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Tier 1巨头迎发展新机遇,佛瑞亚、法雷奥和彼欧角逐汽车照明行业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因为一部手机,华为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巅峰。只有真正的消费者才有话语权。在9月6日的发布会上,除了Mate 50系列手机,最受关注的莫过于AITO询问M5(参数|询价)EV。两款,28.6-31.98万元,没有太多惊喜。华为仍然是M5电动车的最大卖点,但它的“中国含量”高吗?如余大嘴所说,你有挑战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的硬实力吗?本期强力话,就来说说这款新的“网络名人车”。

有了增程为什么还要纯电?

8月,AITO系列共交付10,045辆,成为最快突破万辆的新能源品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突破1万辆的是AITO品牌,而不是M5车型。根据乘骑协会的数据,8月M5车型在文杰的销量为7372辆,位列新能源SUV销量榜第七位。不过这个成绩对于一个交付不到半年的新品牌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然而,华为和赛勒斯似乎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世界上的M5和M7汽车只有增加里程的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过渡产品,纯电动汽车是市场的主流。统计显示,2022年1-7月,纯电动SUV销售66.6万辆,占比65.1%;插电式混合动力SUV销售35.8万辆,占比34.9%。除了,李作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代表企业,也有计划在未来推出纯电动汽车。

因此,M5 EV的推出不仅弥补了AITO在纯电领域的不足,也使AITO能够与特斯拉的车型竞争。可以说,作为AITO文杰品牌的首款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也是华为“智能选车模式”下诞生的首款纯电动汽车车型,文杰M5 EV在上市前就承担了“秒杀Model Y”的重任。然而,在8月份,M5的销量仍然“未能突破万辆”,这让人们对即将上市的M5和M5 EV产生了怀疑。

你确定M5永远“遥遥领先”吗?

2020年Mate40系列发布会,余承东只喊出了14次“遥遥领先”这个词;说到Mate50,在介绍图像的缩放功能时,这个词只被提到过一次。但在AITO发布的M5 EV中,“遥遥领先”在车载音响、汽车发动机、NVH等诸多卖点中出现了7次!此前,在M7的交付仪式上,余承东甚至为M5 EV预热,称“M5 EV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纯电动SUV”。

新款M5 EV没有那么多花哨的版本。只有两种车型,标准版和性能版,提供六种车身颜色和四种内饰颜色。零售价标准版28.86万元,性能版31.98万元。

作为第三款量产的产品,吴洁M5 EV只是在M5增程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所以整体差别不大,只是在细节上进行了优化。最大的变化出现在前脸。与加长版M5相比,M5 EV将原来的“大嘴”式进气格栅改成了封闭式设计,并换上了犀利的大灯,视觉上更加运动。车身尺寸方面,M5 EV的长宽高分别为4785*1930*1620mm,比增程车型略长略短,轴距仍为2880mm。

与M5增程版和M7不同的是,M5 EV的鸿蒙系统驾驶舱更新到了鸿蒙系统3.0,双屏协同、手机协同、手机日程/导航等信息自动同步到列车上,甚至在地下室等信号不好的地方也可以共享网约车支线,这是M5 EV的一大卖点。

M5 EV搭载的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也是首次出现在AITO车型上。该系统可以根据路况和车轮附着力动态调整扭矩,使M5 EV在颠簸路段更快稳定,减少车辆抖动,在颠簸路面行驶更平稳。通过弯道时,自适应调整扭矩,提高侧向力,以降低甩尾风险,使车辆转弯更加平稳。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会上,余承东还强调,目前只有华为和特斯拉掌握了这项技术,其中华为“遥遥领先”。但无法确定华为是从哪个维度做出的判断,因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也发布了自己的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TAC,已经应用于seal车型。

与增程版相比,M5 EV最大的变化在于动力系统。吴洁M5电动汽车有两种配置: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四驱。后驱版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360Nm,加速7.1秒。四驱车型最大功率315kW,峰值扭矩720Nm,加速4.5秒。配备容量为8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后驱版和四驱版在CLTC条件下分别可以实现620km和552km的续航。这个数据在目前续航700km的新能源产品中并不突出,只能算是刚刚好。

