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辆车不是混合动力车吗?为什么没有拿到绿卡?”
“这车可以充电吗?这是一种理想的扩展吗?还是比亚迪的那种混?”
“目前混合动力市场过于混乱,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清晰的印象。”
“建立技术品牌也相当困难。除了比亚迪的DM-i是成功的,其他品牌目前的进展并不明显。”
一方面是消费者比较傻,分不清混合的技术路径,另一方面是在混乱的市场环境下,车企不知道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即将到来的混合动力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待解之谜。消费者和车企都没有打好算盘,不知道如何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确实,单看混动的分类,早就乱了,一般混,48V,混动混,增程。几乎每个细分品类都有几家车企竞争,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混动名字,本田的I-MMD;比亚迪DM-P,DM-I;吉利雷神、奇瑞鲲鹏、长安蓝鲸都有,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出它们的区别。对于车企来说,混合竞争刚刚进入跑马圈地时代。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赢得横盘的竞争优势,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越是热闹的世界,越需要冷静,认清自己是谁,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突破口。
知道我是谁。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刷新对自己的认知,这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终身话题。人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商业规则中认清自己,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虽然市场变幻莫测,但是稳定心态并不难。
就当下而言,在混动市场,比亚迪的地位无人能及。一车难求,比亚迪疯狂的产量让很多车企看到了混动市场的潜力。
比亚迪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它的DM-i超级混动确实有过人之处。它经济、省油、安静、快捷,最不可战胜的是它拥有与同级燃油车不相上下的价格,所以它的“性价比”硬实力才是它能够引爆观众的根本。
此外,执着于新能源市场的比亚迪是行业内最早推出混动车型的公司之一。从08年的初代F3 DM到后来的“542技术”再到现在的行业颠覆的超级混动,十几年的发展一方面奠定了比亚迪在混动市场的创新基础,另一方面也逐渐在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的口碑,从而形成了DM-i超级混动技术品牌的格局,为所有车型赋能。
从比亚迪的发展来看,经济性是其非常重要的竞争力,关系到在当前市场消费水平下的生存>:发展>享受的格局颇为相似。实力雄厚的比亚迪,把对市场的把控和对市场的深入观察结合起来,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但对于吉利、奇瑞、长城、长安等大力推进混合发展的企业来说,比亚迪的成功难以复制。他们既没有驾驭新能源产业链的能力,也没有市场口碑的积累,所以在边肖看来,这是他们在“发展与享受”方向成功的重要机会。
“‘生存’凸显自身经济;”发展”突出质量;享受展现绿色发展的格局。这可能是划分混合市场消费层次的最佳方式,也是蜂拥而至的企业需要明确的根本要素。“在突出混合动力汽车加速快、省油、静音等普遍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打造自己的专属标签,推动其在混乱的市场格局中逐步取得领先地位。
要钱还是要面子?
企业需要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消费者也需要掂量自己的腰包。在买车这件事上,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控制不住欲望的,预算10万看车。真正买车要花20万甚至30、40万。
在购买混动车型的问题上,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抛开北上广等限购城市,混动车型更容易拿到车牌。消费者对混动车型的需求只是几类。有人需要经济效益,有人倡导绿色发展,还有人想买混动车型来品味。
无论如何,消费者需要知道混合账户应该是这样计算的。
假设家用车一年行驶15000公里,使用92号汽油,油价7.5/L,混动车百公里油耗4.5L,燃油车6.5L,那么混动车一年油费5062元,纯燃油车一年油费7312元。这样一年能存2250元,十年能存22500元,和现在基本持平。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在当今油价飙升的时代,混动车的“省油速度”也更快。此外,在中大型车油耗更高、里程更长的状态下,混动车的节油优势也更加明显。
除了油耗表现这个直接因素,在车辆保养率方面,混动车也有明显的不足。以经过市场检验的卡罗拉为例,燃油版卡罗拉前五年的保值率分别为81.3%、70.0%、63.8%、53.8%、49.6%。前五年,双擎版卡罗拉的保值率分别为72.2%、66.0%、57.8%、49.1%、44.3%。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中不难发现,车开的时间越长,混合动力和燃油的残值越接近。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混动车省油但不一定省钱,这需要结合消费者自身的用车环境。行驶里程长,用车时间长,选择混动车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钱,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是无法突破“混动省钱”这个临界点的。当然,燃油车已经停产,面临混动车型燃油车竞争的比亚迪是个例外。
如果在购车决策中,车的成本并不重要,更快的加速和更安静平顺的驾驶体验才是消费者追求的主要利益,那么混动车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在进入混动市场/购买混动车型时,都要算好“经济性”这笔账,制造成本能否与比亚迪相比,车内环境能否突破“混动省钱”的临界点,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你这辆车不是混合动力车吗?为什么没有拿到绿卡?”
“这车可以充电吗?这是一种理想的扩展吗?还是比亚迪的那种混?”
