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不造车的美的,剑指新能源车头部供应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从发展来看,我们想经历家电行业核心零部件从自主研发到领先的过程,在汽车行业也可以再经历一遍。”这是凌薇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博士在9月7日举行的第四届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全球创新大会上的公开演讲。

century, east wind

凌薇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博士;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来自白色家电领域的“量”

中国的家电行业是一个坎坷、曲折、发人深省的过程。

40年来,中国家电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直到21世纪,根据日本民间组织富士经济公布的市场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占全球家电市场总产量的85.3%,中国销售市场占比超过23.4%,位居全球第一。

自此,行业格局基本奠定,以美的、格力、海尔为主体的头部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总结中国家电业几十年的成功发展经验,陈锦涛博士认为:第一,中国家电业参与度较高,从技术创新、营销等多个角度推动产业提升;第二,中国有非常完整的家电产业链;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家电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完全自主可控。

以美的为例,回顾其发展历程,从90年代开始,就将发展重点向核心零部件倾斜:1992年的电机,1995-1998年的压缩机,2001年的磁控管。近年来逐渐从技术自供发展到to To C和To B业务并重的战略方向,并成功切入全球多家知名家电企业的供应链。

基于此,“美的空调压缩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空调电机占42%,磁控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1%。”陈锦涛博士说。

“我们十年前就开始了EPS转向电机的研发,五年前就开始了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的研发。到2018年,凌薇汽配产品公司正式成立,现在产品真正投放市场。”他进一步表示,“我们永远不会做我们没有把握的事情。”

按照美的的目标,其切入汽车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自身的核心底层技术优势,延伸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薄弱环节,从而填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

剑指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头”的供应商。

据介绍,现阶段,凌薇汽车依托美的产业技术积累了5500多项机电共性专利技术,布局了包括CO转子汽车电动压缩机、带辅助/自动驾驶的EPS电机、主驱动电机在内的产品技术,包括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底盘执行系统。现有三条产品线的五款产品基本已经在列车上测试完毕,将陆续量产。

其中,陈金涛博士表示,随着800V高压快充架构的普及,需要将适配元器件及相关材料的耐压水平提升至800 V以上,凌薇汽配电动汽车用800V电动压缩机采用压缩机超高绝缘耐压技术、专利重叠块电机技术、Sic碳化硅压缩机电磁场优化及电控方案,性能更加先进。其中,R134a电动压缩机成为全球首款量产的800V、12000rpm高速电动压缩机。

随着核心产品的逐步落地,到2022年初,美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线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千万元量级,并先后与包括东风、高河汽车、威马在内的多家主流汽车企业合作。

今年上半年,美的凌薇已获得多家知名车企的定点合作项目。预计未来定点合作项目产生的订单总产值将超过几十亿元,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6万台。

century, east wind

安庆凌薇战略新基地鸟瞰图;图片来源:安庆凌薇

产能方面,今年2月,美的凌薇投资110亿元在安徽省安庆市建设安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等瓶颈,主要生产动力转向电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产品,建设热管理、电驱动、底盘三大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000万台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同时,合肥制造基地产能持续提升,其中压缩机产能提升100%,电驱动产能提升200%,EPS电机产能提升200%以上。

面向未来,“我们目前的计划是每年推出1-2款新产品,总体思路和方向是从零部件到元器件再到系统,也就是‘333’战略。”陈锦涛博士透露,从2018年成立到去年5月,凌薇大部分经验都花在做核心部件上,去年逐步升级到部件。未来三年,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将重点布局系统级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他强调“美的目前不想造车,我们更愿意全心全意做零部件”。“从发展来看,我们想经历家电行业核心零部件从自主研发到领先的过程,在汽车行业也可以再经历一遍。”这是凌薇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博士在9月7日举行的第四届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全球创新大会上的公开演讲。

century, east wind

凌薇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博士;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来自白色家电领域的“量”

中国的家电行业是一个坎坷、曲折、发人深省的过程。

40年来,中国家电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直到21世纪,根据日本民间组织富士经济公布的市场调查数据,2010年,中国占全球家电市场总产量的85.3%,中国销售市场占比超过23.4%,位居全球第一。

