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电动车涨价潮会持续多久?别慌,不妨等到下半年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分享魔法的时代,油价上涨有人卖电车,电车涨价有人卖油车。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要看自己的需求。在商品自由竞争的时代,主动权应该永远掌握在消费者手中。

昨天,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电池涨价开始,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宣布涨价。继特斯拉成为第一轮涨价明星后,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的第二轮涨价幅度也是巨大的。

是否购买电动汽车开始让一些有钱人焦虑。

李想说得更直白:“没涨价的(目前)大部分都没谈成,谈成了一般会马上涨价。”

他甚至说:“战争、、疫情让购车升值,美国的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了30%。”

电动车会出现第三轮、第四轮上涨吗?

现在买电动车还能发财吗?

——1——

饲料比猪肉贵,泡沫破裂的前兆?

2022年世界格局的动荡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也使得新事物的变化与旧秩序的动荡走到了一起,但事物运行的基本原理不会一成不变。

资源短缺和价格上涨是我们看到的普遍现象。

单纯看汽车市场,从油价上涨到有轨电车涨价,汽车似乎正在成为人们买不起的消费品。

▲来自《汽车总动员》

但对于电动车的持续涨价,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无论是油价飙升,还是引发电动车两轮涨价的罪魁祸首,印钞+供需动荡+情绪变化导致的原材料价格进入上涨周期。

如果我们把视野拉长,你会发现在这个上涨周期中,原材料板块是在旋转上涨的,从原油、黄金到铜、钢铁,再到稀有元素,一直传导到今天的粮食、猪肉。

你今天面临的商品涨价的结果,只是30天前需要的原材料高传导造成的。

在电动车涨价引发焦虑的同时,今天原油黄金回归正常,新能源汽车所需原材料开始震荡下行,粮食开始达到高点,带动猪肉。

你会发现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现象。即使一斤饲料比一斤猪肉还贵,猪肉期货还是开始暴涨。

当面粉比面包还贵的时候,泡沫就要破灭了。

——2——

电动车会涨价吗?

先说答案,可以,但不会太久。

除了价格走势,我们还需要三维分析。

首先说一下,在这次涨价之前,电动车很难生产,成本压力推高了。

难产的原因包括一年多没有筹码,补贴减少或取消。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从数据上看,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84.3%,需求端猛增。

无法生产,需求高,再加上补贴减少,原材料涨价,共同导致了这种涨价现象。

其中需求高和补贴减少可以作为对冲效应,所以我们主要分析原材料涨价的动力和时间,以及芯片供应的恢复程度。

缺芯已经持续两年,并不是汽车行业独有。现在随便加价几千元的微软XboxSeries X和索尼PlayStation 5,已经没有了GeForce RTX 30系列显卡的痕迹,甚至苹果的高端IPAD PRO使用一年后也可以原价转手。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缺芯”的导火索。

受疫情影响,当时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都对汽车市场持悲观态度,汽车企业也纷纷下调销量……全年的asts,并向代工厂提出减产要求。

当时市场机构普遍预期汽车行业会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2020年世界汽车销量将减少近30%,短期内无法恢复。

没想到,疫情控制到一定程度后,全球汽车销量开始快速反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受需求刺激,车企产能明显恢复,但芯片产能没有及时跟上。于是,汽车和芯片出现了“错配”,拉开了“断货潮”的大幕。

再加上去年(2021年)寒潮、省停电、东南亚疫情爆发,各个芯片厂商的工厂都陷入了停工状态,直到去年9月下旬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从2021年9月到现在,虽然产能一直在上升,但还是跟不上生产需求。

2021年,长城、五菱、BAIC、吉利、SAIC等国内汽车巨头都加入了“芯”军。

去年2月,SAIC宣布与国内智能芯片公司Horizon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联合国内芯片厂商打造自动驾驶芯片,其他车企开始积极与国内芯片公司互动。

