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连玉波就当前汽车行业供应链体系的安全性发表了演讲。
他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两年疫情反复冲击、国际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几年的增长也是可以预见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市场”双轮驱动进入全面的市场拓展期,自上而下的共识已经形成。完全市场化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和充分的竞争,必然对产业链各个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进步,才能让整个行业稳步发展。
其中,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技术体验将高度依赖于芯片、算法、软件等底层产品的进步。这些二三级零部件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车企改变过去的议价策略,赋予这些零部件相应的价值地位。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连玉波;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以下是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连玉波的发言:
各位领导和专家,大家好!我是比亚迪的连玉波,非常荣幸受邀参加第四届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全球创新大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构建核心供应链生态和体系的关键路径。
可惜由于深圳的疫情,我只能在线参与,不能去现场。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对比亚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些思考。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比亚迪对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近两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几年的增长也是可以预见的,尽管受到疫情的反复冲击和国际冲突的加剧。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市场”双轮驱动进入全面的市场拓展期,自上而下的共识已经形成。完全市场化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和充分的竞争,必然对产业链各个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进步,才能让整个行业稳步发展。
以动力电池产业为例,在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互促进下,我国动力电池上下游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整个产业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将产业链的优势转化为价值链的实现,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比亚迪认为,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过去对零部件价值的认知。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技术体验将高度依赖于芯片、算法、软件等底层产品的进步。这些二三级零部件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车企改变过去的议价策略,赋予这些零部件相应的价值地位。
尤其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汽车制造商需要创造差异化的体验,供应商希望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所有的“黑箱模式”产品都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商的需求,而所有的“白箱模式”都会让供应商失去一些竞争力。
每个车企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重新建立新零件的关系。未来,同一个供应商向不同的厂商提供外观相似但内涵不同的产品,这种现象很可能会大量出现。
基于上述产业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比亚迪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垂直整合为手段,不断巩固对各领域技术的理解,充分了解技术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变革主动权。
比亚迪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子四大行业。不同产业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四大产业协调发展,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技术研发和生产保障。
围绕产业链,比亚迪积极布局创新链,成立了11大R&D机构,涵盖基础材料、电子、电池、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等领域的研究。通过不同领域、各个层面的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创新点、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电池领域,建立了从原材料到电池输出的全自动、高精度、智能化生产线,构建了从矿产开发、原材料研发到电池封装开发制造,再到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芯片领域,公司以汽车级半导体为主,产品包括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等产品,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核心应用领域,具备自主设计生产芯片的能力。
此外,比亚迪还在整个工业领域建立了R&D和制造实体……从材料、部件、系统到车辆。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大领域,具备系统集成和创新能力。因此,当上下游出现资源风险时,可以第一时间反馈给下游。在公司的统一协调下,公司内的生产单位积极应对供应链的危机。
经过多年的产业链积累,比亚迪形成了对新能源汽车各个层面技术的理解,推出了众多创新产品,全面解决安全、成本、资源等问题。如果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大量使用镍、钴等稀有金属,当原材料无法稳定供应、燃油汽车被完全替代的时代到来时,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必然加剧。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迫切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石油消耗。中国不能被石油“噎死”,只能被钴、镍等稀有金属“噎死”。比亚迪2008年坚持磷酸铁锂电池,2020年推出我们的刀片电池。内含物的能量密度与三元电池基本相同,解决了产品安全性和稀有金属“卡脖子”问题,循环次数达到15000次,电池成本更具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方向已经是系统创新和理论创新,这就要求企业既要有整车集成的能力,又要有零部件系统集成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形成的。以一款八合一电动车的动力总成为例,比亚迪沿着能量传递的路径,研发了高性能发卡式扁线电机、高性能电机控制器、高速低损耗变速箱,实现了部件层面的效率优化设计。比亚迪基于整车控制的集成创新,将传统分散的电子电气架构整合为功能集成的智能域控制架构。将单个计算能力分散的CPU整合成一个高计算能力的CPU,为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打造安全可靠的硬件平台。系统的深度集成减少了能量传递的损失,提高了系统的交互效率,减少了部件数量,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硬件的集成也带来了软件的变化。我们自主开发了面向服务的车辆控制操作系统和域控制架构,实现了应用软件和车辆硬件的完全解耦。可以实现快速替代,缩短软件开发周期,为电控产品的多方案设计和生产周期打下坚实基础。基于市场的需求和对产业链发展的理解,比亚迪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将双模车定位为存量替代,将纯电动定位为增量替代。2021年推出的第四代电基DM-i技术和全新E平台3.0,在各项性能维度上全面超越燃油车,市场表现优异。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停产燃油车,继续投身自身转型升级。
