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英伟达不要的,地平线都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此前,希望与华为合作自动驾驶的大众终于向地平线抛出了橄榄枝。

10月13日,地平线与大众正式宣布,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将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并持股60%,投资约24亿欧元,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这一“世纪大合作”必将成为大众和地平线新时代发展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针对中国的市场需求,CARIAD将与Horizon合作,开发领先且高度优化的全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多种功能集成在单个芯片上,以提高系统稳定性,节省成本,降低能耗。”

在双方合作的官方表述中,字里行间透露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这其实很好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的《细则》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众要想在电气化改造后续写辉煌,必须借助中国市场有一段地狱般的经历。

因此,关于此次合作,奥迪股份公司(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ed也表示:“中国市场充满活力,是集团在全球最重要的业务领域。与地平线的合作是集团推动战略转型和加强中国业务的核心基石。”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选择与地平线合作,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性价比”足够吸引人。要知道,大众要卖的电动车,并不是那种硬件堆砌,智能化的。

另一方面,地平线也将以此为契机,实现国际汽车品牌的突破,进一步完成品牌跃升。即使以大众为跳板,地平线也确实有信心与英伟达抗衡。

然而,华为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华为做不到,地平线可以。

去年7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青做了一场惊艳的演讲。在谈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事故时,他表示,当机器和人类共存时,一定会造成事故率,很难说是“杀人”。

因言获罪,仅此而已。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不久,苏青因“言辞不当”被任下达个人免职令,进入内部“预备队”待命。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截至今年1月,苏青离开华为的消息得到证实。至于其去向,有这样一个“传闻”:苏青将出任大众在华设立的自动驾驶公司CTO,大众也将与华为达成汽车智能化合作。

无风不起浪。另有消息称,华为与大众的合作实际上是华为的对外交易,与剥离荣耀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现在看来,华为和大众的业务并没有谈成,而是确定要做Tier 2的地平线,成为最后的赢家。

所以,地平线的技术这么强,连华为都被打败了?

其实今天的结果导向,归根结底还是和大众自身的智能化需求有关。与魏小利这样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大众不需要太多的智能,只需要一款奠定基础的“现象级”电动车。地平线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早在智能驱动芯片的布局上,地平线就以低功耗和性价比著称。如今,征途2和征途3芯片已经分别量产上火车,地平线征途系列芯片整体出货量也已经超过150万。

目前,即使是地平线最新推出的Journey 5也获得了许多汽车制造商的车辆指定,如理想,比亚迪,SAIC,一汽红旗和友嘉。

这并不难……预测随着马太效应的进一步扩大,地平线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将会更上一层楼。而且现在不难发现一个现象,Nvidia占据了智能驱动芯片的大部分高端市场,而低端市场正在被地平线蚕食。

那么,接下来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刻了。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就技术而言,华为肯定是强项,软硬件都修。另一方面,华为也是强势的一方。广汽爱安副总经理肖勇曾公开表示:“不只是电池,华为也是大牌供应商,价格比较高,不可控。我们想和华为合作,会发现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总之,关于新汽车时代“灵魂”的问题,比如SAIC和广汽,需要反复思考。即使是大众和地平线的合作,也是在大众持有60%股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之所以能在新能源汽车大起大落的浪潮中眼界更加滋润,就是因为这种建立朋友圈、合作共赢的方式。毕竟,如今的汽车江湖,不仅仅是打打杀杀,更是关乎天下。

真正的挑战已经开始。

自去年地平线完成史无前例的7轮C融资后,资本市场一直看好它。而且更重要的是,来自国内车企的接触和接受,逐渐成为地平线的坚实基础。

但此时此刻,我不得不承认,真正属于地平线的挑战来了。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地平线的竞争对手与其说是华为,不如说是国内的其他智能芯片供应商,比如黑芝麻、芯驰科技、寒武纪星格。但不可忽视的是悬在天边,甚至悬在整个中国智能驾驶芯片产业链上空的“刀子”——英伟达。

首先,并不是黑芝麻、芯驰科技等国产芯片厂商不能对地平线构成威胁。但在量产上车的过程中,地平线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吃到了那部分蛋糕。智能驾驶芯片有其特殊性,漫长的验证过程使得车企很难轻易更换芯片,所以在这方面,地平线拔得头筹。

