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李想,葫芦里卖的什么“9”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前几天和某新势力员工交流时,忍不住说起了“先火后兵”的理想L9。

在他看来,理想在对市场和产品的把握上有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也直接投射到了理想L9上。

而在分析了一波理想L9的产品优势后,他不禁感慨:

“理想,赢了……”

理想的L9,赢在哪里?

没错,作为理想的第二款车型,也是核心旗舰SUV车型,理想L9从成立之初就备受关注。

在《李ONE》中现象级的市场表现之后,人们期待着《过苦日子》的理想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进行高效精准的系统整合优化,延续《李ONE》的辉煌,引领理想实现销量和品牌的多维度跨越。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上个月初,Ideality开始通过官方渠道持续发布Ideality L9的产品亮点。然而,这种看似常规的宣传手段,却意外地在市场和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无论是标配两块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计算平台、创新的5屏交互设计、旗舰音响系统和座椅配置,还是自主研发的增程电动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只有几张效果图,没有实车,每一次官方剧透都会掀起关于产品的热烈讨论。

就连后面储物盒里存放的两瓶,似乎也是关注的焦点。不得不说,理想L9用最经济的方式达到了大多数人羡慕的宣传效果。

然而,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理想L9的“瓜”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如李一样,理想L9本身也是复杂的。

表面上对理想L9的热议是理想营销模式的胜利,但深层次隐藏的秘密是理想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考量。

这种理解和考虑体现在很多层面,首先体现在产品定位上。

毫无疑问,理想L9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以家庭用户为中心,试图在更高的价值维度上复制李ONE的成功。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如今,在巨大的转型浪潮中,如何找到并形成清晰明确的品牌标签是每个人的“必答题”,无数人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却始终难以如愿。

理想的优势在于,在李一的围攻下,理想实力为自己树立了“家用车”的品牌标签,鲜明有效。

可以看出,无论是小鹏G9、蔚来ES8等新车型,还是领克09、宝马X5等传统车型,都没有把重点放在核心用户群体的定位上。这种卡牌营销策略也为理想中的L9赢得了关键的生存土壤。

理论上,理想的L9与同级别同价位的新能源车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这是凭借其独特的品牌标签开辟新的细分市场的直观好处。

此外,尽管理想的L9在豪华汽车市场上是一个“艰难的角色”,如奔驰GLS和宝马X7,但必须承认,这种对标更多的是关于产品尺寸和品牌建设。

无论是目标客户还是价格体系,它们之间的交叉集都是有限的,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换句话说,理想L9敏锐地观察到了传统奢侈品领域的价格差距,采取了“以大打小”的产品策略来抢占市场份额。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其实稍微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L9450,000万元的理想价格区间,正好处于主流中型SUV和头部豪华品牌中型SUV价格的中间,也是BBAs最薄弱的区域。

面对同价位的豪华车型,理想L9在产品体验上果断发力,占据产品力高地,形成“高打低打”的局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换句话说,理想L9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它需要做的是锚定能够接受全新汽车品牌并愿意尝试创新技术的家庭用户,以便……o推动Ideal进入全新的细分市场和价值区间,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溢价,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当然,仅仅是产品定位的胜利是不够的。按照李想的观点,理想中的L9不仅仅是出行工具,还有家庭生活空间。

“为家庭而造”这个词看似轻描淡写,但它不仅要有高效的内部制造机制支撑,更需要有效的用户思维引导。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曾在哔哩哔哩担任汽车R&D工程师的UP先生这样评价理想:理想就是用三流的零配件,用三流的技术组装,变成二流的产品,然后以一流的价格卖出去。

言语之间,除了质疑,还流露出对李想商业模式和用户思维的敬佩。

的确,理想从来都不是善于天马行空的“孩子”,但命题作文中逐字逐句的“挑词”和对细节的把握,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行业的标杆。

上个月底,李想就像一个资深产品经理一样,在微博里对产品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探讨和经验分析。

其实就连李想自己都说,今天他20%-40%的角色是一个车的产品经理,60%-80%的角色是一个机构的产品经理。

他可能缺少一种疯狂的“梦想家”气质,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也是一个冷静敏锐的商人。

像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梦想家”少之又少,但在汽车圈,像李想这样熟悉产品每一个细节的领袖更是凤毛麟角。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李想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是一个善于做选择题的组织。一个目标三个要求是我们选择题的基础,用户和企业的目标都要分析。”

