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3日晚8点,由汽车公社发起4城直播,与大众、田甜汽车、汽车研究院共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四方辩论。
本次直播还有幸邀请到两位神秘嘉宾围绕“政策暖风与市场寒潮,谁更胜一筹?”同时展开了讨论,展示了对中国整个汽车工业现状和前景的见解。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占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4月份,受三大黑天鹅事件影响,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均下降45%以上,为近10年来同期单月最低。
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31.6%,开年雄心被迫止步。其中,最差的传统燃油车板块1-4月销量仅为492万辆,较去年同期累计增速下滑18%。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想用600亿的购置税补贴来温暖市场的寒潮。每当经济遇到大的冲击,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利好政策重振消费者信心。
毕竟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有能力直接刺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
政策暖风能否温暖四城?
汽车公社从直播开始,从全国各省市的情况分享了政策暖风给全国市场带来的积极一面,认为5月份批发和终端数据明显回升,6月第一周也打开了良好局面。
但很快,汽车公社也布局了上海6月解封后的市场终端调查——不看好。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政策的暖风似乎并没有完全解放潜艇的消费力。
当然这也是因为之前持续了两个月的封锁,上海还处于管制状态。消费热情没有被激发,消费者仍处于相对“冻结”的状态。
“上海市场没有明显的代表性,所以我希望今天能听到中国其他地区的声音。”
接下来,大众在政策的影响下,在成都共享汽车市场。就整体情况来看,喜忧参半。大部分车企的销量还是不太理想。虽然4S商店的人气略有回升,但仍不如疫情前那么红火。
“其实说白了,这个政策出现后市场的反响还不如现在。”
由此再往深里看,隐藏着两个直接原因和两个间接原因。第一,购买力会有延迟,还有半年,消费者不急着下单。二是部分经销商“起于晨,落于暗”。厂家出台一些刺激政策,想免购置税。经销商偷偷提价,把购置税省下来的钱加回去,消费者自然不上钩。
第一个间接原因是就业市场遇冷,人们会降低消费预期,不敢超过消费。其次,地方政策在刺激房地产的同时也在刺激汽车。以成都为例,在二胎住房政策放宽,贷款政策优惠的情况下,中国人有一个习惯,认为房子永远比别人重要。
所以大众看车认为:“政策面吹来的暖风很难吹到汽车的冰冻期,至少对目前市场的寒潮影响不大。”
田甜汽车在北京观察到的情况可能也不具有代表性,因为它仍然是一个以政策为导向的细分市场,而不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细分市场。调查显示,终端看车人数有所回升,但订单量实际情况变化不大。
< img alt = "北京、长安、大众、福特、东南"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185251034384……。jpg"/>
主要原因是2012年12月31日北京限购以来,大量汽车刚需被抑制,车市消费滞后,所以整个疫情基本没有影响到汽车消费。
田甜汽车表示,近几个月来,许多品牌的销量都有所增长,但所售车辆的配置却有所下降。
“以前大家倾向于买顶配或者次顶配的车,现在很多公司反映在基本配置上降到了一两档以上,基本都是中档和低档。”但总体来说,北京的车市是稳定的,政策带来的变化暂时没有太大的表现。
相比之下,经过终端调查,汽车研究会的意见更为积极。虽然很多汽车品牌压力很大,但是这种压力不仅仅是今年,而是前年。
从1月到5月,整个市场不包括商用车下降了10%,但乘用车只下降了3.7%。因此,有理由相信6月份的购置税政策能够带来较大的提振。“我相信今年乘用车的销量会有所增长,而且增长可能会超出预期。”
最后,随着争论越来越激烈,汽车公社得出结论,6月份的市场走势对全年非常重要。虽然这两个月来,市场无论是终端销售还是整个批发销售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市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是冰冻的。
但政策出台了很多措施作为经济的支撑力,使市场快速复苏。另一方面,5月份的汽车数据还是不错的,5月份同比降幅只有12%,零售额降幅为个位数,所以我们会看好6月份的市场销量。
“我们仍然必须对经济基本面有信心。”
有备而来,在危险中有机可乘。
随着直播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汽车公社邀请到了第一位神秘嘉宾,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陈小波先生,他从长安福特品牌的角度做了分析。
首先,他认为政策暖风给终端市场的冷冻状态带来了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
“我们看到整个零售链的整体客流、订单数、增长率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至少从我个人感觉来说,确实对终端市场起到了作用。”
但他也提到,不排除4月上市的一款新车效应,但从数据来看,对比政策出台前后,销量增速都有较快增长。
