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发布的销售数据,2022年前7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累计批准销售新车303万辆,同比增长123.0%。其中,电动汽车销量237.2万辆,同比增长110.4%。
显然,中国市场正在引领电动汽车的复兴。
新旧势力在新赛道:拥抱电气化
在全球汽车史上,电动汽车出现的时间早于燃油汽车。1881年,法国人古斯塔夫·特鲁夫(Gustave Truff)发明了一种改进的铅酸电池三轮车,这是地球上第一辆电动车。比卡尔早五年在本茨制造了第一辆梅赛德斯-奔驰。此外,电动汽车还保持着另一项重要记录,车速打破了每小时100公里的记录,这也是电动汽车首次实现的。
没错,电动车辉煌了很久,但后续探索的重点是燃油车。燃油车产业化成为行业“主要任务”,电动汽车逐渐没落。直到百年后,在能源和环境双重危机的共同作用下,汽车电动化再次成为行业新趋势,而这一次,中国市场成为了绝对的主角。
几年前,由于对电动汽车的更多关注,一些新的汽车品牌已经成为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特斯拉一骑绝尘,“韦小立”等所谓的国内头部新车厂商也享受到了巨大的市场“红利”。虽然在绝对销量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从市值上来说,短短几年时间,“威小李”已经把很多国际车企甩在了后面,势头可以称得上是命。
当然,面对全球汽车市场全面触电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年来,大多数传统汽车企业也纷纷将电动化转型付诸行动,基于纯电专属平台的系列电动车陆续投放市场,而更早就已经行动的大众汽车凭借ID系列产品率先发力。7月,上汽大众ID。纯电动汽车实现销量过万辆,完成了国内合资纯电动市场的新突破。
电动汽车消费:从印象到品质
在过去,别无选择。传统车企并没有将重心转移到纯电领域。所以想买电动车,只能看新车品牌都有什么产品。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除了品牌新车,国内外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转型也进入了新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系统动力更强的传统汽车企业加快电动化转型,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产品质量更高的电动产品,中国人的电动车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家都变得更理性了。
没错,电动车的消费正在回归理性,从很多细节上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趋势。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首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逐渐完成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有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过25%,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车时的首选。而且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格局也在快速重构,众多合资纯电动产品陆续投放市场,显示出强大的系统优势。以目前性能最突出的上汽大众的ID系列为例。月销量破万的ID家族,市场表现堪比几个新车品牌。。
其次,经过几年的盲目奔跑,很多新势力品牌开始暴露出自己的不足,一系列质量问题也随之暴露……宣告了盲目选择新能源产品的时代已经结束,终端市场已经度过了追求尝鲜、感性为主的不成熟时期。最重要的是,当家庭出行已经成为影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时,品牌美誉度、产品质量、可靠性等。真正服务于日常驾驶的,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这时候整体的消费观自然会回归理性。
ID所代表的合资工厂的产品的事实。家庭能够迅速加入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轨道,实际上也证明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正在回归理性。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上,刚成立几年的新车品牌和合资工厂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当整个消费环境回归理性,消费者会发现合资工厂更值得信赖。
真正拼刺刀的时候,还得看企业背景。
那么,在这个越来越理性的新能源市场,合资工厂有什么优势呢?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生产资质和成本的原因,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前期产能建设明显滞后,产能不足成为一些新能源品牌后续发展的重要桎梏。SAIC-大众的ID。家庭在这方面显然准备得更充分。多年前,其投资170亿元建设SAIC-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并引入大众专为电动车打造的MEB平台,遵循大众全球标准,质量也更有保障。不仅如此,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上汽大众ID。家庭可以快速推出三款重量级产品,完成15-35万元市场区间的覆盖。只是这一点,比不上所谓的造车新势力。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在消费者越来越关心的质量方面,合资厂商也有自己的优势。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上汽大众ID的电池安全验证。家族达到了338个品牌标准,涵盖K13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限碰撞等。,检定标准远超国标。续航方面,每天开电动车最让大家困扰的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估计都是表面续航能力和实际不符。不知道车还能开多久,这对所有司机和乘客都是极大的折磨。在虚标续航已经成为行业通病的当下,上汽大众ID。family通过BMS电池管理系统和真实续航表现的动态反馈,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续航里程,增强用户对电动出行的信心。
