乘联会发布的2月份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1.7万辆,同比增长189.1%,环比下降24.1%,降幅小于往年。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27.2万辆,同比增长180.5%,环比下降22.6%,小于历年2月份的趋势。

从渗透率来看,2月份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21.8%,比2021年2月份的9.6%提高了12.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普及率38%;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中的渗透率为29.4%;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3.3%。

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24.5万辆,同比增长161.7%;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达7.2万辆,同比增长350.9%。

2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1.8%,比2021年2月份8.1%的渗透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2月份,新能源汽车在自主品牌中的渗透率为41.9%;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中的渗透率为17.4%;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仅为3.5%。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按照以往惯例,每当迎来春节假期,传统燃油汽车市场都会迎来所谓的“淡季”。相比之下,2月份的新能源市场虽然也出现了环比下跌,但整体走势依然跑赢大盘。

尤其是看到自主品牌在批发零售的渗透率已经接近并超过40%大关,已经证明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相关新能源补贴仍在下降,并受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各种不利环境因素制约的基础上。

显然,我们已经彻底完成了从“补贴时代”到“市场时代”的转变。

如果你独立执政,合资就迷路了。

看完了整个行情,再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从乘联会公布的零售细分榜单来看,比亚迪以绝对领先优势再次占据新能源厂商销量榜榜首,共销售新车86696辆,同比增长751.3%。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排名第二的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28,713辆。而特斯拉(中国)在抛开出口部分后,国内市场销量为2.32万辆。

而吉利汽车则在几何和氪的双重贡献下,攀升至第四。排名第五的奇瑞汽车销量为10,271辆,同比增长470.6%。

至于人气和音量都比较高的新势力,分别是第七理想、第八哪吒、第十小鹏、第十一蔚来。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前15名中,除了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和南北大众,自主品牌已经称霸榜单。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在2月份的新能源汽车排名中,也延续了类似的趋势。第一名仍然是洪光MINIEV,它继续享受A00市场红利,共售出26,116辆新车。

第二、三、四名分别被比亚迪秦、比亚迪韩和比亚迪海豚占据。不可否认,这家长期做“新能源龙头”的车企,逐渐掌握了制造爆款的能力,终于证明了自己的含金量。

QQ冰淇淋位列榜单第5,奔奔EV位列第6,欧拉好猫位列第8,奇瑞eQ位列第9,思豪E10X位列第11,这些作为A00级或A0级纯电动车,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终端成绩。

至于突然入榜的风神E70、帝豪EV、启辰D60EV,大概率是定位于B端网约车市场,拿到大客户订单。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SUV最终销量榜中,比亚迪宋月销22754辆,超越特斯拉Model Y by 18,593辆,成功问鼎销量冠军。第三名是比亚迪唐,王朝家族目前的旗舰车型,销量10026辆。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作为一款33万元以上的产品,李ONE单月销量8414辆,位列榜单第四。刚刚上市的比亚迪元PLUS和比亚迪元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第7到第9名是哪吒和蔚来的主力销售车型。

相比之下,即使在深化电气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南北大众的实际成就却不可同日而语。系列不能用亮眼来形容。

其中,表现最好的ID.4 CROZZ单月销量为2311辆,仅位列榜单第12位。作为兄弟车型,ID.4 X排在榜单的第15位。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越来越能感受到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现状,那就是“独立掌权,合资迷失”。必须承认,在切换到一个全新的赛道时,制定规则、产品定价甚至调整风向的权利都已经易手。

弯道超车已经成为现实。

其实就在前两天,我刚刚试驾完蔚来旗舰车ET7。

就实际感受而言,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款新车在外观、内饰、动力、智能等方面的进步……。尤其是与ET7燃油车最大的竞争对手宝马5系相比,必须承认前者在某些维度上已经超越了后者。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但从乘联会公布的2月份高端车销量排行榜来看,宝马5系的月销量仍保持在9352辆。1月份达到了可怕的26092辆。所以ET7真的要在正面对抗中取胜,需要证明的东西很多。

而其最重要的使命也变成了:重塑合资豪华品牌长期占据高端车市场的格局,做一次中国智能电动车品牌前所未有的尝试。

从这个角度看,国家大力推动汽车市场新能源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似乎集中在:摆脱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以德日合资车企为代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超车和逆袭。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毫无疑问,一度引来一时非议的“弯道超车”概念,正在慢慢落地,成为现实。

否则,大众集团CEO迪斯绝不会语重心长地说:“电气化时代,下一辆高尔夫绝不会来自中国。”

但现实是,自主品牌的新步伐会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将有超过100款纯电动新车和插电式新车交付。

其中不乏蔚来ET7、蔚来ET5、蔚来ES7、理想L9、小鹏G9、比亚迪海豹、比亚迪韩DM-i等爆款潜力十足的车型。

BYD, Weilai, Tesla, Volkswagen, Tucki

所以就像文章里说的“20225万辆,20%,搞定了!”书中提到,排除一些不可控因素,“总销量500万辆,渗透率超过20%”似乎将成为2022年整个新能源市场相对安全的阶段性目标。

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春天到来之后,就是盛夏。至于疫情,缺芯,动力电池原材料波动,这些暂时的小插曲都不算什么。

标签:比亚迪蔚来特斯拉大众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上海消费者都喜欢哪些新能源车?

上海汽车数量过快增长为交通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速度尤其迅猛。

1900/1/1 0:00:00
Rivian,“蚌埠住了”!

3月11日,美国电动车初创公司Rivian股价,盘后大跌超13。就像俗话说的,“蚌埠住了”。原因嘛,一是交不出车,还涨价;二是,财报不及预期。

1900/1/1 0:00:00
【一周车话】油价让车主都成为新rapper

这几天,在车友群聊天的语音里,听到最多的就是“yoyoyo”。起初还以为大家都去参加了新说唱,琢磨了一下才明白原来是“油油油”。

1900/1/1 0:00:00
先H后M 东风为什么死磕高端化

“已经有岚图了,东风为什么还要做M呢?”“高端越野?听起来就是一个颇为小众的市场,东风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心力呢?”“要做也不应该现在做吧,至少应该先让岚图站稳,再搞M也不迟了,

1900/1/1 0:00:00
想保送315?威马汽车为何对自燃、锁电等问题无正面回应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马上就要来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圈新势力威马汽车或许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保送成员了,因为对于这段时间车主曝出的自燃、锁电等问题,威马汽车不但不及时回应,还各种推卸责任,

1900/1/1 0:00:00
一周热点 | 2022款宋MAX DM-i正式上市;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3.4万辆;长安UNI-K iDD正式上市

1、售价1458万元1728万元2022款宋MAXDMi正式上市3月12日,2022款宋MAXDMi正式上市,共推出五个版本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1458万元1728万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