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2中国汽车论坛丨地平线余凯:以芯为基 软件为魂——共建草木繁荣的汽车智能生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其中,11月9日下午,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余凯博士发表了主题为“共建草木繁盛的智能生态”的演讲,分享了地平线在智能汽车时代的前瞻思维、战略布局和实践成果。

Tesla, Volkswagen, Discovery, BYD, Beijing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关主席,苗部长,郭市长,陆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面对智能汽车时代,我们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建立一个全新的计算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中,无疑有一个芯片,一个操作系统,一个百花齐放的整个应用生态。那么我们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生态呢?我想分享一下地平线在这方面的想法。

当Horizon在七年前开始业务时,我们将公司命名为Horizon Robotics。为什么?事实上,我们在想:在过去,两代计算平台改变了世界。一个是电脑个人电脑,它诞生了世界级的科技公司,如微软和英特尔。第二代计算平台是手机,它诞生了一批非常成功的技术企业,如苹果、高通、Arm和华为。

我在想,下一个平台是什么?我觉得下一个平台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它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生产、农业,甚至照顾老人。即使在疫情期间,我们也可以做很多不能亲自做的事情。那么,构建这样一个计算平台的第一个立足点应该在哪里呢?

现在看起来其实是智能汽车,因为智能汽车的基本计算任务首先是环境感知,其次是人机交互,再次是复杂场景下的决策和控制。这三个计算任务和基本的机器人计算任务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掌握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和软件。要真正渗透到这样一个智能汽车行业,意味着芯片、操作系统、软件、传感器,各个方面都要延伸到各种机器人应用场景。

所以当Horizon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在七年前把公司叫做Horizon Robotics。所以今天,我觉得业界正在慢慢走向这样一个共识:比如一年多前,特斯拉在最新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中使用了自动驾驶芯片FSD。特斯拉从智能汽车芯片开始,然后应用到机器人场景,而我们从机器人芯片开始,应用到智能汽车场景。Horizon和Tesla实际上从两个不同的斜坡爬上了同一座山,我们看到了同样的未来。

毫无疑问,技术研发必然需要一个巨大的产业机遇期,一个产业发展的窗口期。现在这样的窗口已经来了,在中国,我们看到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将达到25%到30%,无论是行业咨询机构还是政府部门,都超过了最乐观的估计。那么智能汽车的渗透无疑会带来这种智能化的应用及其技术和发展。

在智能汽车时代,如果我们看计算,从底层的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人机交互以及上面的海量应用,越往上走,其实越能带来这种差异化的用户体验。越往下,技术越低,分化越少,但是统一。所以如果放在历史上,一旦谈到芯片和操作系统,通常不是百家争鸣。一般来说,最后其实会变成一个底部平台。毫无疑问,这样的平台技术要求非常高,研发成本也非常高。

所以我可以预见,在智能汽车时代,类似于PC和智能手机时代的底层,统一的操作系统,统一的芯片架构,应用生态,一定会进化,这是最让我们着迷的事情。因为像我们这些汽车行业的外人,一直都在做计算,做软件,做算法。对于用户的体验来说,这种差异化的体验必须来自软件。我们有句话叫“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确实如此。今天,我们看到了叫车软件带来的差异化价值。

面向未来,智能将以怎样的速度前进……目前,媒体或行业实际上都在谈论智能驾驶。毫无疑问,智能驾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从过去的1级到2级,到城市地区的NOA到NOA的高速试点,包括自动停车。相信智能驾驶技术还会不断进化,在各种场景下会越来越丝滑。我预测在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具有性价比优势,在高速场景,上海的高架桥,北京的环路场景,基本都会被接管。

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会到市区的复杂场景,所以驾驶变得安全轻松。那么未来智能驾驶的发展一定会带来什么?这是一个新的创新焦点,这就是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舱会有很多这样的应用,可能和我们的社交、娱乐、移动办公有关。还需要芯片、操作系统和全新的软件生态系统。但是这样的软件生态系统和移动生态系统一样吗?是安卓吗?我在想,2011年,2012年,那个时候的智能手机时代,大家都在想智能手机的生态和PC的生态有什么区别。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区别,就像PC时代一样。后来发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相信智能汽车时代会有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而且一定不是Android。

