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电子周刊再见,了解为期一周的汽车行业活动。每年的3月,都是汽车行业发布季度销量和财报的重要时刻,今年也不例外。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企业在3月底纷纷发布企业财报,展示过去一年如何迎接挑战,逆势增长。与此同时,新势力的最新销量也陆续出炉。值得关注的是,前新势力领军人物蔚来已跌至销量第五位...本周还有哪些热点新闻?让我们来看看。
智能电动汽车企业销售动态
新势力公布3月销量,蔚来排名再次下滑。
进入4月后,造车新势力公布了3月份的成绩单。其中,小鹏3月销量15,414辆,同比增长202%,位居新势力之首。从具体车型来看,小鹏P7销量为9183辆;小鹏P5销量为4398辆;小鹏G3系列售出1833辆。
哪吒以12026辆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70%,创下新的历史单月销量纪录。其中哪吒V(参数|询价)月销量8122辆,同比上涨153%;哪吒U Pro交付3904辆。李以11034辆位居第三,同比增长125.2%。
在新势力3月份的销量表现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零跑和蔚来。前者3月销量10059辆,首次破万。而蔚来则在新势力中“掉队”至第五位,3月份销量为9985辆,蔚来ES6/EC6/ES8三款SUV车型的具体销量并未公布。刚刚开始交付的蔚来ET7贡献了163辆。
作为第一批在交付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新势力企业,蔚来的“掉队”让人感到既意外又合理。令人惊讶的是,工厂完成阶段性升级后,其销量仍低于外界预期;蔚来近期的新品上市节奏和ET7、ET5的预售,必然会让一部分消费者产生转移订单等待新品的想法,这也是情理之中。随着ET7产能的逐步提升和ET5的正式交付,蔚来能否后来居上,重新夺回头把交椅,将是今年最大的看点。
特斯拉第一季度销量可能创下新高
日前,彭博公布了一份数据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特斯拉今年前三个月的全球交付量预计为30.9万辆,超过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创下的30.8万辆的新高。去年同期,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18.5万辆汽车。如果彭博是正确的,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增长可能会达到67%。
目前特斯拉的产能布局如下:Model S、Model X、Model 3和Model Y在加州组装,Model 3和Model Y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组装,Model Y在柏林超级工厂组装。此前,马斯克曾放出“未来十年达到年销量2000万辆”的豪言壮语。在汽车工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汽车公司能够独自完成这一壮举。不知道特斯拉的野心能不能实现?
法拉第未来收到美国证交会传票。
3月31日消息,Faraday Future官方表示,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和员工最近收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传票,与一项正式调查有关,调查该公司向投资者做出的不准确陈述。
此前因为做空指控,公司独立董事委托调查委员会对做空报告进行调查,结果颇为负面。比如FF官方宣称的14000台FF 91订单,只有几百台已经支付,其余都处于未支付状态。此外,还有几个对FF不利的结果。比如,贾跃亭参与公司管理的比例高于一些重要的投资者代表。比如FF的企业文化对合规的重视不够。
正是这份调查报告引来了SEC的传票,同时法拉第未来仍然无法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和2021年全年财报。今年2月,法拉第未来第一辆准量产车在汉福德工厂下线,其创始人贾跃亭曾撰文称“梦想越来越近,成为现实”。不知道这次SEC的传票会对上述梦想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新一波财报出炉,哪家车企最能赚钱?
