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Mobileye估值崩了,但它没输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昨晚,Mobileye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一度上涨近40%。就像2014年登陆美股的第一天,涨幅达到50%。

这样的表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毕竟最近关于Mobileye市值崩盘血本上市的言论不绝于耳,甚至还有很多吃瓜群众等着看Mobileye破发。随后,Argo AI在今天听到了关闭清算的消息,再联想到前几天Aurora寻求出售自己,一种巨大的分离感油然而生。

虽然与英特尔最初估计的500亿美元相比,但从市场环境来看,Mobileye似乎仍然“稳健”。

Mobileye值多少钱?

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Mobileye招股书中的重要指标。

税收

截至今年7月2日,Mobileye上半年营收8.54亿美元,同比增长21.3%,与2019年整体营收相当;在过去的三个财年(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的整体营收分别为879美元、967美元和13.86亿美元,业绩一年比一年好。

毛利率

2019年以来,Mobileye的毛利率相对稳定。2022年上半年,Mobileye的毛利率为47%,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48%、39%和47%。

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是Mobileye最大的支出项目。仅今年上半年,Mobileye的研发支出就达到3.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1.2亿美元;近三年研发支出占总营收比例最高为46%,最低为39%,高于同业水平。

无用的人

截至今年7月2日,Mobileye上半年净亏损6000万美元,2019年至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为3.28亿美元、1.96亿美元和7500万美元。虽然没有实现收支平衡,但是净亏损在逐年缩小。

此外,Mobileye的招股书还介绍了其近年来的出货量。

今年上半年,Mobileye已售出1590万片芯片,收到3700万份订单。2019年至2021年,Mobileye的芯片出货量分别为1750万、1970万和2810万。

截至今年10月1日,Mobileye解决方案已安装在800款车型和超过1.25亿辆汽车上。预计到2030年,其ADAS解决方案将部署在超过2.7亿辆汽车上。

总体来看,这些指标都在向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Mobileye能够逆势上涨。

至于Mobileye预期估值的大幅下调,可能是所有美国高科技企业在股票市场面临的普遍困境。今年是美国科技股IPO市场最差的一年;其次,也与Mobileye自身发展以及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落地有关。

根据Gartner的研究报告,主流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还需要10年以上才能落地。在此期间,行业将继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Gartner

所以Mobileye目前的股价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

智能驾驶的投资者黄晓伟说,

科技股的估值机制远比价值股和周期股复杂。科技股估值的锚不是基于贴现现金流,而是基于技术路径和技术迭代能力。

中短期来看,Mobileye可能跌至50亿美元,也可能升至1000亿美元。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短期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将导致全球汽车消费的收紧,从而减缓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这种变化将导致经济基本面的波动。相关的科技股对这种变化最敏感,定价区间会受到很大影响。暴跌和暴涨就在一念之间。

从长远来看,高级自动驾驶的规模还远远没有到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少有公司能够长期保持领先的技术迭代能力。即使Mobileye是现阶段L2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Mobileye能有多强摆脱技术路径依赖还是未知数。

从这些角度来看,Mobileye的长期估值逻辑是不稳定的,未来股价漂移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傲慢与偏见

如前所述,Mobileye在L2的市场份额仍超过70%。然而,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Mobileye原有的打法正在慢慢失去效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客户的大量流失,尤其是中国的客户。

根据Mobileye的招股书,中国市场是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但这两年,国内很多追求前沿智能驾驶体验的车企都转向了英伟达的怀抱,中国本土的车载芯片也在慢慢崛起。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mobile ye的业务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客户身上。

数据显示,Mobileye的前三大客户占其今年上半年收入的73%,高于2019年的62%。这意味着一旦这些客户叛逃到其他芯片供应商,可能会给Mobileye带来不可忽视的打击。

在高档自驾芯片市场正在被蚕食的背景下,圈内一度出现“Mobileye落后了”的论调。论据主要如下:

计算能力小,开放性差,迭代慢。

诚然,这些都是Mobileye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一直被诟病的问题,但一直被认为“傲慢”的Mobileye却在努力做出改变,试图打破外界的偏见。

计算能力的大跃进?

