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对话海力达沈俊豪:新能源转型已初有成果,未来两年会成为主流参与者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无论是被动生存还是主动思考变革,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年来都开启了转型突破战,新能源无疑是一个重要方向。事实上,对于一些较早踏上新能源转型之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近日,海力达CEO总帮&新技术战略与实施全球总监沈俊浩在接受Gaspar采访时透露,海力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相关产品已在国内外订购完毕,部分潜在订单仍在积极洽谈推进中。此外,氢气相关产品在国外也有订单,国内订单也将很快达成。

future

黑利达首席执行官总助理&;全球新技术战略和执行董事;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他还表示:在上述领域,海利达只是一个新的参与者,但基于我们的技术、价格和质量,未来两年海利达将成为重要的主流参与者。"

显然,面对未来,海丽达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必然与海利达此前既定的转型逻辑、目前的业务进展和持续的前瞻性规划密不可分。

转型逻辑:瞄准热点板块,明确自身优势,完善产品结构。

虽然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都转行做新能源,但是涉及的具体领域不一样。从实际情况来看,海利达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和氢能板块。

官方资料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领域,海利达提供制冷剂端产品,如电子膨胀阀(eXV)和大口径流量阀,同时还开发冷却剂端产品,包括阀门技术和用于控制和分配冷却剂的热管理模块。在氢能领域,海利达提供高压瓶阀、氢气入口开关阀、比例控制阀、排气排水阀和氢气供应侧的氢气供应模块。

future

海利达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制冷剂端和冷却液端产品;图片来源:海利达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板块,海利达显然有自己的逻辑。

据沈俊浩介绍,早在2017年,海利达就看到了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基于石油储备和能源安全的考虑,电气化的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与此同时,CASE的概念,即互联(联网汽车)、自主(自动驾驶)、共享(分享)、电动化(电动化)火热,海利达也在思考哪个更适合自己。“我们认为电气化离我们更近,而自动驾驶离我们太远。”

然而,海利达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电气化上。沈俊浩说:“电气化的最终目的是让世界更干净。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碳中和的概念,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行业应该往减碳的方向走。所以对我们来说,从电气化到清洁能源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当然,这也符合海利达之前的产品逻辑。在切入上述两个板块之前,海利达主要从事发动机和变速箱相关产品,如可变压缩比系统、变速箱控制阀等。据悉,海利达是全球第三大可变气门正时供应商,也是全球第一大双离合变速箱气门供应商。可变气门正时和变速箱电磁阀都有节能减排的“功效”。因此,海利达的新布局可谓是这一逻辑的延伸。

future

海利达内燃机及混合板产品;图片来源:海利达

至于为什么选择热管理,原因不难理解。众所周知,热管理对于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对于动力电池来说,热管理是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和均匀性的必要手段,合适的温度可以优化车辆的安全系数、性能和寿命。鉴于此,再加上海利达是一家在精密阀门零件方面非常懂行的公司,这就催生了新的产品线。

据沈俊浩介绍,海利达基于阀门和热管理的思路,开发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把与热管理相关的循环做得更好”,而循环只有两种:一种是用冷却剂循环,一种是用制冷剂循环。这也是海利达提供制冷剂端和冷媒端产品的原因。当然,合力达在氢能方面的一些部署也是基于合力达阀门的能力,结合热管理的能力。

总结一下,海利达已经在纯内燃机、混动、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四个方向进行了布局。申俊浩说:“我们的整个结构已经完整了。”

他指出,海利达现有的产品,如可变气门正时和双离合变速箱气门,完全可以覆盖纯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未来在这些传统板块,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能力,保证有饭吃,支撑我们顺利转型。”

纯电力和氢能是海利达的转型方向。“就这两个板块而言,我们的最高目标是节能减排,或者说是向碳中和的方向靠近,当然也要符合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路径。此外,我们已经明确表示,我们应该从阀门扩展到模块。”沈俊浩补充道。