比亚迪:增加利润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3月底,大量车企陆续提交了2021年的财务信息。去年的疫情和芯片短缺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也体现在数据上。
数据显示,比亚迪2021年收入达2161.42亿,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年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1125亿元,手机零部件、总成及其他产品收入864.5亿元,充电电池及光伏收入164.7亿元。三大业务分别占总营收的52.04%、40%和7.62%。
销量方面,比亚迪2021年累计销量为74.01万辆。但是买车容易,赚钱难。财报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仅为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
广汽集团:赚字背后的R&D成就
2021年,广汽集团营业总收入4297.55亿元,同比增长约8.66%;合并报表营业总收入756.76亿元,同比增长1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55亿元,同比增长22.95%。
在财务业绩增长的同时,R&D投资成为本次财报的另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广汽集团去年投入51.65亿元,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安全和充电便利性。其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板电池技术、超快电池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均应用于量产;去年发布了车云一体化的“精神框架”;L4自动驾驶仪开始正常化测试和演示操作。
长城汽车:高端和海外业务是亮点
长城汽车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32.04%;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25.41%。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净利润76.3亿,同比增长39.75%;截至2021年12月31日,企业总资产达到1754.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3.8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581.6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279.1亿元,同比增长105.33%。
这份财报背后有两大亮点――高端和海外业务。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该企业自行车平均售价为10.6万元,同比增长15.02%。进入2022年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1-2月,15万元以上长城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15.5%,智能汽车占比提升至88.1%。
海外业务方面,2021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近14万辆,海外收入16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85%,同比增长142.24%。
转型中的传统汽车公司
大众汽车推出了一项更加关注中国的采购战略。
日前,据该官员称,奥迪公司正在采取一项更侧重于中国的采购战略。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战略转型,公司首次邀请国内领先科技企业参与集团全球采购。重点合作领域包括数字互联、智能客舱驾驶、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
奥迪公司将推出基于SSP平台和CARIAD E3 2.0软件平台的纯电动汽车,中国供应商将参与这一项目。据悉,这些车型最早将于2025年在欧洲、北美等地投产。在中国,SSP平台将引入大众(安徽)。
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重要性将不再局限于市场和购买力,而将进一步延伸到供应链和R&D领域。除了上述更加聚焦中国的采购战略,奥迪公司还调整了在中国的R&D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众集团CARIAD软件部门在中国的落地。据悉,该部门中国总部将设在北京,整合原有智能团队;位于安徽的CARIAD支队主要专注于车载应用的标准软件和电子架构;上海CARIAD支队专注于自动驾驶;成都的团队致力于软件编程。
行业政策
新交通法规对买卖积分最高罚款10万。
4月1日起,部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规定了买卖积分和组织他人进行“买卖积分”获取经济利益的相应责任:机动车驾驶人要求他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记分并代为支付经济利益的,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经济利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五万元;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处罚、记分谋取经济利益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5万元,一次记12分;为经济利益组织他人买卖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十万元。
同时,管理办法按照宽严相济的原则,整体调整评分分值和评分项目,优化评分阶梯,减少一次记满12分的评分行为。此外,机动车驾驶人在分数达到满分前,可以通过参加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申请,从现有累计分数中扣减分数。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最多累积6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事故、酒驾、买卖点、伪造号牌等。不能通过学习来演绎。(更多内容请点击“答疑解惑4月1日起实施的交通新规”)
