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知行科技iDC Mid量产下线,国产供应商「上位」进行时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956年7月13日,12辆解放CA10卡车正式下线,巡游长春。无数市民涌向街头,摩肩接踵,街道上空无一人。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空车重3.9吨,在中国的土地上跑了30年,为新中国的初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这款总销量近130万的车,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六缸发动机百公里油耗29升,油耗速度堪比“喝机油”。

超重的车身和当时的制造水平是油耗高的关键。数据显示,车重每减少1%,油耗可降低0.7%,车重每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

于是,后来者不断寻找更先进的合金材料来提高制造水平,减轻车重,降低油耗。

然而,在汽车“新四化”浪潮的今天,车身重量却有“不进则退”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导致车辆上的ECU过多,冗长的线束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和重量,甚至使车辆的计算能力不断分散浪费。

即使在电气化的今天,机身越重,电池寿命依然会被压缩的越短。因此,从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架构转变,减少线束,均匀受力,提高续航,回归轻量化,成为汽车制造的下一个重点。

域控制器应运而生。

域控制器是指将整车级软件功能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功能域内,即将一些分散的ECU控制功能集成在一起,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重量和功耗的目的。

在目前所有的域控制器产品中,最火的是非银集成域控制器。

降本增效,一域控风。

顾名思义,停车与驾驶一体化就是将智能汽车原有的驾驶功能和停车功能集成到一个域控制器中,两个功能由一个控制单元控制。

与传统的停车和停车系统相比,一体化停车和停车域控制方案能给主机厂带来明显的优势。

首先,实现两套功能只需要一套硬件设备,成本相当于降低一半。

其次,导航与停车一体化采用通用的底层基础软件和标准中间件,适用于不同平台。相对于分布式开发,相当于把底层软件和中间件的开发周期缩短了一倍。

再次,在数据回传方面,分布式架构中不同传感器回传的数据是相互分离的,而出行和停车一体化的方案可以回传各个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使得数据回传更加清晰。

以智行科技最新的集成域控制器产品为例。

9月14日,知行科技的域控制器iDC Mid正式下线。作为目前业内少数已经量产的域控产品,iDC Mid域控采用TDA4VM芯片,配合5V4R传感器配置,不仅可以实现NOA导航辅助驾驶和L2级别驾驶功能,还具有360°全景和HPA记忆泊车功能。

在硬件设计方面,iDC Mid支持ISO 26262 ASIL-B(D)功能安全级别,支持扩展计算平台的持续迭代升级。丰富的接口协议可以灵活匹配客户需求。

在软件架构方面,iDC Mid预置了底层基础软件、标准中间件和各种开发工具,部署了分层的软件架构,使得上层应用具有可重用性、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在不同平台上移植,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开发需求,同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iDC Mid的设计还可以支持兼容国产芯片,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提供持续OTA升级。

智行科技还透露,公司的高杠杆……集成域控制方案iDC High也在开发中。作为iDC Mid的升级版,iDC High的算力计划达到100+TOPS,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全场景覆盖。

这也是业内公认的发展方向。目前将以轻量化解决方案(如iDC Mid)切入市场,借助低端机型开发大计算解决方案(如iDC High),向高端机型延伸,逐步步入高端自动驾驶。

此外,智行科技的技术优势也不容小觑。从视觉算法的角度,知行科技CEO宋洋表示:“我们采用的预处理算法是基于SoC的深度部署和链路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有限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是什么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

对比知行科技的算法和OpenVx等开源算法的图像校正和信息处理结果,可以发现:

智行科技的算法只占用五分之一的硬件资源就能得到非常清晰的成像效果,而开源算法占用100%的硬件资源仍然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

事半功倍。

现阶段自动驾驶对算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厂商要求降低成本。如何平衡需求与成本的冲突,一直是供应商头疼的问题。智行科技不仅从软件方面入手,还深入硬件资源,成效显著。

据智行科技CTO陆玉坤介绍,我们现在已经服务了国内很多一线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很多车型已经投入市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车型量产。

导航与泊车一体化域控方案的出现和量产如此之快,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更是因为市场的需求。

需求导向,适时量产。

自古以来,东南地广人稀,西北地广人稀是人们心中的普遍认识。

1935年,学者胡焕庸通过数以万计的数据,在地图上摸索出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并将这一共识量化。