初步成果:优势产品培育,订单持续增加,量产稳步推进。

对于海利达来说,转型的逻辑显然是有的,转型的逻辑对不对要看结果。目前,海利达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一方面,海利达“培育”了核心产品,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板中的电子膨胀阀、控制和分配冷却剂的阀门技术、氢能板中的供氢模块等。

据相关资料显示,通过制冷剂回路对电池进行主动冷却,是实现快速充电,充分发挥电池最佳性能的核心要素之一。海力达电子膨胀阀通过制冷剂回路将制冷剂精确分配到电池回路中的电池冷却器,可以有效控制这一冷却过程,产品还可以有效精确地控制热泵和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通过量。

future

海利达电子膨胀阀;图片来源:海利达

赫利达控制和分配冷却液的阀门技术可以使电动汽车灵活应对各种环境条件或工况。该阀可以准确地将液体输送到所需的地方,如电池电路、电力驱动电路或驾驶舱的加热或冷却。此外,通过将多个阀门集成到模块中,可以创建一个紧凑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热管理模块(除冷却液阀外,还集成了电子膨胀阀、热交换器和水泵)不仅在安装空间和性能上有优势,还能为客户节省大量成本。

future

海利达三通/四通水阀;图片来源:海利达

此外,通过热管理和阀容量的结合,海利达还开发出了极具优势的氢能产品,包括氢气供应模块。据悉,该模块将压力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氢气再循环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两级开启可以保证大流量范围的控制精度,通过模块集成减少连接数量,还具有轻量化的特点。

另一方面,海利达相关产品订单持续增加,产品研发和量产进度稳步推进。

以电子膨胀阀为例。据沈俊浩介绍,海利达电子膨胀阀已经量产。“我们现在国内外都有订单,一些非常著名的主机厂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现在业务进展不错。”

据其介绍,海利达还在准备第二代产品——大口径电子膨胀阀,以进一步扩大该领域的订单。“之所以要做大口径的电子膨胀阀,主要是考虑到在整个热泵系统中,我们可以替代一个电子膨胀阀和一个截止阀,这样可以让热泵的效率更高、密封更好、寿命更长。”

另外,据了解,在制冷剂方面,海利达不仅做R134A和R1234YF的电子膨胀阀,还希望进一步拓展到R744。目前相关样片已经出来,预计近期量产。

在水阀方面,海利达目前有泄漏量非常低的盘式水阀和一些单执行机构的球阀。据沈俊浩透露,无论是碟式水阀还是球阀,海利达都将在两年内尽可能推向市场。

他还提到,在中短期内,海利达希望通过制冷剂和水冷组件进一步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到2024年或2025年,海利达希望将这些产品整合起来,形成热管理模块,推向市场。

future

海利达模块化热管理产品;图片来源:海利达

当然,海利达也在继续推进氢能板块的布局。盖世汽车了解到,从高压、中压到低压,从截止阀到阳极阀,这些都在海利达的考虑范围内,目前正在推广过程中。

未来规划:多维度努力,留下来,成为主流参与者。

从上面可以看出,海利达在取得初步成果后,一直在为后续的发展积蓄力量。除了产品维度,海利达还在做多手准备。

近两年,行业内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为了拿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设立设计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甚至将全球R&D中心放在中国。沈俊浩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事态。“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在中国做这个很有前景。”

显然,海利达也将中国视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竞技场。据悉,2021年初,海利达在中国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按照其规划,这个事业部将很快达到近百人的规模。不仅如此,海利达在中国还配备了相关的硬件、测试、制造和生产线。由此可见海利达发展的决心。

沈俊浩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也提到,软件的重要性正在快速提升。“比如软件和硬件有脱钩的趋势。以autosar为例,应用层和底层是分离的,不同的模块相互独立。如何与此完美配合,如何实现即插即用,如何在通信协议和接口上达到更高的标准,都需要非常优秀的软件团队。”

