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牵手比亚迪,海信绑定蔚来,海尔与SAIC、吉利达成合作...随着家电巨头在汽车领域布局的不断深入,家电企业新一轮跨界“造车”热潮正在到来。
事实上,在表面合作信息的不断释放下,越来越多的本土家电企业高调出席汽车相关高峰论坛,公开宣称“要补齐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看似雄心勃勃,似乎更是必然。
在他们看来,作为大型制造业,复制中国家电业的成功路径,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做强的最佳捷径。
今天的家电行业就是明天的汽车行业。
纵观中国工业发展史,中国的家电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都是在80年代左右起步的,但由于用户规模和产品属性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家电企业,产品数量和品种迅速增加。经过几十年的混战,中国在2010年基本确立了工业霸主的地位。
日本非政府组织富士经济公布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占全球家电市场总产量的85.3%,中国销售市场占比超过23.4%,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以美的、格力、海尔为主体的头部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格局自此基本确立。
对此,凌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博士认为:第一,中国家电行业介入严重,从技术创新、营销等多个角度推动产业提升;第二,中国有非常完整的家电产业链;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家电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完全自主可控。
另一方面,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上,本土零部件企业是通过农机、军工装备和整车企业的分离而萌发的,但以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为主的传统供应链基本上是由欧美日企业主导的。同时,合资企业建立的供应链高度封闭,核心技术来自海外。
起步晚、技术空心化、人才储备不足等一系列发展困境,导致本土零部件企业以小而全、小而散的游击队形式存在,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痛点。
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对比,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命周期相对于家电行业的成熟期和过渡期滞后10-15年左右。
因此,不仅家电企业,更多的汽车从业者都渴望复制中国家电尤其是白色家电的成功路线。
新一轮家电“造车”正在兴起,剑指头部零部件供应商。
“今天”总会过去,如何延续辉煌是众多站在巅峰的家电巨头不得不探讨的关键话题。
今年年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家电市场在连续两年下滑后,于2021年出现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但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商品房销售持续负增长、人口增速放缓所推动的拐点并不晚。
越来越多的家电龙头致力于拓展新业务,布局新赛道,从白电到黑电,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再到汽车,以求找到企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事实上,早在90年代末、本世纪初,美的、奥克斯、春兰、新飞、格林柯尔等家电企业就掀起了第一轮跨界造车热潮,此后二十多年从未彻底消散,虽然大多以失败告终。
不过,相比格力、创维对整车制造的执着,更多的家电巨头将目光投向了汽车零部件业务。
以美的为例。“我们十年前就开始了EPS转向电机的研发,五年前就开始了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的研发。到2018年,凌薇汽车零部件公司正式成立。”陈锦涛博士进一步表示,R134a电动压缩机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800V、12000rpm高速电动压缩机,已在小鹏G9上下线。
凌薇R134a电动压缩机;图片来源:凌薇
按照美的的目标,其切入汽车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自身的核心底层技术优势,延伸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薄弱环节,从而填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最终将进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汽车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海信在去年3月实现控股日本三电后,首次公布了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车路协同、智能座舱、车载热管理三大布局。
图片来源:海信
“海信的定位很明确,就是服务主机厂,做一流的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海信汽车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刘公开表示。
针对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从组件到集成系统快速迭代。
2019年,在与一家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交流时,他曾表示,中国没有领导者,无论是整车制造商还是零部件行业。
显然,过去几年,在汽车“新四化”的趋势下,百年汽车产业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电动化、智能化供应链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主导供应链,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
围绕家电巨头的跨界“造车”,更多关注的是汽车热管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赛道,如上文提到的海信、美的,以及通过与马瑞利合资、收购杜南环境进入市场的李海、格力。
究其原因,陈金涛博士解释说,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对热管理的要求更高,而热管理恰恰是家电企业的强项。家用电器中一些复杂的热管理部件是传统燃油汽车所没有的,而电动汽车则需要。所以家电企业在电动车零部件布局上有天然的技术优势。
聚焦赛道,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激增60万辆,市场份额28%,创历史新高。据多位行业专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有望提前达到50%,这将进一步推动包括汽车空调、压缩机在内的热管理系统相关市场的快速增长。