除了这些重大调整,M5 EV还有很多细节配置,如高度智能调节HUD、无线/有线快充、超级皇后镜、超级全景顶篷、水冷式热泵空调、19单元华为音响、前双横臂和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等有些是增程版,有些是新装备的。整体来看,作为公司打造的首款纯电动产品,公司M5 EV融入了华为的新技术,在增程版的基础上保持了纯电动版的独特性。

正面挑战特斯拉

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M5(参数|询价)电动汽车显然面临着比增程式动力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个市场的产品主要有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蔚来ES6(参数|询价)、比亚迪唐(参数|询价)。

但是蔚来ES6的起售价已经超过了38万元,性能车型已经超过了48万元,所以从价格上来看,蔚来ES6已经远远超过了M5 EV。虽然比亚迪唐EV的价格(参数|询价) 与车身重叠的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

特斯拉Model Y 31.69-41.79万元的售价与model M5 EV有一定的价格重叠,而且在车身尺寸上,两车也差不多,只是model M5 EV的轴距比Model Y少了10mm

M5 EV的标准版和性能版比特斯拉Model Y的相应版本更短,例如M5 EV CLTC的性能版续航时间为500km,而Model Y的全轮驱动版续航时间为660km。在这方面,M5电动车有明显的缺点。除了电机调整的因素,维修质量的差异也是影响电池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性能版M5 EV的整备质量为2350kg,而特斯拉Model Y全轮驱动版的整备质量仅为1997kg,双方相差300kg以上。更大的重量意味着更高的能耗,车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M5 EV后轮驱动版本的百公里加速为7.1秒,而Model Y后轮驱动版本的百公里加速为6.9秒。

但是,M5 EV在智能驾驶舱方面有着特斯拉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鸿蒙系统3.0。这种驾驶舱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生态。无论是华为的手机、手表还是笔记本,都可以和驾驶舱无缝对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目前特斯拉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如找M5 EV做设备互联。

但是在辅助驾驶方面,和加长计划一样,全球的M5 EV并没有搭载华为的全栈智能车方案,而是选择了博世的软件。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购车门槛,但对于想早点尝试、辅助驾驶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竞争力。Model Y采用了特斯拉自主研发的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成为了特斯拉身上的一大标签。

总的来说,标准版和性能版,以及特斯拉Model Y的对应版本都有一个很小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会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但是model M5 EV的价格还是很讨喜的。性能版仅比入门版Model Y贵3000元,除了续航,model M5 EV在性能和智能座舱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华为还能宠赛勒斯多久?

AITO捷捷是华为参与最多的品牌,所以被汽车圈评为华为的“亲儿子”,把华为的标致放在AITO捷捷的车上就行了。然而,即使是华为悉心照顾的“亲儿子”,也没能实现华为设定的目标。虽然5个月M5的订单量超过15万辆,但最终的交付量最多在7000辆左右,始终没有达到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的目标。曾经夸口要“一年内把特斯拉翻个身”的余承东也承认,对于M5来说,不可能实现一年卖30万辆的目标。

就在几天前,任的一封内部信也在网上曝光。“以生存为最重要的纲领,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关闭,将寒冷转嫁给所有人。”这是任在信中传达的理念,也为华为未来几年的发展定下了基调。“活”已经成为华为目前最根本的需求。如果你想活下去,你需要盈利。余承东也曾公开表示,汽车是华为目前唯一亏损的业务。

到目前为止,华为一直坚称,它只会帮助车企制造和销售好车。但汽车业务要想盈利,除了多卖车,显然还需要寻找更多的合作车企。毕竟Cyrus目前的销量不足以支撑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支出。

