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驱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异军突起,共同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许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和保持市场优势的能力,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延展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9月22日,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权威专业媒体,《中国汽车报》举行在线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为行业呈现全球汽车供应链发展现状、核心竞争力及未来趋势。
白皮书展示了零部件行业的新特点
从2014年开始,中国汽车报每年都会收集整理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数据,形成以企业营收为基础的数据列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排名活动。
2022年,中国汽车以公正严谨的态度,在德国Berylls Strategy Advisors数据团队的支持下,历时三个月,收集并审核了近300家企业的数据,确保了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最后整理出全球及中国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100强的财务、R&D、市场、人才等数据。同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作为智力支持者,与《中国汽车报》联合编制了白皮书,全面反映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格局、品牌影响力、技术先进性和综合盈利能力。
白皮书的发布,对于引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寻找技术差距、分析国际竞争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国际汽车行业深入了解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寻找领先的中国合作伙伴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汽车报社长辛宁表示,数字技术正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汽车产业链的重塑。汽车时代即将到来。如何在多变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通过变化寻求改变,将是企业未来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先发优势。尤其是在疫情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韧性。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云指出,全球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随着全球复工复产的加快和产业转型的初步成效,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回归到2019年的水平;二是2021年,在本土车企产销恢复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中美零部件企业营收快速增长。在通货膨胀和产业链转型的双重压力下,日本零部件企业业务规模严重萎缩;三是全球经济发展压力、环保意识增强、政策法规完善、创新技术进化等因素加速了“新五化”(即“新四化”+轻量化)的落地,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和新入围企业在相关领域发力。
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实力再次增强。
根据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营收数据,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博世、电装、大陆、柴蔚集团和ZF。今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中,有14家中国企业入围,柴蔚集团、华宇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海纳川、盛骏电子、玉柴集团、广汽零部件、中信余炳轩、AVIC汽车、中策橡胶、Fast、东风零部件集团、福耀集团、丰丸汽车分别位列第4、11、21、30、40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入围世界百强的14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两家是新晋企业,分别是福耀集团和丰丸奥特,有6家较去年排名有所提升,尤其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信余炳轩和东风零部件,排名分别上升了27位、27位和12位。
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收入数据中,前五名分别是柴蔚集团、华宇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海纳川和盛骏电子。可以看到,100强中有36家公司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别有31家和34家。柴蔚集团营收从去年的2493亿元增长到2610亿元,华域汽车营收从去年的1336亿元增长到1399亿元。爱克迪股份有限公司以29.34亿元的营收位列中国百强榜第100位,而第100位企业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数据分别为19.24亿元和23.43亿元。
Berylls Strategy Advisors的合伙人亚历山大·蒂莫尔(Alexander Schmidt)表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在当今的汽车价值链中越来越重要。
技术迭代加速下企业筑起护城河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收入在持续创新的驱动下快速增长,轻量化和“软件定义汽车”两大板块表现亮眼,整体利润仍保持18%的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板块收入和利润加速增长,同时头部企业技术迭代加速、产业链布局延伸,正在构筑超级“护城河”。与此同时,2022年中国有多达10个新入围。由于“赛道”轮动的影响,新板块企业不断涌现,新入围企业的主营业务与轻量化和“软件定义汽车”密切相关。
罗兰·贝格副合伙人周在分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R&D、组织和资本是新时代汽车零部件企业赢得产业链生态的关键成功因素。R&D动力方面,中国零部件百强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因此在R&D投入的资源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轻量化业务领域,R&D投资额保持高速增长。创新型企业依靠高R&D投资切入新的轨道,以保持技术优势;传统企业依托R&D转型,追赶“新五化”浪潮,以构筑面向未来的“护城河”。在组织力量方面,面对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日益凸显的人才缺口,企业需要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设置差异化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力。在资本实力方面,头部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应通过资本化运作有效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快海外投资和产能扩张,积极补齐R&D短板,提升综合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对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目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汽车市场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同时也要看到,行业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稳增长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陈世华还带来了中汽协的最新预测: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下半年或同比增长12%。
“我们强烈感觉到,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变得越来越强大。我坚信,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们会进一步发展,在芯片、复杂系统等领域赶超国际先进企业。我们应该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是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独有的核心优势。”辛宁说。
近年来,电驱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异军突起,共同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众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和保持市场优势的能力,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延展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9月22日,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权威专业媒体,《中国汽车报》举行在线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为行业呈现全球汽车供应链发展现状、核心竞争力及未来趋势。