汽车行业不是一个封闭的行业,尤其是在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当下。比亚迪认为,要秉持开放的态度,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的发展新格局,提升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能力,上下游共同努力,实现新能源产业的价值链稳定。
比亚迪对内从公司战略需求出发,整合各产业链资源,对外积极发展合作伙伴,形成包括上下游在内的庞大供应体系。近年来,比亚迪所在的几个生产基地经常受到疫情影响,物资保障困难,严重影响了保障生产,进一步加大了交付压力。然而,由于内部和外部私人助理的协助……ners,实现了二次补给和物流中转站的快速发展,尽可能减少疫情损失。
从物料管理的角度,比亚迪逐渐开始打开总成产品,看透长周期物料的风险,明确终端的要求,根据公司不同单位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进行项目管理。智能下半场,比亚迪坚持深入研究智能核心技术,依托公司垂直体系整合产业链,联合国内外优秀资源和能力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比亚迪智能汽车。在保证供应链安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伙伴提升产品力。
我们坚持开汽车。我们举办了首届汽车行业开发者大会,向全球开发者开放汽车硬件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让更多开发者的智慧得以聚集和开放共享,形成繁荣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比亚迪平台上孕育的独立市场主体积极拥抱市场变化,在性能、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以扎实的技术、优秀的产品和开放共享的理念打造比亚迪的朋友圈,与所有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稳定的产业链。
比亚迪也愿意以整车平台为载体,先后与戴姆勒、丰田开展技术合作,面向行业开放共享,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系统的标准体系。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电动汽车国家标准,通过标准的引导,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比亚迪依托集团多年来在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通过不同行业的协同创新,为未来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和更好体验,并持续与行业分享比亚迪技术创新成果,共同加速汽车产业化电动化转型。
以上是我这次分享的主要内容。请批评指正。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2022年9月6日,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连玉波就当前汽车行业供应链体系的安全性发表演讲。
他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两年疫情反复冲击、国际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几年的增长也是可以预见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市场”双轮驱动进入全面的市场拓展期,自上而下的共识已经形成。完全市场化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和充分的竞争,必然对产业链各个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进步,才能让整个行业稳步发展。
其中,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技术体验将高度依赖于芯片、算法、软件等底层产品的进步。这些二三级零部件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车企改变过去的议价策略,赋予这些零部件相应的价值地位。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连玉波;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以下是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连玉波的发言:
各位领导和专家,大家好!我是比亚迪的连玉波,非常荣幸受邀参加第四届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全球创新大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构建核心供应链生态和体系的关键路径。
可惜由于深圳的疫情,我只能在线参与,不能去现场。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对比亚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些思考。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比亚迪对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近两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几年的增长也是可以预见的,尽管受到疫情的反复冲击和国际冲突的加剧。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市场”双轮驱动进入全面的市场拓展期,自上而下的共识已经形成。完全市场化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和充分的竞争,必然对产业链各个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进步,才能让整个行业稳步发展。
以动力电池产业为例,在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互促进下,我国动力电池上下游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整个产业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将产业链的优势转化为价值链的实现,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比亚迪认为,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过去对零部件价值的认知。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技术体验将高度依赖于芯片、算法、软件等底层产品的进步。这些二三级零部件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车企改变过去的议价策略,赋予这些零部件相应的价值地位。
尤其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汽车制造商需要创造差异化的体验,供应商希望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所有的“黑箱模式”产品都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商的需求,而所有的“白箱模式”都会让供应商失去一些竞争力。
每个车企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重新建立新零件的关系。未来,同一个供应商向不同的厂商提供外观相似但内涵不同的产品,这种现象很可能会大量出现。
基于上述产业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比亚迪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垂直整合为手段,不断巩固对各领域技术的理解,充分了解技术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变革主动权。