虽然Cyrus目前是华为智能选车模式的唯一合作伙伴,但这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很有可能会被动摇。华为先后与奇瑞、江淮、极狐敲定智能选车业务合作。迟迟达不到预期、截标等尴尬事件接连上演,赛勒斯产品的强势只能靠“中国内容”作为唯一卖点。如果塞莱斯特不再受欢迎……到了华为,相信大家都会怀疑Celeste是否有能力独自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

而且华为芷玄只有卖车的功能,不参与售后。所有售后环节都由赛勒斯负责。之前做低端车型起家的塞蕾斯,在售后服务和人员专业度方面都引起了不少AITO车主的吐槽。即使在尚未开设AITO客服中心的城市,M5的保养也要结合东风风光和小康面包车。所以,塞莱斯特想更好的发展。除了与华为保持高度捆绑外,提升自身售后服务也迫在眉睫。

编辑总结:作为AITO品牌的第三款量产车型,M5 EV在综合实力上确实有着非常不错的产品力。毕竟在今天这个时代,华为已经代言了,相信销量不会太大。仅仅依靠产品力显然是不够的。品牌、营销、售后等所有问题都是影响消费者最终下单的因素。

此外,当人们提到AITO时,他们总是会想到华为。在人们眼中,赛勒斯已经成为华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代工厂。赛勒斯依靠新能源实现品牌跨越式提升显然是不够的。它没有核心技术,即使摆脱了华为,在这样一个有竞争记录的市场生存也更加困难。

因为一部手机,华为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巅峰。只有真正的消费者才有话语权。在9月6日的发布会上,除了Mate 50系列手机,最受关注的莫过于AITO询问M5(参数|询价)EV。两款,28.6-31.98万元,没有太多惊喜。华为仍然是M5电动车的最大卖点,但它的“中国含量”高吗?如余大嘴所说,你有挑战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的硬实力吗?本期强力话,就来说说这款新的“网络名人车”。

有了增程为什么还要纯电?

8月,AITO系列共交付10,045辆,成为最快突破万辆的新能源品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突破1万辆的是AITO品牌,而不是M5车型。根据乘骑协会的数据,8月M5车型在文杰的销量为7372辆,位列新能源SUV销量榜第七位。不过这个成绩对于一个交付不到半年的新品牌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然而,华为和赛勒斯似乎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世界上的M5和M7汽车只有增加里程的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过渡产品,纯电动汽车是市场的主流。统计显示,2022年1-7月,纯电动SUV销售66.6万辆,占比65.1%;插电式混合动力SUV销售35.8万辆,占比34.9%。除了,李作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代表企业,也有计划在未来推出纯电动汽车。

因此,M5 EV的推出不仅弥补了AITO在纯电领域的不足,也使AITO能够与特斯拉的车型竞争。可以说,作为AITO文杰品牌的首款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也是华为“智能选车模式”下诞生的首款纯电动汽车车型,文杰M5 EV在上市前就承担了“秒杀Model Y”的重任。然而,在8月份,M5的销量仍然“未能突破万辆”,这让人们对即将上市的M5和M5 EV产生了怀疑。

你确定M5永远“遥遥领先”吗?

2020年Mate40系列发布会,余承东只喊出了14次“遥遥领先”这个词;说到Mate50,在介绍图像的缩放功能时,这个词只被提到过一次。但在AITO发布的M5 EV中,“遥遥领先”在车载音响、汽车发动机、NVH等诸多卖点中出现了7次!此前,在M7的交付仪式上,余承东甚至为M5 EV预热,称“M5 EV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纯电动SUV”。

新款M5 EV没有那么多花哨的版本。只有两种车型,标准版和性能版,提供六种车身颜色和四种内饰颜色。零售价标准版28.86万元,性能版31.98万元。

作为第三款量产的产品,吴洁M5 EV只是在M5增程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所以整体差别不大,只是在细节上进行了优化。最大的变化出现在前脸。与加长版M5相比,M5 EV将原来的“大嘴”式进气格栅改成了封闭式设计,并换上了犀利的大灯,视觉上更加运动。车身尺寸方面,M5 EV的长宽高分别为4785*1930*1620mm,比增程车型略长略短,轴距仍为2880mm。