因此,海利达正在加速提升软件能力。“在硬件方面,我们有强大的基础。软件方面,目前有一定基础,但我们认为还不够。我们希望加强我们的软件能力。我们现在正在欧洲和中国建立一个非常坚实的软件团队,我们希望用国际标准来建立我们的软件团队。”

海利达的多维度努力也体现了新领域的激烈竞争。沈俊浩坦言,在海利达进入的新领域,竞争形势激烈,但海利达有信心留下来。“从下游车企来看,未来两年应该会有一次大的洗盘,然后只有更强的才能留下来。我们相信海利达完全有能力面对那些留下来的相对优质的客户。”

“虽然我们是一家德国公司,但是我们整个公司,尤其是中国团队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我们的结构很扁平化,很灵活,做起来很快。我认为,与一些纯外企相比,我们在体制结构上有一些优势,而与一些私企相比,我们在技术或流程控制上有一些独到之处。这两种能力的结合可以增强我们的竞争力。”沈俊浩补充道。

整体来看,在新能源转型的道路上,海利达正在稳步前进,寻求华丽转身。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海利达的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成为新领域的主流参与者。至于其后续表现能否如预期,我们拭目以待!无论是被动生存还是主动思考变革,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年来都开启了转型突破战,新能源无疑是一个重要方向。事实上,对于一些较早踏上新能源转型之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近日,海力达CEO总帮&新技术战略与实施全球总监沈俊浩在接受Gaspar采访时透露,海力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相关产品已在国内外订购完毕,部分潜在订单仍在积极洽谈推进中。此外,氢气相关产品在国外也有订单,国内订单也将很快达成。

future

黑利达首席执行官总助理&;全球新技术战略和执行董事;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他还表示:在上述领域,海利达只是一个新的参与者,但基于我们的技术、价格和质量,未来两年海利达将成为重要的主流参与者。"

显然,面对未来,海丽达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必然与海利达此前既定的转型逻辑、目前的业务进展和持续的前瞻性规划密不可分。

转型逻辑:瞄准热点板块,明确自身优势,完善产品结构。

虽然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都转行做新能源,但是涉及的具体领域不一样。从实际情况来看,海利达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和氢能板块。

官方资料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领域,海利达提供制冷剂端产品,如电子膨胀阀(eXV)和大口径流量阀,同时还开发冷却剂端产品,包括阀门技术和用于控制和分配冷却剂的热管理模块。在氢能领域,海利达提供高压瓶阀、氢气入口开关阀、比例控制阀、排气排水阀和氢气供应侧的氢气供应模块。

future

海利达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制冷剂端和冷却液端产品;图片来源:海利达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板块,海利达显然有自己的逻辑。

据沈俊浩介绍,早在2017年,海利达就看到了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基于石油储备和能源安全的考虑,电气化的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与此同时,CASE的概念,即互联(联网汽车)、自主(自动驾驶)、共享(分享)、电动化(电动化)火热,海利达也在思考哪个更适合自己。“我们认为电气化离我们更近,而自动驾驶离我们太远。”

然而,海利达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电气化上。沈俊浩说:“电气化的最终目的是让世界更干净。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碳中和的概念,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行业应该往减碳的方向走。所以对我们来说,从电气化到清洁能源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当然,这也符合海利达之前的产品逻辑。在切入上述两个板块之前,海利达主要从事发动机和变速箱相关产品,如可变压缩比系统、变速箱控制阀等。据悉,海利达是全球第三大可变气门正时供应商,也是全球第一大双离合变速箱气门供应商。可变气门正时和变速箱电磁阀都有节能减排的“功效”。因此,海利达的新布局可谓是这一逻辑的延伸。

future

海利达内燃机及混合板产品;图片来源:海利达

至于为什么选择热管理,原因不难理解。众所周知,热管理对于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对于动力电池来说,热管理是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和均匀性的必要手段,合适的温度可以优化车辆的安全系数、性能和寿命。鉴于此,再加上海利达是一家在精密阀门零件方面非常懂行的公司,这就催生了新的产品线。

