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于9月2日至9月4日在天津经济开发区举行。本届论坛以“坚定信念、稳健发展、开创新局”为主题,紧紧围绕影响产业发展、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因素,围绕政策标准趋势、企业战略布局、消费环境变化、产品优化升级、前沿技术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盖世汽车作为重要合作媒体参与报道。现将开幕会上各位演讲嘉宾的重点发言总结如下,与大家分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
扩大新能源产业先发优势,稳定内循环,开放外循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相互交织。数字化和电动化的赋能,彻底重塑了汽车的能源动力、制造和消费,新的产业竞争关系正在加速形成。安铁成表示,既要立足当前,积极应对发展挑战,提高工业安全稳定水平,又要着眼未来,努力构建绿色、智能、安全、稳定的发展新格局。为此,结合当前形势提出六点建议:
第一,扩大新能源产业先发优势,帮助品牌实现新突破。在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先发优势。未来汽车企业要在技术短板上继续发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特别是在高计算芯片、汽车软件、关键材料等领域,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护城河。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牵引,培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集团。
二是攻堵点、破点,稳定汽车工业内部循环。我国汽车产业链在半导体芯片、高精密零部件、高端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系统等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发挥跨界融合优势,打破行业壁垒,构建企业主导的全链条体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平衡点,围绕共性关键技术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塑造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三是实施以产品为基础的“出海”战略,打通汽车产业外部循环。存量博弈时代,是持续推进中国汽车产品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基于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我国应继续打磨动力电池、电机、整车一体化等关键技术优势,以产品为根本,推进产业链资源协同发展战略。
四是坚持新基础设施赋能,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迁建,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布局,形成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以电能替代为补充的公共补能网络体系。
第五,坚持数字化升级,推动汽车产业从机械驱动向计算驱动转变。以软硬件互赋能的模式提升智能汽车的计算能力,在产品端大力开发高计算汽车级芯片,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软件算法推动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第六,坚持服务导向,推动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后移和重构。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产业价值链呈现“总量上升、重心后移”的发展趋势。从产品端看,软件驱动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引领智能汽车产品差异化发展趋势,延伸软件支付、OTA升级等新的服务模式,创造新的价值链。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个性化的体验和服务需要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W……h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综合服务平台的赋能,改装市场和二手车市场爆发,产业价值内涵向汽车后市场拓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司长鲁炜:
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四项措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发展司司长鲁炜
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领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仍在持续,部分原材料和关键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延长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出台支持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措施。
二是加强统筹规划,构建健康有序的发展格局。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依法依规加强窗口指导,严格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和新生产基地建设条件,加强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大力推进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
三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行业骨干企业要依托我国的产业基础,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基础零部件的研发,加强动力电池的研究和创新,更加注重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加快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研发,积极探索车电分离、充换电结合等新模式,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坚持合作,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为全球汽车企业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将以开放的姿态继续深化合作,欢迎全球企业深度融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
统筹规划,集中力量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表示,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尚不稳定,汽车污染排放对大气环境的贡献日益突出。新车和在用车要达到排放标准还存在各种问题。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切实做好车、油、路、企的统筹调配,做到“四个增强”:
一是加强规范治理,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十四五”节能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下一阶段要研究控制轻、重型车排放标准。……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相关预研工作,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情况,动态跟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国际技术标准。
二是加强场景应用,促进重点领域交通良性发展。我们将会同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交通运输等部门,研究推动焦化、水泥等场景的能源供应转型,希望汽车行业能够加快技术研发,尽快开发出适合各种场景的新车型。呼吁加快大功率充电、制氢、运氢、加氢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是加强环境监管,推进全链条、全环节节能减碳。零部件生产、运输、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都产生污染物和碳排放。对于企业来说,依法排污是基本底线。继续加快新车、在用车和污染企业的污染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对于车辆,不仅新车的行驶测试能达到国六标准,实际行驶过程中也要保证排放标准,我们也会进行随机抽检。
最后,加强技术研发。今年9月,臭氧气体被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管制范围。国际上普遍认为,汽车主流使用的冰箱是关键控制之一。希望业界关注这一问题,加大对车载空调的研究,形成相关技术装备,进行后续开发应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刘卫军:
大力推进沙盒监管体系试点,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卫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
我国自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以来,工作逐步完善,缺陷查处力度持续加大,召回效果日益显现,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截至2022年6月底,共实施汽车召回2506次,涉及汽车9384.58万辆。
2021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开始实施《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条例》。自实施一年以来,已推动生产者实施召回13次。市场监管总局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同时,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发展,探索沙盒监管制度,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通知,对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实施进行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对创新技术的安全性进行深入测试和评估,最大限度防范产品的应用风险。
下一步,将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等新技术新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沙盘监管系统试点,成立专家委员会制定配套技术指南等文件,推动安全可靠的沙盘监管系统,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
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