根据国信证券的测算,受益于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提升,国内电动压缩机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约6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80亿元。单个热管理系统价值约6000元,对应的内部销售水平将从2021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540亿元。
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动化的转型给了家电巨头进入汽车行业的捷径,但似乎没有人愿意止步于此。
仍以美的为例,依托美的工业技术,积累了5500多项机电共性专利技术。凌薇汽车已布局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底盘执行系统三大产品线,共包括CO转子汽车电动压缩机、带辅助/自动驾驶的EPS电机、主驱动电机等五大产品。目前已经基本测试完毕,将陆续量产。
“我们目前的计划是每年向市场推出1-2款新产品。总的思路和方向是从零部件到元器件再到系统,这就是‘333’战略。”陈锦涛博士透露,从2018年成立到去年5月,凌薇大部分经验都花在做核心部件上,去年逐步升级到部件。未来三年,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将重点布局系统级解决方案。
李海也是如此。作为行业前三的世界级空调压缩机供应商,海信拥有b……寻求产业发展和转型的突破。自2000年起,进入电动空调压缩机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铸造领域,并于2021年初与马瑞利在空调和压缩机领域开展合作。一年后,李海科创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以下简称李海科创中心)和李海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正式开业。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马海利瑞丽环球R&D中心(中国)开业典礼;图片来源:李海
至此,李海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实现了李海从白色家电到汽车零部件、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布局的三大转型战略。
汽车工业的变革仍在加速,新的供应链体系正在迅速形成。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看来,在新的供应链体系中,过去脱离汽车行业视野的企业,很可能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领导者。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增速放缓,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越来越多来自其他领域的巨头跨界而来,如房地产开发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等。来自家电的新一轮“龙卷风”能否真正补齐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帮助中国实现汽车强国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美的牵手比亚迪,海信绑定蔚来,海尔与SAIC、吉利达成合作...随着家电巨头在汽车领域布局的不断深入,家电企业新一轮跨界“造车”热潮正在到来。
事实上,在表面合作信息的不断释放下,越来越多的本土家电企业高调出席汽车相关高峰论坛,公开宣称“要补齐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看似雄心勃勃,似乎更是必然。
在他们看来,作为大型制造业,复制中国家电业的成功路径,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做强的最佳捷径。
今天的家电行业就是明天的汽车行业。
纵观中国工业发展史,中国的家电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都是在80年代左右起步的,但由于用户规模和产品属性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家电企业,产品数量和品种迅速增加。经过几十年的混战,中国在2010年基本确立了工业霸主的地位。
日本非政府组织富士经济公布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占全球家电市场总产量的85.3%,中国销售市场占比超过23.4%,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以美的、格力、海尔为主体的头部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格局自此基本确立。
对此,凌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博士认为:第一,中国家电行业介入严重,从技术创新、营销等多个角度推动产业提升;第二,中国有非常完整的家电产业链;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家电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完全自主可控。
另一方面,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上,本土零部件企业是通过农机、军工装备和整车企业的分离而萌发的,但以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为主的传统供应链基本上是由欧美日企业主导的。同时,合资企业建立的供应链高度封闭,核心技术来自海外。
起步晚、技术空心化、人才储备不足等一系列发展困境,导致本土零部件企业以小而全、小而散的游击队形式存在,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痛点。
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对比,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命周期相对于家电行业的成熟期和过渡期滞后10-15年左右。
因此,不仅家电企业,更多的汽车从业者都渴望复制中国家电尤其是白色家电的成功路线。
新一轮家电“造车”正在兴起,剑指头部零部件供应商。
“今天”总会过去,如何延续辉煌是众多站在巅峰的家电巨头不得不探讨的关键话题。
今年年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家电市场在连续两年下滑后,于2021年出现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但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商品房销售持续负增长、人口增速放缓所推动的拐点并不晚。
越来越多的家电龙头致力于拓展新业务,布局新赛道,从白电到黑电,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再到汽车,以求找到企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事实上,早在90年代末、本世纪初,美的、奥克斯、春兰、新飞、格林柯尔等家电企业就掀起了第一轮跨界造车热潮,此后二十多年从未彻底消散,虽然大多以失败告终。
不过,相比格力、创维对整车制造的执着,更多的家电巨头将目光投向了汽车零部件业务。
以美的为例。“我们十年前就开始了EPS转向电机的研发,五年前就开始了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的研发。到2018年,凌薇汽车零部件公司正式成立。”陈锦涛博士进一步表示,R134a电动压缩机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800V、12000rpm高速电动压缩机,已在小鹏G9上下线。
凌薇R134a电动压缩机;图片来源:凌薇
