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是谁的责任?这个问题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监管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棘手话题,世界上也没有统一的规则。但无论责任如何划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相关主体应该为自动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购买责任险。2020年,欧盟政府投票修改了1968年的《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提出为自动驾驶汽车增加新的事故责任划分。根据欧盟交通专员的预测,到2030年,欧盟将全面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社会。联合国也于2021年1月颁布了三部与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法案,首次从国际层面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体系进行了指导。
L3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梳理了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关于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法规和最新进展,以方便了解世界主要自动驾驶国家的法律框架,触摸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英国:司机可按新规看电视,出事故不负责。4月20日,据《卫报》等英国媒体报道,根据拟议中的交通法修订方案,英国司机在自动驾驶期间可以在汽车内置屏幕上观看电视和电影。如果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发生事故,将由保险公司而非个人负责理赔。
前提是驾驶员停留在一条车道,车速小于60 km/h,必要时驾驶员必须做好收回车辆控制权的准备。当汽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保险公司会对事故负责,司机不负责。但是使用手机仍然是非法的。目前,英国的道路上没有经过批准的自动驾驶车辆。这些措施是政府为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早期部署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今年早些时候,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法律委员会发表了一份联合报告,建议引入新的自动车辆法案。该法案提出,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车内驾驶员和乘客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事故责任方将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或汽车公司。根据英国2018年的自动和电动汽车法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并且已经购买了保险,那么所有责任都应该由保险公司承担。同时,如果受害人对事故有共同过失责任,保险公司或车主只需承担部分事故责任,其余部分应由受害人自行承担。德国:事故责任从奔驰开始。3月23日,奔驰宣布,当配备Drive Pilot的奔驰汽车驾驶员开启车辆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时,将对车辆的运行承担法律责任。这意味着只要Drive Pilot处于主动状态的车发生车祸,奔驰就要承担相关责任。
Drive Pilot于2021年12月在新款奔驰S级轿车上首次亮相。它是第一个国际认可的有效L3级自动驾驶系统,已被批准在德国道路上使用,并在预定的道路路线上以低于40英里/小时(约64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在这个速度下,自动驾驶技术将完全控制汽车的速度、转向和制动。2017年,德国通过了《道路交通法》第八次修正案,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必须有人类司机随时接管车辆。如果发生生命/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接收人和车主应……承担责任保险限额,划分事故发生时双方的责任。判断依据是通过自动驾驶汽车中强行安装的“黑匣子”获得的。在手动驾驶阶段发生事故的,由驾驶员承担责任;如果发生在系统运行阶段,或者因系统故障造成事故,由汽车生产企业承担责任。2021年2月,德国通过了自动驾驶法、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和强制保险法,7月,德国自动驾驶法正式生效。根据这部法律,从2022年开始,德国将允许自动驾驶汽车(L4级)在公共道路上的指定区域行驶。德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参与日常交通并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国家。在保险方面,《自动驾驶法》规定,自动驾驶汽车的所有车主必须购买一份责任险,受益人为技术监督人员。美国:一些州已经批准了立法。今年年初,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推出了一项针对部分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评级计划,以评估使用部分自动系统的车辆是否有足够的保护。目前,美国关于确定自动驾驶汽车运营责任的联邦法规仍在制定中,大部分立法由各州独立通过。今年1月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参议院提出立法修改现行法律,在修订中加入对有无司机自动驾驶汽车运营责任的判定。其中规定,具有高级自动驾驶系统或由高级自动驾驶系统远程控制的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不受需要人类驾驶员驾驶且未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的法规约束。
