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6月车企排名:没有躺赢,只有分化加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最终,中国汽车市场强劲回升,消费者信心被激活。救市政策的强大拉动效应在6月份表现得淋漓尽致,狭义乘用车同比增长42.3%就是最好的诠释。这不仅仅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推动,1-5月遭受重创的车企也在积极自救。

处于疫情中心的上海和吉林的汽车制造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6月上汽大众销量同比增长93.9%,特斯拉同比增长138%。一汽大众增长75.9%,一汽丰田增长36.4%。总共有10家车企涨幅超过100%,共同推动车市。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当然,也有一些车企在这样的喧嚣中没落了。比如长城、红旗、现代、起亚、马自达都没能抓住红利,原因也差不多。长城和红旗下半年可能还有机会,但部分车企可能很难翻身。

6月可能是今年车市的分水岭,之前表现不错的车企还会继续增长。但是,即使是共同发展的汽车公司也必须决定增长率。这种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车企将不再有时间躺平求胜。

没有一个位置是安全的。

与5月相比,6月前10名车企排名继续变化。除了前四的位置不变,上汽通用在加速复产方面超越了广汽丰田。5月排名第14位的一汽丰田攀升至第7位,东风日产在前10名中上升3位。

上半年累计销量中,除了一汽-大众近86万辆,比亚迪、长安、吉利汽车在60万辆+的较量中相对吃紧,最大销量相差仅3万辆。而长城汽车只有42.4万辆,远远落后于前三的车企,自主新三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事实上,经历过疫情冲击的上汽大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1-6月,上汽大众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9%,旗下多款新车已经上市。如果我们在下半年调整策略和节奏,我们仍然可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今年业绩最稳定的传统车企无疑是广汽丰田。在日系“两田一产”中遥遥领先,单品牌50万辆,直逼上汽通用。东风日产近几个月也快速发力,借助轩逸和天籁的强势回归,继续保持主流合资品牌的地位。

接下来的坑战,奇瑞汽车以1.4万辆的优势略高于长城,而长城仅以1.5万辆的优势略高于五菱。去年上半年,这三家车企的排名完全相反。在市场体量上,奇瑞并没有太多的热门话题,但却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最大的不同来自BBA所处的高端市场。去年,BBA也有三朵花,每张桌子一朵。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鲶鱼效应”终于显现。1-6月,特斯拉中国销售近29.5万辆,在品牌和产品方面已经深入BBA腹地,成为BBA最大的竞争对手。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在其他传统自主品牌中,SAIC乘用车、广汽传祺、东风沈峰今年上半年也表现不俗,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些不断壮大的自主品牌顶住了前几年合资品牌带来的压力,完成了自我转型,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到了自主品牌的进步。

同样突出的是新的汽车制造商,小鹏,哪吒,理想和蔚来,以及许多其他电动汽车公司。一个月卖一万多辆会成为常规操作。Th……将推动自主品牌汽车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份额达到46%、48%,甚至50%,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德国和美国的增长率最快

虽然自主品牌份额有望迎来新的突破,新能源汽车在自主品牌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50.1%,但分部门来看,6月自主车企增速仍略低于美系的66.6%和德系的60.2%,但高于日系的23.7%。

6月美国车企销量占比10.9%,远高于上月,其中特斯拉和江铃福特贡献最大。上个月,特斯拉中国销售了32,165辆新车,本月飙升至78,906辆。仅依靠Model 3和Model Y两大主力车型的特斯拉,其能量不可小觑。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令人惊讶的是,江铃福特整体销量并不大,但6月份却贡献了128.3%的增长,上个月品牌还处于下滑状态。江铃福特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江铃福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一款产品凌锐,这款SUV迅速拿下了5000台的订单,为整个福特品牌做出了贡献。

德系车企的复苏离不开“南北”大众的强势复苏。如果说5月份的市场还处于观望期,那么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政策的刺激,消费者掏腰包的时候,还是瞄准了大众品牌。从大众品牌的一贯做法来看,下半年将是他们的冲刺期。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当然,一度短暂停滞的奢侈品牌市场也迎来了小高潮。与包括BBA在内的奢侈品牌相比,德国品牌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在豪华品牌领域,虽然特斯拉和中国造车新势力半路杀出,但大部分消费者还是选择传统豪华品牌。