销售和服务渠道的建设也是近年来新车品牌“秀肌肉”的主战场,以此来展示自己的企业实力。然而,近年来,即使是新造车企业在头部展示的“肌肉”,在合资厂商面前也略显稚气。2020年底,ID。上汽大众首家数字城市展厅X店在杭州开业。到今年7月底,120 ID。门店已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业,不仅在一二线新能源重点城市,而且在三四五线城市。此外,依托大众品牌现有的4S门店,上汽大众ID。系列还引入了“店中店”ID的概念。今年8月初,中国首家新能源“店中店”标准化展厅在上海五角场开业。
什么是值得信赖的电动车?换句话说,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我们在燃油车市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一定会出现在电动车市场。如何选车?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已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传承、安全、渠道、服务。当然,对于电动车,我们还需要看一个核心要素——续航(不是车企宣称的续航,而是实际行驶中的续航)。在这些方面,“ID。”显然更有优势。根据联合会发布的销售数据,在fi……t 2022年7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共批准销售新车303万辆,同比增长123.0%。其中,电动汽车销量237.2万辆,同比增长110.4%。
显然,中国市场正在引领电动汽车的复兴。
新旧势力在新赛道:拥抱电气化
在全球汽车史上,电动汽车出现的时间早于燃油汽车。1881年,法国人古斯塔夫·特鲁夫(Gustave Truff)发明了一种改进的铅酸电池三轮车,这是地球上第一辆电动车。比卡尔早五年在本茨制造了第一辆梅赛德斯-奔驰。此外,电动汽车还保持着另一项重要记录,车速打破了每小时100公里的记录,这也是电动汽车首次实现的。
没错,电动车辉煌了很久,但后续探索的重点是燃油车。燃油车产业化成为行业“主要任务”,电动汽车逐渐没落。直到百年后,在能源和环境双重危机的共同作用下,汽车电动化再次成为行业新趋势,而这一次,中国市场成为了绝对的主角。
几年前,由于对电动汽车的更多关注,一些新的汽车品牌已经成为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特斯拉一骑绝尘,“韦小立”等所谓的国内头部新车厂商也享受到了巨大的市场“红利”。虽然在绝对销量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从市值上来说,短短几年时间,“威小李”已经把很多国际车企甩在了后面,势头可以称得上是命。
当然,面对全球汽车市场全面触电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年来,大多数传统汽车企业也纷纷将电动化转型付诸行动,基于纯电专属平台的系列电动车陆续投放市场,而更早就已经行动的大众汽车凭借ID系列产品率先发力。7月,上汽大众ID。纯电动汽车实现销量过万辆,完成了国内合资纯电动市场的新突破。
电动汽车消费:从印象到品质
在过去,别无选择。传统车企并没有将重心转移到纯电领域。所以想买电动车,只能看新车品牌都有什么产品。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除了品牌新车,国内外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转型也进入了新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系统动力更强的传统汽车企业加快电动化转型,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产品质量更高的电动产品,中国人的电动车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家都变得更理性了。
没错,电动车的消费正在回归理性,从很多细节上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趋势。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首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逐渐完成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有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过25%,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车时的首选。而且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格局也在快速重构,众多合资纯电动产品陆续投放市场,显示出强大的系统优势。以目前性能最突出的上汽大众的ID系列为例。月销量破万的ID家族,市场表现堪比几个新车品牌。。