当前,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正在加速融合,产业发展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要看到,新时代突围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增加。如何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强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安全,都需要认真研究。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推动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政策供给,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编制发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快制定《道路机动车生产许可管理条例》,优化“双积分”管理方式,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为创新技术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确保稳定运行,高效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落实稳定经济“一揽子”措施,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公共区域全电动汽车试点工作,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全年汽车产销稳步增长。
三是支持融合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创新中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支持企业聚焦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电池汽车、高精度传感器等领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资本技术对接和产业应用。
第四,优化发展环境,严格生产准入管理,抑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国内资源开发,打击投机等不正当竞争,进一步稳定关键原材料价格。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完善回收体系,共同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孟玥:
强强联手,共同推动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孟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品,也是支撑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品。推进汽车产业国际化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商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为促进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好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贸易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和产业配套优势,加快汽车外贸转型升级,促进工贸要素集聚,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顺畅运行。
二是加大对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支持力度。推动中资银行和境外机构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境外汽车销售提供配套的融资、消费和信贷服务,支持汽车企业以合作和自建方式在重点市场建立完善的营销和服务保障体系。
三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便利汽车产品贸易。加快与重点汽车出口国家和地区签署自贸协定,同时加强培训和引导,使企业更好地利用RCEP等自贸协定,扩大出口,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汽车排放份额及影响。
四是加大汽车产业走出去的法律保障和支持。我们将继续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汽车企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通过并购开展对外投资合作。202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于9月2日至9月4日在天津经济开发区举行。本届论坛以“坚定信念、稳健发展、开创新局”为主题,紧紧围绕影响产业发展、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因素,围绕政策标准趋势、企业战略布局、消费环境变化、产品优化升级、前沿技术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盖世汽车作为重要合作媒体参与报道。现将开幕会上各位演讲嘉宾的重点发言总结如下,与大家分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
扩大新能源产业先发优势,稳定内循环,开放外循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相互交织。数字化和电动化的赋能,彻底重塑了汽车的能源动力、制造和消费,新的产业竞争关系正在加速形成。安铁成表示,既要立足当前,积极应对发展挑战,提高工业安全稳定水平,又要着眼未来,努力构建绿色、智能、安全、稳定的发展新格局。为此,结合当前形势提出六点建议:
第一,扩大新能源产业先发优势,帮助品牌实现新突破。在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先发优势。未来汽车企业要在技术短板上继续发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特别是在高计算芯片、汽车软件、关键材料等领域,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护城河。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牵引,培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集团。
二是攻堵点、破点,稳定汽车工业内部循环。我国汽车产业链在半导体芯片、高精密零部件、高端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系统等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发挥跨界融合优势,打破行业壁垒,构建企业主导的全链条体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平衡点,围绕共性关键技术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塑造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三是实施以产品为基础的“出海”战略,打通汽车产业外部循环。存量博弈时代,是持续推进中国汽车产品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基于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我国应继续打磨动力电池、电机、整车一体化等关键技术优势,以产品为根本,推进产业链资源协同发展战略。
四是坚持新基础设施赋能,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迁建,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布局,形成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以电能替代为补充的公共补能网络体系。
第五,坚持数字化升级,推动汽车产业从机械驱动向计算驱动转变。以软硬件互赋能的模式提升智能汽车的计算能力,在产品端大力开发高计算汽车级芯片,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软件算法推动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第六,坚持服务导向,推动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后移和重构。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产业价值链呈现“总量上升、重心后移”的发展趋势。从产品端看,软件驱动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引领智能汽车产品差异化发展趋势,延伸软件支付、OTA升级等新的服务模式,创造新的价值链。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个性化的体验和服务需要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W……h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综合服务平台的赋能,改装市场和二手车市场爆发,产业价值内涵向汽车后市场拓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司长鲁炜:
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四项措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发展司司长鲁炜
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领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仍在持续,部分原材料和关键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延长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出台支持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措施。
二是加强统筹规划,构建健康有序的发展格局。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依法依规加强窗口指导,严格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和新生产基地建设条件,加强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大力推进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
三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行业骨干企业要依托我国的产业基础,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基础零部件的研发,加强动力电池的研究和创新,更加注重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加快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研发,积极探索车电分离、充换电结合等新模式,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坚持合作,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为全球汽车企业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将以开放的姿态继续深化合作,欢迎全球企业深度融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
统筹规划,集中力量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表示,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尚不稳定,汽车污染排放对大气环境的贡献日益突出。新车和在用车要达到排放标准还存在各种问题。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切实做好车、油、路、企的统筹调配,做到“四个增强”:
