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自主冲高“天花板”在哪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国产豪华车的价格天花板在哪里?”该话题在某平台引发4000多名网友投票。超过60%的网友认为可接受的价格上限在30万以内,50万-100万以内的比例为25%。这样的结果似乎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5年前,autonomy还在努力突破20万元这个“坎”。如今,随着产品力的提升、新能源的出现以及“国潮”消费理念的兴起,消费者对自主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变得更高,自主成功进入“30万以内”终端市场,向30万+高端市场发起攻势。甚至,有些品牌已经瞄准了“50万+”市场,比如高河汽车,比亚迪新品牌。

对于自主品牌的高端之战,有网友调侃“弯道超车,价格先超”。由此话题衍生出的一个问题是,自主增兵有“天花板”吗?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高和汽车

自主“扩张”?

或许在部分消费者看来,自己已经独立“扩张”,刚刚进入20万+市场,还没有在30-50万市场立足,就迫不及待地向50万以上迈进,上升的步伐似乎快过了市场的承受能力。

其中,比亚迪的步子迈得最大也最快。今年再出发的势头,决心聚焦30万+市场。明年,我们计划推出两个全新的高端品牌,其中一个是非常专业和个性化的全新品牌。第一款的价格可能在40-60万元区间;另一种是抬头面对百万级市场。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比亚迪

关于抬头,比亚迪从去年开始“对比”,最近“靴子”终于落下了一半。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首款车型将是一款越野车,新品牌下的车型价格区间为80万至150万元。

11月16日晚,在“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透露了“仰望”品牌的更多信息:售价百万;将应用比亚迪更先进的生产技术;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上市。

查了一下,去了另一个全新的品牌。比亚迪方面表示,该品牌旨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源于对比亚迪自身风格的大胆突破”。有业内人士推测,该品牌可能是各种原厂改装或定制的车型。

除了比亚迪,伊恩也向百万级别发起了冲击。两个月前,爱安发布了高端品牌Hyper(浩博)。第一款是Hyper SSR,定价一百多万,号称“对手都是500多万”。Hyper未来还将面向高端市场推出coupe、SUV、MPV、新物种等一系列产品。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爱安品牌

比亚迪和爱安加入后,将打破高和汽车保持的国产车价格天花板,高和目前在售的两款产品价格都在80万元以内。新上市的氪气009可能是第四贵的国产品牌,售价50-60万。从现在开始,高和、氪、比亚迪、爱安可以在50万以上市场抱团对敌了。

相比这四个品牌,其他自主品牌相对“保守”,大部分还在30-50万元区间测试。这个范围包括蔚来和理想这两个新势力,以及奥伊塔、智极等传统新锐品牌。此外,小鹏和AITO等品牌也在向30万以上的市场靠拢。但是,一旦机会到来,上述品牌势必会走向更高的价格水平。

新能源赋予的“信心”

其实自主品牌从以SUV立足中低端市场开始,已经努力了十几年。只是在燃油车全面占优的时期,自主和合资之间的“品牌鸿沟”难以弥合,导致自主效果不彰,大多止步于20万元。

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中国汽车论坛上所说,在传统领域,“产品溢价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或者汽车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他指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存在40%至50%的价格差异。从品牌力来看,“独立和合资是两个层次,互不干扰”。这给自主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李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和新生力量的进入,自主高的道路再次迎来了转折。5年前,以蔚来、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进入市场,将国产车价格提升至30万以上,引领中国品牌向高端进攻。

通过新势力的成功,传统已经独立掌握了高的秘密:新能源+智能。目前针对20万+市场自主推出的品牌,都是聚焦在智能电动领域。从不断增加的市场份额来看,这一步是对的。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占比超八成;在乘用车市场,中国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已增至44.5%。

