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7月特斯拉并没有卖不动,只是优势正在被蚕食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不知道为什么,放眼整个行业,对于特斯拉这种流量和声量都很高的明星车企,总是充斥着各种“吹捧见衰”的言论。

6月份,当其在华销售7.8万辆新车,Model Y销量一举突破5万辆时,吹捧者此起彼伏,甚至不乏观点认为,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在华电气化转型的进程都会因为特斯拉的日益强大而异常艰难和惨淡。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但在刚刚过去的7月,其在华销量环比下降逾64%,仅售出2.82万辆新车,失败者的退化再现。很多自媒体的推文,类似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标题“特斯拉,我卖不出去”,也被重新炒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想提醒大家“在评判任何一个企业的时候,一方面要正视它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6月份特斯拉销量的井喷,是因为4、5月份限购疫情后大量订单的同时释放。7月销量之所以减半,是因为上海工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生产线改造工作。

就相关消息来看,负责生产Model Y的第二条生产线在7月16日率先完成了扩建工作。负责Model 3的一期生产线。7月17日开始改造,预计8月7日完成。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此外,据特斯拉官方披露,第二条生产线的员工已经返回工厂工作,Model Y的生产工作也重回正轨。第一条生产线的员工从7月17日开始休假,预计从8月8日开始正常上班。

由此可以确定的是,这家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8月份在华销量可能会“不及预期”。9月份,随着所有改造工作的完成,产能会得到更好的释放,单月突破10万辆大关也不是不可能。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前几天结束的最新一次股东大会上,马斯克不仅“吹嘘”全球将有10-12家超级工厂,每家工厂年产能为150-200万辆,10年内将交付1亿辆新车,还务实地表示,特斯拉已经成功年产150万辆新车,到年底将增加到200万辆。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另一种说法是,随着产能爬坡的加速,国产Model Y的交付周期已经缩短至8-12周。所以,结合以上迹象,在需求端没有太多问题的时候,制造端的麻烦逐渐解决,销量的回升和新高的创造更像是“必然事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并非未售,但其在中国的先发优势很可能正在被侵蚀。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长安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哪吒S等一批B级新能源车的上市,以及蔚来ET5的到来,以及比亚迪韩和P7的强势表现,可以发现他们已经开始“分流”特斯拉Model 3的固有份额,这条“鲶鱼”似乎面临着被包围的局面。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并且由于提车周期长,经过几轮“官方加价”,性价比进一步弱化,也导致特斯拉Model 3潜在客户的流失。从更深层次看,影响后者的诱因甚至不排除中美之间的“恶劣关系”,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维度的感知远没有预期的强烈。

此时此刻,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斯拉Model 3,Model Y遇到的约束也是无法避免的。就像这个星期,在奥乌塔11号官员宣布售价后,我想到的竞争对手……第一次恰恰是后者。而随着类似小鹏的G9的到来,明年蔚来ES6和EC6的复兴,比亚迪的上攻,特斯拉Model Y的日子注定不好过。

综上所述,大环境的内卷化远超预期,购车习惯的迭代不及预期,拖累了美国车企追求更大的量变。前文中提到,在中国特斯拉越来越难受。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因此,为了尽快解决问题,重新巩固先发优势,就要求拿出更多能刺激终端消费者的“牌”。

幸运的是,根据相关媒体曝光的消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向特斯拉供应M3P电池,该电池将安装在72度电池组的Model Y中,该版本的Model Y将于明年初上市。也就是说,全新电池、综合竞争力更强的产品将正式上市。

另外,请不要忘记,得益于恐怖的毛利率,“主动降价”也是特斯拉抵御风险最有力的武器。

那时候,杀戮必然会变得更加残酷。不知道为什么,放眼整个行业,对于特斯拉这种流量和声量都很高的明星车企,总是充斥着各种“吹捧见衰”的言论。

6月份,当其在华销售7.8万辆新车,Model Y销量一举突破5万辆时,吹捧者此起彼伏,甚至不乏观点认为,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在华电气化转型的进程都会因为特斯拉的日益强大而异常艰难和惨淡。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但在刚刚过去的7月,其在华销量环比下降逾64%,仅售出2.82万辆新车,失败者的退化再现。很多自媒体的推文,类似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标题“特斯拉,我卖不出去”,也被重新炒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想提醒大家“在评判任何一个企业的时候,一方面要正视它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6月份特斯拉销量的井喷,是因为4、5月份限购疫情后大量订单的同时释放。7月销量之所以减半,是因为上海工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生产线改造工作。