三辆以上车辆共同行驶时,领头车辆必须配备驾驶员。非领导车辆可以使用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操作,对于是否配备驾驶员没有硬性要求。一旦发生事故,高度自主的车辆将被要求停下来,停留在事故现场,并立即向报告事故。美国其他州也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出台或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条款和法案。例如,根据德克萨斯州的法律,自动驾驶汽车“在所有行程中完全由自动驾驶系统操作”,不受传统车辆法律或人类驾驶员操作车辆的规定的约束;在佛罗里达州,当远程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没有人类司机的情况下运行。亚利桑那州的立法机构去年修改了交通法,将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纳入其中,因为该州允许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和运营这种车辆。当地法律要求无人驾驶汽车停在事故现场,就像要求人类司机停车一样。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主或代表他们的人有责任向报告事故。怀俄明州参议院提出了一项法案,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开放的道路上行驶,只要它们能够在没有司机在场的情况下遵守所有交通法律,并符合所有适用的安全标准、设备要求以及州和联邦法律的性能要求。该法案建议,配备高度自动驾驶系统的商用车辆应投保500万美元,并在车头、车尾和每侧都有“适当的标志”,让公众和执法机构知道它们是自动运行的。日本:可以使用手机,202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允许在政府救济的高速公路上进行L3自动驾驶的《道路交通法》,这一度被视为最激进的自动驾驶立法措施之一。自2016年5月起,日本陆续出台了自动驾驶车辆路测指南、远程自动驾驶系统路测许可处理基准、自动驾驶系统维护大纲、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技术指南等文件,为后期允许L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奠定了基础,更高级别的(L4和L5)自动驾驶车辆将在后面讨论。根据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装有自动驾驶装置的汽车使用者应当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保存运行状态记录装置记录的数据。当不满足自动驾驶装置的使用条件时,驾驶员应当使用自动驾驶装置驾驶自动驾驶汽车。
根据《自动驾驶相关系统维护大纲》,原则上L3级事故(有驾驶员乘坐、有条件自动驾驶)的责任由车主承担,即自动驾驶汽车与普通车辆同等对待,企业的责任仅限于汽车系统存在明显缺陷的时候。配备自动驾驶设备的汽车驾驶员不必遵守禁止在驾驶汽车时使用手机等无线设备的规定。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责任是汽车保养不好或者无视汽车警告。也就是说,驾驶员不可能不升级最新的自动驾驶系统,恶劣天气下灰尘或者雨雪也不可能遮挡摄像头。在路上看到明显的警示标志而不采取人为干预是不够的,应该承担责任。日本法律还规定,保险公司的业务要涵盖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要进行赔偿。与普通汽车不同的是,驾驶决策是由人做出的,自动驾驶汽车是由人工智能系统做出的。系统有可能被黑客控制,导致事故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适用政府的救济制度,由政府进行补偿。中国:车内测试人员负主要责任。中国目前没有全国性的自动驾驶政策。目前,北京、上海、重庆、福州已经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指南。从指南中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测试阶段,车内测试人员对我国自驾造成的事故承担主要责任。2021年3月,部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明确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道路测试和通行的相关要求,以及违章和事故责任分担的规定。
根据第155条的规定,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的道路测试应当在封闭道路和场地进行,并取得临时行驶牌照,应当……l按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区域和路线进行。经检测合格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生产、进口和销售,需要上路行驶的,应当申领机动车号牌。具有自动驾驶功能和手动直接运行模式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或者在道路上通行时,应当实时记录行驶数据;驾驶员应在车辆驾驶座上,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和周围环境,并做好随时接管车辆的准备。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的,应当依法认定驾驶人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单位的责任,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在国家立法中还是第一次。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是谁的责任?这个问题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监管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棘手话题,世界上也没有统一的规则。但无论责任如何划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相关主体应该为自动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购买责任险。2020年,欧盟政府投票修改了1968年的《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提出为自动驾驶汽车增加新的事故责任划分。根据欧盟交通专员的预测,到2030年,欧盟将全面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社会。联合国也于2021年1月颁布了三部与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法案,首次从国际层面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体系进行了指导。