而且在新能源和智能的加持下,自主和合资品牌的溢价差距不断缩小。“价格差距已经迅速缩小到20%和10%,有些溢价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合资品牌,”朱华荣说。比如理想汽车销售毛利率21.8%,不输给大众、丰田等全球车企。

这背后的原因是自主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展现出了技术优势,有些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积累甚至比合资还要强。随着技术的背书和需求的满足,新能源消费者对国产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都有所提高,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也更加强烈。朱华荣说,从调查来看,有些车型已经超过了50%。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于是,就出现了自主主导新能源市场的局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比亚迪,今年有望突破150万辆。目前在30万以内的市场,比亚迪可以和特斯拉抗衡。其他新能源品牌如爱安、蔚来的销量也处于持续增长趋势。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品牌,都想利用自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大的先发优势,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接下来,打破50万+“天花板”?

部分自主的动作可以用“快如闪电”来形容,比如比亚迪。由于庞大的基础用户、高销量和高增长率,比亚迪的布局动作非常迅速,试图在短时间内进入多个细分市场,完成百万以内的产品矩阵,进一步巩固新能源车企的头部地位。

伊恩似乎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与比亚迪的战略不同。比亚迪正计划在指定价格区间推出全新品牌。目前,爱安似乎打算和浩博从高到低打一场。相比特斯拉,比亚迪和爱安似乎更想做“大众+BBA+保时捷”的组合,野心甚至比蔚来(对标BBA)还要大。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比亚迪

自主从平价向高端转型符合市场趋势,但要跨过50万+的市场,面对超豪华品牌的硬钢。有人认为“步子迈得太大太快”。由于产品价格较高,这一细分市场仅占总量的4%。竞争很激烈。这个市场上不仅有奔驰、奥迪、宝马等豪华品牌,还有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超一线豪华品牌。

与50万以下“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BBA在50-80万市场是绝对的霸主。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的月销量都在1万辆左右,远高于蔚来、红旗、蓝兔等同类品牌。

80多万观众规模较小,主要是高收入家庭。从品牌力、影响力、认知度来看,保时捷、玛莎拉蒂甚至BBA都明显高于刚刚进入市场的自主品牌。在这个市场表现相当不错的保时捷,去年在华销量为9.6万辆,是高河汽车的20多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阶段自主处于弱势,但或许可以把新能源和智能作为“敲门砖”。随着80后/75后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他们财力雄厚,对新品牌的容忍度比上一代更高,有更强的尝鲜心理,有能力也愿意为自己的利益花钱。如果以增加购买市场为目标,满足这个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独立进入50万+市场的机会。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保时捷

一个用户的家里“充满”新的电力产品。他买高河是因为觉得爽,买理想L9是因为可以玩PS5游戏。还有很多蔚来和小鹏的车型。他说……hat如果比亚迪等品牌产品足够强大,或者某个点可以做到某个领域的极致,他愿意买单,“比如可以实现全自动驾驶,五分钟充满电。”

从近期的自主动作来看,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个性化”需求趋势的潜力,正在加快开拓新能源细分市场的步伐。比亚迪的两个全新品牌,东风的勇士和BAIC新能源的考拉,都是针对小众市场的。

“谁能坚持下来,市场就属于谁”,有网友一锤定音地说。“国产豪华车的价格天花板在哪里?”该话题在某平台引发4000多名网友投票。超过60%的网友认为可接受的价格上限在30万以内,50万-100万以内的比例为25%。这样的结果似乎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5年前,autonomy还在努力突破20万元这个“坎”。如今,随着产品力的提升、新能源的出现以及“国潮”消费理念的兴起,消费者对自主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变得更高,自主成功进入“30万以内”终端市场,向30万+高端市场发起攻势。甚至,有些品牌已经瞄准了“50万+”市场,比如高河汽车,比亚迪新品牌。

对于自主品牌的高端之战,有网友调侃“弯道超车,价格先超”。由此话题衍生出的一个问题是,自主增兵有“天花板”吗?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高和汽车

自主“扩张”?