今年年初,Mobileye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新产品,包括其首款L4级自动驾驶芯片EyeQ Ultra。

与英伟达2000TOPS的计算能力相比,EyeQ Ultra的176TOPS有些落伍。

但对于Mobileye来说,这已经是计算能力的一大飞跃——2020年发布的最新一代EyeQ 5芯片只有24 TOPS;EyeQ 4更低,只有2.5TOPS。

资料来源:汽车建设学会

当然,没有人能否认计算能力在高级智能驾驶应用中的重要性,但在商业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多位业内人士告诉雷,“以计算能力论英雄”的通用标准并不完全成立。

以Mobileye、Nvidia、Horizon为例。Mobileye的商业模式是基于芯片封装算法卖给车企,计算能力只要能支持算法的运行就够了;Nvidia和Horizon更像是卖芯片平台。计算能力越大,车企发挥的空间就越大。

换句话说,Mobileye的优势在于算法效果,而NVIDIA和Horizon的优势在于计算能力资源。

就像开餐厅一样,Mobileye可以给车企提供快餐套餐,方便又好吃,但是不能按照个人口味搭配。现在有些车企想亲自下厨。英伟达和地平线可以根据车企的需求提供厨房和食材。车企如何搭配食材,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己决定。

换句话说,由于每个车企的能力和需求不同,芯片产品的选择也不同。

国内某车载芯片公司高管透露,特斯拉自研的FSD芯片有单个72TOPS和两个144TOPS,但在实际应用中,感知效果比英伟达芯片叠加的200-600TOPS效果要好。

这也涉及到车企的计算能力利用率问题。

如果车企对芯片行业没有深刻的理解,不能将芯片的能力发挥到极致,那么在智能创新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天花板或者付出更高的成本。

“消费电子行业的计算能力竞争现象已经传导到汽车领域,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他说。

走向开放?

除了计算能力,Mobileye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开放性。

作为ADAS时代的开创者,Mobileye曾经以芯片封装算法的商业模式撑起了L2市场。

然而,随着车企对智能体验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往的暗箱合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自主可控的需求,也无法通过车辆采集的数据帮助车企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再加上数据监管政策的收紧,国内车企会更倾向于寻求更开放的合作。

一向冷淡的Mobileye也开始松动,发布了软件开发工具包EyeQ Kit,帮助车企实现定制化开发。

目前还不知道工具包能发挥多大作用,Mobileye能开放到什么程度。但某造车新势力员工表示,如果没有完整的工具链和对外接口,就谈不上“开放”。而且开发完成文档手册需要多年的积累,车企能不能用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厚积薄发?

从时间线上看,Mobileye今年发布的EyeQ Ultra似乎有点晚,批量上车的时间也会相应推迟。

据了解,Mobileyeye芯片的迭代速度为3-4年,而英伟达和高通的产品更新周期为1-2年。2023年EyeQ Ultra交付时,英伟达2000TOPS容量的Thor芯片即将送测。

在很多人看来,慢就是“原罪”。

针对此事,Leifeng.com询问了相关专业人士。

在对方看来,三年的迭代周期并不是不可接受的节奏。在更传统的Tier1思维方式下,其实零件的更新换代并不是特别迅速。而且过去三年是Mobileye与英特尔整合的关键时期,新产品的规划也需要与英特尔集团的战略相协调。

这位专业人士认为,高级自动驾驶芯片架构远比ADAS芯片架构复杂,还需要思考和沉淀,后期才能走得更快。但是,EyeQ Ultra还没有量产,没有人能评价实际体验。

为了实现算法的快速迭代,找到芯片性能的最佳平衡点,Mobileye在设计EyeQ Ultra之前还组建了自动驾驶车队,并发布了两款芯片,以保持在ADAS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其中,EyeQ 6L是EyeQ 4的后续产品,用于高能效入门级和高端(L2)ADAS。去年开始提供样品,预计2023年年中量产。Eyeq6h可以实现高端ADAS和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今年将提供样片,预计2024年底量产。

