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
拜登签署了芯片法案,为汽车芯片提供专项资金。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plus)。美国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法案将降低成本,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本地供应链,增强对抗中国的实力,使美国工人、社区和企业在21世纪的竞争中获胜。
图片来源:拜登推特
根据美国政府的计划,《芯片与科学法案》将促进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R&D和生产,并确保其领先地位。声明称,美国发明了半导体,但如今仅占全球半导体产量的10%,不包括最先进的芯片,并依赖占全球半导体产量75%的东亚公司。芯片和科学法案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启数千亿美元的私人半导体投资。
点评: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这一定是最后一战。
中汽协:7月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2倍。
8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5万辆和242万辆,环比下降1.8%和3.3%,同比分别增长31.5%和29.7%。
其中,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59.3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进一步细分,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47.2万辆和45.7万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和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4万辆和1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1.7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292辆和245辆,同比分别增长4.6倍和13.4%。
盖世点评: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速奔跑。
油价面临“四连跌”,加一箱油能少花5元左右。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8月9日24时起,每吨汽油价格下调130元,每吨柴油价格下调125元。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首次“四连跌”,也是年内第五次下调。
据该机构测算,此次调价相当于92号汽油每升0.10元,95号汽油每升0.11元,0号柴油每升0.11元。以油箱容量为50L的普通私家车为例。此次调价后,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5元左右。柴油方面,油箱容量160L的大货车,加满一箱油要少花17.6元左右。
盖世点评:油价连续四天下跌,近期智能电动车事故频发,起火次数频繁,传统燃油车持续高优惠幅度,一定程度上“冷却”了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雷军:小米的自动驾驶团队已经超过500人,一期将投放140多辆测试车。
8月11日,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首次披露了小米自动驾驶的最新研发进展。据悉,小米组建了500多人的精英团队,制定了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策略。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第一阶段,小米将投入超过14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R&D核查工作。
自动泊车+机械臂自动充电,图片来源:雷军微信官方账号
雷军透露,小米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初,就制定了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战略,覆盖感知预测、高精度定位和决策规划等自动驾驶核心技术领域,d……ided搭建自研数据闭环系统,高效驱动核心算法和产品功能迭代。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
盖世点评:两年内拿到自动驾驶,甚至成为行业第一阵营都不容易。
比亚迪已经为特斯拉提供了刀片电池。
据非官方消息称,比亚迪已经开始向特斯拉的德国工厂供应刀片电池。据悉,特斯拉的德国工厂可能会在几周内(8月或9月)开始生产由比亚迪blade电池驱动的Model Y。
据悉,目前特斯拉在德国生产的汽车只配备了LG新能源供应的2170圆柱形电池。同时,该工厂预计未来将在当地生产和使用4680圆柱形电池和结构电池组。如果传言属实,这将意味着特斯拉打算推出一款配备磷酸亚铁锂(LFP)电池的入门级特斯拉Model Y。
盖世点评:新能源领域两大巨头达成合作。
投资21.6亿成立电驱动技术公司,广汽集团欲实现电驱动自主生产。
8月11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电驱动技术公司的议案》,同意设立电驱动技术公司(暂定名),开展自主IDU电驱动系统和GMC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产业化项目建设。
公告显示,公司由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爱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3%、26%、51%设立,总投资21.6亿元。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公告截图
根据规划,电驱动技术公司将于2025年建成生产线,每年可生产40万套IDU电驱动系统总成和10万套GMC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电机和电控。
盖世点评:这意味着广汽在电驱动领域可以自主研发产品,合资合作生产和外包,最大程度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降低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
拜登签署了芯片法案,为汽车芯片提供专项资金。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plus)。美国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法案将降低成本,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本地供应链,增强对抗中国的实力,使美国工人、社区和企业在21世纪的竞争中获胜。
图片来源:拜登推特
根据美国政府的计划,《芯片与科学法案》将促进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R&D和生产,并确保其领先地位。声明称,美国发明了半导体,但如今仅占全球半导体产量的10%,不包括最先进的芯片,并依赖占全球半导体产量75%的东亚公司。芯片和科学法案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启数千亿美元的私人半导体投资。