▲IT之家

此外,投资扩产将是2022年芯片厂商的主旋律。

如果不出意外,为了解决产能问题,很多代工企业会开始新建工厂,扩大现有工厂的产能。

如上图所示,目前国际制造商TSMC、UMC、格罗方德、SK海力士和本土制造商SMIC都有扩大产能的计划。预计扩能将现有产能提高25%,非常惊人。

因此可以大胆预测,芯片的白菜价可能出现在今年下半年。

目前原材料的上涨阻力是无限的,而且正处于顶峰。

▲表格来自野天鹅知识平台。

以动力电池中最稀缺的金属钴为例。截至3月22日,钴均价为56.63万元/吨,较上周3月14日钴均价下跌0.39%。3月20日,钴商品指数为203.85,与昨日持平,较最高点238.91点(2018年4月15日)下跌14.67%,较最低点2016年7月5日69.84点上涨191.88%。(注:周期指2011年9月1日至今)。

分析人士认为,钴价冲击历史高位受阻,钴价下跌风险过高。

3月22日,早于钴上涨的钢铁及钢铁衍生品可谓低迷,呈下跌趋势。

按照惯例,此轮新能源涨价的原材料轮换已经结束,这些价格将在期货交割日一个月后直接影响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或其他汽车零部件厂商的采购成本。

▲表格来自长江有色金属网。

因此,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初,新能源汽车价格将回归正常,甚至好于今年上半年的炒作和投机者放货,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库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目前被忽悠买电动车,可以说是高周期的终极市场接盘侠,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牢骚”。

——3——

监管部门即将采取行动整治产业链乱象。

支撑我们判断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属的今日汽车视界刊登了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的专访。面对原材料涨价的热潮,陈世华指出:

一、本轮原材料价格非正常上涨,偏离正常关系……供需之间,这是不合理的,并存在投机者囤积居奇,故意抬高价格,以抓住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一个窗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上游企业定价要回归理性,车企也要稳住阵脚。

第二,哄抬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对历经十余年努力培育、正处于补贴衰退和换挡推进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极具破坏性,影响新能源汽车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目前正在构建的“双循环”格局,与国家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第三,2021年下半年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原材料涨价纳入监测视野,近期加紧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应对措施。针对这种不正当竞争,国家主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将坚决打击。

他还指出:“由于锂、镍等有色金属已经市场化、国际化、金融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有底线思维,自觉培养风险防控意识,积极储备防范风险的应急预案,尽可能避免被非法资本围猎。这是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给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带来的深刻教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主管部门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尽快回归理性。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大宗原料市场的宏观调控,重点满足动力电池的生产需求,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帮助国内企业稳步开拓国外原料供应渠道;重点打击联合囤积、哄抬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运行,查处违法行为。

二是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

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和引导上下游企业进行行业自律,倡导行业和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避免原材料的短期波动影响经营计划,从而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支持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是保证中长期动力电池的原料供应。

建议加快上游在建项目产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整体构建国家储备体系,实现国内大流通保障能力,提高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建议加快回收体系建设,推进动力电池回收立法工作,加强动力电池溯源管理,规范电池回收渠道,加快阶梯利用回收各环节标准体系建设,继续攻关电池拆解回收生产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以回收端反哺生产端,减轻关键材料供应压力。

陈世华表示:“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动力电池价格将回归理性,确保供应稳定、链条稳定的目标将得以实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电动车的涨价并非中国市场独有,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也在涨价。

然而,经过两轮上涨,无论是市场情绪还是政策层面都发生了变化。

对于第一次购买电动车而焦虑的用户来说,等待也是一种选择。

今年是电动车年,将有近百款电动车新品发布上市。不要让自己陷入买涨不买跌的情绪。在分享魔法的时代,油价上涨有人卖电车,电车涨价有人卖油车。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要看自己的需求。在商品自由竞争的时代,主动权应该永远掌握在消费者手中。

昨天,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电池涨价开始,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宣布涨价。继特斯拉成为第一轮涨价明星后,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的第二轮涨价幅度也是巨大的。

是否购买电动汽车开始让一些有钱人焦虑。

李想说得更直白:“没涨价的(目前)大部分都没谈成,谈成了一般会马上涨价。”

他甚至说:“战争、、疫情让购车升值,美国的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了30%。”

电动车会出现第三轮、第四轮上涨吗?

现在买电动车还能发财吗?

——1——

饲料比猪肉贵,泡沫破裂的前兆?

