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需求放缓,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对于芯片厂商来说,需求放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订单下降,库存减少。
芯片行业,最近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芯片短缺,限制了越来越多汽车厂商的产能,推迟了新车的交付,让大家在“缺芯潮”中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芯片公司纷纷发布悲观的前瞻预测,芯片价格低迷,大厂报价下降。整个行业似乎已经到了价格周期的新阶段。
在过去的两年里,世界已经饱受芯片之苦很久了。但从目前的供需趋势来看,持续两年的半导体热潮似乎已经有了慢慢降温的迹象。
因为供应压力持续压倒,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库存水平持续飙升,但周期律告诉我们,很少有玩家能以过去一年的库存和订单水平一路狂奔。
芯片的短缺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同时也导致了芯片产业链的空前扩张。然而,生产的疯狂扩张永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周期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悄悄搅动着供需双方。
01
需求冷的时候,大厂会预警。
内存芯片巨头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上周发表声明,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比去年下降约5%,而由于消费品需求明显放缓,PC销量将下降10%。
该公司正在减少内存芯片的生产,预计2022财年的营收将下降15亿至23亿美元。美光的发言人直接把接下来的市场趋势描述为“经济衰退”。如果下半年的供需趋势真的像预期的那么糟糕,公司将在2023财年削减晶圆制造设备的资本支出。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大卫·辛斯纳(David Zinsner)在6月初的投资者会议上也暗示了这种困境。
他透露,公司短期内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库存下降,目前的情况比今年春天预计的要糟糕得多。英特尔的麻烦主要来自于PC市场的持续低迷。下半年的订单远低于预期。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司决定降低阿尔德湖处理器的价格。
一个月前,英伟达放缓了招聘步伐,主要原因是加密挖矿和游戏业务的增长未能达到预期。几年前,该公司的高端显卡受到加密货币和游戏厂商的青睐,一度风靡市场。但随着相关领域需求遇冷,英伟达不得不缩减编制以保证盈利。
可见,芯片厂商之所以发出预警弹,一方面是PC和智能手机市场的疲软,另一方面是加密货币市场的暴跌。
经过两年多的高歌猛进,购买电子产品的热潮逐渐消退,加密货币挖矿芯片排队购买的火热场面也逐渐告一段落,需求有所回落。许多芯片制造商将迎来新一轮的困难。
但值得一提的是,横向比较,汽车、云计算等领域的芯片需求波动不大,价格居高不下。
两年前这一幕似曾相识。
2020年,新冠肺炎遭遇黑天鹅袭击,家庭办公和隔离成为常态,直接导致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爆发式增长,短时间内吸走了本应属于汽车的芯片供应。
两年啦……r、通胀上升、中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城市封锁俄罗斯市场都是导致消费不振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了PC、智能手机等消费芯片应用的订单和需求。
也就是说,两年前,汽车芯片引发了大规模的缺芯片潮。两年后,消费电子芯片成为价格下跌和巨额订单的主要目标。华尔街日报最近写道,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销量的下降将部分缓解两年多来的芯片短缺。
02
砍单潮来了
TSMC也坚持不住了。
上周,媒体报道称,TSMC最近收到了苹果、AMD和Nvidia三大客户的订单调整通知。
有消息称,苹果已经开始iPhone 14的量产,但最初9000万台的出货量目标在公司内部被削减了10%。因此,苹果对TSMC的订单不得不暂时削减10%左右。
此外,AMD和Invista也对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订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缩减,缩减的订单主要集中在GPU领域。削减订单的部分原因是库存过高,需要消化,尤其是显卡挖矿热潮消退,对兼容的英伟达RTX 30影响很大。
韩联社近日援引金融数据公司韩联社Infomax的报告称,三星电子第二季度暂停了新的采购订单,并要求部分供应商推迟或削减组件的出货时间数周。
苹果不是唯一一家被迫削减订单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日经亚洲》此前爆料称,国内三大手机厂商OPPO、vivo和小米已经通知各自的供应商,未来几个季度要削减的订单数量在20%左右。
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日经亚洲,小米甚至将今年2亿部的销售目标下调至1.6亿至1.8亿部之间,三星也将今年的手机出货量下调了约105%,至2.75亿部。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严峻形势。
数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上个月发表了一份报告。今年5月,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4%,仅为9600万部。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近10年来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二次跌破1亿部。
切割订单潮来临,晶圆代工厂难以独善其身。集邦咨询TrendForce发布了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行业报告。虽然目前的砍单潮仍集中在消费应用领域,但晶圆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将逐渐松动,下半年可能会遭遇一波产能下降的低估。
那些以生产消费芯片产品为主的晶圆代工企业,短时间内会下降到90%以下。