关于东南西北地区是否出现一定分化,从长安福特的角度来看,如果疫情保持稳定到6月底,这些疫区的增速可能会普遍超过全国其他非疫区。“你压抑的时间越长,反弹的可能性就越大。”
陈小波认为,这次出台的刺激政策让人觉得国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前两次降低购置税,2008年是雪中送炭,2015年是锦上添花,更多的是鼓励低端消费。
这次不同的是,重点是主流消费的范围。同时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国家并没有放弃燃油车,这也是紧密符合国家大趋势的,即仍然是燃油车为主的基数市场,但是这个政策刺激并没有区分新能源车,而是对整个市场都是利好。
接着,第二位神秘嘉宾,环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先生加入直播,也肯定了政策的积极意义。也有人说,政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前已经被证明过无数次了。政策就像催化剂,主要是帮助消费信心回归正常轨道。
根据他的预测,汽车市场将会变得……6月份更好,11月份左右还会有一个高潮,就是政策的温暖带来的。此外,他还肯定了中国自主品牌的渠道、供应链的布局以及决策机构能力的快速提升,这些都超出了他的预期。
最后,吴映秋认为,每一次危机其实都是有机的,机会往往来自于这些危机。这次疫情也可以看做是中国汽车的一次机会。中国汽车要树立底线思维,尤其是在整个世界进入新的动荡状态后,不要总想着市场的不断完善,要从最坏的角度考虑中国汽车发展的重生和基础。"汽车工业应该从重要产业升级为支柱产业."
总之,一场充满含金量的精彩直播,从中国四个城市看温暖的政策能否战胜冰冷的市场,每个地区无疑都显示出其特殊性和普遍性,利好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值得肯定。
同时从多个维度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金句频出。诚然,这是汽车行业把握每一次危机,成长为支柱产业和经济龙头的绝佳机会。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不来的夏天。2022年6月13日晚8点,由汽车公社发起4城直播,与大众、田甜汽车、汽车研究院共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四方辩论。
本次直播还有幸邀请到两位神秘嘉宾围绕“政策暖风与市场寒潮,谁更胜一筹?”同时展开了讨论,展示了对中国整个汽车工业现状和前景的见解。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占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4月份,受三大黑天鹅事件影响,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均下降45%以上,为近10年来同期单月最低。
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31.6%,开年雄心被迫止步。其中,最差的传统燃油车板块1-4月销量仅为492万辆,较去年同期累计增速下滑18%。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想用600亿的购置税补贴来温暖市场的寒潮。每当经济遇到大的冲击,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利好政策重振消费者信心。
毕竟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有能力直接刺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
政策暖风能否温暖四城?
汽车公社从直播开始,从全国各省市的情况分享了政策暖风给全国市场带来的积极一面,认为5月份批发和终端数据明显回升,6月第一周也打开了良好局面。
但很快,汽车公社也布局了上海6月解封后的市场终端调查——不看好。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政策的暖风似乎并没有完全解放潜艇的消费力。
当然这也是因为之前持续了两个月的封锁,上海还处于管制状态。消费热情没有被激发,消费者仍处于相对“冻结”的状态。
“上海市场没有明显的代表性,所以我希望今天能听到中国其他地区的声音。”
接下来,大众在政策的影响下,在成都共享汽车市场。就整体情况来看,喜忧参半。大部分车企的销量还是不太理想。虽然4S商店的人气略有回升,但仍不如疫情前那么红火。
“其实说白了,这个政策出现后市场的反响还不如现在。”
……由此再往深里看,隐藏着两个直接原因和两个间接原因。第一,购买力会有延迟,还有半年,消费者不急着下单。二是部分经销商“起于晨,落于暗”。厂家出台一些刺激政策,想免购置税。经销商偷偷提价,把购置税省下来的钱加回去,消费者自然不上钩。
第一个间接原因是就业市场遇冷,人们会降低消费预期,不敢超过消费。其次,地方政策在刺激房地产的同时也在刺激汽车。以成都为例,在二胎住房政策放宽,贷款政策优惠的情况下,中国人有一个习惯,认为房子永远比别人重要。
所以大众看车认为:“政策面吹来的暖风很难吹到汽车的冰冻期,至少对目前市场的寒潮影响不大。”
田甜汽车在北京观察到的情况可能也不具有代表性,因为它仍然是一个以政策为导向的细分市场,而不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细分市场。调查显示,终端看车人数有所回升,但订单量实际情况变化不大。
主要原因是2012年12月31日北京限购以来,大量汽车刚需被抑制,车市消费滞后,所以整个疫情基本没有影响到汽车消费。
田甜汽车表示,近几个月来,许多品牌的销量都有所增长,但所售车辆的配置却有所下降。
“以前大家倾向于买顶配或者次顶配的车,现在很多公司反映在基本配置上降到了一两档以上,基本都是中档和低档。”但总体来说,北京的车市是稳定的,政策带来的变化暂时没有太大的表现。