白皮书展示了零部件行业的新特点
从2014年开始,中国汽车报每年都会收集整理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数据,形成以企业营收为基础的数据列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排名活动。
2022年,中国汽车以公正严谨的态度,在德国Berylls Strategy Advisors数据团队的支持下,历时三个月,收集并审核了近300家企业的数据,确保了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最后整理出全球及中国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100强的财务、R&D、市场、人才等数据。同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作为智力支持者,与《中国汽车报》联合编制了白皮书,全面反映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格局、品牌影响力、技术先进性和综合盈利能力。
白皮书的发布,对于引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寻找技术差距、分析国际竞争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国际汽车行业深入了解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寻找领先的中国合作伙伴提供了重要参考。
< img alt = "东风,大发"……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182147375212/3 . jpg "/>
中国汽车报社长辛宁表示,数字技术正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汽车产业链的重塑。汽车时代即将到来。如何在多变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通过变化寻求改变,将是企业未来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先发优势。尤其是在疫情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韧性。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云指出,全球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随着全球复工复产的加快和产业转型的初步成效,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回归到2019年的水平;二是2021年,在本土车企产销恢复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中美零部件企业营收快速增长。在通货膨胀和产业链转型的双重压力下,日本零部件企业业务规模严重萎缩;三是全球经济发展压力、环保意识增强、政策法规完善、创新技术进化等因素加速了“新五化”(即“新四化”+轻量化)的落地,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和新入围企业在相关领域发力。
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实力再次增强。
根据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营收数据,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博世、电装、大陆、柴蔚集团和ZF。今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中,有14家中国企业入围,柴蔚集团、华宇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海纳川、盛骏电子、玉柴集团、广汽零部件、中信余炳轩、AVIC汽车、中策橡胶、Fast、东风零部件集团、福耀集团、丰丸汽车分别位列第4、11、21、30、40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入围世界百强的14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两家是新晋企业,分别是福耀集团和丰丸奥特,有6家较去年排名有所提升,尤其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信余炳轩和东风零部件,排名分别上升了27位、27位和12位。
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收入数据中,前五名分别是柴蔚集团、华宇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海纳川和盛骏电子。可以看到,100强中有36家公司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别有31家和34家。柴蔚集团营收从去年的2493亿元增长到2610亿元,华域汽车营收从去年的1336亿元增长到1399亿元。爱克迪股份有限公司以29.34亿元的营收位列中国百强榜第100位,而第100位企业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数据分别为19.24亿元和23.43亿元。
Berylls Strategy Advisors的合伙人亚历山大·蒂莫尔(Alexander Schmidt)表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在当今的汽车价值链中越来越重要。
技术迭代加速下企业筑起护城河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收入在持续创新的驱动下快速增长,轻量化和“软件定义汽车”两大板块表现亮眼,整体利润仍保持18%的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板块收入和利润加速增长,同时头部企业技术迭代加速、产业链布局延伸,正在构筑超级“护城河”。与此同时,2022年中国有多达10个新入围。由于“赛道”轮动的影响,新板块企业不断涌现,新入围企业的主营业务与轻量化和“软件定义汽车”密切相关。
罗兰·贝格副合伙人周在分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R&D、组织和资本是新时代汽车零部件企业赢得产业链生态的关键成功因素。R&D动力方面,中国零部件百强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因此在R&D投入的资源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轻量化业务领域,R&D投资额保持高速增长。创新型企业依靠高R&D投资切入新的轨道,以保持技术优势;传统企业依托R&D转型,追赶“新五化”浪潮,以构筑面向未来的“护城河”。在组织力量方面,面对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日益凸显的人才缺口,企业需要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设置差异化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力。在资本实力方面,头部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应通过资本化运作有效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快海外投资和产能扩张,积极补齐R&D短板,提升综合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对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目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汽车市场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同时也要看到,行业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稳增长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陈世华还带来了中汽协的最新预测: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下半年或同比增长12%。
“我们强烈感觉到,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变得越来越强大。我坚信,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们会进一步发展,在芯片、复杂系统等领域赶超国际先进企业。我们应该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是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独有的核心优势。”辛宁说。
1Jeep发布新能源产品规划9月8日,Jeep正式在海外发布了未来电动化计划,并表示想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气化SUV品牌。发布会上,Jeep带来了旗下2款纯电动SUV的官图、1款纯电动SUV的名字。
1900/1/1 0:00:009月8日,Jeep正式在海外发布了未来电动化计划,并表示想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气化SUV品牌。发布会上,Jeep带来了旗下2款纯电动SUV的官图、1款纯电动SUV的名字。
1900/1/1 0:00:00据彭博9月13日消息,知情人士称,面对股市下跌,英特尔正下调对旗下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IPO规模的预期。如果情况没有改善,英特尔可能把Mobileye的IPO推迟到明年。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Rivian针对207辆R1T和R1S电动汽车发起了召回,这些车辆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安全带调节螺栓可能在负载下(例如发生事故时)松动,这意味着安全带将无法发挥其约束作用。
1900/1/1 0:00:00“从发展历程上来看,我们想把在家电行业曾经走过的核心零部件从自主研发到引领的过程,能够在汽车行业里面再走一遍。
1900/1/1 0:00:00因为一部手机,华为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高峰,手机到底贵不贵,只有真正的消费者才有发言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