其实我也关注到,前几年汽车厂商在做智能驾驶舱的时候非常焦虑。他们都说:“我一定要装微信,我一定要装Tik Tok。”但是装了两年,其实大家都没有在车上用微信,也没有在车上看Tik Tok。场景变了,其实应用的要求不一样了。那么这也会带来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进化。

我们认为最终中央计算会把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统一起来,形成整个中央计算芯片、中央计算机以及连接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的完整操作系统。地平线沿着这样的路径。过去三年,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代智能驾驶芯片,去年更是开启了大计算力之旅。征途5是业界少有的大计算能力超过100 TOPS级别的智能驾驶芯片。同时,每一代地平线芯片都与国内外OEM厂商和Tier-1,以及包括传感器厂商在内的众多软件厂商共同努力,商业化进度非常快。在一个高门槛的业务领域,比如高性能、大规模的计算芯片,很快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落地。

今年9月,征途5在理想L8上全球量产。同时,征途5还获得了一系列定点,包括SAIC、一汽红旗、比亚迪、自由驾汽车。上周我们还正式指定了蔚来新品牌的一款新车型。此外,还包括大众汽车,我们最近和大众汽车集团有了深入的合作。未来一到两年,你会看到一系列搭载地平线芯片的智能汽车。相信我也很期待地平线芯片与更多国际品牌车企的合作。

在过去不到24个月的时间里,Horizon Journey系列芯片的出货量已超过200万片。在高工智能2022年1-9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我们看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主要芯片出货量除了特斯拉自研外,并未对外销售。在第三方独立芯片公司中,Horizon在今年前9个月的中国市场实际排名第一,超过了Mobileye和Nvidia。

当我们将征途5的芯片与市场上另一款主流大计算芯片进行对比时,可以发现其中有50多种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在50多种深度神经网络结构中,71%运行效率更高,每秒可以处理更多像素。地平线一直坚持绿色、低功耗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所以我们不打算做这种高功耗的计算。如果算上单位功耗可以完成的计算,我们其实比竞争对手要高效4到5倍左右。

我相信我们很多芯片方面的同事我……ustry会一直忽略这件事,这是chips的制胜之道。不仅在芯片上,也在软件上。如果是L2+或者L2++的自动驾驶方案,你几乎要投入上亿人民币的人力资源。如果工具链不好用,基于芯片在上面开发就很困难,会浪费大量资源。

所以现在,像英特尔或英伟达,他们实际上看起来更像软件公司。例如,英特尔有超过10,000名软件工程师。在Linux生态系统中,英特尔是该代码的最大贡献者,贡献了整个Linux生态系统中14%的代码。

最近,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被问到你的成功在哪里。他说第一个软件,第二个软件,第三个软件。所以没有软件生态的芯片其实是没有灵魂的,只有肉体。地平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软件生态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云中的软件开发平台和一系列丰富的参考算法。

对了,我再讲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比如苹果,乔布斯会讲软硬件结合。但是我们这个行业经常讲软硬脱钩,不想被束缚。那么这两件事矛盾吗?其实并不是。其实底层的软件和芯片往往需要软硬件结合。如果底层的芯片架构不与编译器、操作系统、BSP连接,效率其实不高。但正是因为操作系统和底层芯片的软硬结合,使得上面的软件应用和下面的芯片软硬解耦。所以其实软硬结合和软硬脱钩是一个客观规律的两面,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结合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过。比如PC时代的Wintel是Windows和intel架构的深度融合,包括智能手机时代的AA,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时代英伟达的CUDA和英伟达的GPU的软硬结合。

我们在看芯片公司和整车厂商的合作模式。以前差不多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我们简称为Mobileye模式。整体来说,从底层架构到芯片的SOC到操作系统,到整个软硬件自动驾驶系统到车辆开发。基本上在Mobileye时代,上一波是从车辆开发中分离出来的,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黑匣子系统。毫无疑问,在如今的智能汽车时代,这种模式已经相对过时,我们都呼吁更开放的合作模式。