或许在部分消费者看来,自己已经独立“扩张”,刚刚进入20万+市场,还没有在30-50万市场立足,就迫不及待地向50万以上迈进,上升的步伐似乎快过了市场的承受能力。

其中,比亚迪的步子迈得最大也最快。今年再出发的势头,决心聚焦30万+市场。明年,我们计划推出两个全新的高端品牌,其中一个是非常专业和个性化的全新品牌。第一款的价格可能在40-60万元区间;另一种是抬头面对百万级市场。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比亚迪

关于抬头,比亚迪从去年开始“对比”,最近“靴子”终于落下了一半。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首款车型将是一款越野车,新品牌下的车型价格区间为80万至150万元。

11月16日晚,在“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透露了“仰望”品牌的更多信息:售价百万;将应用比亚迪更先进的生产技术;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上市。

查了一下,去了另一个全新的品牌。比亚迪方面表示,该品牌旨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源于对比亚迪自身风格的大胆突破”。有业内人士推测,该品牌可能是各种原厂改装或定制的车型。

除了比亚迪,伊恩也向百万级别发起了冲击。两个月前,爱安发布了高端品牌Hyper(浩博)。第一款是Hyper SSR,定价一百多万,号称“对手都是500多万”。Hyper未来还将面向高端市场推出coupe、SUV、MPV、新物种等一系列产品。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爱安品牌

比亚迪和爱安加入后,将打破高和汽车保持的国产车价格天花板,高和目前在售的两款产品价格都在80万元以内。新上市的氪气009可能是第四贵的国产品牌,售价50-60万。从现在开始,高和、氪、比亚迪、爱安可以在50万以上市场抱团对敌了。

相比这四个品牌,其他自主品牌相对“保守”,大部分还在30-50万元区间测试。这个范围包括蔚来和理想这两个新势力,以及奥伊塔、智极等传统新锐品牌。此外,小鹏和AITO等品牌也在向30万以上的市场靠拢。但是,一旦机会到来,上述品牌势必会走向更高的价格水平。

新能源赋予的“信心”

其实自主品牌从以SUV立足中低端市场开始,已经努力了十几年。只是在燃油车全面占优的时期,自主和合资之间的“品牌鸿沟”难以弥合,导致自主效果不彰,大多止步于20万元。

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中国汽车论坛上所说,在传统领域,“产品溢价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或者汽车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他指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存在40%至50%的价格差异。从品牌力来看,“独立和合资是两个层次,互不干扰”。这给自主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李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和新生力量的进入,自主高的道路再次迎来了转折。5年前,以蔚来、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进入市场,将国产车价格提升至30万以上,引领中国品牌向高端进攻。

通过新势力的成功,传统已经独立掌握了高的秘密:新能源+智能。目前针对20万+市场自主推出的品牌,都是聚焦在智能电动领域。从不断增加的市场份额来看,这一步是对的。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占比超八成;在乘用车市场,中国品牌的整体市场份额已增至44.5%。

而且在新能源和智能的加持下,自主和合资品牌的溢价差距不断缩小。“价格差距已经迅速缩小到20%和10%,有些溢价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合资品牌,”朱华荣说。比如理想汽车销售毛利率21.8%,不输给大众、丰田等全球车企。

这背后的原因是自主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展现出了技术优势,有些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积累甚至比合资还要强。随着技术的背书和需求的满足,新能源消费者对国产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都有所提高,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也更加强烈。朱华荣说,从调查来看,有些车型已经超过了50%。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于是,就出现了自主主导新能源市场的局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比亚迪,今年有望突破150万辆。目前在30万以内的市场,比亚迪可以和特斯拉抗衡。其他新能源品牌如爱安、蔚来的销量也处于持续增长趋势。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品牌,都想利用自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大的先发优势,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接下来,打破50万+“天花板”?