与M5增程版和M7不同的是,M5 EV的鸿蒙系统驾驶舱更新到了鸿蒙系统3.0,双屏协同、手机协同、手机日程/导航等信息自动同步到列车上,甚至在地下室等信号不好的地方也可以共享网约车支线,这是M5 EV的一大卖点。

M5 EV搭载的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也是首次出现在AITO车型上。该系统可以根据路况和车轮附着力动态调整扭矩,使M5 EV在颠簸路段更快稳定,减少车辆抖动,在颠簸路面行驶更平稳。通过弯道时,自适应调整扭矩,提高侧向力,以降低甩尾风险,使车辆转弯更加平稳。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会上,余承东还强调,目前只有华为和特斯拉掌握了这项技术,其中华为“遥遥领先”。但无法确定华为是从哪个维度做出的判断,因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也发布了自己的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TAC,已经应用于seal车型。

与增程版相比,M5 EV最大的变化在于动力系统。吴洁M5电动汽车有两种配置: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四驱。后驱版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360Nm,加速7.1秒。四驱车型最大功率315kW,峰值扭矩720Nm,加速4.5秒。配备容量为8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后驱版和四驱版在CLTC条件下分别可以实现620km和552km的续航。这个数据在目前续航700km的新能源产品中并不突出,只能算是刚刚好。

除了这些重大调整,M5 EV还有很多细节配置,如高度智能调节HUD、无线/有线快充、超级皇后镜、超级全景顶篷、水冷式热泵空调、19单元华为音响、前双横臂和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等有些是增程版,有些是新装备的。整体来看,作为公司打造的首款纯电动产品,公司M5 EV融入了华为的新技术,在增程版的基础上保持了纯电动版的独特性。

正面挑战特斯拉

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M5(参数|询价)电动汽车显然面临着比增程式动力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个市场的产品主要有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蔚来ES6(参数|询价)、比亚迪唐(参数|询价)。

但是蔚来ES6的起售价已经超过了38万元,性能车型已经超过了48万元,所以从价格上来看,蔚来ES6已经远远超过了M5 EV。虽然比亚迪唐EV的价格(参数|询价) 与车身重叠的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车身

特斯拉Model Y 31.69-41.79万元的售价与model M5 EV有一定的价格重叠,而且在车身尺寸上,两车也差不多,只是model M5 EV的轴距比Model Y少了10mm

M5 EV的标准版和性能版比特斯拉Model Y的相应版本更短,例如M5 EV CLTC的性能版续航时间为500km,而Model Y的全轮驱动版续航时间为660km。在这方面,M5电动车有明显的缺点。除了电机调整的因素,维修质量的差异也是影响电池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性能版M5 EV的整备质量为2350kg,而特斯拉Model Y全轮驱动版的整备质量仅为1997kg,双方相差300kg以上。更大的重量意味着更高的能耗,车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M5 EV后轮驱动版本的百公里加速为7.1秒,而Model Y后轮驱动版本的百公里加速为6.9秒。

但是,M5 EV在智能驾驶舱方面有着特斯拉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鸿蒙系统3.0。这种驾驶舱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生态。无论是华为的手机、手表还是笔记本,都可以和驾驶舱无缝对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目前特斯拉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如找M5 EV做设备互联。

但是在辅助驾驶方面,和加长计划一样,全球的M5 EV并没有搭载华为的全栈智能车方案,而是选择了博世的软件。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购车门槛,但对于想早点尝试、辅助驾驶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竞争力。Model Y采用了特斯拉自主研发的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成为了特斯拉身上的一大标签。

总的来说,标准版和性能版,以及特斯拉Model Y的对应版本都有一个很小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会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但是model M5 EV的价格还是很讨喜的。性能版仅比入门版Model Y贵3000元,除了续航,model M5 EV在性能和智能座舱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华为还能宠赛勒斯多久?