第二,英伟达模式。Nvidia模式是指操作系统、底层软件、SOC的芯片架构向汽车工厂靠拢,但上层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与汽车工厂深度融合。

事实上,与我们行业内大多数整车企业的合作是第三种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地平线在芯片架构之上,底层软件操作系统与整车厂商对接。这样有什么好处?整车厂商、Tier1供应商、软件合作伙伴的开发效率更高,因为很多底层的资源可以随意调用。今年上半年,Horizon还向业界提出,比这种模式更开放——第四种模式是Arm模式。

Arm模式是指地平线芯片的架构可以授权支持符合条件的整车厂商,我也认为不是所有的整车厂商。因为开发芯片和操作系统是非常昂贵的,如果你已经卖了几百万的车,我觉得你可以考虑,尤其是500万以上或者1000万的车。基于我们授权的芯片架构开发整个SOC,然后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整车开发是完全透明的,与整个智能开发是统一的。

对了,在这个手机时代,这样的模式赢家是苹果,因为Arm把自己的架构授权给了苹果,苹果自己做手机芯片,自己的iOS创造了一代传奇。

地平线的理念是一起旅行,一起行走。我们建立的是一个比开放更开放的商业模式,所有合作伙伴对开放的需求程度不同,所以我们都提供支持和服务。

好的,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无b……演讲者评论。仅供参考。请勿转载!)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其中,11月9日下午,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余凯博士发表了主题为“共建草木繁盛的智能生态”的演讲,分享了地平线在智能汽车时代的前瞻思维、战略布局和实践成果。

Tesla, Volkswagen, Discovery, BYD, Beijing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关主席,苗部长,郭市长,陆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面对智能汽车时代,我们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建立一个全新的计算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中,无疑有一个芯片,一个操作系统,一个百花齐放的整个应用生态。那么我们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生态呢?我想分享一下地平线在这方面的想法。

当Horizon在七年前开始业务时,我们将公司命名为Horizon Robotics。为什么?事实上,我们在想:在过去,两代计算平台改变了世界。一个是电脑个人电脑,它诞生了世界级的科技公司,如微软和英特尔。第二代计算平台是手机,它诞生了一批非常成功的技术企业,如苹果、高通、Arm和华为。

我在想,下一个平台是什么?我觉得下一个平台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它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生产、农业,甚至照顾老人。即使在疫情期间,我们也可以做很多不能亲自做的事情。那么,构建这样一个计算平台的第一个立足点应该在哪里呢?

现在看起来其实是智能汽车,因为智能汽车的基本计算任务首先是环境感知,其次是人机交互,再次是复杂场景下的决策和控制。这三个计算任务和基本的机器人计算任务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掌握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和软件。要真正渗透到这样一个智能汽车行业,意味着芯片、操作系统、软件、传感器,各个方面都要延伸到各种机器人应用场景。

所以当Horizon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在七年前把公司叫做Horizon Robotics。所以今天,我觉得业界正在慢慢走向这样一个共识:比如一年多前,特斯拉在最新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中使用了自动驾驶芯片FSD。特斯拉从智能汽车芯片开始,然后应用到机器人场景,而我们从机器人芯片开始,应用到智能汽车场景。Horizon和Tesla实际上从两个不同的斜坡爬上了同一座山,我们看到了同样的未来。

毫无疑问,技术研发必然需要一个巨大的产业机遇期,一个产业发展的窗口期。现在这样的窗口已经来了,在中国,我们看到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将达到25%到30%,无论是行业咨询机构还是政府部门,都超过了最乐观的估计。那么智能汽车的渗透无疑会带来这种智能化的应用及其技术和发展。

在智能汽车时代,如果我们看计算,从底层的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人机交互以及上面的海量应用,越往上走,其实越能带来这种差异化的用户体验。越往下,技术越低,分化越少,但是统一。所以如果放在历史上,一旦谈到芯片和操作系统,通常不是百家争鸣。一般来说,最后其实会变成一个底部平台。毫无疑问,这样的平台技术要求非常高,研发成本也非常高。