自此,行业格局基本奠定,以美的、格力、海尔为主体的头部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总结中国家电业几十年的成功发展经验,陈锦涛博士认为:第一,中国家电业参与度较高,从技术创新、营销等多个角度推动产业提升;第二,中国有非常完整的家电产业链;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家电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完全自主可控。

以美的为例,回顾其发展历程,从90年代开始,就将发展重点向核心零部件倾斜:1992年的电机,1995-1998年的压缩机,2001年的磁控管。近年来逐渐从技术自供发展到to To C和To B业务并重的战略方向,并成功切入全球多家知名家电企业的供应链。

基于此,“美的空调压缩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空调电机占42%,磁控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1%。”陈锦涛博士说。

“我们十年前就开始了EPS转向电机的研发,五年前就开始了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的研发。到2018年,凌薇汽配产品公司正式成立,现在产品真正投放市场。”他进一步表示,“我们永远不会做我们没有把握的事情。”

按照美的的目标,其切入汽车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自身的核心底层技术优势,延伸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薄弱环节,从而填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

剑指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头”的供应商。

据介绍,现阶段,凌薇汽车依托美的产业技术积累了5500多项机电共性专利技术,布局了包括CO转子汽车电动压缩机、带辅助/自动驾驶的EPS电机、主驱动电机在内的产品技术,包括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底盘执行系统。现有三条产品线的五款产品基本已经在列车上测试完毕,将陆续量产。

其中,陈金涛博士表示,随着800V高压快充架构的普及,需要将适配元器件及相关材料的耐压水平提升至800 V以上,凌薇汽配电动汽车用800V电动压缩机采用压缩机超高绝缘耐压技术、专利重叠块电机技术、Sic碳化硅压缩机电磁场优化及电控方案,性能更加先进。其中,R134a电动压缩机成为全球首款量产的800V、12000rpm高速电动压缩机。

随着核心产品的逐步落地,到2022年初,美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线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千万元量级,并先后与包括东风、高河汽车、威马在内的多家主流汽车企业合作。

今年上半年,美的凌薇已获得多家知名车企的定点合作项目。预计未来定点合作项目产生的订单总产值将超过几十亿元,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6万台。

century, east wind

安庆凌薇战略新基地鸟瞰图;图片来源:安庆凌薇

产能方面,今年2月,美的凌薇投资110亿元在安徽省安庆市建设安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等瓶颈,主要生产动力转向电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产品,建设热管理、电驱动、底盘三大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000万台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同时,合肥制造基地产能持续提升,其中压缩机产能提升100%,电驱动产能提升200%,EPS电机产能提升200%以上。

面向未来,“我们目前的计划是每年推出1-2款新产品,总体思路和方向是从零部件到元器件再到系统,也就是‘333’战略。”陈锦涛博士透露,从2018年成立到去年5月,凌薇大部分经验都花在做核心部件上,去年逐步升级到部件。未来三年,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将重点布局系统级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他强调“美的目前不想造车,我们更愿意全心全意做零部件”。

标签:世纪东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英特尔下调对Mobileye IPO估值预期至300亿美元,可能将IPO推迟到明年

据彭博9月13日消息,知情人士称,面对股市下跌,英特尔正下调对旗下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IPO规模的预期。如果情况没有改善,英特尔可能把Mobileye的IPO推迟到明年。

1900/1/1 0:00:00
《2022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发布(附榜单)

近年来,电驱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异军突起、融合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不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1900/1/1 0:00:00
Rivian因安全带固定不当召回逾200辆汽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Rivian针对207辆R1T和R1S电动汽车发起了召回,这些车辆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安全带调节螺栓可能在负载下(例如发生事故时)松动,这意味着安全带将无法发挥其约束作用。

1900/1/1 0:00:00
“遥遥领先” 赛力斯欲用问界M5 EV续命

因为一部手机,华为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高峰,手机到底贵不贵,只有真正的消费者才有发言权。

1900/1/1 0:00:00
Tier 1巨头迎发展新机遇,佛瑞亚、法雷奥和彼欧角逐汽车照明行业

不久以前,汽车照明系统还是由前灯、尾灯、转向灯和几个座舱照明灯组成。

1900/1/1 0:00:00
赋能极氪 威睿能源发布600kW超充技术

日前,吉利旗下的威睿能源正式发布了600kW超充技术,并已实现量产,预计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增加300公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