看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兴衰,要看“两田一产”的走向。6月份,除东风日产微降0.5%外,“两田”增速均超过35%。事实上,喜忧参半的“南北”丰田的销量超过了一汽大众,两家本田的总销量也超过了SAIC大众。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德系未来会不会对日作战?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可能比较难,机会可能出现在纯电动细分市场。目前,日本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起步较晚,即使新推出的电动汽车亮点不足。大众品牌电动车推出较早,有降价促销的势头,更容易占领消费者心智。

但是电动车领域的机会更多的掌握在自主品牌手中。今年3月正式“禁烧”的比亚迪,凭借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在半年内成为新的独立一哥,成为继一汽-大众之后的第二家车企。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虽然长安与吉利、比亚迪的销量差距并不大,但从势头来看,比亚迪继续以每月100%以上的速度增长,很有可能被两家车企大幅抛弃。但这些自主品牌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市场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品牌和车型,第一名的争夺远未结束。

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经历,让所有汽车企业进入下半年后不得不紧张。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的偏好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未来唯一的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新一轮的分化正在到来。最终,中国汽车市场强劲回升,消费者信心被激活。救市政策的强大拉动效应在6月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2010年乘用车同比增长42.3%……箭感就是最好的诠释。这不仅仅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推动,1-5月遭受重创的车企也在积极自救。

处于疫情中心的上海和吉林的汽车制造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6月上汽大众销量同比增长93.9%,特斯拉同比增长138%。一汽大众增长75.9%,一汽丰田增长36.4%。总共有10家车企涨幅超过100%,共同推动车市。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当然,也有一些车企在这样的喧嚣中没落了。比如长城、红旗、现代、起亚、马自达都没能抓住红利,原因也差不多。长城和红旗下半年可能还有机会,但部分车企可能很难翻身。

6月可能是今年车市的分水岭,之前表现不错的车企还会继续增长。但是,即使是共同发展的汽车公司也必须决定增长率。这种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车企将不再有时间躺平求胜。

没有一个位置是安全的。

与5月相比,6月前10名车企排名继续变化。除了前四的位置不变,上汽通用在加速复产方面超越了广汽丰田。5月排名第14位的一汽丰田攀升至第7位,东风日产在前10名中上升3位。

上半年累计销量中,除了一汽-大众近86万辆,比亚迪、长安、吉利汽车在60万辆+的较量中相对吃紧,最大销量相差仅3万辆。而长城汽车只有42.4万辆,远远落后于前三的车企,自主新三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事实上,经历过疫情冲击的上汽大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1-6月,上汽大众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9%,旗下多款新车已经上市。如果我们在下半年调整策略和节奏,我们仍然可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今年业绩最稳定的传统车企无疑是广汽丰田。在日系“两田一产”中遥遥领先,单品牌50万辆,直逼上汽通用。东风日产近几个月也快速发力,借助轩逸和天籁的强势回归,继续保持主流合资品牌的地位。

接下来的坑战,奇瑞汽车以1.4万辆的优势略高于长城,而长城仅以1.5万辆的优势略高于五菱。去年上半年,这三家车企的排名完全相反。在市场体量上,奇瑞并没有太多的热门话题,但却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最大的不同来自BBA所处的高端市场。去年,BBA也有三朵花,每张桌子一朵。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鲶鱼效应”终于显现。1-6月,特斯拉中国销售近29.5万辆,在品牌和产品方面已经深入BBA腹地,成为BBA最大的竞争对手。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在其他传统自主品牌中,SAIC乘用车、广汽传祺、东风沈峰今年上半年也表现不俗,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些不断壮大的自主品牌顶住了前几年合资品牌带来的压力,完成了自我转型,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到了自主品牌的进步。

同样突出的是新的汽车制造商,小鹏,哪吒,理想和蔚来,以及许多其他电动汽车公司。一个月卖一万多辆会成为常规操作。他们将推动自主品牌汽车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份额达到46%、48%,甚至50%,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德国和美国拥有最快的g……增长率