其次,经过几年的盲目跑量,很多新能源品牌开始暴露出自己的不足,一系列质量问题的曝光也宣告了盲目选择新能源产品的时代h……结束了,终端市场已经过了追求尝鲜,以感性为主的不成熟时期。最重要的是,当家庭出行已经成为影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时,品牌美誉度、产品质量、可靠性等。真正服务于日常驾驶的,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这时候整体的消费观自然会回归理性。
ID所代表的合资工厂的产品的事实。家庭能够迅速加入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轨道,实际上也证明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正在回归理性。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上,刚成立几年的新车品牌和合资工厂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当整个消费环境回归理性,消费者会发现合资工厂更值得信赖。
真正拼刺刀的时候,还得看企业背景。
那么,在这个越来越理性的新能源市场,合资工厂有什么优势呢?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生产资质和成本的原因,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前期产能建设明显滞后,产能不足成为一些新能源品牌后续发展的重要桎梏。SAIC-大众的ID。家庭在这方面显然准备得更充分。多年前,其投资170亿元建设SAIC-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并引入大众专为电动车打造的MEB平台,遵循大众全球标准,质量也更有保障。不仅如此,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上汽大众ID。家庭可以快速推出三款重量级产品,完成15-35万元市场区间的覆盖。只是这一点,比不上所谓的造车新势力。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在消费者越来越关心的质量方面,合资厂商也有自己的优势。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上汽大众ID的电池安全验证。家族达到了338个品牌标准,涵盖K13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限碰撞等。,检定标准远超国标。续航方面,每天开电动车最让大家困扰的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估计都是表面续航能力和实际不符。不知道车还能开多久,这对所有司机和乘客都是极大的折磨。在虚标续航已经成为行业通病的当下,上汽大众ID。family通过BMS电池管理系统和真实续航表现的动态反馈,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续航里程,增强用户对电动出行的信心。
销售和服务渠道的建设也是近年来新车品牌“秀肌肉”的主战场,以此来展示自己的企业实力。然而,近年来,即使是新造车企业在头部展示的“肌肉”,在合资厂商面前也略显稚气。2020年底,ID。上汽大众首家数字城市展厅X店在杭州开业。到今年7月底,120 ID。门店已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业,不仅在一二线新能源重点城市,而且在三四五线城市。此外,依托大众品牌现有的4S门店,上汽大众ID。系列还引入了“店中店”ID的概念。今年8月初,中国首家新能源“店中店”标准化展厅在上海五角场开业。
什么是值得信赖的电动车?换句话说,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我们在燃油车市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一定会出现在电动车市场。如何选车?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已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传承、安全、渠道、服务。当然,对于电动车,我们还需要看一个核心要素——续航(不是车企宣称的续航,而是实际行驶中的续航)。在这些方面,“ID。”显然更有优势。
8月15日,坦克品牌技术研讨共创会在北京盛元书院举行,坦克品牌CEO刘艳钊与多位资深车圈媒体大咖共同探讨坦克新能源布局、路线规划,以及坦克将持续推出一系列新能源产品等议题。
1900/1/1 0:00:00日前,ADAYO华阳集团002906披露2022年半年报显示,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5亿元,同比增长21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1892。
1900/1/1 0:00:00大会背景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执行”三大核心环节之首的感知层传感器,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不断升级,激光雷达正在逐渐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标配,并不断适应多传感器融合趋势。
1900/1/1 0:00:00对ECU及其软件系统进行开发测试常常需要多种专业工具协同,搭建一个高效的测试环境,行业内大部分工具虽然具有优质的功能与特性,但往往功能单一且因接口特殊,较难与其他工具交互。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保时捷致力于为其未来产品阵容提供电力,但也不想完全放弃内燃机,尤其是在911这款车型上。该公司正在开发解决方案,以减少内燃机排放,包括混合动力系统和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1900/1/1 0:00:00近日,广汽研究院Xlab团队在国际权威的nuScenes自动驾驶测试竞赛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