在产品落地的过程中,ideal还会优先考虑家庭用户的需求,引导用户进行选择。

比如在增程技术实力差和续航里程焦虑中,你更喜欢哪个?驾驶体验不尽如人意和车内舒适度,尤其是后排空间,你更喜欢哪个?对于一个“爸爸”来说,答案不言而喻。

回到理想中的L9产品,李想在去年Q4的财报会议上提到:对于X01车型,一方面我们可以满足用户在李ONE车型上无法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会创造一些全新的需求,这些需求是今天市面上所有新能源车型都无法实现的。

打造用户几乎无法表达,但适用且想用的产品,是一个核心思想。

充足的车内空间,舒适的乘坐体验,广阔的储物空间,智能内置娱乐系统,这些“爸爸”车型的产品不是其他车型闻所未闻,但大多不够彻底,导致失败。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理想L9正是在充分了解这一需求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尽可能满足它,放大实际体验。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堆配置”。

说白了,是的!然而,当自主品牌陷入“配置内卷化”时,如何有效“堆叠配置”是一个大学问。目前行业内,很多技术先进的新产品总会陷入一个怪圈,就是技术工程师赢了,产品和企业输了。

这样的产品变化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实力和工程能力,但对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和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想的L9,不容易

按照李想的规划,2022年,理想的销量目标是20万辆,相当于同比增长121%。

其中,理想的L9必然承担着重要的销售任务。事实上,上个月中旬,李的管理层也表示,理想L9的稳态预期为每月15,000辆。

问题是,虽然理想的L9在用户逻辑、产品定位、系统工程等方面表现不错,但在市场终端层面不会太顺利,月销1.5万辆的目标也不会轻易达成。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事实上,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2021年豪华中大型SUV销量排行榜中,三大车型平均月销量只有4000辆左右,蔚来ES8也在2000辆左右徘徊。

除此之外,最大的问题是,李ONE所构建的价值认知,能否支撑起从30万元到50万元价格区间跃升后的品牌飞跃。

在李ONE的价值区间里,用户的选择是基于实用性和性价比,但对理想的品牌力、服务体系甚至社会价值都不会提出太高的要求。

但一旦价格区间达到50万,除了产品力,其他品牌的附加属性需求也会成倍增长。

更何况,原本“孤独”的李一个人,会在不经意间回头发现,自己的身边已经站满了蓄势待发的竞争对手。

传统车企“全面混”的呼声已经响亮而惊天动地,新势力迅速放下重兵。理想所依赖的技术路线和生存土壤,都在经历着层层冲击。

尤其是传统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找到了清晰的发展轨迹,瞄准高端市场,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手段,在雄厚的资金储备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的保驾护航下,generate翻出了所有初创企业都无法企及的转型加速度。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柯灵09、摩卡DHT-PHEV、小鹏G9、自助游NV等车型蓄势待发,奔向理想,细分市场的风越来越冷。当传统势力庞大的身躯开始转向,新势力猛烈的产品攻势产生了自身的惯性,那么理想中的L9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布局服务体系,如何以精准的产品策略再次带动品牌形象的突破,如何在内部架构上构建新的运营机制...

这是检验理想长期运行和理想L9“破”的核心能力。

此时此刻,理想的L9能否继续保持并扩大在0到1的验证期内建立的系统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一个重点是,全力追求理想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否在理想L9上实现华丽转身,为理想开启全新的智能化局面,摆脱技术跟随者的品牌形象。

可以看到,近两年来,Ideal一直在大力招聘技术人才,试图实现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全栈自研,包括自动驾驶的软硬件、感知、规划和决策算法的自研,以及自动驾驶实时操作系统Li OS的研发、工具链的开发。理想L9搭载的AD Max智能辅助驾驶就是最新的直接体现。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但是辅助驾驶的全栈自研本身就是一场,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巨大。在那之前……2021款的李ONE吹到了“冲锋”,那么硬件全的理想L9势必要完成突破,而这个过程中的成本和价格是摆在理想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公司战略组织的初步构建,产品价值的深入挖掘,技术体系的垂直发展,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只要这个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池,理想就万劫不复了。

从0到1,说的是变革来临时,先发优势重要,但笑到最后才是王道。

理想L9,赢了?太早了。前几天和某新势力员工交流时,忍不住说起了“先火后兵”的理想L9。

在他看来,理想在对市场和产品的把握上有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也直接投射到了理想L9上。

而在分析了一波理想L9的产品优势后,他不禁感慨:

“理想,赢了……”

理想的L9,赢在哪里?