五部门将联合推进汽车安全沙箱监管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催生了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产业供应链安全等新的安全问题。带来新的风险和质量不确定性,给汽车安全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为应对挑战,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箱监管制度的通知》,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箱监管试点工作。
沙盒监管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灵活的技术创新监管制度。实际上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鼓励企业在没有完全掌握产品风险的情况下,自愿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最大限度的防范产品应用风险。
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其在金融、汽车、能源等领域的实施。我国汽车安全领域引入沙盒监管,鼓励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已应用于上市车辆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度安全测试,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标准滞后带来的监管缺失,有利于监管部门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更好地保护产品安全底线。
同时,提高监管应对风险的实时性和灵活性,防止过度监管抑制科技创新,更好地平衡科技创新和安全风险,积极倡导最佳安全实践,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繁荣、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监管思路。(文/汽车之家陈灿)汽车之家E周再见,了解为期一周的汽车行业大事。每年的3月,都是汽车行业发布季度销量和财报的重要时刻,今年也不例外。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企业在3月底纷纷发布企业财报,展示过去一年如何迎接挑战,逆势增长。与此同时,新势力的最新销量也陆续出炉。值得关注的是,前新势力领军人物蔚来已跌至销量第五位...本周还有哪些热点新闻?让我们来看看。
智能电动汽车企业销售动态
新势力公布3月销量,蔚来排名再次下滑。
进入4月后,造车新势力公布了3月份的成绩单。其中,小鹏3月销量15,414辆,同比增长202%,位居新势力之首。从具体车型来看,小鹏P7销量为9183辆;小鹏P5销量为4398辆;小鹏G3系列售出1833辆。
哪吒以12026辆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70%,创下新的历史单月销量纪录。其中哪吒V(参数|询价)月销量8122辆,同比上涨153%;哪吒U Pro交付3904辆。李以11034辆位居第三,同比增长125.2%。
在新势力3月份的销量表现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零跑和蔚来。前者3月销量10059辆,首次破万。而蔚来则在新势力中“掉队”至第五位,3月份销量为9985辆,蔚来ES6/EC6/ES8三款SUV车型的具体销量并未公布。刚刚开始交付的蔚来ET7贡献了163辆。
作为第一批在交付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新势力企业,蔚来的“掉队”让人感到既意外又合理。令人惊讶的是,工厂完成阶段性升级后,其销量仍低于外界预期;蔚来近期的新品上市节奏和ET7、ET5的预售,必然会让一部分消费者产生转移订单等待新品的想法,这也是情理之中。随着ET7产能的逐步提升和ET5的正式交付,蔚来能否后来居上,重新夺回头把交椅,将是今年最大的看点。
特斯拉第一季度销量可能创下新高
日前,彭博公布了一份数据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特斯拉今年前三个月的全球交付量预计为30.9万辆,超过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创下的30.8万辆的新高。去年同期,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18.5万辆汽车。如果彭博是正确的,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增长可能会达到67%。
目前特斯拉的产能布局如下:Model S、Model X、Model 3和Model Y在加州组装,Model 3和Model Y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组装,Model Y在柏林超级工厂组装。此前,马斯克曾放出“未来十年达到年销量2000万辆”的豪言壮语。在汽车工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汽车公司能够独自完成这一壮举。不知道特斯拉的野心能不能实现?
法拉第未来收到美国证交会传票。
3月31日消息,Faraday Future官方表示,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和员工最近收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传票,与一项正式调查有关,调查该公司向投资者做出的不准确陈述。
此前因为做空指控,公司独立董事委托调查委员会对做空报告进行调查,结果颇为负面。比如FF官方宣称的14000台FF 91订单,只有几百台已经支付,其余都处于未支付状态。此外,还有几个对FF不利的结果。比如,贾跃亭参与公司管理的比例高于一些重要的投资者代表。比如FF的企业文化对合规的重视不够。
正是这份调查报告引来了SEC的传票,同时法拉第未来仍然无法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和2021年全年财报。今年2月,法拉第未来第一辆准量产车在汉福德工厂下线,其创始人贾跃亭曾撰文称“梦想越来越近,成为现实”。不知道这次SEC的传票会对上述梦想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新一波财报出炉,哪家车企最能赚钱?
