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Robotaxi的尽头,是造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谁听说过造自动驾驶的新车?

7月21日,在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推出了成本仅为25万元的第六代无人车。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名为Apollo RT6的“廉价”无人车,基于百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星河平台,可以算是“真正的百度造车”的蓝本。

退一步讲,我们暂且不谈阿波罗RT6的产品力。尤其值得肯定的是,百度首创了Robotaxi,开辟了一条全新但艰难的造路车之路。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表示,百度已经将自动驾驶汽车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并将在全国部署数万辆车,使得无人驾驶汽车的价格是现在出租车的一半。

RT6的出现也让百度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基本清晰:整合轿车,与吉利合作,深耕乘用车市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阿波罗升级进入出行领域,逐步进入商用车市场。

事实上,自杜畿汽车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承接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现在阿波罗也选择造车。虽然不是为了C喜欢车,但这是更适合自动驾驶的场景。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阿波罗是百度“亲儿子”的消息,我也藏不住。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杜畿汽车的成立是为阿波罗计划铺路。

但转念一想,两者并不冲突,也不竞争。杜畿汽车针对的是消费者,而阿波罗汽车更面向旅游公司。

所以,百度这里,“搅”是另一个游戏。

百度阿波罗,“难产”

曾几何时,大家都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片星辰大海,自动驾驶作为重要的落地场景,被赋予了很大的期待。

然而目前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腾讯的游戏业务如日中天,拥有云计算的阿里还活得好好的,而全在AI的百度却悄然走下坡路。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后互联网时代,百度的BAT光环已经黯然失色。单从时间上看,Apollo承载了百度的希望,奋斗了近9年。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并于次年正式投入巨资启动无人车项目。

2015年,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成立。当年年底,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首次上路,第一代“小红”出现。

2016年,搭载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奇瑞EQ正式上路测试,这也是百度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然后,2017年,百度迎来了奠定他命运基调的人——齐鲁。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齐鲁于1998年加入雅虎,2006年被任命为雅虎高级副总裁,2007年被任命为雅虎执行副总裁。他于2008年加入微软,成为执行副总裁。他于2016年9月离开微软。

离开微软时,比尔·盖茨极力挽留他,甚至向他承诺“齐鲁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生意,微软甚至可以为齐鲁创建一个项目”。

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比尔·盖茨高度重视的齐鲁最终选择加入百度。

2017年1月,齐鲁正式进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17年3月,在齐鲁的推动下,百度将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车联网等业务整合为智能驾驶事业群(IDG);同年4月,百度在上海车展上公布了阿波罗计划,阿波罗由此诞生。百度AI技术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窗口。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虽然一年后齐鲁离开了百度,但Apollo的方向已经基本确定。

算上阿波罗近几年推出的各种无人车,阿波罗RT6已经是第六代了。但相比前五代的“改装车”,Apollo RT6更像是真正的无人车,也是百度“9年”交出的最有说服力的成绩单。

据介绍,Apollo RT6是百度自主研发的“Apollo Galaxy”架构平台的首款机型,专为无人驾驶场景打造。相关团队成立于2021年初,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将RT6带入量产阶段。这个效率比驰度汽车好不了多少。

但必须明确的是,无论百度官方宣传如何,无人车的商业落地都将面临法律的约束和各种安全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限制,Robotaxi的“造车之路”充满了考验。

Robotaxi,在气泡中前进

原华为汽车BU总架构师苏青曾直言:“打死你也不做Robotaxi。这个阶段,做Robotaxi的企业就完蛋了。Robotaxi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商业目标。中国市场的打车体验已经很好了,自动驾驶不会让这种体验变得更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无论苏青的观点是否正确,Robotaxi产业的发展节点已经到来。尤其是今年以来,Robotaxi行业的变化肉眼可见。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总结一下,Robotaxi领域逐渐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L4降维使用;成本直线下降;前路迷茫。

第一,L4降维到L2+级别是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常用的做法。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可以很好的平衡Robotaxi公司的商业化和技术追求。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国内新车ADAS系统供应商中,博世、大陆、电装、Ampofo年产能均在百万套以上,仅这四家Tier1公司的份额就超过了整个市场的80%。

毫无疑问,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车企越来越重视车辆的辅助驾驶能力,甚至开始从L2向更高层次探索。而这也意味着Robotaxi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有更多的机会在量产中上车。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那么,Robotaxi应该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呢?答:降低成本。那就是这里要说的第二个特点——成本直线下降。

对于L2+功能,不同的车企有不同的命名方式。特斯拉和李叫它,思朋汽车叫它,蔚来汽车叫它NOP……...