相比之下,经过终端调查,汽车研究会的意见更为积极。虽然很多汽车品牌压力很大,但是这种压力不仅仅是今年,而是前年。
从1月到5月,整个市场不包括商用车下降了10%,但乘用车只下降了3.7%。因此,有理由相信6月份的购置税政策能够带来较大的提振。“我相信今年乘用车的销量会有所增长,而且增长可能会超出预期。”
最后,随着争论越来越激烈,汽车公社得出结论,6月份的市场走势对全年非常重要。虽然这两个月来,市场无论是终端销售还是整个批发销售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市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是冰冻的。
但政策出台了很多措施作为经济的支撑力,使市场快速复苏。另一方面,5月份的汽车数据还是不错的,5月份同比降幅只有12%,零售额降幅为个位数,所以我们会看好6月份的市场销量。
“我们仍然必须对经济基本面有信心。”
有备而来,在危险中有机可乘。
随着直播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汽车公社邀请到了第一位神秘嘉宾,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陈小波先生,他从长安福特品牌的角度做了分析。
首先,他认为政策暖风给终端市场的冷冻状态带来了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
“我们看到整个零售链的整体客流、订单数、增长率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至少从我个人感觉来说,确实对终端市场起到了作用。”
但他也提到,不排除4月上市的一款新车效应,但从数据来看,对比政策出台前后,销量增速都有较快增长。
关于是否存在某种差异……东南西北地区,从长安福特的角度来看,如果疫情保持稳定到6月底,这些疫区的增速可能会普遍超过全国其他非疫区。“你压抑的时间越长,反弹的可能性就越大。”
陈小波认为,这次出台的刺激政策让人觉得国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前两次降低购置税,2008年是雪中送炭,2015年是锦上添花,更多的是鼓励低端消费。
这次不同的是,重点是主流消费的范围。同时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国家并没有放弃燃油车,这也是紧密符合国家大趋势的,即仍然是燃油车为主的基数市场,但是这个政策刺激并没有区分新能源车,而是对整个市场都是利好。
接着,第二位神秘嘉宾,环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先生加入直播,也肯定了政策的积极意义。也有人说,政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前已经被证明过无数次了。政策就像催化剂,主要是帮助消费信心回归正常轨道。
据他预测,6月份车市会转好,11月份左右还会有一个高潮,这是政策回暖带来的。此外,他还肯定了中国自主品牌的渠道、供应链的布局以及决策机构能力的快速提升,这些都超出了他的预期。
最后,吴映秋认为,每一次危机其实都是有机的,机会往往来自于这些危机。这次疫情也可以看做是中国汽车的一次机会。中国汽车要树立底线思维,尤其是在整个世界进入新的动荡状态后,不要总想着市场的不断完善,要从最坏的角度考虑中国汽车发展的重生和基础。"汽车工业应该从重要产业升级为支柱产业."
总之,一场充满含金量的精彩直播,从中国四个城市看温暖的政策能否战胜冰冷的市场,每个地区无疑都显示出其特殊性和普遍性,利好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值得肯定。
同时从多个维度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金句频出。诚然,这是汽车行业把握每一次危机,成长为支柱产业和经济龙头的绝佳机会。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不来的夏天。
近日,北京奔驰第400万辆整车正式于顺义工厂下线。从300万辆整车下线到400万辆,北京奔驰仅耗时21个月。另外,算上今年Q1第400万台发动机下线,北京奔驰已经正式迈入了“双四百万”时代。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法雷奥将向Stellantis供应其第三代Scala激光雷达,以便后者从2024年开始在其车型中实现L3级自动驾驶。
1900/1/1 0:00:00理想汽车产业园二期项目以下简称“理想二期项目”在中关村顺义园临空板块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根据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Intelligence,BI)6月14日上午发布的一份综合报告,特斯拉将在未来18个月内保持其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桂冠的头衔,
1900/1/1 0:00:006月15日消息,6月10日晚间,ST众泰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投入到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渠道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900/1/1 0:00:00上市两个月,订单超过1万三千台;5月上险数成功跃居中级车美系NO1。身处这不确定时代、疫情肆虐的车市,一款重磅级的B级新车出师顺利,我猜长安福特团队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