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长安深蓝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全电动数字化平台,集成氢燃料电池技术、增程系统、新一代超级集流体驱动、全球首创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长安智能核心车域控制器等一系列行业领先技术,再次引爆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水平的内卷化。
据了解,全电动数字化平台是长安汽车历时五年打造的多充形式电驱动专用平台,是全球首个可实现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的平台,可实现多合一,支持纯电动+后驱模式,具有高效、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性四大优势。得益于此,长安深蓝首款量产车型C385也将推出纯电动版、增程版、氢燃料电池版三款动力车型。
其中,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以帮助EPA1平台上的车辆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保持电池性能,比没有该功能的电池系统提高50%,充电时间缩短15%。电池BMS接入云平台管理,保证电池安全。
率先量产的自主汽车氢燃料电池技术,可以有效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进程。在中国当前加快“双碳”进程的国策背景下,无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能源解决方案。目前长安深蓝的氢燃料电池技术,1公斤氢气可以产生20.5度的电,带来3分钟的超快速能量补充。搭载该技术的长安深蓝C385氢燃料电池版也将是国内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CLTC标准下,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进料氢耗低至0.65 kg /100km。
率先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增程系统,可以极大缓解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焦虑,有助于实现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平稳过渡,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在这项技术的支持下,1升机油可以产生约3.3度的电量,并且可以带来全区域无感运行,NVH水平和乘坐体验更好。搭载该技术的长安深蓝C385增程版在综合工况下可达到CLTC标准下12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在纯电动工况下可达到200公里以上,油耗低至4.5升/百公里,彻底解决了用户对续航和供能的焦虑。2017年,为突破新能源市场困局,改变自身战略发展,长安汽车先后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和智能战略“北斗舒天计划”。通过两大战略的实施,加速了长安汽车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作为长安汽车两大战略的重要成果,EPA1平台是基于长安汽车20多年深厚的技术储备开发而成,历时五年,充分验证开发,最终达到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
采用全电动数字平台的长安深蓝,也将其品牌定位为全新的数字纯电……c品牌,旨在为Z世代新能源用户提供创新重构、万物互联、随心所欲体验、低碳生活四大价值,“让电车告别里程焦虑”,实现“千人千面用车体验”。可以说,五年磨一剑,在创新科技的驱动下,长安深蓝将打造“科技深蓝”的品牌标签,以科技赋能助力品牌带来强劲的市场竞争,同时用科技改变行业,刷新市场标准。作为技术大师的长安深蓝C385,20万+的价格冲击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从发布会上公布的产品亮点也能看出端倪。品牌首款车C385长宽高分别为4820*1890*1480,轴距2900mm,风阻系数低至0.23Cd,全系后轮驱动,配备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长安深蓝C385与当前细分市场的标杆特斯拉Model 3相比,车身尺寸完全超过Model 3,在风阻系数和驱动类型上接近Model 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那么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无疑比Model 3的多连杆悬架在性能上更有优势。
此外,以电池寿命为导向的C385纯电动版在CLTC标准下的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以性能为导向的版本最大功率超过190千瓦,功耗低至12.3千瓦时/100公里,优于Model 3的最大续航能力675公里。
除了硬指标,长安深蓝C385还有一系列抢眼的配置,比如可以智能转向的14.6英寸向日葵屏、电动掀背门、同级最大的19英寸轮毂、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等等。据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邓在发布会中透露,除了目前公布的配置外,未来上市时还将搭载百项行业第一或同级领先的智能科技和配置,这无疑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想看看这位长安深蓝科技大师能带来怎样的竞争力。
其实从目前公布的技术和配置来看,长安深蓝在产品力上已经非常接近特斯拉Model 3了。如果未来上市时有更多行业领先的技术和配置,无疑会为C385的竞争力加分不少。从技术和配置来看,我们认为C385有实力冲击Model 3所在的20万+价位段。技术驱动的长安深蓝,如果未来能给Model 3带来一点压力,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毕竟,技术军备竞赛的最终受益者是消费者。4月21日,长安深蓝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全电动数字化平台,集成氢燃料电池技术、增程系统、新一代超级集流体驱动、全球首创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长安智能核心车域控制器等一系列行业领先技术,再次引爆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水平的内卷化。
据了解,全电动数字化平台是长安汽车历时五年打造的多充形式电驱动专用平台,是全球首个可实现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的平台,可实现多合一,支持纯电动+后驱模式,具有高效、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性四大优势。得益于此,长安深蓝首款量产车型C385将……推出三款动力车型:纯电动版、增程版、氢燃料电池版。