没错,作为理想的第二款车型,也是核心旗舰SUV车型,理想L9从成立之初就备受关注。

在《李ONE》中现象级的市场表现之后,人们期待着《过苦日子》的理想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进行高效精准的系统整合优化,延续《李ONE》的辉煌,引领理想实现销量和品牌的多维度跨越。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上个月初,Ideality开始通过官方渠道持续发布Ideality L9的产品亮点。然而,这种看似常规的宣传手段,却意外地在市场和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无论是标配两块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计算平台、创新的5屏交互设计、旗舰音响系统和座椅配置,还是自主研发的增程电动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只有几张效果图,没有实车,每一次官方剧透都会掀起关于产品的热烈讨论。

就连后面储物盒里存放的两瓶,似乎也是关注的焦点。不得不说,理想L9用最经济的方式达到了大多数人羡慕的宣传效果。

然而,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理想L9的“瓜”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如李一样,理想L9本身也是复杂的。

表面上对理想L9的热议是理想营销模式的胜利,但深层次隐藏的秘密是理想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考量。

这种理解和考虑体现在很多层面,首先体现在产品定位上。

毫无疑问,理想L9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以家庭用户为中心,试图在更高的价值维度上复制李ONE的成功。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如今,在巨大的转型浪潮中,如何找到并形成清晰明确的品牌标签是每个人的“必答题”,无数人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却始终难以如愿。

理想的优势在于,在李一的围攻下,理想实力为自己树立了“家用车”的品牌标签,鲜明有效。

可以看出,无论是小鹏G9、蔚来ES8等新车型,还是领克09、宝马X5等传统车型,都没有把重点放在核心用户群体的定位上。这种卡牌营销策略也为理想中的L9赢得了关键的生存土壤。

理论上,理想的L9与同级别同价位的新能源车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这是凭借其独特的品牌标签开辟新的细分市场的直观好处。

此外,尽管理想的L9在豪华汽车市场上是一个“艰难的角色”,如奔驰GLS和宝马X7,但必须承认,这种对标更多的是关于产品尺寸和品牌建设。

无论是目标客户还是价格体系,它们之间的交叉集都是有限的,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换句话说,理想L9敏锐地观察到了传统奢侈品领域的价格差距,采取了“以大打小”的产品策略来抢占市场份额。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事实上,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这种想法……L9450,000万元的价格区间,正好处于主流中型SUV和头部豪华品牌中型SUV价格的中间,也是BBAs最薄弱的区域。

面对同价位的豪华车型,理想L9在产品体验上果断发力,占据产品力高地,形成“高打低打”的局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换句话说,理想L9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它需要做的是锚定能够接受全新汽车品牌、愿意尝试创新技术的家庭用户,从而将Ideal驱动到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和价值区间,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溢价,提振企业运营效率。

当然,仅仅是产品定位的胜利是不够的。按照李想的观点,理想中的L9不仅仅是出行工具,还有家庭生活空间。

“为家庭而造”这个词看似轻描淡写,但它不仅要有高效的内部制造机制支撑,更需要有效的用户思维引导。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曾在哔哩哔哩担任汽车R&D工程师的UP先生这样评价理想:理想就是用三流的零配件,用三流的技术组装,变成二流的产品,然后以一流的价格卖出去。

言语之间,除了质疑,还流露出对李想商业模式和用户思维的敬佩。

的确,理想从来都不是善于天马行空的“孩子”,但命题作文中逐字逐句的“挑词”和对细节的把握,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行业的标杆。

上个月底,李想就像一个资深产品经理一样,在微博里对产品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探讨和经验分析。

其实就连李想自己都说,今天他20%-40%的角色是一个车的产品经理,60%-80%的角色是一个机构的产品经理。

他可能缺少一种疯狂的“梦想家”气质,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也是一个冷静敏锐的商人。

像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梦想家”少之又少,但在汽车圈,像李想这样熟悉产品每一个细节的领袖更是凤毛麟角。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李想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是一个善于做选择题的组织。一个目标三个要求是我们选择题的基础,用户和企业的目标都要分析。”

在产品落地的过程中,ideal还会优先考虑家庭用户的需求,引导用户进行选择。

比如在增程技术实力差和续航里程焦虑中,你更喜欢哪个?驾驶体验不尽如人意和车内舒适度,尤其是后排空间,你更喜欢哪个?对于一个“爸爸”来说,答案不言而喻。

回到理想中的L9产品,李想在去年Q4的财报会议上提到:对于X01车型,一方面我们可以满足用户在李ONE车型上无法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会创造一些全新的需求,这些需求是今天市面上所有新能源车型都无法实现的。

打造用户几乎无法表达,但适用且想用的产品,是一个核心思想。

充足的车内空间,舒适的乘坐体验,广阔的储物空间,智能内置娱乐系统,这些“爸爸”车型的产品不是其他车型闻所未闻,但大多不够彻底,导致失败。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理想L9正是在充分了解这一需求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尽可能满足它,放大实际体验。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堆配置”。