黑龙江省的黑河与云南省的腾冲直线相连。直西北占据了64%的国土面积,却只有4%的人口。直东南只有36%的土地,却拥有另外96%的人口。

人口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导致我国道路种类繁多,对开车和停车提出了双重需求。

中国西北地域辽阔,无人居住,路况与美国相似,对汽车辅助驾驶功能需求强烈。

在东南地区,汽车密集,类似于欧洲、日本、韩国,对汽车的停车功能提出了挑战。

基于中国独特的道路环境,泊车导航一体化域控方案成为各大主机厂的重点,供应商的需求铺天盖地。

面对主机厂的持续需求,宋洋表示,“未来我们的精力将集中在如何继续迭代自动驾驶的域控制器上,比如城市路口、人机混合交通等。”

明年,智行科技将完成大计算平台iDC High的开发,同时也将完成传感器上的一些特殊设计,利用高像素摄像头节省传感器数量,进一步降低成本,完成一套高性价比大计算平台的不断进化。

未来,随着iDC Mid和iDC High的结合,智行科技的产品将适用于5-40万,甚至更高价位的车载产品。

面对降本增效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主机厂的需求是强烈的,但更低层次的需求来自于消费者。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指出,今年上半年,具有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达到288万辆,普及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

随着辅助驾驶普及率的提高,智能配置……也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进而从高级智能驾驶功能的体验上提出了停车和停车综合域控产品的需求。

停车和导航的集成域控制可以显著改善消费者的驾驶体验。例如,一体化停车方案可以重复使用传感器,AVP (Autonomous parking service)可以利用驾驶系统的前向摄像头识别远距离物体,可以补充停车系统远距离环视摄像头的感知缺陷,使停车更加方便。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完全不用担心产能过剩。

市场大,主机厂有订单,消费者有需求。诸多因素使得以智行科技为首的供应商加快量产速度,竞相推出泊车导航领域控制方案。

这是一个良性的趋势。技术变革下,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只有通过试错,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第一步就是量产上市。

自研优势,国产tier1加速“上位”

“从工艺链体系来看,过去Tier1、Tier2、Tier3系统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为我们的主机厂提供的是一个线性的供应链体系,逐渐变成了一个产业整合的网络体系。”宋洋这么说。

事实确实如此。随着域控制产品的日益增多,OEM厂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与tier1直接对接,OEM厂商也深入到了供应链的上游——先选择芯片,沟通软件研发,再选择tier1进行整合。

这种新生态的融合创新也凸显了智行科技的自研优势。

宋洋介绍,智行科技域控制器的框架从研发角度可以分为三层。底层是硬件,中间层是软件中间件,顶层是一些功能算法。

智行科技的域控制器实现了全栈自研,不依赖任何特定的硬件平台,上层功能可以100%移植到全新的硬件平台上。

为了做到这一点,知行科技专门开发了一套灵活可靠的软件中间件,支持实时操作系统RTOS(包括核间通信)和HLOS(如开源操作系统Linux),还可以在一个大型SOC中的多个核之间实现可靠的多核通信。

该软件中间件实现了多核间的零拷贝数据共享,支持图像的大数据传输(20GB/s)。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在汽车的显示屏上显示一个3D视图只需要5秒钟,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此外,导航和停车的集成域控制方案的量产和加载也给供应商之间的格局带来了微妙的变化。

在全球汽车市场,博世、ZF、Mainland China等国外tier1公司拥有汽车行业的话语权,与国内新兴tier1并不相同。

但由于市场需求等原因,不少业内人士认为,tier1这种外资,当时只是对驾驶或停车这一单一领域有很深的壁垒,拥有多项技术的厂商很早就开始探索域控,实属罕见。

国内tier1域控制方案的布局也是基于“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地理位置。

宋洋表示:“智行科技布局域控较早。我们最早的域控制产品叫做iDC 1,在一些测试模型中使用。当时我们也和很多主机厂开发了联名款。2020年,我们将域控产品升级到iDC 2,用两个TDA4芯片实现有限区域、有限场景(景区、无人零售、无人物流等)的应用。). "