种种迹象足以说明Mobileye真的在努力改变自己。

继续存在

在可预见的未来,车企将加大对高级自动驾驶的投资……这种可能性很大,但进展是不同的。

目前高端智能驾驶芯片的供应商并不多,不同车企的需求也不一样。短时间内,市场肯定供不应求。现在谈生死终结还为时过早,Mobileye完全有可能赶上。

或许这也是Mobileye拆分上市的目的之一。

一方面筹集更多的资金,连接更多的渠道,为其后续发展储备粮草;另一方面,拥抱更高的自由度,灵活调整定位,紧盯市场需求,真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我们非常希望Mobileye的股价能飞上天,祝福他们!"

虽然估值与预期相差甚远,但作为纯视觉技术路线的开创者,对于Mobileye的上市,大多数业内朋友都是祝福的,也是充满敬意的。

尤其是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时间节点,Mobileye好,就是自动驾驶行业好。

最后,好好活着,才有希望。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昨晚,Mobileye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一度上涨近40%。就像2014年登陆美股的第一天,涨幅达到50%。

这样的表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毕竟最近关于Mobileye市值崩盘血本上市的言论不绝于耳,甚至还有很多吃瓜群众等着看Mobileye破发。随后,Argo AI在今天听到了关闭清算的消息,再联想到前几天Aurora寻求出售自己,一种巨大的分离感油然而生。

虽然与英特尔最初估计的500亿美元相比,但从市场环境来看,Mobileye似乎仍然“稳健”。

Mobileye值多少钱?

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Mobileye招股书中的重要指标。

税收

截至今年7月2日,Mobileye上半年营收8.54亿美元,同比增长21.3%,与2019年整体营收相当;在过去的三个财年(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的整体营收分别为879美元、967美元和13.86亿美元,业绩一年比一年好。

毛利率

2019年以来,Mobileye的毛利率相对稳定。2022年上半年,Mobileye的毛利率为47%,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48%、39%和47%。

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是Mobileye最大的支出项目。仅今年上半年,Mobileye的研发支出就达到3.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1.2亿美元;近三年研发支出占总营收比例最高为46%,最低为39%,高于同业水平。

无用的人

截至今年7月2日,Mobileye上半年净亏损6000万美元,2019年至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为3.28亿美元、1.96亿美元和7500万美元。虽然没有实现收支平衡,但是净亏损在逐年缩小。

此外,Mobileye的招股书还介绍了其近年来的出货量。

今年上半年,Mobileye已售出1590万片芯片,收到3700万份订单。2019年至2021年,Mobileye的芯片出货量分别为1750万、1970万和2810万。

截至今年10月1日,Mobileye解决方案已安装在800款车型和超过1.25亿辆汽车上。预计到2030年,其ADAS解决方案将部署在超过2.7亿辆汽车上。

总体来看,这些指标都在向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Mobileye能够逆势上涨。

至于Mobileye预期估值的大幅下调,可能是所有美国高科技企业在股票市场面临的普遍困境。今年是美国科技股IPO市场最差的一年;其次,也与Mobileye自身发展以及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落地有关。

根据Gartner的研究报告,主流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还需要10年以上才能落地。在此期间,行业将继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Gartner

所以Mobileye目前的股价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

智能驾驶的投资者黄晓伟说,

科技股的估值机制远比价值股和周期股复杂。科技股估值的锚不是基于贴现现金流,而是基于技术路径和技术迭代能力。

中短期来看,Mobileye可能跌至50亿美元,也可能升至1000亿美元。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短期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将导致全球汽车消费的收紧,从而减缓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这种变化将导致经济基本面的波动。相关的科技股对这种变化最敏感,定价区间会受到很大影响。暴跌和暴涨就在一念之间。