“目前混合动力市场过于混乱,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清晰的印象。”
“建立技术品牌也相当困难。除了比亚迪的DM-i是成功的,其他品牌目前的进展并不明显。”
一方面是消费者比较傻,分不清混合的技术路径,另一方面是在混乱的市场环境下,车企不知道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即将到来的混合动力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待解之谜。消费者和车企都没有打好算盘,不知道如何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的确,只是……再看混动的分类,早已乱作一团,一般混动,48V,混动混动,增程。几乎每个细分品类都有几家车企竞争,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混动名字,本田的I-MMD;比亚迪DM-P,DM-I;吉利雷神、奇瑞鲲鹏、长安蓝鲸都有,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出它们的区别。对于车企来说,混合竞争刚刚进入跑马圈地时代。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赢得横盘的竞争优势,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越是热闹的世界,越需要冷静,认清自己是谁,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突破口。
知道我是谁。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刷新对自己的认知,这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终身话题。人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商业规则中认清自己,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虽然市场变幻莫测,但是稳定心态并不难。
就当下而言,在混动市场,比亚迪的地位无人能及。一车难求,比亚迪疯狂的产量让很多车企看到了混动市场的潜力。
比亚迪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它的DM-i超级混动确实有过人之处。它经济、省油、安静、快捷,最不可战胜的是它拥有与同级燃油车不相上下的价格,所以它的“性价比”硬实力才是它能够引爆观众的根本。
此外,执着于新能源市场的比亚迪是行业内最早推出混动车型的公司之一。从08年的初代F3 DM到后来的“542技术”再到现在的行业颠覆的超级混动,十几年的发展一方面奠定了比亚迪在混动市场的创新基础,另一方面也逐渐在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的口碑,从而形成了DM-i超级混动技术品牌的格局,为所有车型赋能。
从比亚迪的发展来看,经济性是其非常重要的竞争力,关系到在当前市场消费水平下的生存>:发展>享受的格局颇为相似。实力雄厚的比亚迪,把对市场的把控和对市场的深入观察结合起来,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但对于吉利、奇瑞、长城、长安等大力推进混合发展的企业来说,比亚迪的成功难以复制。他们既没有驾驭新能源产业链的能力,也没有市场口碑的积累,所以在边肖看来,这是他们在“发展与享受”方向成功的重要机会。
“‘生存’凸显自身经济;”发展”突出质量;享受展现绿色发展的格局。这可能是划分混合市场消费层次的最佳方式,也是蜂拥而至的企业需要明确的根本要素。“在突出混合动力汽车加速快、省油、静音等普遍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打造自己的专属标签,推动其在混乱的市场格局中逐步取得领先地位。
要钱还是要面子?
企业需要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消费者也需要掂量自己的腰包。在买车这件事上,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控制不住欲望的,预算10万看车。真正买车要花20万甚至30、40万。
在购买混动车型的问题上,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抛开北上广等限购城市,混动车型更容易拿到车牌。消费者对混动车型的需求只是几类。有人需要经济效益,有人倡导绿色发展,还有人想买混动车型来品味。
无论如何,消费者需要知道混合账户应该是这样计算的。
假设家用车一年行驶15000公里,使用92号汽油,油价7.5/L,混动车百公里油耗4.5L,燃油车6.5L,那么混动车一年油费5062元,纯燃油车一年油费7312元。这样一年能存2250元,十年能存22500元,和现在基本持平。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在当今油价飙升的时代,混动车的“省油速度”也更快。此外,在中大型车油耗更高、里程更长的状态下,混动车的节油优势也更加明显。
除了油耗表现这个直接因素,在车辆保养率方面,混动车也有明显的不足。以经过市场检验的卡罗拉为例,燃油版卡罗拉前五年的保值率分别为81.3%、70.0%、63.8%、53.8%、49.6%。前五年,双擎版卡罗拉的保值率分别为72.2%、66.0%、57.8%、49.1%、44.3%。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中不难发现,车开的时间越长,混合动力和燃油的残值越接近。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混动车省油但不一定省钱,这需要结合消费者自身的用车环境。行驶里程长,用车时间长,选择混动车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钱,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是无法突破“混动省钱”这个临界点的。当然,燃油车已经停产,面临混动车型燃油车竞争的比亚迪是个例外。
如果在购车决策中,车的成本并不重要,更快的加速和更安静平顺的驾驶体验才是消费者追求的主要利益,那么混动车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在进入混动市场/购买混动车型时,都要算好“经济性”这笔账,制造成本能否与比亚迪相比,车内环境能否突破“混动省钱”的临界点,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买电动汽车只能用新能源指标吗?”这是我一位北京的朋友前几天刚问过我的问题。在北京至少也是待了好几年的人,买车竟然还不清楚用什么指标?带着我的好奇和疑问,我又特意和几位经常拼车的邻居聊了聊。
1900/1/1 0:00:00近日,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均为新能源整车厂背景产业基金,所有老股东继续加注。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后续芯片产品、充实研发团队、产品流片等。
1900/1/1 0:00:00分享中型SUV市场一直都是“打的头破血流”的战场,每个产品在此都相互厮杀,没有任何退宿,不过随着一款全新车型的到来,中型SUV市场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它就是江铃福特领睿。
1900/1/1 0:00:00随着国内的车厂越来越多往海外布局,出口的销量在不断增长的趋势下,中国国内车商的出口车辆无论从配置还是功能角度讲也在不断的提升。
1900/1/1 0:00:00分享新红旗LS7定位在旗舰SUV市场,也是中国品牌推出的首款全尺寸SUV。与大空间相匹配的,还有一台大排量40TV8发动机。
1900/1/1 0:00:00汽车越来越智能,很多车子自带有“智能召唤”功能,比如特斯拉,使用该功能可以在不上车的情况下,就能让车辆自动驶到指定地点,然而近日,美国一名车主使用该功能时发生了意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