03
新常态:结构性短缺
要知道,芯片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上周对路透社表示,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衰退每3-4年就会发生一次,2022年可能再次发生,这将直接影响消费电子芯片的市场供求。
考虑到通货膨胀、地缘动荡和购买力疲软,智能手机和PC的消费将迎来新一轮低谷,这种下降趋势将持续到2023年。考虑到接下来的消费趋势,美国银行上周下调了包括德州仪器在内的几只股票的评级。
彭博最近引用了市场研究机构Susquehanna金融集团的一组数据。6月份,全球芯片平均交付周期为27周,低于5月份的27.1周,与4月份的27周持平。
这一数据表明,芯片短缺,这是一个令人头痛了很长一段时间在fi……汽车、游戏、智能手机和云计算的ds,终于显示出一些缓和的迹象。至少,从交割周期、价格曲线等核心指标来看,暴涨趋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
一旦需求放缓,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对于芯片厂商来说,需求放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订单下降,库存减少。二季度开始的削减订单、去库存、降低预期等一系列操作,是供需矛盾略有缓解的信号。
然而,结构性短缺将长期存在。
目前芯片市场已经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新阶段。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消费电子芯片需求集体下降,以MCU芯片为代表的价格也直线下降。
但我们也看到,包括丰田、特斯拉、大众在内的很多汽车厂商,仍然局限于芯片,产能问题是管理层头疼的问题,直接影响终端销量的增速。这种芯片,因为需求量大,缺口也大,产品很难替代,价格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
今年以来,整个电子产品市场不景气,经济下滑,整体经济疲软。奥米克隆病在中国造成的城市封锁甚至影响到了物流和生产。
0
但最重要的是,上海解禁后,补偿性和后延性消费也会减少。与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后的补偿性消费相比,今年的消费将受到更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包括与芯片相关的消费电子和汽车。
考虑到今年消费端的特殊性,不少厂商已经将618作为拯救2022年全年业绩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从最终的数据来看,尤其是智能手机、PC和可穿戴设备的销量,有多少达到了预期?
一旦需求放缓,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对于芯片厂商来说,需求放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订单下降,库存减少。
芯片行业,最近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芯片短缺,限制了越来越多汽车厂商的产能,推迟了新车的交付,让大家在“缺芯潮”中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芯片公司纷纷发布悲观的前瞻预测,芯片价格低迷,大厂报价下降。整个行业似乎已经到了价格周期的新阶段。
在过去的两年里,世界已经饱受芯片之苦很久了。但从目前的供需趋势来看,持续两年的半导体热潮似乎已经有了慢慢降温的迹象。
因为供应压力持续压倒,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库存水平持续飙升,但周期律告诉我们,很少有玩家能以过去一年的库存和订单水平一路狂奔。
芯片的短缺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同时也导致了芯片产业链的空前扩张。然而,生产的疯狂扩张永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周期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悄悄搅动着供需双方。
01
需求冷的时候,大厂会预警。
内存芯片巨头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上周发表声明,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比去年下降约5%,而由于消费品需求明显放缓,PC销量将下降10%。
该公司正在减少内存芯片的生产,预计2022财年的营收将下降15亿至23亿美元。美光的发言人直接把接下来的市场趋势描述为“经济衰退”。如果供应一个……下半年的需求趋势确实如预期的那样糟糕,公司将在2023财年削减晶圆制造设备的资本支出。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大卫·辛斯纳(David Zinsner)在6月初的投资者会议上也暗示了这种困境。
他透露,公司短期内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库存下降,目前的情况比今年春天预计的要糟糕得多。英特尔的麻烦主要来自于PC市场的持续低迷。下半年的订单远低于预期。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司决定降低阿尔德湖处理器的价格。
一个月前,英伟达放缓了招聘步伐,主要原因是加密挖矿和游戏业务的增长未能达到预期。几年前,该公司的高端显卡受到加密货币和游戏厂商的青睐,一度风靡市场。但随着相关领域需求遇冷,英伟达不得不缩减编制以保证盈利。
可见,芯片厂商之所以发出预警弹,一方面是PC和智能手机市场的疲软,另一方面是加密货币市场的暴跌。
经过两年多的高歌猛进,购买电子产品的热潮逐渐消退,加密货币挖矿芯片排队购买的火热场面也逐渐告一段落,需求有所回落。许多芯片制造商将迎来新一轮的困难。
但值得一提的是,横向比较,汽车、云计算等领域的芯片需求波动不大,价格居高不下。
两年前这一幕似曾相识。
2020年,新冠肺炎遭遇黑天鹅袭击,家庭办公和隔离成为常态,直接导致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爆发式增长,短时间内吸走了本应属于汽车的芯片供应。
两年后,通胀上升、中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城市封锁俄罗斯市场都是导致消费不振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了PC、智能手机等消费芯片应用的订单和需求。