所以我可以预见,在智能汽车时代,类似于PC和智能手机时代的底层,统一的操作系统,统一的芯片架构,应用生态,一定会进化,这是最让我们着迷的事情。因为像我们这些汽车行业的外人,一直都在做计算,做软件,做算法。对于用户的体验来说,这种差异化的体验必须来自软件。我们有句话叫“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确实如此。今天,我们看到了叫车软件带来的差异化价值。

面向未来,智能将以怎样的速度前进……rd?目前,媒体或行业实际上都在谈论智能驾驶。毫无疑问,智能驾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从过去的1级到2级,到城市地区的NOA到NOA的高速试点,包括自动停车。相信智能驾驶技术还会不断进化,在各种场景下会越来越丝滑。我预测在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具有性价比优势,在高速场景,上海的高架桥,北京的环路场景,基本都会被接管。

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会到市区的复杂场景,所以驾驶变得安全轻松。那么智能驾驶的发展在未来一定会带来什么?这是一个新的创新焦点,这就是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舱会有很多这样的应用,可能和我们的社交、娱乐、移动办公有关。还需要芯片、操作系统和全新的软件生态系统。但是这样的软件生态系统和移动生态系统一样吗?是安卓吗?我在想,2011年,2012年,那个时候的智能手机时代,大家都在想智能手机的生态和PC的生态有什么区别。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区别,就像PC时代一样。后来发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相信智能汽车时代会有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而且一定不是Android。

其实我也关注到,前几年汽车厂商在做智能驾驶舱的时候非常焦虑。他们都说:“我一定要装微信,我一定要装Tik Tok。”但是装了两年,其实大家都没有在车上用微信,也没有在车上看Tik Tok。场景变了,其实应用的要求不一样了。那么这也会带来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进化。

我们认为最终中央计算会把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统一起来,形成整个中央计算芯片、中央计算机以及连接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的完整操作系统。地平线沿着这样的路径。过去三年,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代智能驾驶芯片,去年更是开启了大计算力之旅。征途5是业界少有的大计算能力超过100 TOPS级别的智能驾驶芯片。同时,每一代地平线芯片都与国内外OEM厂商和Tier-1,以及包括传感器厂商在内的众多软件厂商共同努力,商业化进度非常快。在一个高门槛的业务领域,比如高性能、大规模的计算芯片,很快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落地。

今年9月,征途5在理想L8上全球量产。同时,征途5还获得了一系列定点,包括SAIC、一汽红旗、比亚迪、自由驾汽车。上周我们还正式指定了蔚来新品牌的一款新车型。此外,还包括大众汽车,我们最近和大众汽车集团有了深入的合作。未来一到两年,你会看到一系列搭载地平线芯片的智能汽车。相信我也很期待地平线芯片与更多国际品牌车企的合作。

在过去不到24个月的时间里,Horizon Journey系列芯片的出货量已超过200万片。在高工智能2022年1-9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我们看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主要芯片出货量除了特斯拉自研外,并未对外销售。在第三方独立芯片公司中,Horizon在今年前9个月的中国市场实际排名第一,超过了Mobileye和Nvidia。

当我们将征途5的芯片与市场上另一款主流大计算芯片进行对比时,可以发现其中有50多种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在50多种深度神经网络结构中,71%运行效率更高,每秒可以处理更多像素。地平线一直坚持绿色、低功耗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所以我们不打算做这种高功耗的计算。如果算上单位功耗可以完成的计算,我们其实比竞争对手要高效4到5倍左右。

我相信我们在中国的很多同事……工业界永远不会理会这件事,这是芯片的制胜之道。不仅在芯片上,也在软件上。如果是L2+或者L2++的自动驾驶方案,你几乎要投入上亿人民币的人力资源。如果工具链不好用,基于芯片在上面开发就很困难,会浪费大量资源。

所以现在,像英特尔或英伟达,他们实际上看起来更像软件公司。例如,英特尔有超过10,000名软件工程师。在Linux生态系统中,英特尔是该代码的最大贡献者,贡献了整个Linux生态系统中14%的代码。