从长远来看,高级自动驾驶的规模还远远没有到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少有公司能够长期保持领先的技术迭代能力。即使Mobileye是现阶段L2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Mobileye能有多强摆脱技术路径依赖还是未知数。

从这些角度来看,Mobileye的长期估值逻辑是不稳定的,未来股价漂移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傲慢与偏见

如前所述,Mobileye在L2的市场份额仍超过70%。然而,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Mobileye原有的打法正在慢慢失去效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客户的大量流失,尤其是中国的客户。

根据Mobileye的招股书,中国市场是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但这两年,国内很多追求前沿智能驾驶体验的车企都转向了英伟达的怀抱,中国本土的车载芯片也在慢慢崛起。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mobile ye的业务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客户身上。

数据显示,Mobileye的前三大客户占其今年上半年收入的73%,高于2019年的62%。这意味着一旦这些客户叛逃到其他芯片供应商,可能会给Mobileye带来不可忽视的打击。

在高档自驾芯片市场正在被蚕食的背景下,圈内一度出现“Mobileye落后了”的论调。论据主要如下:

计算能力小,开放性差,迭代慢。

诚然,这些都是Mobileye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一直被诟病的问题,但一直被认为“傲慢”的Mobileye却在努力做出改变,试图打破外界的偏见。

计算能力的大跃进?

今年年初,Mobileye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新产品,包括其首款L4级自动驾驶芯片EyeQ Ultra。

与英伟达2000TOPS的计算能力相比,EyeQ Ultra的176TOPS有些落伍。

但对于Mobileye来说,这已经是计算能力的一大飞跃——2020年发布的最新一代EyeQ 5芯片只有24 TOPS;EyeQ 4更低,只有2.5TOPS。

资料来源:汽车建设学会

当然,没有人能否认计算能力在高级智能驾驶应用中的重要性,但在商业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多位业内人士告诉雷,“以计算能力论英雄”的通用标准并不完全成立。

以Mobileye、Nvidia、Horizon为例。Mobileye的商业模式是基于芯片封装算法卖给车企,计算能力只要能支持算法的运行就够了;Nvidia和Horizon更像是卖芯片平台。计算能力越大,车企发挥的空间就越大。

换句话说,Mobileye的优势在于算法效果,而NVIDIA和Horizon的优势在于计算能力资源。

就像开餐厅一样,Mobileye可以给车企提供快餐套餐,方便又好吃,但是不能按照个人口味搭配。现在有些车企想亲自下厨。英伟达和地平线可以根据车企的需求提供厨房和食材。车企如何搭配食材,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己决定。

换句话说,由于每个车企的能力和需求不同,芯片产品的选择也不同。

国内某车载芯片公司高管透露,特斯拉自研的FSD芯片有单个72TOPS和两个144TOPS,但在实际应用中,感知效果比英伟达芯片叠加的200-600TOPS效果要好。

这也涉及到车企的计算能力利用率问题。

如果车企对芯片行业没有深刻的理解,不能将芯片的能力发挥到极致,那么在智能创新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天花板或者付出更高的成本。

“消费电子行业的计算能力竞争现象已经传导到汽车领域,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他说。

走向开放?

除了计算能力,Mobileye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开放性。

作为ADAS时代的开创者,Mobileye曾经以芯片封装算法的商业模式撑起了L2市场。

然而,随着车企对智能体验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往的暗箱合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自主可控的需求,也无法通过车辆采集的数据帮助车企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再加上数据监管政策的收紧,国内车企会更倾向于寻求更开放的合作。

一向冷淡的Mobileye也开始松动,发布了软件开发工具包EyeQ Kit,帮助车企实现定制化开发。

目前还不知道工具包能发挥多大作用,Mobileye能开放到什么程度。但某造车新势力员工表示,如果没有完整的工具链和对外接口,就谈不上“开放”。而且开发完成文档手册需要多年的积累,车企能不能用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厚积薄发?