在“灵魂论”的指导下,有实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选择了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但是对于一些传统汽车品牌来说,自动驾驶从无到有的难度可想而知。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渴望商业化的Robotaxi公司不再只专注于出行领域。为了吃掉L2+市场的蛋糕,Robotaxi公司不得不开始削减功能,降低成本和规模。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主机厂。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从AutoX高达200万元的成本,到荣源亓航1万美元以内的成本,再到轻舟智航低至1万元的量产成本。这场价格战的背后,不仅意味着自动驾驶领域的繁荣,也代表了Robotaxi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一般来说,Robotaxi有两个流派,渐进式和跳跃式。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渐进式路线,主张从L1、L2、L3的“人机共驾”逐步过渡到L4的无人驾驶。以Waymo和百度为代表的跨越式路线,主张直接针对L4的无人驾驶进行研发。

当然,这两条路线各有利弊。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却故意把消费者当“小白鼠”来获取更多数据;跨越式投资巨大,虽然目标明确,但在现行法律法规下,商业化难度很大。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Robotaxi的发展实现方式只有三种:降维降本,与OEM合作;聚焦出行市场,做好无人出行;像百度一样,造专车。

百度Aopllo是个特例,客观车企不想把“灵魂”交给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主观上,百度也有财力物力,可以通过造车进一步“摆脱虚拟现实”。

其他Robotaxi公司呢?是继续在这条无止境的路上走下去,还是等一个“救世主”出现,直接被打包收购?

其实被车企收购也是正道。谁听说过造自动驾驶的新车?

7月21日,在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推出了成本仅为25万元的第六代无人车。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名为Apollo RT6的“廉价”无人车,基于百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星河平台,可以算是“真正的百度造车”的蓝本。

退一步讲,我们暂且不谈阿波罗RT6的产品力。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百度首创了Robotaxi,开辟了一条全新但艰难的造路车之路。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表示,百度已经将自动驾驶汽车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并将在全国部署数万辆车,使得无人驾驶汽车的价格是现在出租车的一半。

RT6的出现也让百度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基本清晰:整合轿车,与吉利合作,深耕乘用车市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阿波罗升级进入出行领域,逐步进入商用车市场。

事实上,自杜畿汽车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承接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现在阿波罗也选择造车。虽然不是为了C喜欢车,但这是更适合自动驾驶的场景。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阿波罗是百度“亲儿子”的消息,我也藏不住。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杜畿汽车的成立是为阿波罗计划铺路。

但转念一想,两者并不冲突,也不竞争。杜畿汽车针对的是消费者,而阿波罗汽车更面向旅游公司。

所以,百度这里,“搅”是另一个游戏。

百度阿波罗,“难产”

曾几何时,大家都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片星辰大海,自动驾驶作为重要的落地场景,被赋予了很大的期待。

然而目前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腾讯的游戏业务如日中天,拥有云计算的阿里还活得好好的,而全在AI的百度却悄然走下坡路。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后互联网时代,百度的BAT光环已经黯然失色。单从时间上看,Apollo承载了百度的希望,奋斗了近9年。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并于次年正式投入巨资启动无人车项目。

2015年,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成立。当年年底,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首次上路,第一代“小红”出现。

2016年,搭载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奇瑞EQ正式上路测试,这也是百度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然后,2017年,百度迎来了奠定他命运基调的人——齐鲁。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齐鲁于1998年加入雅虎,2006年被任命为雅虎高级副总裁,2007年被任命为雅虎执行副总裁。他于2008年加入微软,成为执行副总裁。他于2016年9月离开微软。

离开微软时,比尔·盖茨极力挽留他,甚至向他承诺“齐鲁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生意,微软甚至可以为齐鲁创建一个项目”。

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比尔·盖茨高度重视的齐鲁最终选择加入百度。

2017年1月,齐鲁正式进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17年3月,在齐鲁的推动下,百度将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车联网等业务整合为智能驾驶事业群(IDG);同年4月,百度在上海车展上公布了阿波罗计划,阿波罗由此诞生。百度AI技术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窗口。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虽然一年后齐鲁离开了百度,但Apollo的方向已经基本确定。

算上阿波罗近几年推出的各种无人车,阿波罗RT6已经是第六代了。但相比前五代的“改装车”,Apollo RT6更像是真正的无人车,也是百度“9年”交出的最有说服力的成绩单。

据介绍,Apollo RT6是百度自主研发的“Apollo Galaxy”架构平台的首款机型,专为无人驾驶场景打造。相关团队成立于2021年初,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将RT6带入量产阶段。这个效率比驰度汽车好不了多少。