导航和停车的一体化域控制方案需要突破国外tier1内部部门之间的壁垒,大象转身慢不言而喻。

因此,如果外资tier1继续按照以前的思路一步步做本土化的R&D,可能会失去银行和be所在的“中国市场”h是集成的。

面对新技术,tier1这一外资显然意识到了领域控制的趋势,正通过加速投资合作在中国布局。

比如大陆集团通过投资幻视智能加速国产化进程;ZF也通过与天通卫士的战略合作进入停车领域。

即使反应速度和决策过程相对较慢,国外tier1在一些基础功能上的优势也很可能对国内的一些tier1形成压力。

所以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和对国内市场的熟悉成为了目前国产tier1最大的优势。

虽然追赶的路还很长,但以智行科技为代表的国内tier1已经开始加速。

标签

纵观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内燃机驱动的燃油车诞生于德国,兴盛于欧美,兴盛于日韩。世界汽车市场的格局也在这个过程中基本确立。

由于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没有世界级的燃油车巨头企业,关键产业链环节的供应商更是凤毛麟角。

本世纪,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在电动化方面,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牢牢控制着供应链,甚至日韩在供应链上游也摆脱不了中国。

智能化方面,国内企业也在努力踏上潮头,争取第一。L4公司不断融资,L2方案层出不穷。岸泊一体化域控方案方面,已有20多家企业布局或量产。

智行科技在官网介绍中写道“力争成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导者”。

在中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被打出来的领导者必然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我们可能正在见证这一历史进程。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1956年7月13日,12辆解放CA10卡车正式下线,巡游长春。无数市民涌向街头,摩肩接踵,街道上空无一人。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空车重3.9吨,在中国的土地上跑了30年,为新中国的初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这款总销量近130万的车,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六缸发动机百公里油耗29升,油耗速度堪比“喝机油”。

超重的车身和当时的制造水平是油耗高的关键。数据显示,车重每减少1%,油耗可降低0.7%,车重每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

于是,后来者不断寻找更先进的合金材料来提高制造水平,减轻车重,降低油耗。

然而,在汽车“新四化”浪潮的今天,车身重量却有“不进则退”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导致车辆上的ECU过多,冗长的线束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和重量,甚至使车辆的计算能力不断分散浪费。

即使在电气化的今天,机身越重,电池寿命依然会被压缩的越短。因此,从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架构转变,减少线束,均匀受力,提高续航,回归轻量化,成为汽车制造的下一个重点。

域控制器应运而生。

域控制器是指将整车级软件功能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功能域内,即将一些分散的ECU控制功能集成在一起,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重量和功耗的目的。

在目前所有的域控制器产品中,最火的是非银集成域控制器。

降本增效,一域控风。

顾名思义,停车与驾驶一体化就是将智能汽车原有的驾驶功能和停车功能集成到一个域控制器中,两个功能由一个控制单元控制。

与传统的停车场相比……停车系统,停车和停车域控制一体化方案能给主机厂带来明显的优势。

首先,实现两套功能只需要一套硬件设备,成本相当于降低一半。

其次,导航与停车一体化采用通用的底层基础软件和标准中间件,适用于不同平台。相对于分布式开发,相当于把底层软件和中间件的开发周期缩短了一倍。

再次,在数据回传方面,分布式架构中不同传感器回传的数据是相互分离的,而出行和停车一体化的方案可以回传各个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使得数据回传更加清晰。

以智行科技最新的集成域控制器产品为例。

9月14日,知行科技的域控制器iDC Mid正式下线。作为目前业内少数已经量产的域控产品,iDC Mid域控采用TDA4VM芯片,配合5V4R传感器配置,不仅可以实现NOA导航辅助驾驶和L2级别驾驶功能,还具有360°全景和HPA记忆泊车功能。

在硬件设计方面,iDC Mid支持ISO 26262 ASIL-B(D)功能安全级别,支持扩展计算平台的持续迭代升级。丰富的接口协议可以灵活匹配客户需求。

在软件架构方面,iDC Mid预置了底层基础软件、标准中间件和各种开发工具,部署了分层的软件架构,使得上层应用具有可重用性、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在不同平台上移植,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开发需求,同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iDC Mid的设计还可以支持兼容国产芯片,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提供持续OTA升级。

智行科技还透露,公司高层集成域控制方案iDC High也在开发中。作为iDC Mid的升级版,iDC High的算力计划达到100+TOPS,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全场景覆盖。