就相关消息来看,负责生产Model Y的第二条生产线在7月16日率先完成了扩建工作。负责Model 3的一期生产线。7月17日开始改造,预计8月7日完成。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此外,据特斯拉官方披露,第二条生产线的员工已经返回工厂工作,Model Y的生产工作也重回正轨。第一条生产线的员工从7月17日开始休假,预计从8月8日开始正常上班。

由此可以确定的是,这家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8月份在华销量可能会“不及预期”。9月份,随着所有改造工作的完成,产能会得到更好的释放,单月突破10万辆大关也不是不可能。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前几天结束的最新一次股东大会上,马斯克不仅“吹嘘”全球将有10-12家超级工厂,每家工厂年产能为150-200万辆,10年内将交付1亿辆新车,还务实地表示,特斯拉已经成功年产150万辆新车,到年底将增加到200万辆。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另一种说法是,随着产能爬坡的加速,国产Model Y的交付周期已经缩短至8-12周。所以,结合以上种种迹象,当没有太多问题……需求端,制造端的麻烦逐渐解决,销量的回升和新高的创造更像是“必然事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并非未售,但其在中国的先发优势很可能正在被侵蚀。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长安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哪吒S等一批B级新能源车的上市,以及蔚来ET5的到来,以及比亚迪韩和P7的强势表现,可以发现他们已经开始“分流”特斯拉Model 3的固有份额,这条“鲶鱼”似乎面临着被包围的局面。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并且由于提车周期长,经过几轮“官方加价”,性价比进一步弱化,也导致特斯拉Model 3潜在客户的流失。从更深层次看,影响后者的诱因甚至不排除中美之间的“恶劣关系”,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维度的感知远没有预期的强烈。

此时此刻,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斯拉Model 3,Model Y遇到的约束也是无法避免的。就像本周,Aouita 11官方公布售价后,第一时间想到的竞争对手恰恰是后者。而随着类似小鹏的G9的到来,明年蔚来ES6和EC6的复兴,比亚迪的上攻,特斯拉Model Y的日子注定不好过。

综上所述,大环境的内卷化远超预期,购车习惯的迭代不及预期,拖累了美国车企追求更大的量变。前文中提到,在中国特斯拉越来越难受。

Tesla, Model Y,Model 3, BYD, weilai

因此,为了尽快解决问题,重新巩固先发优势,就要求拿出更多能刺激终端消费者的“牌”。

幸运的是,根据相关媒体曝光的消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向特斯拉供应M3P电池,该电池将安装在72度电池组的Model Y中,该版本的Model Y将于明年初上市。也就是说,全新电池、综合竞争力更强的产品将正式上市。

另外,请不要忘记,得益于恐怖的毛利率,“主动降价”也是特斯拉抵御风险最有力的武器。

那时候,杀戮必然会变得更加残酷。

标签:特斯拉Model YModel 3比亚迪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多地出台政策加速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8月9日,浙江省商务厅发布的《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保证新建住宅的新能源车位足额配套建设;

1900/1/1 0:00:00
福特将向DTE Energy采购太阳能电力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已承诺每年从DTEEnergy公司购买至少价值12亿美元的太阳能电力,该公司计划将其位于密歇根的太阳能基础设施扩大近70,达到650兆瓦。

1900/1/1 0:00:00
BNEF:全球汽车年销量将在2036年达到顶峰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刚刚发布了最新的年度轻型汽车展望,预计至少在未来10年内,全球乘用车数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将从12亿辆增长到2039年的创纪录的15亿多辆。

1900/1/1 0:00:00
MPV或者猎装车?李斌确认蔚来“9系”车型计划

近日,电动星球蟹老板报道称:蔚来会有“9系”,虽然不是秘密,但李斌在车友群说了句“9系会有的,保证三哥会买。”不过,到底“9系”是轿车类的ET9,还是SUV类的ES9,目前还不得而知。

1900/1/1 0:00:00
Nikola任命新CEO,现任CEO年底退休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在8月10日表示,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MarkRussell将于明年1月1日退休,届时MichaelLohscheller将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1900/1/1 0:00:00
Lightning eMotors推出实时EV远程信息处理和充电器管理软件Lightning Insights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中型和特种商用电动汽车和车队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LightningeMotors宣布推出其先进远程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扩展LightningInsights,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