然而,英伟达的恐怖之处在于自上而下的市场降维。

换句话说,英伟达真的没有能力在低端市场做出智能驱动芯片吗?还是因为利益吸引力不够,英伟达暂时回避了这部分市场?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从如今英伟达占据的市场来看,车企对英伟达Orin自动驾驶芯片的追捧已经上升到了“狂热”的程度。随着NVIDIA计算能力2000TOPS的雷神逐渐落地,新一轮的追逐必然不会缺席。

SAIC,理想,蔚来,小鹏,威马,甚至Robotaxi的马骁之星,AutoX,Momonta等等,都集中在Orin芯片的部署上。

面对市场对奥林的趋之若鹜,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对笔者说:“我们还是专注于打造自己的产品,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合作伙伴(硬件、软件、OEM)的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英伟达强势介入低端市场,Horizon有能力应对吗?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低着头做事,把事情做好。

对于地平线来说,用产品力说话确实更直白。而现在,它也显示了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地平线正在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

但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个车辆零部件的竞争,而是一个大系统、大生态、大商圈的演变。投资人不会长期容忍“低利润”,行业不会容忍“研发短板”,市场也不会一直容忍“低端算力”。

因此,面对国内的朋友如黑芝麻和芯驰科技,以及国外的“大魔王……比如英伟达和高通,Horizon准备好迎接暴风雨般的挑战了吗?此前,希望与华为合作自动驾驶的大众终于向地平线抛出了橄榄枝。

10月13日,地平线与大众正式宣布,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将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并持股60%,投资约24亿欧元,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这一“世纪大合作”必将成为大众和地平线新时代发展变革的重要里程碑。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针对中国的市场需求,CARIAD将与Horizon合作,开发领先且高度优化的全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多种功能集成在单个芯片上,以提高系统稳定性,节省成本,降低能耗。”

在双方合作的官方表述中,字里行间透露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这其实很好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的《细则》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众要想在电气化改造后续写辉煌,必须借助中国市场有一段地狱般的经历。

因此,关于此次合作,奥迪股份公司(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ed也表示:“中国市场充满活力,是集团在全球最重要的业务领域。与地平线的合作是集团推动战略转型和加强中国业务的核心基石。”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选择与地平线合作,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性价比”足够吸引人。要知道,大众要卖的电动车,并不是那种硬件堆砌,智能化的。

另一方面,地平线也将以此为契机,实现国际汽车品牌的突破,进一步完成品牌跃升。即使以大众为跳板,地平线也确实有信心与英伟达抗衡。

然而,华为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华为做不到,地平线可以。

去年7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青做了一场惊艳的演讲。在谈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事故时,他表示,当机器和人类共存时,一定会造成事故率,很难说是“杀人”。

因言获罪,仅此而已。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不久,苏青因“言辞不当”被任下达个人免职令,进入内部“预备队”待命。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截至今年1月,苏青离开华为的消息得到证实。至于其去向,有这样一个“传闻”:苏青将出任大众在华设立的自动驾驶公司CTO,大众也将与华为达成汽车智能化合作。

无风不起浪。另有消息称,华为与大众的合作实际上是华为的对外交易,与剥离荣耀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现在看来,华为和大众的业务并没有谈成,而是确定要做Tier 2的地平线,成为最后的赢家。

所以,地平线的技术这么强,连华为都被打败了?

其实今天的结果导向,归根结底还是和大众自身的智能化需求有关。与魏小利这样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大众不需要太多的智能,只需要一款奠定基础的“现象级”电动车。地平线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早在智能驱动芯片的布局上,地平线就以低功耗和性价比著称。如今,征途2和征途3芯片已经分别量产上火车,地平线征途系列芯片整体出货量也已经超过150万。

目前,就连地平线最新推出的Journey 5也获得了多家汽车的车型称号……物,如理想、比亚迪、SAIC、一汽红旗、友佳。

不难预测,随着马太效应的进一步扩大,地平线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将会更上一层楼。而且现在不难发现一个现象,Nvidia占据了智能驱动芯片的大部分高端市场,而低端市场正在被地平线蚕食。