按照美的的目标,其切入汽车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自身的核心底层技术优势,延伸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薄弱环节,从而填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最终将进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汽车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海信在去年3月实现控股日本三电后,首次公布了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车路协同、智能座舱、车载热管理三大布局。
图片来源:海信
“海信的定位很明确,就是服务主机厂,做一流的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海信汽车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刘公开表示。
针对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从组件到集成系统快速迭代。
2019年,在与一家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交流时,他曾表示,中国没有领导者,无论是整车制造商还是零部件行业。
显然,过去几年,在汽车“新四化”的趋势下,百年汽车产业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电动化、智能化供应链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主导供应链,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
围绕家电巨头的跨界“造车”,更多关注的是汽车热管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赛道,如上文提到的海信、美的,以及通过与马瑞利合资、收购杜南环境进入市场的李海、格力。
究其原因,陈金涛博士解释说,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对热管理的要求更高,而热管理恰恰是家电企业的强项。家用电器中一些复杂的热管理部件是传统燃油汽车所没有的,而电动汽车则需要。所以家电企业在电动车零部件布局上有天然的技术优势。
聚焦赛道,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激增60万辆,市场份额28%,创历史新高。据多位行业专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有望提前达到50%,这将进一步推动包括汽车空调、压缩机在内的热管理系统相关市场的快速增长。
根据国信证券的测算,受益于电动汽车普及率的提升,国内电动压缩机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约6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80亿元。单个热管理系统价值约6000元,对应的内部销售水平将从2021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540亿元。
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动化的转型给了家电巨头进入汽车行业的捷径,但似乎没有人愿意止步于此。
仍以美的为例,依托美的工业技术,积累了5500多项机电共性专利技术。凌薇汽车已布局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底盘执行系统三大产品线,共包括CO转子汽车电动压缩机、带辅助/自动驾驶的EPS电机、主驱动电机等五大产品。目前已经基本测试完毕,将陆续量产。
“我们目前的计划是每年向市场推出1-2款新产品。总的思路和方向是从零部件到元器件再到系统,这就是‘333’战略。”陈锦涛博士透露,从2018年成立到去年5月,凌薇大部分经验都花在做核心部件上,去年逐步升级到部件。未来三年,美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将重点布局系统级解决方案。
李海也是如此。作为行业前三的世界级空调压缩机供应商,海信拥有b……寻求产业发展和转型的突破。自2000年起,进入电动空调压缩机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铸造领域,并于2021年初与马瑞利在空调和压缩机领域开展合作。一年后,李海科创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以下简称李海科创中心)和李海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正式开业。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马海利瑞丽环球R&D中心(中国)开业典礼;图片来源:李海
至此,李海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实现了李海从白色家电到汽车零部件、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布局的三大转型战略。
汽车工业的变革仍在加速,新的供应链体系正在迅速形成。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看来,在新的供应链体系中,过去脱离汽车行业视野的企业,很可能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领导者。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增速放缓,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越来越多来自其他领域的巨头跨界而来,如房地产开发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等。来自家电的新一轮“龙卷风”能否真正补齐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帮助中国实现汽车强国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分享五款车型,3588万起,红旗HQ9从外观到内饰均有出色表现红旗推出MPV似乎是顺其自然的事。在这个小众细分赛道突然卷起来后,红旗终于也躬身入局。
1900/1/1 0:00:00近年来,汽车产业除了原材量价格上涨之外,听到最多的就是“缺芯”,一颗小小的芯片身价甚至翻了上百倍,即便如此仍然是“一芯难求”,这也导致全球各大车企都曾因为缺少芯片进而选择减产甚至停产。
1900/1/1 0:00:00分享广汽传祺GS4一直都是品牌销量担当,但是竞品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所以广汽传祺推出了GS4PLUS一同征战。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9月19日,沃尔沃卡车(VolvoTrucks)在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IAATransportation)推出全新纯电动后桥,可助力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
1900/1/1 0:00:002021年9月16日,纬湃科技VitescoTechnologies正式从大陆集团完成拆分并挂牌上市。这是汽车行业变革大潮中,供应链企业寻求转型突破的又一壮举。
1900/1/1 0:00:00如果把与推特之间进行的这场收购比作一场恋爱,那马斯克的表现宛如是个渣男。原因无非是他即会PUA,也太善变,又让猜不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