2022年世界格局的动荡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也使得新事物的变化与旧秩序的动荡走到了一起,但事物运行的基本原理不会一成不变。

资源短缺和价格上涨是我们看到的普遍现象。

单纯看汽车市场,从油价上涨到有轨电车涨价,汽车似乎正在成为人们买不起的消费品。

▲来自《汽车总动员》

但对于电动车的持续涨价,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无论是油价飙升,还是引发电动车两轮涨价的罪魁祸首,印钞+供需动荡+情绪变化导致的原材料价格进入上涨周期。

如果我们把视野拉长,你会发现在这个上涨周期中,原材料板块是在旋转上涨的,从原油、黄金到铜、钢铁,再到稀有元素,一直传导到今天的粮食、猪肉。

你今天面临的商品涨价的结果,只是30天前需要的原材料高传导造成的。

在电动车涨价引发焦虑的同时,今天原油黄金回归正常,新能源汽车所需原材料开始震荡下行,粮食开始达到高点,带动猪肉。

你会发现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现象。即使一斤饲料比一斤猪肉还贵,猪肉期货还是开始暴涨。

当面粉比面包还贵的时候,泡沫就要破灭了。

——2——

电动车会涨价吗?

先说答案,可以,但不会太久。

除了价格走势,我们还需要三维分析。

首先说一下,在这次涨价之前,电动车很难生产,成本压力推高了。

难产的原因包括一年多没有筹码……,以及补贴的减少或取消。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从数据上看,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84.3%,需求端猛增。

无法生产,需求高,再加上补贴减少,原材料涨价,共同导致了这种涨价现象。

其中需求高和补贴减少可以作为对冲效应,所以我们主要分析原材料涨价的动力和时间,以及芯片供应的恢复程度。

缺芯已经持续两年,并不是汽车行业独有。现在随便加价几千元的微软XboxSeries X和索尼PlayStation 5,已经没有了GeForce RTX 30系列显卡的痕迹,甚至苹果的高端IPAD PRO使用一年后也可以原价转手。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缺芯”的导火索。

受疫情影响,当时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都对汽车市场持悲观态度,汽车企业也纷纷下调全年销量预期,向代工厂提出减产要求。

当时市场机构普遍预期汽车行业会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2020年世界汽车销量将减少近30%,短期内无法恢复。

没想到,疫情控制到一定程度后,全球汽车销量开始快速反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受需求刺激,车企产能明显恢复,但芯片产能没有及时跟上。于是,汽车和芯片出现了“错配”,拉开了“断货潮”的大幕。

再加上去年(2021年)寒潮、省停电、东南亚疫情爆发,各个芯片厂商的工厂都陷入了停工状态,直到去年9月下旬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从2021年9月到现在,虽然产能一直在上升,但还是跟不上生产需求。

2021年,长城、五菱、BAIC、吉利、SAIC等国内汽车巨头都加入了“芯”军。

去年2月,SAIC宣布与国内智能芯片公司Horizon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联合国内芯片厂商打造自动驾驶芯片,其他车企开始积极与国内芯片公司互动。

▲IT之家

此外,投资扩产将是2022年芯片厂商的主旋律。

如果不出意外,为了解决产能问题,很多代工企业会开始新建工厂,扩大现有工厂的产能。

如上图所示,目前国际制造商TSMC、UMC、格罗方德、SK海力士和本土制造商SMIC都有扩大产能的计划。预计扩能将现有产能提高25%,非常惊人。

因此可以大胆预测,芯片的白菜价可能出现在今年下半年。

目前原材料的上涨阻力是无限的,而且正处于顶峰。

▲表格来自野天鹅知识平台。

以动力电池中最稀缺的金属钴为例。截至3月22日,钴均价为56.63万元/吨,较上周3月14日钴均价下跌0.39%。3月20日,钴商品指数为203.85,与昨日持平,较最高点238.91点(2018年4月15日)下跌14.67%,较最低点2016年7月5日69.84点上涨191.88%。(注:周期指2011年9月1日至今)。

分析人士认为,钴价冲击历史高位受阻,钴价下跌风险过高。

3月22日,早于钴上涨的钢铁及钢铁衍生品,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呈现下行战……趋势。