AITO捷捷是华为参与最多的品牌,所以被汽车圈评为华为的“亲儿子”,把华为的标致放在AITO捷捷的车上就行了。然而,即使是华为悉心照顾的“亲儿子”,也没能实现华为设定的目标。虽然5个月M5的订单量超过15万辆,但最终的交付量最多在7000辆左右,始终没有达到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的目标。曾经夸口要“一年内把特斯拉翻个身”的余承东也承认,对于M5来说,不可能实现一年卖30万辆的目标。

就在几天前,任的一封内部信也在网上曝光。“以生存为最重要的纲领,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关闭,将寒冷转嫁给所有人。”这是任在信中传达的理念,也为华为未来几年的发展定下了基调。“活”已经成为华为目前最根本的需求。如果你想活下去,你需要盈利。余承东也曾公开表示,汽车是华为目前唯一亏损的业务。

到目前为止,华为一直坚称,它只会帮助车企制造和销售好车。但汽车业务要想盈利,除了多卖车,显然还需要寻找更多的合作车企。毕竟Cyrus目前的销量不足以支撑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支出。

虽然Cyrus目前是华为智能选车模式的唯一合作伙伴,但这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很有可能会被动摇。华为先后与奇瑞、江淮、极狐敲定智能选车业务合作。迟迟达不到预期、截标等尴尬事件接连上演,赛勒斯产品的强势只能靠“中国内容”作为唯一卖点。如果塞莱斯特不再受欢迎……到了华为,相信大家都会怀疑Celeste是否有能力独自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

而且华为芷玄只有卖车的功能,不参与售后。所有售后环节都由赛勒斯负责。之前做低端车型起家的塞蕾斯,在售后服务和人员专业度方面都引起了不少AITO车主的吐槽。即使在尚未开设AITO客服中心的城市,M5的保养也要结合东风风光和小康面包车。所以,塞莱斯特想更好的发展。除了与华为保持高度捆绑外,提升自身售后服务也迫在眉睫。

编辑总结:作为AITO品牌的第三款量产车型,M5 EV在综合实力上确实有着非常不错的产品力。毕竟在今天这个时代,华为已经代言了,相信销量不会太大。仅仅依靠产品力显然是不够的。品牌、营销、售后等所有问题都是影响消费者最终下单的因素。

此外,当人们提到AITO时,他们总是会想到华为。在人们眼中,赛勒斯已经成为华为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代工厂。赛勒斯依靠新能源实现品牌跨越式提升显然是不够的。它没有核心技术,即使摆脱了华为,在这样一个有竞争记录的市场生存也更加困难。

标签:smart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Rivian因安全带固定不当召回逾200辆汽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Rivian针对207辆R1T和R1S电动汽车发起了召回,这些车辆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安全带调节螺栓可能在负载下(例如发生事故时)松动,这意味着安全带将无法发挥其约束作用。

1900/1/1 0:00:00
不造车的美的,剑指新能源车头部供应商

“从发展历程上来看,我们想把在家电行业曾经走过的核心零部件从自主研发到引领的过程,能够在汽车行业里面再走一遍。

1900/1/1 0:00:00
“遥遥领先” 赛力斯欲用问界M5 EV续命

因为一部手机,华为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高峰,手机到底贵不贵,只有真正的消费者才有发言权。

1900/1/1 0:00:00
赋能极氪 威睿能源发布600kW超充技术

日前,吉利旗下的威睿能源正式发布了600kW超充技术,并已实现量产,预计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增加300公里。

1900/1/1 0:00:00
谁放不过卡洛斯·戈恩?

日产前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HirotoSaikawa)主持了对其老板兼导师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的逮捕和罢免,但他本人却被逐出了公司。

1900/1/1 0:00:00
中创新航就20亿美元IPO评估投资者需求

日前,据国内媒体报道,动力电池制造商中创新航在通过港交所聆讯后,已经开始就其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53亿元)IPO计划评估投资者需求,时间为9月12日至9月22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