虽然自主品牌份额有望迎来新的突破,新能源汽车在自主品牌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50.1%,但分部门来看,6月份自主车企增速仍略低于美系的66.6%和德系的60.2%,但高于日系的23.7%。

6月美国车企销量占比10.9%,远高于上月,其中特斯拉和江铃福特贡献最大。上个月,特斯拉中国销售了32,165辆新车,本月飙升至78,906辆。仅依靠Model 3和Model Y两大主力车型的特斯拉,其能量不可小觑。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令人惊讶的是,江铃福特整体销量并不大,但6月份却贡献了128.3%的增长,上个月品牌还处于下滑状态。江铃福特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江铃福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一款产品凌锐,这款SUV迅速拿下了5000台的订单,为整个福特品牌做出了贡献。

德系车企的复苏离不开“南北”大众的强势复苏。如果说5月份的市场还处于观望期,那么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政策的刺激,消费者掏腰包的时候,还是瞄准了大众品牌。从大众品牌的一贯做法来看,下半年将是他们的冲刺期。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当然,一度短暂停滞的奢侈品牌市场也迎来了小高潮。与包括BBA在内的奢侈品牌相比,德国品牌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在豪华品牌领域,虽然特斯拉和中国造车新势力半路杀出,但大部分消费者还是选择传统豪华品牌。

看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兴衰,要看“两田一产”的走向。6月份,除东风日产微降0.5%外,“两田”增速均超过35%。事实上,喜忧参半的“南北”丰田的销量超过了一汽大众,两家本田的总销量也超过了SAIC大众。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德系未来会不会对日作战?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可能比较难,机会可能出现在纯电动细分市场。目前,日本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起步较晚,即使新推出的电动汽车亮点不足。大众品牌电动车推出较早,有降价促销的势头,更容易占领消费者心智。

但是电动车领域的机会更多的掌握在自主品牌手中。今年3月正式“禁烧”的比亚迪,凭借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在半年内成为新的独立一哥,成为继一汽-大众之后的第二家车企。

Volkswagen, Tesla, FAW, Toyota, Ford

虽然长安与吉利、比亚迪的销量差距并不大,但从势头来看,比亚迪继续以每月100%以上的速度增长,很有可能被两家车企大幅抛弃。但这些自主品牌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市场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品牌和车型,第一名的争夺远未结束。

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经历,让所有汽车企业进入下半年后不得不紧张。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的偏好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未来唯一的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新一轮的分化正在到来。

标签:大众特斯拉一汽丰田福特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通用将与Pilot合作建设充电网络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通用和旅游运营商Pilot在7月14日宣布,双方将在Pilot的旅游中心建设一个由20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组成的全国性网络,以方便电动汽车车主在高速公路附近充电。

1900/1/1 0:00:00
搭载轮毂电机 东风风神E70样车正式下线

近日,搭载着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佳电股份”)首台新能源汽车16英寸轮毂电机的东风风神E70参数询价车型样车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下线。

1900/1/1 0:00:00
大陆集团V型屏配套长城汽车数款车型

大陆集团正在向长城汽车提供以驾驶员为中心的V型仪表中控双联屏,首款搭载车型为哈弗神兽。

1900/1/1 0:00:00
专注新能源 长安投资近63亿升级渝北工厂

近日,长安汽车在一则公告中披露,长安将在重庆市渝北区投资63亿元建设新能源工厂,主要负责生产新能源汽车,预计在2024年建成,占地1200亩,待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8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综合产能。

1900/1/1 0:00:00
再投30亿美元,博世扩建欧洲芯片产能

欧洲媒体报道,考虑到芯片供应持续短缺,博世计划到2026年前加码3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业务的进一步强化。

1900/1/1 0:00:00
强化中国星高端标签,FX11叫星耀正好

不久前,吉利官宣了将基于CMA架构推出一款全新的A级SUV产品FX11,并放出了正面和侧面两张官方黑棚图,可以看到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是“VisionStarburst”概念车的量产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