比亚迪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子四大行业。不同产业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四大产业协调发展,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技术研发和生产保障。
围绕产业链,比亚迪积极布局创新链,成立了11大R&D机构,涵盖基础材料、电子、电池、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等领域的研究。通过不同领域、各个层面的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创新点、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电池领域,建立了从原材料到电池输出的全自动、高精度、智能化生产线,构建了从矿产开发、原材料研发到电池封装开发制造,再到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芯片领域,公司以汽车级半导体为主,产品包括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等产品,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核心应用领域,具备自主设计生产芯片的能力。
此外,比亚迪还在整个工业领域建立了R&D和制造实体……从材料、部件、系统到车辆。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大领域,具备系统集成和创新能力。因此,当上下游出现资源风险时,可以第一时间反馈给下游。在公司的统一协调下,公司内的生产单位积极应对供应链的危机。
经过多年的产业链积累,比亚迪形成了对新能源汽车各个层面技术的理解,推出了众多创新产品,全面解决安全、成本、资源等问题。如果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大量使用镍、钴等稀有金属,当原材料无法稳定供应、燃油汽车被完全替代的时代到来时,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必然加剧。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迫切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石油消耗。中国不能被石油“噎死”,只能被钴、镍等稀有金属“噎死”。比亚迪2008年坚持磷酸铁锂电池,2020年推出我们的刀片电池。内含物的能量密度与三元电池基本相同,解决了产品安全性和稀有金属“卡脖子”问题,循环次数达到15000次,电池成本更具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方向已经是系统创新和理论创新,这就要求企业既要有整车集成的能力,又要有零部件系统集成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形成的。以一款八合一电动车的动力总成为例,比亚迪沿着能量传递的路径,研发了高性能发卡式扁线电机、高性能电机控制器、高速低损耗变速箱,实现了部件层面的效率优化设计。比亚迪基于整车控制的集成创新,将传统分散的电子电气架构整合为功能集成的智能域控制架构。将单个计算能力分散的CPU整合成一个高计算能力的CPU,为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打造安全可靠的硬件平台。系统的深度集成减少了能量传递的损失,提高了系统的交互效率,减少了部件数量,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硬件的集成也带来了软件的变化。我们自主开发了面向服务的车辆控制操作系统和域控制架构,实现了应用软件和车辆硬件的完全解耦。可以实现快速替代,缩短软件开发周期,为电控产品的多方案设计和生产周期打下坚实基础。基于市场的需求和对产业链发展的理解,比亚迪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将双模车定位为存量替代,将纯电动定位为增量替代。2021年推出的第四代电基DM-i技术和全新E平台3.0,在各项性能维度上全面超越燃油车,市场表现优异。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停产燃油车,继续投身自身转型升级。
汽车行业不是一个封闭的行业,尤其是在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当下。比亚迪认为,要秉持开放的态度,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的发展新格局,提升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能力,上下游共同努力,实现新能源产业的价值链稳定。
比亚迪对内从公司战略需求出发,整合各产业链资源,对外积极发展合作伙伴,形成包括上下游在内的庞大供应体系。近年来,比亚迪所在的几个生产基地经常受到疫情影响,物资保障困难,严重影响了保障生产,进一步加大了交付压力。然而,由于内部和外部私人助理的协助……ners,实现了二次补给和物流中转站的快速发展,尽可能减少疫情损失。
从物料管理的角度,比亚迪逐渐开始打开总成产品,看透长周期物料的风险,明确终端的要求,根据公司不同单位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进行项目管理。智能下半场,比亚迪坚持深入研究智能核心技术,依托公司垂直体系整合产业链,联合国内外优秀资源和能力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比亚迪智能汽车。在保证供应链安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伙伴提升产品力。
我们坚持开汽车。我们举办了首届汽车行业开发者大会,向全球开发者开放汽车硬件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让更多开发者的智慧得以聚集和开放共享,形成繁荣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比亚迪平台上孕育的独立市场主体积极拥抱市场变化,在性能、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以扎实的技术、优秀的产品和开放共享的理念打造比亚迪的朋友圈,与所有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稳定的产业链。
比亚迪也愿意以整车平台为载体,先后与戴姆勒、丰田开展技术合作,面向行业开放共享,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系统的标准体系。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电动汽车国家标准,通过标准的引导,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比亚迪依托集团多年来在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通过不同行业的协同创新,为未来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和更好体验,并持续与行业分享比亚迪技术创新成果,共同加速汽车产业化电动化转型。
以上是我这次分享的主要内容。请批评指正。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
坚持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生存的命脉,育材堂致力于汽车轻量化和先进功能性金属材料的研发,与全球诸多汽车公司和材料公司深度合作,为传统金属材料注入活力。
1900/1/1 0:00:00近日,CleanTechnica发布了美国Q2纯电动汽车(不含插混)TOP21销量,累计达172818辆,环比Q1增长174。
1900/1/1 0:00:00第四届全球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对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车企对零部件价值的认知发表观点,称应当转变过去对零部件的认知,重新梳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关系。
1900/1/1 0:00:00近日,飞凡汽车官宣其全栈自研的RISING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正式落地,它将首发搭载在飞凡R7上,该车计划于今年9月下旬上市10月下旬开启交付。
1900/1/1 0:00:009月6日,奇瑞集团发布8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8月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41767辆,同比增长111。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汽车需要更多支持系统以实现平稳运行。当自动驾驶车辆进入地下停车场时,GPS导航功能无法使用,因此寻找停车位变得非常困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