从时间线上看,Mobileye今年发布的EyeQ Ultra似乎有点晚,批量上车的时间也会相应推迟。

据了解,Mobileyeye芯片的迭代速度为3-4年,而英伟达和高通的产品更新周期为1-2年。2023年EyeQ Ultra交付时,英伟达2000TOPS容量的Thor芯片即将送测。

在很多人看来,慢就是“原罪”。

针对此事,Leifeng.com询问了相关专业人士。

在对方看来,三年的迭代周期并不是不可接受的节奏。在更传统的Tier1思维方式下,其实零件的更新换代并不是特别迅速。而且过去三年是Mobileye与英特尔整合的关键时期,新产品的规划也需要与英特尔集团的战略相协调。

这位专业人士认为,高级自动驾驶芯片架构远比ADAS芯片架构复杂,还需要思考和沉淀,后期才能走得更快。但是,EyeQ Ultra还没有量产,没有人能评价实际体验。

为了实现算法的快速迭代,找到芯片性能的最佳平衡点,Mobileye在设计EyeQ Ultra之前还组建了自动驾驶车队,并发布了两款芯片,以保持在ADAS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其中,EyeQ 6L是EyeQ 4的后续产品,用于高能效入门级和高端(L2)ADAS。去年开始提供样品,预计2023年年中量产。Eyeq6h可以实现高端ADAS和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今年将提供样片,预计2024年底量产。

种种迹象足以说明Mobileye真的在努力改变自己。

继续存在

在可预见的未来,车企将加大对高级自动驾驶的投资……这种可能性很大,但进展是不同的。

目前高端智能驾驶芯片的供应商并不多,不同车企的需求也不一样。短时间内,市场肯定供不应求。现在谈生死终结还为时过早,Mobileye完全有可能赶上。

或许这也是Mobileye拆分上市的目的之一。

一方面筹集更多的资金,连接更多的渠道,为其后续发展储备粮草;另一方面,拥抱更高的自由度,灵活调整定位,紧盯市场需求,真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我们非常希望Mobileye的股价能飞上天,祝福他们!”

虽然估值与预期相差甚远,但作为纯视觉技术路线的开创者,对于Mobileye的上市,大多数业内朋友都是祝福的,也是充满敬意的。

尤其是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时间节点,Mobileye好,就是自动驾驶行业好。

最后,好好活着,才有希望。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进军智能座舱!魅族Flyme正式官宣FlymeAuto

10月27日晚,魅族科技宣布推出FlymeAuto进军智能座舱,FlymeAuto是魅族Flyme在智能座舱上的延续,它将延续AliveDesign设计理念,化身与你同行的伙伴,

1900/1/1 0:00:00
推特原CEO已离开 马斯克正式接管推特

10月2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正式接管推特,推特原CEO帕拉格阿格拉瓦尔、CFO内德西格尔已经离开旧金山总部,不会再回来。

1900/1/1 0:00:00
丰田2022年产量预期下调至950万辆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两位知情人士在10月27日透露,丰田已经告知其多家供应商,该公司已经将今年的全球产量目标降低到了950万辆。

1900/1/1 0:00:00
蔚来上线“跨级换电”:换长续航电池每天68元,反向补偿200积分

日前,蔚来宣布开展试点“跨级换电”服务,即标准续航电池包用户(7075kWh)换为长续航电池包(100kWh),按日计费,先用后付。

1900/1/1 0:00:00
日产考虑持有雷诺电动汽车部门高达15%股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正在考虑投资雷诺计划拆分的电动汽车部门,获得该部门高达15的股份。

1900/1/1 0:00:00
马斯克开除推特CEO 发文宣称“推特自由了”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答,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完成了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推特的交易,目前正在接管推特的工作。推特现在将作为一家私人公司运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