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再造一个宝腾!吉利联手雷诺“一举三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双方合作的优势在于:一是雷诺通过吉利不再在亚洲受挫;二是吉利进入韩国市场“排外”严重;第三,吉利曲线进入欧洲。

如何走向海外市场?自主品牌一直在探索,吉利汽车借力海外本土资源,与本土合作伙伴合作,通过技术输出采用本土品牌抢占本土市场,成为行业内海外车型的独特风向标。

2022年5月10日,吉利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控股与法国雷诺集团韩国子公司雷诺韩国汽车签署股份认购协议。

根据公告,吉利汽车将通过其子公司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持有雷诺韩国34.02%的股权。吉利汽车的收购价约为26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76亿元),相当于每股目标股5818韩元(约合人民币30.3元)。交易完成后,雷诺韩国的大股东仍为雷诺集团,并将继续被雷诺集团合并。

“这款车型和吉利、宝腾之前的车型差不多,可以说是目前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能看到的最成功的车型。”业内人士分析。也是自主品牌在海外成功的一种另类方式。

拯救雷诺一度受挫的亚洲市场

该协议的签署是基于今年1月21日吉利控股集团与雷诺集团签署的框架协议。当时双方宣布将在韩国市场推出高效节能的燃油和智能混合动力车,并计划将上述产品投放海外市场。新车将由雷诺三星位于韩国釜山的工厂生产,预计2024年量产。

根据双方协议,新产品将采用吉利瑞典R&D中心开发的世界级CMA模块化架构,并使用吉利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雷诺和雷诺韩国将充分发挥其在前瞻性技术、造型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为当地用户提供超越预期的体验。

Geely Automobile, Kia, Hyundai, Janice, Lectra

新产品系列将利用雷诺韩国现有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到2021年,雷诺韩国售后体系已经连续六年在韩国国内汽车消费者调查中排名第一。

此举意在提升韩国雷诺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

1994年,三星汽车集团成立,但由于三星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完全依靠代工日产车型为生。1998年,三星集团与雷诺汽车谈判。2010年后,雷诺三星专注于雷诺汽车的代工生产。然而雷诺在韩国的发展并不好。由于产品定位等问题,韩国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现代起亚占据,雷诺在韩国已经非常边缘化。今年4月,雷诺在韩销量仅为2328辆,第一名起亚销量为50995辆。

韩国人口只有5200万,所以汽车市场不会太大。现代、起亚和贾尼丝,现代售出72.7万辆,起亚售出53.5万辆,贾尼丝售出13.9万辆。2021年,雷诺韩国在韩国国内市场的累计销量为61,096辆,同比下降36.3%。虽然销量大幅下降,但市场份额也从6%下降到4.3%。

雷诺不愿意放弃亚洲市场。2021年1月,雷诺集团发布了全新的“Renaulution”战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启动,其中恢复阶段:从现在到2023年,主要关注利润率和现金流;改造阶段:到2025年,雷诺的产品阵容将不断更新,提升品牌盈利能力,与吉利的合作将有助于加速雷诺集团“雷诺计划”的实施。

用吉利技术进攻欧洲

按照计划,吉利此次签署认购协议,双方推出的新产品将采用吉利在瑞典R&D中心研发的世界级CMA模块化架构,由雷诺三星在韩国釜山的工厂生产,预计2024年量产。

此举将有助于提升雷诺韩国产品的竞争力。众所周知,韩国市场一直是韩国本土品牌占据的市场。2021年韩国市场171.2万辆的销量中,前三名都是韩系车,分别是现代、起亚和杰尼斯。

要占领韩国市场,雷诺可以说仅靠自己的产品是做不到的。雷诺汽车是一个极度依赖欧洲市场的品牌,在亚洲市场基本没有成功过。除了韩国,雷诺在中国市场也屡战屡败。2020年4月,雷诺将所持东风雷诺50%的股份转让给东风集团,雷诺再次退出中国乘用车市场。

