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优胜劣汰相关的汽车行业大洗牌正在上演。
从2015年的百花齐放,到近年来众多品牌退出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猛,未来几年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近日,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4月份汽车销量出炉。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313%至10.6万辆,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但是新车厂商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都没有超过1万辆。对于交付量下降的原因,许多新车制造商将其归因于供应链紧张。
这可能是疫情影响下的偶然事件,但却反映了新车厂商的脆弱。在爆发时间不确定的疫情影响下,谁也不敢保证同样的情况不会再次发生。一旦再次发生,将再次伤害大多数造车企业。
供应链紧张只是影响汽车进度和销量的原因之一。鹏程汽车CEO何曾预言,未来真正有影响力的新造车企业只会有2-3家。
优胜劣汰是行业进步的表现,但对于行业内什么是“优”什么是“劣”暂时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
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格局,新造车企业如何迎接挑战?什么样的特性才能让企业生存到最后,代工数量锐减后供应链应该如何变化?
差异化,永恒的核心竞争力
几年前,宝能旗下的观致问:我们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吗?在官网上,它回复道:“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个新的汽车公司,只需要一个不同的汽车公司。”
虽然观致的结局并不太令人开心——其在昆明的两个造车投资项目因为逾期两年被云南省发改委撤下,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追求与众不同,打造差异化产品已经成为共同的目标之一。
五菱洪光MINI EV曾因其极低的价格和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功能而受到市场的欢迎。它击败特斯拉获得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冠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找到一个空白市场,推出有特色的产品,确实可以为一个车企带来更多的销量和市场关注度。
然而,在许多车企看中了这一市场,并推出了与五菱洪光MINIEV定位相似的多款车型后,五菱洪光MINI EV的销量出现了下滑。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1月,五菱洪光MINI EV销量同比下降52%。
追求差异化或许有助于车企在竞争中跑得比竞争对手更快,但在耐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竞争对手推出类似产品,双方的距离会更近。
支撑一个车企跑得更快更远的耐力是什么?
哪吒汽车告诉新智家,它认为一个车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核心竞争力、产品定义能力、用户运营和数字化能力。其中,哪吒汽车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诠释为真正被市场认可的产品、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一位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资人也向新智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着眼于现实,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继续以吸引潜在用户为卖点之一。
比如蔚来汽车的换电服务就是其鲜明特色,赢得了众多用户的粉丝。但更早些时候,全球首家提供换电服务的企业Better Place在多个国家运营后仍倒闭。而李则洞察到了部分群体的痛点,以延伸路线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
但多地的反复爆发、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消费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车产品交付量波动较大。不过哪吒汽车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在产能决定市场的背景下,销量和交付的排名……汽车企业充满了偶然性。
“只有新能源补贴、购置税、牌照等政策优势消失,才能更直观地反映不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劣。”
大众请首席执行官张人杰从供应商的角度给出答案。
张人杰认为,对于原始设备制造商来说,建立一个生态智能平台非常重要,这很可能有助于车企在行业中占据垄断地位。在他眼里,生态智能不仅包括汽车,还包括手机。以Tik Tok为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智能让用户生产和消费内容,也让第三方通过内容营销实现互利共赢。
不过,张人杰也指出,目前很难做到这一点,这需要OEM厂商真正改变现有的思维,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设计软件或硬件。
车企数量减少,供应商加速内卷化。
新智家在与多家主机厂沟通后发现,未来大部分汽车品牌会消失几乎已经成为共识。这反过来又涉及到对OEM互利的供应商的未来。
张人杰告诉新智家,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供应链,未来都会出现行业垄断,2-3家公司分享大部分市场份额。
随着主机厂数量的减少,供应商获得主机厂订单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所以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主机厂的主动权会比现在大很多。
在OEM与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支付承兑汇票是不成文的行业规则。过去和现在,这种基于信用的结算方式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通常主机厂的付款周期是“1+3+6”:“1”表示主机厂开始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月底主机厂会开出承兑汇票。承兑汇票开出三个月后,主机厂向供应商付款,供应商收到的货款通常是六个月的承兑汇票。
在主机厂,承兑汇票交易可以减少购买更多零部件的资金成本,在供应商,可以增加产品销量,加快资金周转。这是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理想状态。而当未来主机厂陷入生存危机时,这种状态的基石——信用可能会消失,拖欠供应商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2019年国内汽车行业低迷时期,不少新车厂商濒临倒闭。当时,业内人士估计,至少有数百个汽车品牌面临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风险。