其中,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以帮助EPA1平台上的车辆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保持电池性能,比没有该功能的电池系统提高50%,充电时间缩短15%。电池BMS接入云平台管理,保证电池安全。
率先量产的自主汽车氢燃料电池技术,可以有效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进程。在中国当前加快“双碳”进程的国策背景下,无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能源解决方案。目前长安深蓝的氢燃料电池技术,1公斤氢气可以产生20.5度的电,带来3分钟的超快速能量补充。搭载该技术的长安深蓝C385氢燃料电池版也将是国内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CLTC标准下,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进料氢耗低至0.65 kg /100km。
率先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增程系统,可以极大缓解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焦虑,有助于实现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平稳过渡,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在这项技术的支持下,1升机油可以产生约3.3度的电量,并且可以带来全区域无感运行,NVH水平和乘坐体验更好。搭载该技术的长安深蓝C385增程版在综合工况下可达到CLTC标准下12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在纯电动工况下可达到200公里以上,油耗低至4.5升/百公里,彻底解决了用户对续航和供能的焦虑。2017年,为突破新能源市场困局,改变自身战略发展,长安汽车先后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和智能战略“北斗舒天计划”。通过两大战略的实施,加速了长安汽车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作为长安汽车两大战略的重要成果,EPA1平台是基于长安汽车20多年深厚的技术储备开发而成,历时五年,充分验证开发,最终达到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
采用了全电动数字化平台的长安深蓝,也将品牌定位为全新的数字化纯电动品牌,旨在为Z世代新能源用户提供创新重构、万物互联、随心所欲体验、低碳生活四大价值,“让电车告别里程焦虑”,实现“千人千面用车体验”。可以说,五年磨一剑,在创新科技的驱动下,长安深蓝将打造“科技深蓝”的品牌标签,以科技赋能助力品牌带来强劲的市场竞争,同时用科技改变行业,刷新市场标准。作为技术大师的长安深蓝C385,20万+的价格冲击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从发布会上公布的产品亮点也能看出端倪。品牌首款车C385长宽高分别为4820*1890*1480,轴距2900mm,风阻系数低至0.23Cd,全系后轮驱动,配备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与特斯拉Model 3相比,目前的基准……t细分市场,长安深蓝C385的车身尺寸完全超过Model 3,在风阻系数和驱动类型上接近Model 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那么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无疑比Model 3的多连杆悬架在性能上更有优势。
此外,以电池寿命为导向的C385纯电动版在CLTC标准下的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以性能为导向的版本最大功率超过190千瓦,功耗低至12.3千瓦时/100公里,优于Model 3的最大续航能力675公里。
除了硬指标,长安深蓝C385还有一系列抢眼的配置,比如可以智能转向的14.6英寸向日葵屏、电动掀背门、同级最大的19英寸轮毂、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等等。据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邓在发布会中透露,除了目前公布的配置外,未来上市时还将搭载百项行业第一或同级领先的智能科技和配置,这无疑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想看看这位长安深蓝科技大师能带来怎样的竞争力。
其实从目前公布的技术和配置来看,长安深蓝在产品力上已经非常接近特斯拉Model 3了。如果未来上市时有更多行业领先的技术和配置,无疑会为C385的竞争力加分不少。从技术和配置来看,我们认为C385有实力冲击Model 3所在的20万+价位段。技术驱动的长安深蓝,如果未来能给Model 3带来一点压力,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毕竟,技术军备竞赛的最终受益者是消费者。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是德科技(KeysightTechnologies)宣布推出业界首款适用于CANXL(ControllerAreaNetworkeXtraLong,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FordMotorCompany)为其分离室外较差空气的系统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专利。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雷诺表示,拆分电动汽车业务的“所有选择都在考虑之中”,包括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上市。
1900/1/1 0:00:00近日,乘联会对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做了预测,零售市场将在1100万辆左右,同比下降319,环比下降303。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4月22日,大众集团旗下奥迪品牌首席执行官MarkusDuessmann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应从2040年开始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为了确保各种安全关键系统可以安全运行,并根据需要工作,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State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