相反,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CMA架构已经被公认是成功的。由沃尔沃汽车主导、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联合开发的首款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CMA诞生于吉利汽车欧洲R&D中心(CEVT),由来自25个国家的2000多名工程师历时三年研发而成。

Geely Automobile, Kia, Hyundai, Janice, Lectra

基于CMA架构的领克品牌自2107年发布首款车以来,销量已达70万辆。

CMA可适用于多种车身形式和尺寸,兼容包括汽油机和新能源动力在内的不同动力系统。除了领克,CMA架构技术已经在沃尔沃、吉利、领克等不同品牌使用,具有很强的开放、共享和扩展能力。

借助吉利的技术和平台,将极大地方便雷诺开发适合亚洲市场的新车,从而快速推出新车型,加强竞争力。

可以说,吉利产品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已经有目共睹。随着近年来产品的不断升级,吉利汽车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冠军。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即使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国内主流合资企业销量减半,吉利汽车销量仍突破7万辆,排名第一。在过去的五年里,吉利汽车也连续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桂冠。

Geely Automobile, Kia, Hyundai, Janice, Lectra

复制质子模式一举两得。

毕竟在韩国,国人是很支持国产品牌的。4月份韩国汽车销量排名依次为起亚、现代、贾尼斯、双龙汽车、雪佛兰和韩国雷诺,可见外资品牌在韩国的发展非常艰难。

吉利汽车进入韩国的难度很大,借助雷诺汽车现成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输出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不失为其“全球化”进程中进入韩国市场的权宜之计。

5月1日,宝腾汽车CEO李春荣在朋友圈发布“马春荣马来西亚个人主页”,与其说是个人主页,不如说是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的复兴。

Geely Automobile, Kia, Hyundai, Janice, Lectra

李春荣分享的页面显示,今年1月至4月,宝腾占据了马来西亚市场17%的份额。虽然因疫情导致物流短缺而同比下降,但仍排名第二。这意味着,自被吉利收购四年多以来,宝腾一直在原市场排名第四,在马来西亚市场排名第二。

有了韩国,韩国品牌汽车一统天下。马来西亚约85%的乘用车市场来自四个品牌:Perodua、宝腾、本田和丰田。其中,马来西亚本土品牌Perodua在3月份的市场份额为42.5%,宝腾和本田的市场份额为sh……e的16.2%,而丰田的市场份额为10.4%。宝腾能超越本田丰田,主要原因是吉利对技术和产品的引进。

“吉利一直从全球视角推动产业协同和技术共享。”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新闻发言人杨学良说。对比宝腾车型,杨学良也表示吉利和雷诺韩国的合作是不一样的。“除了和宝腾一起投资,吉利还负责技术、产品、管理和供应链,而吉利和雷诺韩国主要是技术输出,基本不参与直接管理,主要以本土合作伙伴为主。”

雷诺韩国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除了吉利雷诺在韩国的渠道,吉利还可以借助雷诺进一步进军欧洲和俄罗斯。在欧洲,雷诺经销商占总销售渠道的50%,俄罗斯是其第二大市场。双方合作的优势在于:一是雷诺通过吉利不再在亚洲受挫;二是吉利进入韩国市场“排外”严重;第三,吉利曲线进入欧洲。

如何走向海外市场?自主品牌一直在探索,吉利汽车借力海外本土资源,与本土合作伙伴合作,通过技术输出采用本土品牌抢占本土市场,成为行业内海外车型的独特风向标。

2022年5月10日,吉利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控股与法国雷诺集团韩国子公司雷诺韩国汽车签署股份认购协议。

根据公告,吉利汽车将通过其子公司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持有雷诺韩国34.02%的股权。吉利汽车的收购价约为26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76亿元),相当于每股目标股5818韩元(约合人民币30.3元)。交易完成后,雷诺韩国的大股东仍为雷诺集团,并将继续被雷诺集团合并。