一是加强规范治理,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十四五”节能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下一阶段要研究控制轻、重型车排放标准。……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相关预研工作,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情况,动态跟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国际技术标准。
二是加强场景应用,促进重点领域交通良性发展。我们将会同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交通运输等部门,研究推动焦化、水泥等场景的能源供应转型,希望汽车行业能够加快技术研发,尽快开发出适合各种场景的新车型。呼吁加快大功率充电、制氢、运氢、加氢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是加强环境监管,推进全链条、全环节节能减碳。零部件生产、运输、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都产生污染物和碳排放。对于企业来说,依法排污是基本底线。继续加快新车、在用车和污染企业的污染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对于车辆,不仅新车的行驶测试能达到国六标准,实际行驶过程中也要保证排放标准,我们也会进行随机抽检。
最后,加强技术研发。今年9月,臭氧气体被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管制范围。国际上普遍认为,汽车主流使用的冰箱是关键控制之一。希望业界关注这一问题,加大对车载空调的研究,形成相关技术装备,进行后续开发应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刘卫军:
大力推进沙盒监管体系试点,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卫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
我国自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以来,工作逐步完善,缺陷查处力度持续加大,召回效果日益显现,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截至2022年6月底,共实施汽车召回2506次,涉及汽车9384.58万辆。
2021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开始实施《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条例》。自实施一年以来,已推动生产者实施召回13次。市场监管总局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同时,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发展,探索沙盒监管制度,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通知,对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实施进行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对创新技术的安全性进行深入测试和评估,最大限度防范产品的应用风险。
下一步,将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等新技术新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沙盘监管系统试点,成立专家委员会制定配套技术指南等文件,推动安全可靠的沙盘监管系统,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
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
当前,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正在加速融合,产业发展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要看到,新时代突围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增加。如何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强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安全,都需要认真研究。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推动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政策供给,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编制发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快制定《道路机动车生产许可管理条例》,优化“双积分”管理方式,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为创新技术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确保稳定运行,高效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落实稳定经济“一揽子”措施,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公共区域全电动汽车试点工作,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全年汽车产销稳步增长。
三是支持融合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创新中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支持企业聚焦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电池汽车、高精度传感器等领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资本技术对接和产业应用。
第四,优化发展环境,严格生产准入管理,抑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国内资源开发,打击投机等不正当竞争,进一步稳定关键原材料价格。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完善回收体系,共同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孟玥:
强强联手,共同推动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孟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品,也是支撑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品。推进汽车产业国际化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商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为促进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好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贸易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和产业配套优势,加快汽车外贸转型升级,促进工贸要素集聚,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顺畅运行。
二是加大对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支持力度。推动中资银行和境外机构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境外汽车销售提供配套的融资、消费和信贷服务,支持汽车企业以合作和自建方式在重点市场建立完善的营销和服务保障体系。
三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便利汽车产品贸易。加快与重点汽车出口国家和地区签署自贸协定,同时加强培训和引导,使企业更好地利用RCEP等自贸协定,扩大出口,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汽车排放份额及影响。
四是加大汽车产业走出去的法律保障和支持。我们将继续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汽车企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通过并购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我们还将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和国别指南,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投资合作工作组机制,指导合规经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
孟玥还表示,扩大汽车出口,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也需要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出口企业的共同努力。因此,希望行业和研究机构能够加强汽车贸易的前瞻性和趋势性研究,为政府部门判断形势、制定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我们还将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和国别指南,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投资合作工作组机制,指导合规经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
孟玥还表示,扩大汽车出口,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也需要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出口企业的共同努力。因此,希望行业和研究机构能够加强汽车贸易的前瞻性和趋势性研究,为政府部门判断形势、制定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标签:合创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在9月3日表示,该集团管理和监事委员会将于9月5日召开会议,讨论旗下跑车品牌保时捷是否应该在9月底或10月初上市一事。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遭遇了数据造假丑闻之后,丰田旗下的卡车和客车部门日野汽车将暂停部分中型和重型卡车的生产,停产将至少持续一年。
1900/1/1 0:00:008月30日,天齐锂业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年度报表,据财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创收14296亿元,同比增长508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28亿元,同比增长11937
1900/1/1 0:00:00最新数据显示,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343GWh,累计同比增长1106。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推动动力电池行业驶入快车道,也给诸多二线电池企业带来更大的上升和突破空间。
1900/1/1 0:00:00近日,网上曝光了一张哈弗汽车2022下半年的新车规划图,除了已经上市的哈弗酷狗、哈弗H6HEV等车型之外,还将会有哈弗H6PHEV以及两款全新车型亮相。
1900/1/1 0:00:00近日据相关消息人事透露,小米大概率不会收购北汽的工厂,并且无意采用代工的模式生产,而是会自建工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