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动汽车作为电气化时代的产物,正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即将完成从萌芽初期、全面爆发期到整顿规范期的转变。4月8日,在汽车测评国际峰会暨C-NCAP年会上,中汽中心正式发布了微型电动汽车专项测评规范,这是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为微型电动汽车量身定制的重要测试,旨在加强车辆安全监管和质量检测。
据悉,这一规定计划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看到这条新闻,我心里想:终于!微型电动车发展很快,还没有标准化的体系,我感觉微型车市场的标准化体系应该很快就会发布了。目前这个“规定”来得不早也不晚,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好消息在哪里?一方面,目前微型电动车市场已经发展起来,不会脆弱到一碰法规就碎;另一方面会加速市场的有序发展。正如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汽车分析师、研究员张翔所说:“条例的发布将对微型车市场起到规范作用,有助于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对车企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微型电动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要从消费者和市场两方面考虑。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3月,A00级批发销量为11.9万辆,环比上涨75%,占纯电动汽车的32%。A0批发销售5.5万辆,纯电动占比15%。从这个数据来看,微型电动车的体量很大,但是在安全性方面,微型电动车的性能成为了消费者潜在的担忧。
以2021年初秦皇岛的一起交通事故为例。当时,一辆洪光MINIEV与一辆奥迪A4相撞,两辆车均受损。但可怕的是,洪光MINIEV被直接撞毁,车上一对母女重伤死亡,而奥迪A4车身只是受损,车上人员并无生命危险。你应该知道,洪光·米尼耶夫是一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主。这种安全保障太让人担心了。张翔还表示,微型车的使用范围正在发生变化。之前只是在三四五线城市。现在像洪光MINIEV这样的微型车已经进入一二线城市,上海也有很多这样的车。但是这种迷你电动车和奥迪、奔驰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行驶,肯定是有安全隐患的。第二是市场问题。虽然目前的微型电动车势头刚刚好,但是产品参差不齐,因为行业门槛太低,品牌太多,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利于行业发展。
张翔认为,《条例》可以有效改善上述两个问题。他表示,《条例》的安全指引为消费者在购车时选择品牌提供了依据,也鼓励厂商积极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从而对整个行业起到规范作用。《规定》设置了哪些问题?该规定主要针对车身长度小于4m的纯电动乘用车,为A0/A00级别。具体问题分为碰撞安全、使用安全、续航充电三个板块。
在碰撞安全方面,主要评价车身结构和约束系统(如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气帘等)的保护效果。)对汽车碰撞事故过程中内部乘员的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鞭打试验三个项目板块。
使用安全方面,主要涉及用户日常用车的安全问题,如充电安全、制动性能、电磁干扰抗扰度、涉水电池安全、人体电磁防护等。在续航充电方面,主要评估用户痛点,包括常温续航、低温续航、低温充电、充电兼容性四项。三项测试首先表明其对车身结构、车身材料、电池等方面有一定的硬性要求,这也意味着微型电动车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该法规的评价目的与常规汽车的评价相同,强调引导厂商提高车身结构安全性,增加安全气囊等必要的安全配置,解决用户痛点,从而逐步引导微型电动汽车的性能向标准尺寸汽车靠拢。虽然都是汽车圈很常见的基础评价,但对于微型电动车市场来说,可以说是一次“生死考验”。对微型电动车市场有什么影响?退潮了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事实上,即使中汽中心不出面,微电动车市场也会启动淘汰制度,因为首先由于电池原材料涨价,微车也开始了一系列涨价,消费者不一定会买单;其次,当微型车市场饱和后,边缘化品牌将面临淘汰;最后,所有消费者的升级,必然会淘汰一些劣质品牌。
张翔还表示,未来smart也可能被视为微型电动车,Beam汽车也将推出小于四米的微型电动车,它们的价格可能会达到20万以上,而五菱洪光最便宜的微型车不到3万元。可见价格区间参差不齐,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有一个比较各方面的监管管理办法。所以《规定》的发布只是加速了淘汰制度,提高了整个市场的准入门槛。可以预计的是,条例发布后,很多品牌如果拿不出产品强势的车型,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然而,这也意味着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汽车价格的上涨。有媒体和网友开玩笑说,想买微型电动车可以先等等。建议7月以后再开始!你怎么想呢?微型电动汽车作为电气化时代的产物,正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即将完成从萌芽初期、全面爆发期到整顿规范期的转变。4月8日,在汽车测评国际峰会暨C-NCAP年会上,中汽中心正式发布了微型电动汽车专项测评规范,这是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为微型电动汽车量身定制的重要测试,旨在加强车辆安全监管和质量检测。