在中国汽车制造过程中,主机厂通常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进入大型主机厂的合作名单,大部分供应商不得不忍受主机厂的降价、重罚和拖欠。
很多供应商因为主机厂拖欠货款,或者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已经倒闭半年甚至更久。
近年来,许多行业报告显示,汽车供应商的平均利润率约为6%。当车企数量减少时,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可能会加速供应商的集体内卷,进一步压缩生存空间。
新智家了解到部分供应商的生存状况日益严峻,某国际Tier 1近两年没有接到国内市场订单。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他们可能会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危险。
张人杰认为,只有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增加OEM厂商可以购买的产品数量,软件供应商才能不被市场淘汰。顺着这个逻辑,大众询问了近期的业务转型升级,探索新的业务方向。
不可避免的市场结果
近年来,许多不同领域的公司跨界参与造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砸下重金,广纳贤才,联合各方试图瓜分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我们无法预测这个时代新造车企业的命运,但今天轰轰烈烈的造车场面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年前一个和今天情况非常相似的造车时期。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当时中国汽车企业大多为国有,放宽造车条件的政策促使大量企业涌入汽车行业。同时,这也是中国汽车市场首次进入跨界造车时期。
在烟酒电器等传统企业方兴未艾的时代,传统实体企业是一线造车大军之一:烟草行业的红塔集团、白酒行业的五粮液集团、手机行业的波导集团等。都是通过收购或与汽车公司合作造车。其中家电企业就像今天的互联网公司,占跨界车企总数的一半。
美的、奥克斯、夏新、新飞、格林柯尔、潇雅等家电企业纷纷宣布造车,并投资数亿元收购汽车企业,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美的甚至收购了多家汽车公司,在全国很多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工厂。
与该车公布时的风光相对应的是,然而近年来,跨界造车的企业大多因对汽车产销控制力度不够而销量不佳,不得不停止投资,停产汽车。比如2004年,奥克斯在全国有120多家汽车经销商和网点,但全年汽车总销量只有2000多辆。在宣布一年多之后,奥克斯别无选择,只能退出市场。
跨界企业中,只有新飞的汽车业务发展并存活至今,产品类型也因为主营制冷行业相关的冷藏车而拓展到了保温车、疫苗运输车、房车等。
值得注意的是,那段时间吉利、比亚迪等汽车企业也成功出局。
虽然过去的时间跨度是20年,而且市场环境、整车厂商、产品类型都不一样,但无法完全判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但这两个时期都处于市场需求大、政府政策鼓励、造车条件宽松的宏观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正如很多业内人士预测的那样,未来汽车品牌会越来越少。朱华荣最近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这不是一项判决,而是一项法律。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品牌。”
据统计,2018年中国造车新势力超过60家。但其中也有一部分长期无法推出量产车,或者其产品发布后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大部分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目前仍在活跃的造车新势力不到10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会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被淘汰。
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就像曾经的美国汽车市场按下加速键一样。
1890年,燃料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在美国蓬勃发展。据统计,1900年,至少有1900个汽车品牌诞生在拥有7500万常住人口的美国土地上。然而40年后,美国94%的汽车销量被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瓜分,大量汽车品牌倒闭或被汽车巨头兼并。
以上真实案例都指向同一点——这个世界不需要大量的汽车品牌,尤其是面对一次次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创新的另一面,灭绝。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曾在红杉科技峰会上总结说,电动汽车是上半场,智能汽车是下半场。
这是汽车行业改革的两个特点,也是所有主机厂需要通过的两个考试。最大的……两种考试的区别在于,前者为所有考生定义了通关标准,而后者允许考生自己寻找答案。
在电动化的考试中,大量汽车品牌以缓慢的电动化转型步伐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的自主汽车品牌则抓住机遇走向世界。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智能考试中,所有主机厂都在摸索进步。
对于什么是智能,为什么要这样定义,如何实现等问题,OEM和供应商有不同的答案,也就是说最终的答案需要OEM和供应商不断实验。测试的代价是时间的消耗,一些主机厂和供应商的消亡,汽车行业的重塑。
创新和消亡总是一起出现。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一场与优胜劣汰相关的汽车行业大洗牌正在上演。
从2015年的百花齐放,到近年来众多品牌退出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猛,未来几年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近日,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4月份汽车销量出炉。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313%至10.6万辆,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但是新车厂商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都没有超过1万辆。对于交付量下降的原因,许多新车制造商将其归因于供应链紧张。
这可能是疫情影响下的偶然事件,但却反映了新车厂商的脆弱。在爆发时间不确定的疫情影响下,谁也不敢保证同样的情况不会再次发生。一旦再次发生,将再次伤害大多数造车企业。
供应链紧张只是影响汽车进度和销量的原因之一。鹏程汽车CEO何曾预言,未来真正有影响力的新造车企业只会有2-3家。
优胜劣汰是行业进步的表现,但对于行业内什么是“优”什么是“劣”暂时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
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格局,新造车企业如何迎接挑战?什么样的特性才能让企业生存到最后,代工数量锐减后供应链应该如何变化?