“这款车型和吉利、宝腾之前的车型差不多,可以说是目前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能看到的最成功的车型。”业内人士分析。也是自主品牌在海外成功的一种另类方式。

拯救雷诺一度受挫的亚洲市场

该协议的签署是基于今年1月21日吉利控股集团与雷诺集团签署的框架协议。当时双方宣布将在韩国市场推出高效节能的燃油和智能混合动力车,并计划将上述产品投放海外市场。新车将由雷诺三星位于韩国釜山的工厂生产,预计2024年量产。

根据双方协议,新产品将采用吉利瑞典R&D中心开发的世界级CMA模块化架构,并使用吉利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雷诺和雷诺韩国将充分发挥其在前瞻性技术、造型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为当地用户提供超越预期的体验。

Geely Automobile, Kia, Hyundai, Janice, Lectra

新产品系列将利用雷诺韩国现有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到2021年,雷诺韩国售后体系已经连续六年在韩国国内汽车消费者调查中排名第一。

此举意在提升韩国雷诺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

1994年,三星汽车集团成立,但由于三星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完全依靠代工日产车型为生。1998年,三星集团与雷诺汽车谈判。2010年后,雷诺三星专注于雷诺汽车的代工生产。然而雷诺在韩国的发展并不好。由于产品定位等问题,韩国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现代起亚占据,雷诺在韩国已经非常边缘化。今年4月,雷诺在韩销量仅为2328辆,第一名起亚销量为50995辆。

韩国人口只有5200万,所以汽车市场不会太大。现代、起亚和贾尼丝,现代售出72.7万辆,起亚售出53.5万辆,贾尼丝售出13.9万辆。2021年,雷诺韩国在韩国国内市场的累计销量为61,096辆,同比下降36.3%。虽然销量大幅下降,但市场份额也从6%下降到4.3%。

雷诺不愿意放弃亚洲市场。2021年1月,雷诺集团发布了全新的“Renaulution”战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启动,其中恢复阶段:从现在到2023年,主要关注利润率和现金流;改造阶段:到2025年,雷诺的产品阵容将不断更新,提升品牌盈利能力,与吉利的合作将有助于加速雷诺集团“雷诺计划”的实施。

用吉利技术进攻欧洲

按照计划,吉利此次签署认购协议,双方推出的新产品将采用吉利在瑞典R&D中心研发的世界级CMA模块化架构,由雷诺三星在韩国釜山的工厂生产,预计2024年量产。

此举将有助于提升雷诺韩国产品的竞争力。众所周知,韩国市场一直是韩国本土品牌占据的市场。2021年韩国市场171.2万辆的销量中,前三名都是韩系车,分别是现代、起亚和杰尼斯。

要占领韩国市场,雷诺可以说仅靠自己的产品是做不到的。雷诺汽车是一个极度依赖欧洲市场的品牌,在亚洲市场基本没有成功过。除了韩国,雷诺在中国市场也屡战屡败。2020年4月,雷诺将所持东风雷诺50%的股份转让给东风集团,雷诺再次退出中国乘用车市场。

相反,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CMA架构已经被公认是成功的。由沃尔沃汽车主导、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联合开发的首款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CMA诞生于吉利汽车欧洲R&D中心(CEVT),由来自25个国家的2000多名工程师历时三年研发而成。

Geely Automobile, Kia, Hyundai, Janice, Lectra

基于CMA架构的领克品牌自2107年发布首款车以来,销量已达70万辆。

CMA可适用于多种车身形式和尺寸,兼容包括汽油机和新能源动力在内的不同动力系统。除了领克,CMA架构技术已经在沃尔沃、吉利、领克等不同品牌使用,具有很强的开放、共享和扩展能力。