那么,接下来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刻了。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就技术而言,华为肯定是强项,软硬件都修。另一方面,华为也是强势的一方。广汽爱安副总经理肖勇曾公开表示:“不只是电池,华为也是大牌供应商,价格比较高,不可控。我们想和华为合作,会发现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总之,关于新汽车时代“灵魂”的问题,比如SAIC和广汽,需要反复思考。即使是大众和地平线的合作,也是在大众持有60%股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之所以能在新能源汽车大起大落的浪潮中眼界更加滋润,就是因为这种建立朋友圈、合作共赢的方式。毕竟,如今的汽车江湖,不仅仅是打打杀杀,更是关乎天下。

真正的挑战已经开始。

自去年地平线完成史无前例的7轮C融资后,资本市场一直看好它。而且更重要的是,来自国内车企的接触和接受,逐渐成为地平线的坚实基础。

但此时此刻,我不得不承认,真正属于地平线的挑战来了。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地平线的竞争对手与其说是华为,不如说是国内的其他智能芯片供应商,比如黑芝麻、芯驰科技、寒武纪星格。但不可忽视的是悬在天边,甚至悬在整个中国智能驾驶芯片产业链上空的“刀子”——英伟达。

首先,并不是黑芝麻、芯驰科技等国产芯片厂商不能对地平线构成威胁。但在量产上车的过程中,地平线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吃到了那部分蛋糕。智能驾驶芯片有其特殊性,漫长的验证过程使得车企很难轻易更换芯片,所以在这方面,地平线拔得头筹。

然而,英伟达的恐怖之处在于自上而下的市场降维。

换句话说,英伟达真的没有能力在低端市场做出智能驱动芯片吗?还是因为利益吸引力不够,英伟达暂时回避了这部分市场?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从如今英伟达占据的市场来看,车企对英伟达Orin自动驾驶芯片的追捧已经上升到了“狂热”的程度。随着NVIDIA计算能力2000TOPS的雷神逐渐落地,新一轮的追逐必然不会缺席。

SAIC,理想,蔚来,小鹏,威马,甚至Robotaxi的马骁之星,AutoX,Momonta等等,都集中在Orin芯片的部署上。

面对市场对奥林的趋之若鹜,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对笔者说:“我们还是专注于打造自己的产品,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合作伙伴(硬件、软件、OEM)的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英伟达强势介入低端市场,Horizon有能力应对吗?

Volkswagen, Ai 'an, BYD, Century, Red Flag

低着头做事,把事情做好。

对于地平线来说,用产品力说话确实更直白。而现在,它也显示了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地平线正在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

但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个车辆零部件的竞争,而是一个大系统、大生态、大商圈的演变。投资人不会长期容忍“低利润”,行业不会容忍“研发短板”,市场也不会一直容忍“低端算力”。

因此,面对国内的朋友……如黑芝麻、芯驰科技,以及英伟达、高通等国外“大魔王”,Horizon准备好迎接风雨飘摇的挑战了吗?

标签:大众埃安比亚迪世纪红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本田与LG在俄亥俄州的投资将获7,130万美元税收优惠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俄亥俄州在10月12日表示,该州计划为本田和LG新能源在该州的新合资工厂提供7130万美元的税收抵免。

1900/1/1 0:00:00
欧7排放标准预计将于本月通过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多次拖延后,欧盟委员会预计将在本月通过欧7尾气排放法规。

1900/1/1 0:00:00
芯片供应长期紧张,Stellantis意大利产量将连续五年下降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0月14日,FIMCISL工会表示,由于芯片供应长期紧张导致的停产,2022年Stellantis在意大利的汽车产量预计将连续第五年下降。

1900/1/1 0:00:00
美国汽车库存量达2021年6月以来最高点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CoxAutomotive和《汽车新闻》研究与数据中心(AutomotiveNewsResearchamp

1900/1/1 0:00:00
赚麻了!赣锋锂业前三季度净利预增约5倍

日前,锂矿龙头赣锋锂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43亿元153亿元,同比大增4782951873。

1900/1/1 0:00:00
宝马计划将MINI电动车生产线迁至中国

近日,根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宝马集团打算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并将在2023年将该生产线转移到中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