据沈俊浩介绍,海利达基于阀门和热管理的思路,开发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把与热管理相关的循环做得更好”,而循环只有两种:一种是用冷却剂循环,一种是用制冷剂循环。这也是海利达提供制冷剂端和冷媒端产品的原因。当然,合力达在氢能方面的一些部署也是基于合力达阀门的能力,结合热管理的能力。

总结一下,海利达已经在纯内燃机、混动、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四个方向进行了布局。申俊浩说:“我们的整个结构已经完整了。”

他指出,海利达现有的产品,如可变气门正时和双离合变速箱气门,完全可以覆盖纯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未来在这些传统板块,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能力,保证有饭吃,支撑我们顺利转型。”

纯电力和氢能是海利达的转型方向。“就这两个板块而言,我们的最高目标是节能减排,或者说是向碳中和的方向靠近,当然也要符合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路径。此外,我们已经明确表示,我们应该从阀门扩展到模块。”沈俊浩补充道。

初步成果:优势产品培育,订单持续增加,量产稳步推进。

对于海利达来说,转型的逻辑显然是有的,转型的逻辑对不对要看结果。目前,海利达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一方面,海利达“培育”了核心产品,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板中的电子膨胀阀、控制和分配冷却剂的阀门技术、氢能板中的供氢模块等。

据相关资料显示,通过制冷剂回路对电池进行主动冷却,是实现快速充电,充分发挥电池最佳性能的核心要素之一。海力达电子膨胀阀通过制冷剂回路将制冷剂精确分配到电池回路中的电池冷却器,可以有效控制这一冷却过程,产品还可以有效精确地控制热泵和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通过量。

future

海利达电子膨胀阀;图片来源:海利达

赫利达控制和分配冷却液的阀门技术可以使电动汽车灵活应对各种环境条件或工况。该阀可以准确地将液体输送到所需的地方,如电池电路、电力驱动电路或驾驶舱的加热或冷却。此外,通过将多个阀门集成到模块中,可以创建一个紧凑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热管理模块(除冷却液阀外,还集成了电子膨胀阀、热交换器和水泵)不仅在安装空间和性能上有优势,还能为客户节省大量成本。

future

海利达三通/四通水阀;图片来源:海利达

此外,通过热管理和阀容量的结合,海利达还开发出了极具优势的氢能产品,包括氢气供应模块。据悉,该模块将压力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氢气再循环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两级开启可以保证大流量范围的控制精度,通过模块集成减少连接数量,还具有轻量化的特点。

另一方面,海利达相关产品订单持续增加,产品研发和量产进度稳步推进。

以电子膨胀阀为例。据沈俊浩介绍,海利达电子膨胀阀已经量产。“我们现在国内外都有订单,一些非常著名的主机厂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现在业务进展不错。”

据其介绍,海利达还在准备第二代产品——大口径电子膨胀阀,以进一步扩大该领域的订单。“之所以要做大口径的电子膨胀阀,主要是考虑到在整个热泵系统中,我们可以替代一个电子膨胀阀和一个截止阀,这样可以让热泵的效率更高、密封更好、寿命更长。”