部分自主的动作可以用“快如闪电”来形容,比如比亚迪。由于庞大的基础用户、高销量和高增长率,比亚迪的布局动作非常迅速,试图在短时间内进入多个细分市场,完成百万以内的产品矩阵,进一步巩固新能源车企的头部地位。

伊恩似乎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与比亚迪的战略不同。比亚迪正计划在指定价格区间推出全新品牌。目前,爱安似乎打算和浩博从高到低打一场。相比特斯拉,比亚迪和爱安似乎更想做“大众+BBA+保时捷”的组合,野心甚至比蔚来(对标BBA)还要大。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比亚迪

自主从平价向高端转型符合市场趋势,但要跨过50万+的市场,面对超豪华品牌的硬钢。有人认为“步子迈得太大太快”。由于产品价格较高,这一细分市场仅占总量的4%。竞争很激烈。这个市场上不仅有奔驰、奥迪、宝马等豪华品牌,还有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超一线豪华品牌。

与50万以下“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BBA在50-80万市场是绝对的霸主。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的月销量都在1万辆左右,远高于蔚来、红旗、蓝兔等同类品牌。

80多万观众规模较小,主要是高收入家庭。从品牌力、影响力、认知度来看,保时捷、玛莎拉蒂甚至BBA都明显高于刚刚进入市场的自主品牌。在这个市场表现相当不错的保时捷,去年在华销量为9.6万辆,是高河汽车的20多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阶段自主处于弱势,但或许可以把新能源和智能作为“敲门砖”。随着80后/75后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他们财力雄厚,对新品牌的容忍度比上一代更高,有更强的尝鲜心理,有能力也愿意为自己的利益花钱。如果以增加购买市场为目标,满足这个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独立进入50万+市场的机会。

BYD, Ai 'an, Weilai, Wangwang, Porsche

图片来源:保时捷

一个用户的家里“充满”新的电力产品。他买高河是因为觉得爽,买理想L9是因为可以玩PS5游戏。还有很多蔚来和小鹏的车型。他说……hat如果比亚迪等品牌产品足够强大,或者某个点可以做到某个领域的极致,他愿意买单,“比如可以实现全自动驾驶,五分钟充满电。”

从近期的自主动作来看,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个性化”需求趋势的潜力,正在加快开拓新能源细分市场的步伐。比亚迪的两个全新品牌,东风的勇士和BAIC新能源的考拉,都是针对小众市场的。

“谁能坚持下来,市场就属于谁”,有网友一锤定音地说。

标签:比亚迪埃安蔚来仰望保时捷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台积电拿下特斯拉下一代HW4.0芯片大单

日前,中国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积电)取代三星,拿下特斯拉芯片大单,将以4纳米或5纳米工艺生产特斯拉HW40版本芯片,目前特斯拉车型上普遍使用的是HW3

1900/1/1 0:00:00
传台积电将代工特斯拉FSD辅助驾驶芯片

据媒体消息,特斯拉明年有望成为台积电前七大客户之一,取代三星拿下了特斯拉FSD芯片大单。

1900/1/1 0:00:00
盖世周报 | 大众变速器(上海)明年关停;比亚迪半导体终止IPO

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公司将于明年3月关停11月17日,盖世汽车获悉,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公司将终止运营,该公司在发给内部员工的信中表示,

1900/1/1 0:00:00
电动化转型 起亚中国City Stores首开业

11月20日,位于西安王府井百货永宁门店北馆一层的起亚中国首家CityStore正式开业。

1900/1/1 0:00:00
马斯克称FSD完全自动驾驶将大范围推广

日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FSD106931版本将会实现FSD完全自动驾驶,并将广泛发布。

1900/1/1 0:00:00
比亚迪惠州工厂着火 起火原因待查无人伤亡

11月18日,惠州大亚湾区官方通报,位于大亚湾西区比亚迪三期F6厂房发生火情,当晚大火已经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1900/1/1 0:00:00