借助吉利的技术和平台,将极大地方便雷诺开发适合亚洲市场的新车,从而快速推出新车型,加强竞争力。

可以说,吉利产品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已经有目共睹。随着近年来产品的不断升级,吉利汽车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冠军。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即使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国内主流合资企业销量减半,吉利汽车销量仍突破7万辆,排名第一。在过去的五年里,吉利汽车也连续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桂冠。

Geely Automobile, Kia, Hyundai, Janice, Lectra

复制质子模式一举两得。

毕竟在韩国,国人是很支持国产品牌的。4月份韩国汽车销量排名依次为起亚、现代、贾尼斯、双龙汽车、雪佛兰和韩国雷诺,可见外资品牌在韩国的发展非常艰难。

吉利汽车进入韩国的难度很大,借助雷诺汽车现成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输出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不失为其“全球化”进程中进入韩国市场的权宜之计。

5月1日,宝腾汽车CEO李春荣在朋友圈发布“马春荣马来西亚个人主页”,与其说是个人主页,不如说是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的复兴。

Geely Automobile, Kia, Hyundai, Janice, Lectra

李春荣分享的页面显示,今年1月至4月,宝腾占据了马来西亚市场17%的份额。虽然因疫情导致物流短缺而同比下降,但仍排名第二。这意味着,自被吉利收购四年多以来,宝腾一直在原市场排名第四,在马来西亚市场排名第二。

有了韩国,韩国品牌汽车一统天下。马来西亚约85%的乘用车市场来自四个品牌:Perodua、宝腾、本田和丰田。其中,马来西亚本土品牌Perodua在3月份的市场份额为42.5%,宝腾和本田的市场份额为sh……e的16.2%,而丰田的市场份额为10.4%。宝腾能超越本田丰田,主要原因是吉利对技术和产品的引进。

“吉利一直从全球视角推动产业协同和技术共享。”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新闻发言人杨学良说。对比宝腾车型,杨学良也表示吉利和雷诺韩国的合作是不一样的。“除了和宝腾一起投资,吉利还负责技术、产品、管理和供应链,而吉利和雷诺韩国主要是技术输出,基本不参与直接管理,主要以本土合作伙伴为主。”

雷诺韩国还有一个优势是,除了吉利雷诺在韩国的渠道,吉利还可以借助雷诺进一步进军欧洲和俄罗斯。在欧洲,雷诺经销商占总销售渠道的50%,俄罗斯是其第二大市场。

标签:吉利汽车起亚现代捷尼赛思领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环比增长50% 睿蓝汽车公布4月销量数据

近日,睿蓝汽车公布了最新销量成绩。数据显示,睿蓝汽车4月销量为3017台,环比增长50,创历史单月销量新高;4月订单量为5020台,14月累计销量8326台。

1900/1/1 0:00:00
科尔本施密特华域扩大电动汽车产品组合: 获得知名主机厂电池托盘订单

科技集团莱茵金属旗下子公司科尔本施密特华域铝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一笔总金额近17亿欧元的新订单。这是该铝铸造专业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

1900/1/1 0:00:00
长期主义成就广汽丰田首次进入行业排名前三

因上海疫情的蔓延和多地散发,4月份车市陷入萧条和落寞,一场危机席卷而来。5月10日,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汽车销量为1181万辆,环比下降471,同比下降476。

1900/1/1 0:00:00
4月乘用车产销双降 新能源车批发量较预期损失17万辆

5月10日,乘联会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呈下降走势。其中零售量为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

1900/1/1 0:00:00
丰田发布2021财年联合财务报表与2022财年联合财务预测报告

5月11日,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发布了2021财年(即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的丰田集团联合财务报表与2022财年(即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的联合财务预测报告,

1900/1/1 0:00:00
4月特斯拉在华销量暴跌97%,5月能“重振雄风”吗?

“目前,特斯拉的销量完全取决于产能,产多少卖多少,我们的需求达到了非常荒谬的地步。”就在近日,马斯克在接受金融时报访谈时,略显傲娇地抛出了上述一段观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