另外,据了解,在制冷剂方面,海利达不仅做R134A和R1234YF的电子膨胀阀,还希望进一步拓展到R744。目前相关样片已经出来,预计近期量产。

在水阀方面,海利达目前有泄漏量非常低的盘式水阀和一些单执行机构的球阀。据沈俊浩透露,无论是碟式水阀还是球阀,海利达都将在两年内尽可能推向市场。

他还提到,在中短期内,海利达希望通过制冷剂和水冷组件进一步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到2024年或2025年,海利达希望将这些产品整合起来,形成热管理模块,推向市场。

future

海利达模块化热管理产品;图片来源:海利达

当然,海利达也在继续推进氢能板块的布局。盖世汽车了解到,从高压、中压到低压,从截止阀到阳极阀,这些都在海利达的考虑范围内,目前正在推广过程中。

未来规划:多维度努力,留下来,成为主流参与者。

从上面可以看出,海利达在取得初步成果后,一直在为后续的发展积蓄力量。除了产品维度,海利达还在做多手准备。

近两年,行业内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为了拿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设立设计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甚至将全球R&D中心放在中国。沈俊浩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事态。“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在中国做这个很有前景。”

显然,海利达也将中国视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竞技场。据悉,2021年初,海利达在中国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按照其规划,这个事业部将很快达到近百人的规模。不仅如此,海利达在中国还配备了相关的硬件、测试、制造和生产线。由此可见海利达发展的决心。

沈俊浩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也提到,软件的重要性正在快速提升。“比如软件和硬件有脱钩的趋势。以autosar为例,应用层和底层是分离的,不同的模块相互独立。如何与此完美配合,如何实现即插即用,如何在通信协议和接口上达到更高的标准,都需要非常优秀的软件团队。”

因此,海利达正在加速提升软件能力。“在硬件方面,我们有强大的基础。软件方面,目前有一定基础,但我们认为还不够。我们希望加强我们的软件能力。我们现在正在欧洲和中国建立一个非常坚实的软件团队,我们希望用国际标准来建立我们的软件团队。”

海利达的多维度努力也体现了新领域的激烈竞争。沈俊浩坦言,在海利达进入的新领域,竞争形势激烈,但海利达有信心留下来。“从下游车企来看,未来两年应该会有一次大的洗盘,然后只有更强的才能留下来。我们相信海利达完全有能力面对那些留下来的相对优质的客户。”

“虽然我们是一家德国公司,但是我们整个公司,尤其是中国团队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我们的结构很扁平化,很灵活,做起来很快。我认为,与一些纯外企相比,我们在体制结构上有一些优势,而与一些私企相比,我们在技术或流程控制上有一些独到之处。这两种能力的结合可以增强我们的竞争力。”沈俊浩补充道。

整体来看,在新能源转型的道路上,海利达正在稳步前进,寻求华丽转身。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海利达的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成为新领域的主流参与者。至于其后续表现能否如预期,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前途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外资车企纷纷进军泰国电动车市场

盖世汽车讯据日经网报道,随着消费者慢慢转向绿色出行,以及在泰国当地政府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来自中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争相进军泰国的电动汽车市场。

1900/1/1 0:00:00
沃尔沃汽车发布未来战略的五个明确目标

日前,在第八届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沃尔沃汽车新任首席执行官兼总裁JimRowan发表演讲。

1900/1/1 0:00:00
哈佛超表面附件将任何摄像头变为偏振摄像头 改善车辆的机器视觉

盖世汽车讯偏振,即光振动的方向,可以提供许多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的信息,从大气中的气凝胶到磁场。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高通将完成维宁尔收购;马克龙尊重雷诺的决定;俄乌局势或致丰田单车成本上涨520美元

高通和SSWPartners将完成收购维宁尔3月24日,瑞典汽车技术集团维宁尔表示,高通和SSWPartners将于4月1日完成收购交易,

1900/1/1 0:00:00
汽车供应链跨界玩家众生相

智能化和电气化变革大潮的涌现,为汽车供应链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借着这股风口,以美的、海信、TCL、立讯精密等为代表的家电和果链企业争相跨界入局,试图打开新的增长局面。

1900/1/1 0:00:00
Warwick Acoustics开发创新电声板 旨在提供颠覆式车载音响体验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英国WarwickAcoustics公司(20年前从华威大学工程学院分拆出来的公司)开发了颠覆性的高端汽车音频技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