按照惯例,此轮新能源涨价的原材料轮换已经结束,这些价格将在期货交割日一个月后直接影响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或其他汽车零部件厂商的采购成本。

▲表格来自长江有色金属网。

因此,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初,新能源汽车价格将回归正常,甚至好于今年上半年的炒作和投机者放货,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库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目前被忽悠买电动车,可以说是高周期的终极市场接盘侠,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牢骚”。

——3——

监管部门即将采取行动整治产业链乱象。

支撑我们判断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属的今日汽车视界刊登了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的专访。面对原材料涨价的热潮,陈世华指出:

一是本轮原材料价格非正常上涨,偏离了正常的供求关系,是非理性的,存在投机者囤积居奇、故意哄抬价格以抢占锂产能扩张前最后一个窗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上游企业定价要回归理性,车企也要稳住阵脚。

第二,哄抬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对历经十余年努力培育、正处于补贴衰退和换挡推进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极具破坏性,影响新能源汽车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目前正在构建的“双循环”格局,与国家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第三,2021年下半年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原材料涨价纳入监测视野,近期加紧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应对措施。针对这种不正当竞争,国家主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将坚决打击。

他还指出:“由于锂、镍等有色金属已经市场化、国际化、金融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有底线思维,自觉培养风险防控意识,积极储备防范风险的应急预案,尽可能避免被非法资本围猎。这是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给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带来的深刻教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主管部门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尽快回归理性。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大宗原料市场的宏观调控,重点满足动力电池的生产需求,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帮助国内企业稳步开拓国外原料供应渠道;重点打击联合囤积、哄抬价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运行,查处违法行为。

二是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

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和引导上下游企业进行行业自律,倡导行业和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避免原材料的短期波动影响经营计划,从而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支持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是保证中长期动力电池的原料供应。

建议加快上游在建项目产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整体构建国家储备体系,实现国内大流通保障能力,提高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建议加快回收体系建设,推进动力电池回收立法工作,加强动力电池溯源管理,规范电池回收渠道,加快阶梯利用回收各环节标准体系建设,继续攻关电池拆解回收生产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以回收端反哺生产端,减轻关键材料供应压力。

陈世华表示:“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动力电池价格将回归理性,确保供应稳定、链条稳定的目标将得以实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电动车的涨价并非中国市场独有,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也在涨价。

然而,经过两轮上涨,无论是市场情绪还是政策层面都发生了变化。

对于第一次购买电动车而焦虑的用户来说,等待也是一种选择。

今年是电动车年,将有近百款电动车新品发布上市。不要让自己陷入买涨不买跌的情绪。

标签:发现特斯拉东南长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深圳推出“以旧换新”购车政策 置换新能源汽车可获5000元补贴

3月23日,邦老师从深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处了解到,深圳市商务局即日起推出“以旧换新”汽车购置奖励政策,粤B车主通过“以旧换新”方式购车将可获得3000至5000元不等的补贴,

1900/1/1 0:00:00
涉宏光MINIEV等 五菱旗下部分车型调价

3月24日,我们从五菱官方了解到,其将针对旗下宏光MINIEV参数询价、五菱NanoEV、五菱荣光EV三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近期国际局势紧张,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马斯克或成全球首位万亿富翁;雷诺考虑退出俄罗斯市场;LGES将在美国和加拿大建电池厂

马斯克或在2024年成全球首位万亿富翁金融公司TipaltiApprove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马斯克最早可能在2024年成为全球首位净资产达1万亿美元的富翁。

1900/1/1 0:00:00
3月24日0时起 宝骏KiWi EV宣布调价

3月24日,我们从上汽通用五菱官方了解到,其将针对旗下宝骏KiWiEV参数询价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

1900/1/1 0:00:00
岚图汽车将于3月31日正式公布调价方案

3月24日,岚图汽车官方表示,受近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因素影响,岚图将于3月31日公布价格调整方案,在此之前下定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的影响。

1900/1/1 0:00:00
59999元椰香芝心“超大杯”,科莱威CLEVER 311km元气啵啵版来了

分享元气觉醒萌趣出击2022年3月23日,上汽荣威旗下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超长待机小钢炮”科莱威CLEVER发布311km元气啵啵版,官方指导价:59999元,更可享惊喜“双拼权益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