也就是说,两年前,汽车芯片引发了大规模的缺芯片潮。两年后,消费电子芯片成为价格下跌和巨额订单的主要目标。华尔街日报最近写道,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销量的下降将部分缓解两年多来的芯片短缺。
02
砍单潮来了
TSMC也坚持不住了。
上周,媒体报道称,TSMC最近收到了苹果、AMD和Nvidia三大客户的订单调整通知。
有消息称,苹果已经开始iPhone 14的量产,但最初9000万台的出货量目标在公司内部被削减了10%。因此,苹果对TSMC的订单不得不暂时削减10%左右。
此外,AMD和Invista也对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订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缩减,缩减的订单主要集中在GPU领域。削减订单的部分原因是库存过高,需要消化,尤其是显卡挖矿热潮消退,对兼容的英伟达RTX 30影响很大。
韩联社近日援引金融数据公司韩联社Infomax的报告称,三星电子第二季度暂停了新的采购订单,并要求部分供应商推迟或削减组件的出货时间数周。
苹果不是唯一一家被迫削减订单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日经亚洲》此前爆料称,国内三大手机厂商OPPO、vivo和小米已经通知各自的供应商,未来几个季度要削减的订单数量在20%左右。
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日经亚洲,小米有……en将今年2亿部的销售目标下调至1.6亿至1.8亿部之间,三星也将今年的手机出货量下调了约105%,至2.75亿部。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严峻形势。
数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上个月发表了一份报告。今年5月,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4%,仅为9600万部。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近10年来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二次跌破1亿部。
切割订单潮来临,晶圆代工厂难以独善其身。集邦咨询TrendForce发布了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行业报告。虽然目前的砍单潮仍集中在消费应用领域,但晶圆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将逐渐松动,下半年可能会遭遇一波产能下降的低估。
那些以生产消费芯片产品为主的晶圆代工企业,短时间内会下降到90%以下。
03
新常态:结构性短缺
要知道,芯片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上周对路透社表示,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衰退每3-4年就会发生一次,2022年可能再次发生,这将直接影响消费电子芯片的市场供求。
考虑到通货膨胀、地缘动荡和购买力疲软,智能手机和PC的消费将迎来新一轮低谷,这种下降趋势将持续到2023年。考虑到接下来的消费趋势,美国银行上周下调了包括德州仪器在内的几只股票的评级。
彭博最近引用了市场研究机构Susquehanna金融集团的一组数据。6月份,全球芯片平均交付周期为27周,低于5月份的27.1周,与4月份的27周持平。
这一数据表明,在汽车、游戏、智能手机、云计算等领域头疼已久的芯片荒终于有了一些缓解的迹象。至少,从交割周期、价格曲线等核心指标来看,暴涨趋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
一旦需求放缓,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对于芯片厂商来说,需求放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订单下降,库存减少。二季度开始的削减订单、去库存、降低预期等一系列操作,是供需矛盾略有缓解的信号。
然而,结构性短缺将长期存在。
目前芯片市场已经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新阶段。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消费电子芯片需求集体下降,以MCU芯片为代表的价格也直线下降。
但我们也看到,包括丰田、特斯拉、大众在内的很多汽车厂商,仍然局限于芯片,产能问题是管理层头疼的问题,直接影响终端销量的增速。这种芯片,因为需求量大,缺口也大,产品很难替代,价格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
今年以来,整个电子产品市场不景气,经济下滑,整体经济疲软。奥米克隆病在中国造成的城市封锁甚至影响到了物流和生产。
0
但最重要的是,上海解禁后,补偿性和后延性消费也会减少。与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后的补偿性消费相比,今年的消费将受到更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包括与芯片相关的消费电子和汽车。
考虑到今年消费端的特殊性,不少厂商已经将618作为拯救2022年全年业绩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从最终的数据来看,尤其是智能手机、PC和可穿戴设备的销量,有多少达到了预期?
1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本东丽工业公司(TorayIndustriesInc)宣布制造了一种离子导电聚合物薄膜,可用于锂空气电池。
1900/1/1 0:00:00“打造有史以来30万元以内最好的一款纯电SUV”这番话出自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在7月6日的恒驰5预售发布会上,这句话他起码说了4次。
1900/1/1 0:00:00大众首座欧洲电池工厂破土动工7月7日,大众首家欧洲电池工厂在德国萨尔茨基特破土动工,标志着大众集团电池业务的正式启动。大众预计在欧洲建设六家电池工厂,希望将其电池成本减半。
1900/1/1 0:00:00低功耗蓝牙胎压监测系统(BLETPMS)森萨塔科技开发了低功耗蓝牙BLE胎压监测系统TPMS,以迎合轮胎智能化、物联化的市场趋势。
1900/1/1 0:00:007月6日,联合电子太仓工厂举行了隆重的二期建设启动仪式,这是联合电子征战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公司长远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