但必须明确的是,无论百度官方宣传如何,无人车的商业落地都将面临法律的约束和各种安全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限制,Robotaxi的“造车之路”充满了考验。

Robotaxi,在气泡中前进

原华为汽车BU总架构师苏青曾直言:“打死你也不做Robotaxi。这个阶段,做Robotaxi的企业就完蛋了。Robotaxi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商业目标。中国市场的打车体验已经很好了,自动驾驶不会让这种体验变得更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无论苏青的观点是否正确,Robotaxi产业的发展节点已经到来。尤其是今年以来,Robotaxi行业的变化肉眼可见。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总结一下,Robotaxi领域逐渐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L4降维使用;成本直线下降;前路迷茫。

第一,L4降维到L2+级别是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常用的做法。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可以很好的平衡Robotaxi公司的商业化和技术追求。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国内新车ADAS系统供应商中,博世、大陆、电装、Ampofo年产能均在百万套以上,仅这四家Tier1公司的份额就超过了整个市场的80%。

毫无疑问,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车企越来越重视车辆的辅助驾驶能力,甚至开始从L2向更高层次探索。而这也意味着Robotaxi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有更多的机会在量产中上车。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那么,Robotaxi应该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呢?答:降低成本。那就是这里要说的第二个特点——成本直线下降。

对于L2+功能,不同的车企有不同的命名方式。特斯拉和李叫它,思朋汽车叫它,蔚来汽车叫它NOP……...

在“灵魂论”的指导下,有实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选择了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但是对于一些传统汽车品牌来说,自动驾驶从无到有的难度可想而知。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渴望商业化的Robotaxi公司不再只专注于出行领域。为了吃掉L2+市场的蛋糕,Robotaxi公司不得不开始削减功能,降低成本和规模。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主机厂。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从AutoX高达200万元的成本,到荣源亓航1万美元以内的成本,再到轻舟智航低至1万元的量产成本。这场价格战的背后,不仅意味着自动驾驶领域的繁荣,也代表了Robotaxi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一般来说,Robotaxi有两个流派,渐进式和跳跃式。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渐进式路线,主张从L1、L2、L3的“人机共驾”逐步过渡到L4的无人驾驶。以Waymo和百度为代表的跨越式路线,主张直接针对L4的无人驾驶进行研发。

当然,这两条路线各有利弊。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却故意把消费者当“小白鼠”来获取更多数据;跨越式投资巨大,虽然目标明确,但在现行法律法规下,商业化难度很大。

Jidu, Tesla, LI, Chery, Weilai

Robotaxi的发展实现方式只有三种:降维降本,与OEM合作;聚焦出行市场,做好无人出行;像百度一样,造专车。

百度Aopllo是个特例,客观车企不想把“灵魂”交给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主观上,百度也有财力物力,可以通过造车进一步“摆脱虚拟现实”。

其他Robotaxi公司呢?是继续在这条无止境的路上走下去,还是等一个“救世主”出现,直接被打包收购?

其实被车企收购也是正道。

标签:集度特斯拉理想汽车奇瑞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现代汽车行业供应链的上游、下游以及两者之间的一切

近两年扰乱供应链的“芯片荒”继续冲击着许多高科技行业。作为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汽车行业的制造企业因为等待芯片而推迟了生产,他们经历了大规模停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1900/1/1 0:00:00
惊艳深圳充电桩展!电王快充多款最新研发闪充引起围观!

电王快充充电桩于7月2830日惊艳亮相“第十六届深圳国际充电设施产品展览会”。电王快充携闪充充电桩和社区型交流桩等全系列产品,组成强势阵容亮相7T240展位。

1900/1/1 0:00:00
Stellantis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34%

7月29日,Stellantis集团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集团2022年上半年净营收达880亿欧元,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增长17。

1900/1/1 0:00:00
索恩格汽车选择部署 Infor CloudSuite Automotive 优化制造流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跑马圈地,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变革: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普及、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激增、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

1900/1/1 0:00:00
映驰科技获大陆集团战略投资 携手推动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的发展

2022年7月28日,智能驾驶高性能计算软件平台公司映驰科技宣布获得大陆集团战略投资,共同推动未来出行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的发展。

1900/1/1 0:00:00
现代和起亚瞄准太空,拟开发月球移动出行项目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已经掌握了陆路上的高速公路和小路,甚至成立了一家公司,制造可以飞上天空的电动飞行汽车。现在,现代和起亚有了新的目标“挣脱地球上的束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