这也是业内公认的发展方向。目前将以轻量化解决方案(如iDC Mid)切入市场,借助低端机型开发大计算解决方案(如iDC High),向高端机型延伸,逐步步入高端自动驾驶。

此外,智行科技的技术优势也不容小觑。从视觉算法的角度,知行科技CEO宋洋表示:“我们采用的预处理算法是基于SoC的深度部署和链路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有限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是什么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

对比知行科技的算法和OpenVx等开源算法的图像校正和信息处理结果,可以发现:

智行科技的算法只占用五分之一的硬件资源就能得到非常清晰的成像效果,而开源算法占用100%的硬件资源仍然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

事半功倍。

现阶段自动驾驶对算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厂商要求降低成本。如何平衡需求与成本的冲突,一直是供应商头疼的问题。智行科技不仅从软件方面入手,还深入硬件资源,成效显著。

据智行科技CTO陆玉坤介绍,我们现在已经服务了国内很多一线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很多车型已经投入市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车型量产。

导航与泊车一体化域控方案的出现和量产如此之快,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更是因为市场的需求。

需求导向,适时量产。

自古以来,东南地广人稀,西北地广人稀是人们心中的普遍认识。

1935年,学者胡焕庸通过数以万计的数据,在地图上摸索出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并将这一共识量化。

黑龙江黑河相连……位于云南省腾冲市直线上。直西北占据了64%的国土面积,却只有4%的人口。直东南只有36%的土地,却拥有另外96%的人口。

人口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导致我国道路种类繁多,对开车和停车提出了双重需求。

中国西北地域辽阔,无人居住,路况与美国相似,对汽车辅助驾驶功能需求强烈。

在东南地区,汽车密集,类似于欧洲、日本、韩国,对汽车的停车功能提出了挑战。

基于中国独特的道路环境,泊车导航一体化域控方案成为各大主机厂的重点,供应商的需求铺天盖地。

面对主机厂的持续需求,宋洋表示,“未来我们的精力将集中在如何继续迭代自动驾驶的域控制器上,比如城市路口、人机混合交通等。”

明年,智行科技将完成大计算平台iDC High的开发,同时也将完成传感器上的一些特殊设计,利用高像素摄像头节省传感器数量,进一步降低成本,完成一套高性价比大计算平台的不断进化。

未来,随着iDC Mid和iDC High的结合,智行科技的产品将适用于5-40万,甚至更高价位的车载产品。

面对降本增效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主机厂的需求是强烈的,但更低层次的需求来自于消费者。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指出,今年上半年,具有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达到288万辆,普及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

随着辅助驾驶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车辆的智能配置也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进而从高级智能驾驶功能的体验上提出了对停车和泊车一体化域控产品的需求。

停车和导航的集成域控制可以显著改善消费者的驾驶体验。例如,一体化停车方案可以重复使用传感器,AVP (Autonomous parking service)可以利用驾驶系统的前向摄像头识别远距离物体,可以补充停车系统远距离环视摄像头的感知缺陷,使停车更加方便。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完全不用担心产能过剩。

市场大,主机厂有订单,消费者有需求。诸多因素使得以智行科技为首的供应商加快量产速度,竞相推出泊车导航领域控制方案。

这是一个良性的趋势。技术变革下,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只有通过试错,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第一步就是量产上市。

自研优势,国产tier1加速“上位”

“从工艺链体系来看,过去Tier1、Tier2、Tier3系统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为我们的主机厂提供的是一个线性的供应链体系,逐渐变成了一个产业整合的网络体系。”宋洋这么说。

事实确实如此。随着域控制产品的日益增多,OEM厂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与tier1直接对接,OEM厂商也深入到了供应链的上游——先选择芯片,沟通软件研发,再选择tier1进行整合。

这种新生态的融合创新也凸显了智行科技的自研优势。

宋洋介绍,智行科技域控制器的框架从研发角度可以分为三层。底层是硬件,中间层是软件中间件,顶层是一些功能算法。

智行科技的域控制器实现了全栈自研,不依赖任何特定的硬件平台,上层功能ca……被100%移植到一个全新的硬件平台。

为了做到这一点,知行科技专门开发了一套灵活可靠的软件中间件,支持实时操作系统RTOS(包括核间通信)和HLOS(如开源操作系统Linux),还可以在一个大型SOC中的多个核之间实现可靠的多核通信。

