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回应被叫停:小米汽车项目正顺利推进,但资质之外,小米还要解答哪些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日有消息称,小米造车已经停止,内部正在重新评估小米造车项目。11月2日,这一消息引发热议。小米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项目进展顺利,不回应传言。

BYD, Beijing, Tucki, Aichi, Krypton

这已经不是小米造车第一次受阻了。在众多对小米造车不利的信息中,造车资质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小米头上的难题之一。今年7月,彭博报道称,小米与国家发改委就汽车车牌问题沟通数月未果。目前大部分新势力通过两种模式进入市场:代工或收购。前者利用传统车企的工厂来保证自己的产能,而蔚来和小鹏都采用了这种模式,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控制质量。后者可以通过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股权一步到位。魏玛、零跑、爱知等。都是这种模式。收购宝沃汽车工厂、北京现代二厂、BAIC代工等与小米相关的传闻被爆,小米始终没有正面回复。

BYD, Beijing, Tucki, Aichi, Krypton

从目前来看,小米的路径是“自建工厂+自主研发+自行获得生产资质”。好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念造车。缺点是成本高。没有传统车企的背书和技术支持,质量需要市场检验。10月19日,据亦庄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消息,预计小米汽车工厂将于2023年6-7月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如果一切顺利,新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小米2021年2月开始造车。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未来10年初期投资100亿人民币、100亿美元。在人才层面,截至目前,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正南、原北汽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俞、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岳已经成为小米不同业务线的负责人。

BYD, Beijing, Tucki, Aichi, Krypton

不久前,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项目一期投入33亿元研发,专属团队规模目前已超过500人,涵盖传感器、芯片、传感控制算法、仿真技术、高精地图、微动定位、工具。链、培养能力等全栈自动驾驶技术人才。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第一阶段计划140辆测试车,将陆续在全国进行测试,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公司还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两期建设整车厂,总年产能为30万辆,其中一期和二期各15万辆。小米首款车将于2024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线,实现量产,售价可能超过30万元。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已敲定主要动力电池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福迪电池,激光雷达将采用沃赛技术。

BYD, Beijing, Tucki, Aichi, Krypton

小米还投资了大量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涉及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总投资近20亿元。在芯片行业,投资了泰瑞思、比亚迪半导体、黑芝麻智能等。在智能驾驶舱领域,我们投资了泽晶电子、泰伯车联网、睿米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收购了申东科技,投资了Momenta、何塞科技和新核云。在动力电池领域,我们投资了卫兰新能源、珠哈……冠宇、AVIC锂电池、赣锋锂电池、蜂巢能源。就在11月2日,有消息传出,奥信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小米投资独家投资,融资将用于奥信科技车载网络(CAN/Ethernet PHY)系列芯片的研发。公开资料显示,奥信科技是一家汽车芯片开发商。公司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注于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目前,包括跨界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在经历了融资、量产交付、月销万辆三个阶段的竞争后,正在进入第四个阶段:可持续盈利。与此同时,传统车企转向的高端品牌也开始在市场上露出獠牙。个别品牌甚至以单一车型在月销量上超越了“韦小立”,让智能新能源赛道充满变数。对于两年后的小米来说,突破的难度会更大。前几天雷军在推特上说,汽车需要一年卖1000万辆才能生存,引起业内人士吐槽,因为一年卖一百多万辆对很多中国车企来说都不是小目标。如何实现1000万辆汽车?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小米首款车未来的竞品将主要是Moedel 3、P7、Kykrypton 001、比亚迪韩等车型。在手机时代,小米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取得了颠覆性的成功。智能汽车时代,拥有价格优势,包括超2000家线下门面加持的小米能否“一拳打死高手”?近日有消息称,小米造车已经停止,内部正在重新评估小米造车项目。11月2日,这一消息引发热议。小米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项目进展顺利,不回应传言。

BYD, Beijing, Tucki, Aichi, Krypton

这已经不是小米造车第一次受阻了。在众多对小米造车不利的信息中,造车资质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小米头上的难题之一。今年7月,彭博报道称,小米与国家发改委就汽车车牌问题沟通数月未果。目前大部分新势力通过两种模式进入市场:代工或收购。前者利用传统车企的工厂来保证自己的产能,而蔚来和小鹏都采用了这种模式,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控制质量。后者可以通过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股权一步到位。魏玛、零跑、爱知等。都是这种模式。收购宝沃汽车工厂、北京现代二厂、BAIC代工等与小米相关的传闻被爆,小米始终没有正面回复。