最近,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被问到你的成功在哪里。他说第一个软件,第二个软件,第三个软件。所以没有软件生态的芯片其实是没有灵魂的,只有肉体。地平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软件生态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云中的软件开发平台和一系列丰富的参考算法。

对了,我再讲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比如苹果,乔布斯会讲软硬件结合。但是我们这个行业经常讲软硬脱钩,不想被束缚。那么这两件事矛盾吗?其实并不是。其实底层的软件和芯片往往需要软硬件结合。如果底层的芯片架构不与编译器、操作系统、BSP连接,效率其实不高。但正是因为操作系统和底层芯片的软硬结合,使得上面的软件应用和下面的芯片软硬解耦。所以其实软硬结合和软硬脱钩是一个客观规律的两面,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结合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过。比如PC时代的Wintel是Windows和intel架构的深度融合,包括智能手机时代的AA,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时代英伟达的CUDA和英伟达的GPU的软硬结合。

我们在看芯片公司和整车厂商的合作模式。以前差不多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我们简称为Mobileye模式。整体来说,从底层架构到芯片的SOC到操作系统,到整个软硬件自动驾驶系统到车辆开发。基本上在Mobileye时代,上一波是从车辆开发中分离出来的,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黑匣子系统。毫无疑问,在如今的智能汽车时代,这种模式已经相对过时,我们都呼吁更开放的合作模式。

第二,英伟达模式。Nvidia模式是指操作系统、底层软件、SOC的芯片架构向汽车工厂靠拢,但上层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与汽车工厂深度融合。

事实上,与我们行业内大多数整车企业的合作是第三种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地平线在芯片架构之上,底层软件操作系统与整车厂商对接。这样有什么好处?整车厂商、Tier1供应商、软件合作伙伴的开发效率更高,因为很多底层的资源可以随意调用。今年上半年,Horizon还向业界提出,比这种模式更开放——第四种模式是Arm模式。

Arm模式是指地平线芯片的架构可以授权支持符合条件的整车厂商,我也认为不是所有的整车厂商。因为开发芯片和操作系统是非常昂贵的,如果你已经卖了几百万的车,我觉得你可以考虑,尤其是500万以上或者1000万的车。基于我们授权的芯片架构开发整个SOC,然后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整车开发是完全透明的,与整个智能开发是统一的。

对了,在这个手机时代,这样的模式赢家是苹果,因为Arm把自己的架构授权给了苹果,苹果自己做手机芯片,自己的iOS创造了一代传奇。

地平线的理念是一起旅行,一起行走。我们建立的是一个比开放更开放的商业模式,所有合作伙伴对开放的需求程度不同,所以我们都提供支持和服务。

好的,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

标签:特斯拉大众发现比亚迪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智驾开箱丨行驶质感是最大亮点,试驾岚图FREE增程版

分享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其实一直在吞噬着传统车企的市场,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理想ONE,作为增程式代表车型,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都广泛受到了好评,其实对于中大型SUV市场来说,

1900/1/1 0:00:00
玛莎拉蒂独立上市?Stellantis:有可能

日前我们获悉,得益于玛莎拉蒂拥有完整的业务结构和上销售网络,Stellantis对于玛莎拉蒂品牌未来独立上市持开放态度。

1900/1/1 0:00:00
Allegro推出无PCB的3D磁性传感器 可用于汽车安全与ADAS应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8日,AllegroMicroSystems公司宣布推出其3D传感器3DMAG系列的最新产品A313163D霍尔效应位置传感器。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特斯拉股价创近2年新低;宝马称不会放弃平价电动车市场;沃尔沃汽车发布EX90

特斯拉股价创近2年新低11月9日,特斯拉股价收跌72至17759美元,下滑至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又出售了价值395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1900/1/1 0:00:00
均胜电子牵手华为,要一起玩“智能座舱”

11月7日消息,均胜电子控股子公司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联智行”)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近日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双方此前已有交集。

1900/1/1 0:00:00
传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离职 内部人士:以后续企业公告为准

11月7日,有消息称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因个人原因已经离职,对此消息,盖世汽车向极狐方面求证,极狐内部人士并没有否认,表示“具体情况以后续企业公告为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