L3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梳理了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关于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法规和最新进展,以方便了解世界主要自动驾驶国家的法律框架,触摸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英国:司机可按新规看电视,出事故不负责。4月20日,据《卫报》等英国媒体报道,根据拟议中的交通法修订方案,英国司机在自动驾驶期间可以在汽车内置屏幕上观看电视和电影。如果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发生事故,将由保险公司而非个人负责理赔。
前提是驾驶员停留在一条车道,车速小于60 km/h,必要时驾驶员必须做好收回车辆控制权的准备。当汽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保险公司会对事故负责,司机不负责。但是使用手机仍然是非法的。目前,英国的道路上没有经过批准的自动驾驶车辆。这些措施是政府为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早期部署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今年早些时候,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法律委员会发表了一份联合报告,建议引入新的自动车辆法案。该法案提出,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车内驾驶员和乘客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事故责任方将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或汽车公司。根据英国2018年的自动和电动汽车法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并且已经购买了保险,那么所有责任都应该由保险公司承担。同时,如果受害人对事故有共同过失责任,保险公司或车主只需承担部分事故责任,其余部分应由受害人自行承担。德国:事故责任从奔驰开始。3月23日,奔驰宣布,当配备Drive Pilot的奔驰汽车驾驶员开启车辆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时,将对车辆的运行承担法律责任。这意味着只要Drive Pilot处于主动状态的车发生车祸,奔驰就要承担相关责任。
Drive Pilot于2021年12月在新款奔驰S级轿车上首次亮相。它是……rst国际公认有效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已被批准在德国道路上使用,在预定的道路路线上以低于40英里/小时(约6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这个速度下,自动驾驶技术将完全控制汽车的速度、转向和制动。2017年,德国通过了《道路交通法》第八次修正案,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必须有人类司机随时接管车辆。发生生命/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时,接收人和车主应承担责任保险限额,并在事故发生时划分双方的责任。判断依据是通过自动驾驶汽车中强行安装的“黑匣子”获得的。在手动驾驶阶段发生事故的,由驾驶员承担责任;如果发生在系统运行阶段,或者因系统故障造成事故,由汽车生产企业承担责任。2021年2月,德国通过了自动驾驶法、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和强制保险法,7月,德国自动驾驶法正式生效。根据这部法律,从2022年开始,德国将允许自动驾驶汽车(L4级)在公共道路上的指定区域行驶。德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参与日常交通并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国家。在保险方面,《自动驾驶法》规定,自动驾驶汽车的所有车主必须购买一份责任险,受益人为技术监督人员。美国:一些州已经批准了立法。今年年初,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推出了一项针对部分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评级计划,以评估使用部分自动系统的车辆是否有足够的保护。目前,美国关于确定自动驾驶汽车运营责任的联邦法规仍在制定中,大部分立法由各州独立通过。今年1月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参议院提出立法修改现行法律,在修订中加入对有无司机自动驾驶汽车运营责任的判定。其中规定,具有高级自动驾驶系统或由高级自动驾驶系统远程控制的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不受需要人类驾驶员驾驶且未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的法规约束。