BYD, Beijing, Tucki, Aichi, Krypton

从目前来看,小米的路径是“自建工厂+自主研发+自行获得生产资质”。好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念造车。缺点是成本高。没有传统车企的背书和技术支持,质量需要市场检验。10月19日,据亦庄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消息,预计小米汽车工厂将于2023年6-7月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如果一切顺利,新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小米2021年2月开始造车。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未来10年初期投资100亿人民币、100亿美元。在人才层面,截至目前,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正南、原北汽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俞、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岳已经成为小米不同业务线的负责人。

BYD, Beijing, Tucki, Aichi, Krypton

前不久雷军说小米自动驾驶项目一期投了3.3比尔……n元研发,而专属团队的规模目前已经超过500人,涵盖传感器、芯片、传感控制算法、仿真技术、高精地图、微动定位、工具。链、培养能力等全栈自动驾驶技术人才。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第一阶段计划140辆测试车,将陆续在全国进行测试,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公司还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两期建设整车厂,总年产能为30万辆,其中一期和二期各15万辆。小米首款车将于2024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线,实现量产,售价可能超过30万元。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已敲定主要动力电池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福迪电池,激光雷达将采用沃赛技术。

BYD, Beijing, Tucki, Aichi, Krypton

小米还投资了大量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涉及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总投资近20亿元。在芯片行业,投资了泰瑞思、比亚迪半导体、黑芝麻智能等。在智能驾驶舱领域,我们投资了泽晶电子、泰伯车联网、睿米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收购了申东科技,投资了Momenta、何塞科技和新核云。在动力电池领域,我们投资了卫兰新能源、珠海冠宇、AVIC锂电池、赣锋锂电池、蜂巢能源。就在11月2日,有消息传出,奥信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小米投资独家投资,融资将用于奥信科技车载网络(CAN/Ethernet PHY)系列芯片的研发。公开资料显示,奥信科技是一家汽车芯片开发商。公司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注于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目前,包括跨界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在经历了融资、量产交付、月销万辆三个阶段的竞争后,正在进入第四个阶段:可持续盈利。与此同时,传统车企转向的高端品牌也开始在市场上露出獠牙。个别品牌甚至以单一车型在月销量上超越了“韦小立”,让智能新能源赛道充满变数。对于两年后的小米来说,突破的难度会更大。前几天雷军在推特上说,汽车需要一年卖1000万辆才能生存,引起业内人士吐槽,因为一年卖一百多万辆对很多中国车企来说都不是小目标。如何实现1000万辆汽车?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小米首款车未来的竞品将主要是Moedel 3、P7、Kykrypton 001、比亚迪韩等车型。在手机时代,小米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取得了颠覆性的成功。智能汽车时代,拥有价格优势,包括超2000家线下门面加持的小米能否“一拳打死高手”?

标签:比亚迪北京小鹏爱驰极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在世界级4.0数字工厂的加持下,东风汽车新能源整车加速发展

8月27日,猛士滑板越野平台MORA跟猛士品牌一同发布,这是中国首个豪华电动越野滑板平台,将用于猛士MTerrain、MTerrainS两款概念车及猛士科技品牌的系列产品。

1900/1/1 0:00:00
塞拉尼斯完成收购交通与材料业务

11月1日,全球化学和特种材料公司塞拉尼斯(纽交所上市代码:CE)宣布其已完成收购杜邦交通与材料事业部(MampM)的大部分业务。

1900/1/1 0:00:00
针对本地生产的汽车,保定市工信部推出汽车购买补贴

近日,按保定市加快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组织以促进汽车消费拉动整车生产活动的公告》,

1900/1/1 0:00:00
硬派+3.0T,狠角色到了!试驾坦克500丨智驾开箱

分享作为坦克家族第二款车型,坦克500完全走向了另一条道路:豪华越野。

1900/1/1 0:00:00
真的纯固态激光雷达终于来了!2023年内交付

2022年11月2日,禾赛科技正式发布面向ADAS前装量产车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FT120。

1900/1/1 0:00:00
EV晨报 | L3/L4级智能汽车准入/上路试点将启动;蜂巢能源发布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Air ev中文命名为“晴空”

1、重磅L3、L4自动驾驶车辆将进行准入管理呼唤已久的自动驾驶准入终于进入落地阶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