该软件中间件实现了多核间的零拷贝数据共享,支持图像的大数据传输(20GB/s)。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在汽车的显示屏上显示一个3D视图只需要5秒钟,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此外,导航和停车的集成域控制方案的量产和加载也给供应商之间的格局带来了微妙的变化。

在全球汽车市场,博世、ZF、Mainland China等国外tier1公司拥有汽车行业的话语权,与国内新兴tier1并不相同。

但由于市场需求等原因,不少业内人士认为,tier1这种外资,当时只是对驾驶或停车这一单一领域有很深的壁垒,拥有多项技术的厂商很早就开始探索域控,实属罕见。

国内tier1域控制方案的布局也是基于“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地理位置。

宋洋表示:“智行科技布局域控较早。我们最早的域控制产品叫做iDC 1,在一些测试模型中使用。当时我们也和很多主机厂开发了联名款。2020年,我们将域控产品升级到iDC 2,用两个TDA4芯片实现有限区域、有限场景(景区、无人零售、无人物流等)的应用。). "

导航和停车的一体化域控制方案需要突破国外tier1内部部门之间的壁垒,大象转身慢不言而喻。

所以外资tier1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思路一步一步做本土化的R&D,可能会失去银行和泊位合一的“中国市场”。

面对新技术,tier1这一外资显然意识到了领域控制的趋势,正通过加速投资合作在中国布局。

比如大陆集团通过投资幻视智能加速国产化进程;ZF也通过与天通卫士的战略合作进入停车领域。

即使反应速度和决策过程相对较慢,国外tier1在一些基础功能上的优势也很可能对国内的一些tier1形成压力。

所以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和对国内市场的熟悉成为了目前国产tier1最大的优势。

虽然追赶的路还很长,但以智行科技为代表的国内tier1已经开始加速。

标签

纵观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内燃机驱动的燃油车诞生于德国,兴盛于欧美,兴盛于日韩。世界汽车市场的格局也在这个过程中基本确立。

由于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没有世界级的燃油车巨头企业,关键产业链环节的供应商更是凤毛麟角。

本世纪,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在电动化方面,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牢牢控制着供应链,甚至日韩在供应链上游也摆脱不了中国。

智能化方面,国内企业也在努力踏上潮头,争取第一。L4公司不断融资,L2方案层出不穷。岸泊一体化域控方案方面,已有20多家企业布局或量产。

智行科技在官网介绍中写道“力争成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导者”。

在中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被打出来的领导者必然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我们可能正在见证这一历史进程。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东南世纪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最高股价逆势翻盘超21%,国产半导体零部件的“春天”来了?

9月27日早间,半导体板块震荡走强。截至该日午间,正帆科技、江丰电子涨超10;德明利涨停,芯源微、赛微微电、清溢光电、天岳先进等跟涨。

1900/1/1 0:00:00
百人口碑评新车――比亚迪秦PLUS EV

各位网友大家好,第八十二期《百人口碑评新车》系列文章与大家见面了。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款紧凑型纯电动车比亚迪秦PLUS参数询价EV。

1900/1/1 0:00:00
哈弗H6新能源震撼上市,15.98万起

9月28日,哈弗H6新能源上市发布会在云端盛大开启,长城集团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先生亲临线上直播间,发表精彩公开演讲,为哈弗新能源乃至长城集团,发出新能源大时代下的最强音。

1900/1/1 0:00:00
基于城市场景的地图定位量产开发研究

作为造车新实力,岚图汽车充分整合东风公司多年的造车技术和优势资源,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商业模式,打造用户型科技企业,目前岚图汽车已有两款车型上实现量产,

1900/1/1 0:00:00
提升人类社会效率,“特斯拉速度”最新成果Tesla Bot即将亮相

尽管关于“人工智能元年”的说法已经流传了好多年,但年年提,年年爽约。技术不够成熟、产业链尚未准备完全、市场刚起步等诸多原因,将人工智能限制在研究机构中。

1900/1/1 0:00:00
比亚迪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三款车型,10月正式上市

9月28日,比亚迪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三款车型,包括汉、唐及元PLUS,并公布官方预售价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