差异化,永恒的核心竞争力
几年前,宝能旗下的观致问:我们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吗?在官网上,它回复道:“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个新的汽车公司,只需要一个不同的汽车公司。”
虽然观致的结局并不太令人开心——其在昆明的两个造车投资项目因为逾期两年被云南省发改委撤下,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追求与众不同,打造差异化产品已经成为共同的目标之一。
五菱洪光MINI EV曾因其极低的价格和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功能而受到市场的欢迎。它击败特斯拉获得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冠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找到一个空白市场,推出有特色的产品,确实可以为一个车企带来更多的销量和市场关注度。
然而,在许多车企看中了这一市场,并推出了与五菱洪光MINIEV定位相似的多款车型后,五菱洪光MINI EV的销量出现了下滑。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1月,五菱洪光MINI EV销量同比下降52%。
追求差异化或许有助于车企在竞争中跑得比竞争对手更快,但在耐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竞争对手推出类似产品,双方的距离会更近。
支撑一个车企跑得更快更远的耐力是什么?
哪吒汽车告诉新智家,它认为一个车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核心竞争力、产品定义能力、用户运营和数字化能力。其中,哪吒汽车将其核心竞争力诠释为产品、用户体验和……真正得到市场认可的服务。一位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资人也向新智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着眼于现实,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继续以吸引潜在用户为卖点之一。
比如蔚来汽车的换电服务就是其鲜明特色,赢得了众多用户的粉丝。但更早些时候,全球首家提供换电服务的企业Better Place在多个国家运营后仍倒闭。而李则洞察到了部分群体的痛点,以延伸路线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
但多地的反复爆发、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消费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车产品交付量波动较大。不过哪吒汽车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在产能决定市场的背景下,汽车企业销量和交付量的排名充满偶然性。
“只有新能源补贴、购置税、牌照等政策优势消失,才能更直观地反映不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劣。”
大众请首席执行官张人杰从供应商的角度给出答案。
张人杰认为,对于原始设备制造商来说,建立一个生态智能平台非常重要,这很可能有助于车企在行业中占据垄断地位。在他眼里,生态智能不仅包括汽车,还包括手机。以Tik Tok为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智能让用户生产和消费内容,也让第三方通过内容营销实现互利共赢。
不过,张人杰也指出,目前很难做到这一点,这需要OEM厂商真正改变现有的思维,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设计软件或硬件。
车企数量减少,供应商加速内卷化。
新智家在与多家主机厂沟通后发现,未来大部分汽车品牌会消失几乎已经成为共识。这反过来又涉及到对OEM互利的供应商的未来。
张人杰告诉新智家,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供应链,未来都会出现行业垄断,2-3家公司分享大部分市场份额。
随着主机厂数量的减少,供应商获得主机厂订单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所以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主机厂的主动权会比现在大很多。
在OEM与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支付承兑汇票是不成文的行业规则。过去和现在,这种基于信用的结算方式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通常主机厂的付款周期是“1+3+6”:“1”表示主机厂开始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月底主机厂会开出承兑汇票。承兑汇票开出三个月后,主机厂向供应商付款,供应商收到的货款通常是六个月的承兑汇票。
在主机厂,承兑汇票交易可以减少购买更多零部件的资金成本,在供应商,可以增加产品销量,加快资金周转。这是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理想状态。而当未来主机厂陷入生存危机时,这种状态的基石——信用可能会消失,拖欠供应商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2019年国内汽车行业低迷时期,不少新车厂商濒临倒闭。当时,业内人士估计,至少有数百个汽车品牌面临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风险。
在中国汽车制造过程中,主机厂通常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进入大型主机厂的合作名单,大部分供应商不得不忍受主机厂的降价、重罚和拖欠。
很多供应商因为主机厂拖欠货款,或者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已经倒闭半年甚至更久。
近年来,许多行业报告显示,汽车供应商的平均利润率约为6%。当车企数量减少时,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可能会加速……供应商的集体内卷化进一步压缩了生存空间。
新智家了解到部分供应商的生存状况日益严峻,某国际Tier 1近两年没有接到国内市场订单。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他们可能会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危险。