据悉,这一规定计划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看到这个新闻,我心里想:终于!微型电动车发展很快,还没有标准化的体系,我感觉微型车市场的标准化体系应该很快就会发布了。目前这个“规定”来得不早也不晚,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好消息在哪里?一方面,目前微型电动车市场已经发展起来,不会脆弱到一碰法规就碎;另一方面会加速市场的有序发展。正如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汽车分析师、研究员张翔所说:“条例的发布将对微型车市场起到规范作用,有助于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对车企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微型电动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要从消费者和市场两方面考虑。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3月,A00级批发销量为11.9万辆,环比上涨75%,占纯电动汽车的32%。A0批发销售5.5万辆,纯电动占比15%。从这个数据来看,微型电动车的体量很大,但是在安全性方面,微型电动车的性能成为了消费者潜在的担忧。
以2021年初秦皇岛的一起交通事故为例。当时,一辆洪光MINIEV与一辆奥迪A4相撞,两辆车均受损。但可怕的是,洪光MINIEV被直接撞毁,车上一对母女重伤死亡,而奥迪A4车身只是受损,车上人员并无生命危险。你应该知道,洪光·米尼耶夫是一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主。这种安全保障太让人担心了。张翔还表示,微型车的使用范围正在发生变化。之前只是在三四五线城市。现在像洪光MINIEV这样的微型车已经进入一二线城市,上海也有很多这样的车。但是这种迷你电动车和奥迪、奔驰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行驶,肯定是有安全隐患的。第二是市场问题。虽然目前的微型电动车势头刚刚好,但是产品参差不齐,因为行业门槛太低,品牌太多,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利于行业发展。
张翔认为,《条例》可以有效改善上述两个问题。他表示,《条例》的安全指引为消费者在购车时选择品牌提供了依据,也鼓励厂商积极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从而对整个行业起到规范作用。《规定》设置了哪些问题?该规定主要针对车身长度小于4m的纯电动乘用车,为A0/A00级别。具体问题分为碰撞安全、使用安全、续航充电三个板块。
在碰撞安全方面,主要评价车身结构和约束系统(如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气帘等)的保护效果。)对汽车碰撞事故过程中内部乘员的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鞭打试验三个项目板块。
使用安全方面,主要涉及用户日常用车的安全问题,如充电安全、制动性能、电磁干扰抗扰度、涉水电池安全、人体电磁防护等。在续航充电方面,主要评估用户痛点,包括常温续航、低温续航、低温充电、充电兼容性四项。三项测试首先表明其对车身结构、车身材料、电池等方面有一定的硬性要求,这也意味着微型电动车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该法规的评价目的与常规汽车的评价相同,强调引导厂商提高车身结构安全性,增加安全气囊等必要的安全配置,解决用户痛点,从而逐步引导微型电动汽车的性能向标准尺寸汽车靠拢。虽然都是汽车圈很常见的基础评价,但对于微型电动车市场来说,可以说是一次“生死考验”。对微型电动车市场有什么影响?退潮了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事实上,即使中汽中心不出面,微电动车市场也会启动淘汰制度,因为首先由于电池原材料涨价,微车也开始了一系列涨价,消费者不一定会买单;其次,当微型车市场饱和后,边缘化品牌将面临淘汰;最后,所有消费者的升级,必然会淘汰一些劣质品牌。
张翔还表示,未来smart也可能被视为微型电动车,Beam汽车也将推出小于四米的微型电动车,它们的价格可能会达到20万以上,而五菱洪光最便宜的微型车不到3万元。可见价格区间参差不齐,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有一个比较各方面的监管管理办法。所以《规定》的发布只是加速了淘汰制度,提高了整个市场的准入门槛。可以预计的是,条例发布后,很多品牌如果拿不出产品强势的车型,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然而,这也意味着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汽车价格的上涨。有媒体和网友开玩笑说,想买微型电动车可以先等等。建议7月以后再开始!你怎么想呢?
近日,马勒集团和管理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MatthiasArleth(54岁)经过协商,决定终止双方之间的合作。做出此决定的原因是双方在集团未来战略定位上存在分歧。
1900/1/1 0:00:00“奔驰C级、宝马3系和林肯Z怎么选?”如果这段时间你在微博上搜索“林肯Z”这三个字,除了满屏的试车视频,剩下的就是网友的购车咨询。
1900/1/1 0:00:00作为电动化时代下的产物,微型电动车正在朝着一个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即将完成从萌芽起步期、全面爆发期到整改规范期的过渡。
1900/1/1 0:00:00送走不确定的2021,迎来更加不确定的2022。动力电池企业们可能怎么也意想不到,从“妖镍”事件发散出来的上游原材料问题,竟然会扩展到如今“一塌糊涂”的局面。
1900/1/1 0:00:002022年,自动驾驶行业融资延续了去年的火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获得融资的企业已超过15家,新老企业的好消息纷至沓来,在新年的开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00/1/1 0:00:004月19日,盖世汽车从“台州发布”官微获悉,近日临海市与吉利豪情公司正式签订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协议,吉利汽车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台州临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