点评: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这一定是最后一战。
中汽协:7月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2倍。
8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5万辆和242万辆,环比下降1.8%和3.3%,同比分别增长31.5%和29.7%。
其中,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59.3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进一步细分,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47.2万辆和45.7万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和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4万辆和13.5万辆,同比增长1.8倍和1.7倍……分别是。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292辆和245辆,同比分别增长4.6倍和13.4%。
盖世点评: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速奔跑。
油价面临“四连跌”,加一箱油能少花5元左右。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8月9日24时起,每吨汽油价格下调130元,每吨柴油价格下调125元。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首次“四连跌”,也是年内第五次下调。
据该机构测算,此次调价相当于92号汽油每升0.10元,95号汽油每升0.11元,0号柴油每升0.11元。以油箱容量为50L的普通私家车为例。此次调价后,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5元左右。柴油方面,油箱容量160L的大货车,加满一箱油要少花17.6元左右。
盖世点评:油价连续四天下跌,近期智能电动车事故频发,起火次数频繁,传统燃油车持续高优惠幅度,一定程度上“冷却”了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雷军:小米的自动驾驶团队已经超过500人,一期将投放140多辆测试车。
8月11日,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首次披露了小米自动驾驶的最新研发进展。据悉,小米组建了500多人的精英团队,制定了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策略。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第一阶段,小米将投入超过14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R&D核查工作。
自动泊车+机械臂自动充电,图片来源:雷军微信官方账号
雷军透露,小米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初,就制定了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策略,覆盖感知预测、高精度定位、决策规划等自动驾驶核心技术领域,并决定构建自研数据闭环系统,高效驱动核心算法和产品功能迭代。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
盖世点评:两年内拿到自动驾驶,甚至成为行业第一阵营都不容易。
比亚迪已经为特斯拉提供了刀片电池。
据非官方消息称,比亚迪已经开始向特斯拉的德国工厂供应刀片电池。据悉,特斯拉的德国工厂可能会在几周内(8月或9月)开始生产由比亚迪blade电池驱动的Model Y。
据悉,目前特斯拉在德国生产的汽车只配备了LG新能源供应的2170圆柱形电池。同时,该工厂预计未来将在当地生产和使用4680圆柱形电池和结构电池组。如果传言属实,这将意味着特斯拉打算推出一款配备磷酸亚铁锂(LFP)电池的入门级特斯拉Model Y。
盖世点评:新能源领域两大巨头达成合作。
投资21.6亿成立电驱动技术公司,广汽集团欲实现电驱动自主生产。
8月11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电驱动技术公司的议案》,同意设立电驱动技术公司(暂定名),开展自主IDU电驱动系统和GMC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产业化项目建设。
公告显示,公司由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爱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3%、26%、51%设立,总投资21.6亿元。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公告截图
根据计划,埃尔……tric驱动技术公司将于2025年建成生产线,每年可生产40万套IDU电驱动系统总成和10万套GMC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电机和电控。
盖世点评:这意味着广汽在电驱动领域可以自主研发产品,合资合作生产和外包,最大程度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降低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
很多变化,都是倒逼出来的。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制造业的多个领域已习惯了与不确定性共生,为了抵御俄乌战争带来的干扰和负面影响,很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简化产品线,并试图降低整个流程的复杂性。
1900/1/1 0:00:00今年第二季度乃至上半年,汽车行业仍然面临新冠疫情蔓延以及半导体短缺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以及地缘问题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问题。不过,强劲的定价、有力的产品组合和汇率等也帮助车企抵消了部分损失。
1900/1/1 0:00:008月13日,理想官方消息,理想汽车充电地图全国正式上线解决理想汽车用户充电过程中反映的两大问题:手机里装着多个充电App,多平台找桩不便捷;充电前需要进行预充值,先储值后充电,操作复杂不省心。
1900/1/1 0:00:00当新能源MPV元年到来时,标志着高端MPV正向智能化的又一赛道迈进。这不仅是行业技术的新格局,对于消费者更带来了以智能座舱定义的“第三生活空间”。
1900/1/1 0:00:00上周,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纯电品牌几何汽车官宣将在今年推出的G6M6两款新车上正式搭载基于鸿蒙系统开发的几何数智座舱,赋能新车,探索未来。
1900/1/1 0:00:008月14日,电气和储能设备制造商远景科技(EnvisionGroup)在上海发布了具备自主充电能力的摩奇充电机器人(MOCHI)。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