比亚迪:增加利润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3月底,大量车企陆续提交了2021年的财务信息。去年的疫情和芯片短缺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也体现在数据上。
数据显示,比亚迪2021年收入达2161.42亿,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年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1125亿元,手机零部件、总成及其他产品收入864.5亿元,充电电池及光伏收入164.7亿元。三大业务分别占总营收的52.04%、40%和7.62%。
销量方面,比亚迪2021年累计销量为74.01万辆。但是买车容易,赚钱难。财报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仅为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
广汽集团:赚字背后的R&D成就
2021年,广汽集团营业总收入4297.55亿元,同比增长约8.66%;合并报表营业总收入756.76亿元,同比增长1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55亿元,同比增长22.95%。
在财务业绩增长的同时,R&D投资成为本次财报的另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广汽集团去年投入51.65亿元,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安全和充电便利性。其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板电池技术、超快电池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均应用于量产;去年发布了车云一体化的“精神框架”;L4自动驾驶仪开始正常化测试和演示操作。
长城汽车:高端和海外业务是亮点
长城汽车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32.04%;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25.41%。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净利润76.3亿,同比增长39.75%;截至2021年12月31日,企业总资产达到1754.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3.8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581.6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279.1亿元,同比增长105.33%。
这份财报背后有两大亮点――高端和海外业务。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该企业自行车平均售价为10.6万元,同比增长15.02%。进入2022年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1-2月,15万元以上长城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15.5%,智能汽车占比提升至88.1%。
海外业务方面,2021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近14万辆,海外收入16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85%,同比增长142.24%。
转型中的传统汽车公司
大众汽车推出了一项更加关注中国的采购战略。
日前,据该官员称,奥迪公司正在采取一项更侧重于中国的采购战略。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战略转型,公司首次邀请国内领先科技企业参与集团全球采购。重点合作领域包括数字互联、智能客舱驾驶、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
奥迪公司将推出基于SSP平台和CARIAD E3 2.0软件平台的纯电动汽车,中国供应商将参与这一项目。据悉,这些车型最早将于2025年在欧洲、北美等地投产。在中国,SSP平台将引入大众(安徽)。
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重要性将不再局限于市场和购买力,而将进一步延伸到供应链和R&D领域。除了上述更加聚焦中国的采购战略,奥迪公司还调整了在中国的R&D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众集团CARIAD软件部门在中国的落地。据悉,该部门中国总部将设在北京,整合原有智能团队;位于安徽的CARIAD支队主要专注于车载应用的标准软件和电子架构;上海CARIAD支队专注于自动驾驶;成都的团队致力于软件编程。
行业政策
新交通法规对买卖积分最高罚款10万。
4月1日起,部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规定了买卖积分和组织他人进行“买卖积分”获取经济利益的相应责任:机动车驾驶人要求他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记分并代为支付经济利益的,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经济利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五万元;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处罚、记分谋取经济利益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5万元,一次记12分;为经济利益组织他人买卖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十万元。
同时,管理办法按照宽严相济的原则,整体调整评分分值和评分项目,优化评分阶梯,减少一次记满12分的评分行为。此外,机动车驾驶人在分数达到满分前,可以通过参加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申请,从现有累计分数中扣减分数。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最多累积6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事故、酒驾、买卖点、伪造号牌等。不能通过学习来演绎。(更多内容请点击“答疑解惑4月1日起实施的交通新规”)
五部门将联合推进汽车安全沙箱监管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催生了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产业供应链安全等新的安全问题。带来新的风险和质量不确定性,给汽车安全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为应对挑战,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箱监管制度的通知》,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箱监管试点工作。
沙盒监管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灵活的技术创新监管制度。实际上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鼓励企业在没有完全掌握产品风险的情况下,自愿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最大限度的防范产品应用风险。
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其在金融、汽车、能源等领域的实施。我国汽车安全领域引入沙盒监管,鼓励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已应用于上市车辆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度安全测试,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标准滞后带来的监管缺失,有利于监管部门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更好地保护产品安全底线。
同时,提高监管应对风险的实时性和灵活性,防止过度监管抑制科技创新,更好地平衡科技创新和安全风险,积极倡导最佳安全实践,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繁荣、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监管思路。(文/汽车之家陈灿)
4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生产量和交付数据,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共生产新车305407辆,交付310048辆。
1900/1/1 0:00:00日前,特斯拉公布了第一季度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310048辆,产量为305407辆。其中特斯拉ModelY3的交付量为295324辆,产量为291189辆。
1900/1/1 0:00:00日前,深圳车库电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引入广东省交通集团旗下投资平台粤高资本控股(广州)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未来双方将全面深化合作,
1900/1/1 0:00:004月2日,极氪汽车官方发布关于购车权益及价格调整等情况的说明:2022年34月限时购车权益不变,4月极氪001价格不调整
1900/1/1 0:00:00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长城汽车称目前不打算退出俄罗斯市场据外媒报道,长城汽车近日表示,其目前没有退出其最大海外市场俄罗斯的计划,
1900/1/1 0:00:002月,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稳居前三。大众超越宝马跻身第四,梅赛德斯超越上汽乘用车跻身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车销量9873辆,首次上榜跻身榜单第15。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