说白了,是的!然而,当自主品牌陷入“配置内卷化”时,如何有效“堆叠配置”是一个大学问。目前行业内,很多技术先进的新产品总会陷入一个怪圈,就是技术工程师赢了,产品和企业输了。

这样的产品变化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实力和工程能力,但对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和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想的L9,不容易

按照李想的规划,2022年,理想的销量目标是20万辆,相当于同比增长121%。

其中,理想的L9必然承担着重要的销售任务。事实上,上个月中旬,李的管理层也表示,理想L9的稳态预期为每月15,000辆。

问题是,虽然理想的L9在用户逻辑、产品定位、系统工程等方面表现不错,但在市场终端层面不会太顺利,月销1.5万辆的目标也不会轻易达成。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事实上,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2021年豪华中大型SUV销量排行榜中,三大车型平均月销量只有4000辆左右,蔚来ES8也在2000辆左右徘徊。

除此之外,最大的问题是,李ONE所构建的价值认知,能否支撑起从30万元到50万元价格区间跃升后的品牌飞跃。

在李ONE的价值区间里,用户的选择是基于实用性和性价比,但对理想的品牌力、服务体系甚至社会价值都不会提出太高的要求。

但一旦价格区间达到50万,除了产品力,其他品牌的附加属性需求也会成倍增长。

更何况,原本“孤独”的李一个人,会在不经意间回头发现,自己的身边已经站满了蓄势待发的竞争对手。

传统车企“全面混”的呼声已经响亮而惊天动地,新势力迅速放下重兵。理想所依赖的技术路线和生存土壤,都在经历着层层冲击。

尤其是传统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找到了清晰的发展轨迹,瞄准高端市场,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手段,在雄厚的资金储备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的保驾护航下,generate翻出了所有初创企业都无法企及的转型加速度。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柯灵09、摩卡DHT-PHEV、小鹏G9、自助游NV等车型蓄势待发,奔向理想,细分市场的风越来越冷。当传统势力庞大的身躯开始转向,新势力猛烈的产品攻势产生了自身的惯性,那么理想中的L9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布局服务体系,如何以精准的产品策略再次带动品牌形象的突破,如何在内部架构上构建新的运营机制...

这是检验理想长期运行和理想L9“破”的核心能力。

此时此刻,理想的L9能否继续保持并扩大在0到1的验证期内建立的系统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一个重点是,全力追求理想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否在理想L9上实现华丽转身,为理想开启全新的智能化局面,摆脱技术跟随者的品牌形象。

可以看到,近两年来,Ideal一直在大力招聘技术人才,试图实现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全栈自研,包括自动驾驶的软硬件、感知、规划和决策算法的自研,以及自动驾驶实时操作系统Li OS的研发、工具链的开发。理想L9搭载的AD Max智能辅助驾驶就是最新的直接体现。

Ideal L9, Li ONE, BMW, Lectra, Lectra 09

但是辅助驾驶的全栈自研本身就是一场,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巨大。在那之前……2021款的李ONE吹到了“冲锋”,那么硬件全的理想L9势必要完成突破,而这个过程中的成本和价格是摆在理想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公司战略组织的初步构建,产品价值的深入挖掘,技术体系的垂直发展,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只要这个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池,理想就万劫不复了。

从0到1,说的是变革来临时,先发优势重要,但笑到最后才是王道。

理想L9,赢了?太早了。

标签:理想L9理想ONE宝马领克领克09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订单量创新高 合创Z03三月销量1689台

日前,我们从合创汽车官方获悉,合创Z03参数询价的三月交付量达1689台,此外合创汽车在三月份的订单量达到3016台,同比增长了8000。

1900/1/1 0:00:00
提车时间或将延长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复产推迟

日前,据相关媒体报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将进一步延迟复工。此前因上海疫情原因,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暂停生产工作,原计划停产四天(32841)。截止发稿,特斯拉官方并未就复工延迟做出回应。

1900/1/1 0:00:00
用户:最近油价有点贵;欧尚汽车:这2000块你先拿着

4月2日,在油价成为网络热词的大背景下,欧尚汽车打响行业油补第一,率先推出6000万升油补福利,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

1900/1/1 0:00:00
第一季度法国电动化汽车销量超越汽油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法国新电动化汽车的销量首次超越了汽油动力汽车。

1900/1/1 0:00:00
福特在美国召回73.7万辆车,涉及多款畅销车型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4月1日,福特汽车公司表示,将在美国召回737万辆汽车。

1900/1/1 0:00:00
共享自动驾驶、控制原材料,全球主机厂正「供应链」化

近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第八届电动车百人会上宣布,将对理想ONE搭载的J3芯片开源自研AEB算法。此事引来地平线CEO余凯回应:“这是极有格局的善举,地平线也会积极参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