张人杰认为,只有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增加OEM厂商可以购买的产品数量,软件供应商才能不被市场淘汰。顺着这个逻辑,大众询问了近期的业务转型升级,探索新的业务方向。
不可避免的市场结果
近年来,许多不同领域的公司跨界参与造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砸下重金,广纳贤才,联合各方试图瓜分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我们无法预测这个时代新造车企业的命运,但今天轰轰烈烈的造车场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年前与今天情况非常相似的一个造车时期。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当时中国汽车企业大多为国有,放宽造车条件的政策促使大量企业涌入汽车行业。同时,这也是中国汽车市场首次进入跨界造车时期。
在烟酒电器等传统企业方兴未艾的时代,传统实体企业是一线造车大军之一:烟草行业的红塔集团、白酒行业的五粮液集团、手机行业的波导集团等。都是通过收购或与汽车公司合作造车。其中家电企业就像今天的互联网公司,占跨界车企总数的一半。
美的、奥克斯、夏新、新飞、格林柯尔、潇雅等家电企业纷纷宣布造车,并投资数亿元收购汽车企业,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美的甚至收购了多家汽车公司,在全国很多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工厂。
与该车公布时的风光相对应的是,然而近年来,跨界造车的企业大多因对汽车产销控制力度不够而销量不佳,不得不停止投资,停产汽车。比如2004年,奥克斯在全国有120多家汽车经销商和网点,但全年汽车总销量只有2000多辆。在宣布一年多之后,奥克斯别无选择,只能退出市场。
跨界企业中,只有新飞的汽车业务发展并存活至今,产品类型也因为主营制冷行业相关的冷藏车而拓展到了保温车、疫苗运输车、房车等。
值得注意的是,那段时间吉利、比亚迪等汽车企业也成功出局。
虽然过去的时间跨度是20年,而且市场环境、整车厂商、产品类型都不一样,但无法完全判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但这两个时期都处于市场需求大、政府政策鼓励、造车条件宽松的宏观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正如很多业内人士预测的那样,未来汽车品牌会越来越少。朱华荣最近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这不是一项判决,而是一项法律。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品牌。”
据统计,2018年中国造车新势力超过60家。但其中也有一部分长期无法推出量产车,或者其产品发布后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大部分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目前仍在活跃的造车新势力不到10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会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被淘汰。
敬……y,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就像曾经的美国汽车市场按下加速键一样。
1890年,燃料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在美国蓬勃发展。据统计,1900年,至少有1900个汽车品牌诞生在拥有7500万常住人口的美国土地上。然而40年后,美国94%的汽车销量被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瓜分,大量汽车品牌倒闭或被汽车巨头兼并。
以上真实案例都指向同一点——这个世界不需要大量的汽车品牌,尤其是面对一次次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创新的另一面,灭绝。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曾在红杉科技峰会上总结说,电动汽车是上半场,智能汽车是下半场。
这是汽车行业改革的两个特点,也是所有主机厂需要通过的两个考试。两种考试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为所有考生定义了通关标准,后者让考生自己寻找答案。
在电动化的考试中,大量汽车品牌以缓慢的电动化转型步伐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的自主汽车品牌则抓住机遇走向世界。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智能考试中,所有主机厂都在摸索进步。
对于什么是智能,为什么要这样定义,如何实现等问题,OEM和供应商有不同的答案,也就是说最终的答案需要OEM和供应商不断实验。测试的代价是时间的消耗,一些主机厂和供应商的消亡,汽车行业的重塑。
创新和消亡总是一起出现。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雷诺集团旗下平价品牌达契亚宣布,已经任命DavidDurand为该品牌的设计负责人,他将接替MilesNuernberger,后者在担任该职位不到一年后离职。
1900/1/1 0:00:005月11日,湖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对接会在武汉召开。会上,中创新航与武汉经开区就武汉基地3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扩产项目重磅签约。
1900/1/1 0:00:005月11日,天眼查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智能驾驶汽车中黑匣子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专利获得授权。
1900/1/1 0:00:00日前,马斯克出席《金融时报》“汽车的未来”系列活动上接受了远程连线,马斯克在连线中透露了特斯拉近期的战略部署,其中还谈到了中国建设超级工厂的有关事宜,
1900/1/1 0:00:00汽车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各地正密集出台政策提振汽车消费。
1900/1/1 0:00:00日前,中汽协行业信息部公布了4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05万辆和118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2和471,同比分别下降461和476。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