三辆以上车辆共同行驶时,领头车辆必须配备驾驶员。非领导车辆可以使用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操作,对于是否配备驾驶员没有硬性要求。一旦发生事故,高度自主的车辆将被要求停下来,停留在事故现场,并立即向报告事故。美国其他州也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出台或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条款和法案。例如,根据德克萨斯州的法律,自动驾驶汽车“在所有行程中完全由自动驾驶系统操作”,不受传统车辆法律或人类驾驶员操作车辆的规定的约束;在佛罗里达州,当远程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没有人类司机的情况下运行。亚利桑那州的立法机构去年修改了交通法,将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纳入其中,因为该州允许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和运营这种车辆。当地法律要求无人驾驶汽车停在事故现场,就像要求人类司机停车一样。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主或代表他们的人有责任向报告事故。怀俄明州参议院提出了一项法案,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开放的道路上行驶,只要它们能够在没有司机在场的情况下遵守所有交通法律,并符合所有适用的安全标准、设备要求以及州和联邦法律的性能要求。该法案建议,配备高度自动驾驶系统的商用车辆应投保500万美元,并在车头、车尾和每侧都有“适当的标志”,让公众和执法机构知道它们是自动运行的。日本:可以使用手机,202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允许在政府救济的高速公路上进行L3自动驾驶的《道路交通法》,这一度被视为最激进的自动驾驶立法措施之一。自2016年5月起,日本陆续出台了自动驾驶车辆路测指南、远程自动驾驶系统路测许可处理基准、自动驾驶系统维护大纲、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技术指南等文件,为后期允许L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奠定了基础,更高级别的(L4和L5)自动驾驶车辆将在后面讨论。根据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装有自动驾驶装置的汽车使用者应当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保存运行状态记录装置记录的数据。当不满足自动驾驶装置的使用条件时,驾驶员应当使用自动驾驶装置驾驶自动驾驶汽车。
根据《自动驾驶相关系统维护大纲》,原则上L3级事故(有驾驶员乘坐、有条件自动驾驶)的责任由车主承担,即自动驾驶汽车与普通车辆同等对待,企业的责任仅限于汽车系统存在明显缺陷的时候。配备自动驾驶设备的汽车驾驶员不必遵守禁止在驾驶汽车时使用手机等无线设备的规定。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责任是汽车保养不好或者无视汽车警告。也就是说,驾驶员不可能不升级最新的自动驾驶系统,恶劣天气下灰尘或者雨雪也不可能遮挡摄像头。在路上看到明显的警示标志而不采取人为干预是不够的,应该承担责任。日本法律还规定,保险公司的业务要涵盖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要进行赔偿。与普通汽车不同的是,驾驶决策是由人做出的,自动驾驶汽车是由人工智能系统做出的。系统有可能被黑客控制,导致事故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适用政府的救济制度,由政府进行补偿。中国:车内测试人员负主要责任。中国目前没有全国性的自动驾驶政策。目前,北京、上海、重庆、福州已经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指南。从指南中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测试阶段,车内测试人员对我国自驾造成的事故承担主要责任。2021年3月,部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明确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道路测试和通行的相关要求,以及违章和事故责任分担的规定。
根据第155条的规定,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的道路测试应当在封闭道路和场地进行,并取得临时行驶牌照,应当……l按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区域和路线进行。经检测合格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生产、进口和销售,需要上路行驶的,应当申领机动车号牌。具有自动驾驶功能和手动直接运行模式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或者在道路上通行时,应当实时记录行驶数据;驾驶员应在车辆驾驶座上,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和周围环境,并做好随时接管车辆的准备。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的,应当依法认定驾驶人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单位的责任,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在国家立法中还是第一次。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仿真软件供应商dSPACE正与交通参与者行为仿真模型供应商cogniBIT合作,集成cogniBIT基于AI的驾驶员模型,将人类驾驶员不可预测的行为整合到仿真中。
1900/1/1 0:00:004月22日,值此第53个世界地球日之际,蔚来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达成战略合作,WWF将作为CleanParks的共同发起方之一,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对于无碳氢和化学生产以及大规模发电和储存而言,新的、更高效的电化学电池非常有必要,但科学家需要解决使电芯性能和成本受限的诸多挑战。
1900/1/1 0:00:004月22日,全球第七大汽车技术供应商FORVIA正式对外宣布,集团的中文名称定为佛瑞亚。图片来源:FORVIA资料显示,佛吉亚于今年1月31日正式完成对海拉控制股权的收购。
1900/1/1 0:00:00“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七年之前,奔驰S级(W222)一路高歌猛进,第六代宝马7势必无法坐以待毙。
1900/1/1 0:00:00“梅赛德斯奔驰将从产品战略、运营布局、供应链管理等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改进,力争到2030年,平均每辆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较前一个十年减少5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